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代相亲时,谁家的男女最吃香?

2017-07-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3
转发:0
评论:0
唐代相亲时,谁家的男女最吃香?,唐代谈婚论嫁的年龄要比现在小得多。贞观年间的规定是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

  

  唐代谈婚论嫁的年龄要比现在小得多。贞观年间的规定是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开元年间,唐玄宗觉得这个年龄还有点大,就结婚年龄再次进行了调整,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青年男女一到这个年龄,就要考虑成家立业的大事了。那么,唐代男女相亲时,究竟谁家的男女最吃香呢?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们的想像中,唐朝男女找对象也应该追求根子硬的、腰包鼓的、长得好的、吃得胖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唐代皇帝的女儿根子最硬,但她们也愁嫁是出了名的,这些公主们受胡风影响,生活开放,过于随便,为大多群体所不齿。很多年轻有为的男子,一听说要娶公主,吓得像叨身上蝎子,避而远之。皇帝的女儿是最不吃香的。

  唐代民间相亲时,真正决定男女身价的究竟是什么?《唐才子传》中的一个故事似乎可以给点启示。戎昱是一个帅哥型的才子,湖南的崔中丞想把国色天香的女儿嫁给他,可相亲时这个女孩却对戎昱的姓氏很反感,非让他改姓氏后方才订婚。戎昱听后心想,结个婚还得改姓氏,真丢人,于是写了一首诗答谢:“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従来许杀身。”这桩婚事就此告吹。由此看,长得好、有才学的人,在唐代并不一定吃香,而姓氏似乎决定着青年男女的身价。


  唐代男女相亲时,长相似乎也不起什么决定作用,有些人长得丑,照样可以相到好对象。《明皇杂记》就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曾担任过礼部尚书的裴宽,年轻时长得又高又瘦,润州刺史韦诜知道他是名家旧望,非把女儿嫁给他,可相亲这天,韦诜一家在帘内一看裴宽的长相,一人家都吓坏了,认为裴宽长得像“鹳鹊”,韦诜的妻子竟然难过得哭泣起来。可韦诜初衷不改,硬是把女儿嫁给了裴宽。

  唐代男女相亲时,为什么对姓氏这么感兴趣呢?原来唐朝男女找对象仍然坚守门第,讲求门当户对,其中山东士族中的崔、卢、李、郑、王诸姓;南迁过江士族中的王、谢、袁、萧;东南的士族中的朱、张、顾、陆;关中士族中的韦、裴、柳、薛、杨、杜;代北士族中的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这些都是当时共认的名门士族。这些人家的青年男女无论长得再丑,家里再穷,都是唐朝主流社会梦想追求的对象。所以说,这些人家的男女是最吃香的,也是身价最高的。

  唐代很多显官高贵都梦想同这些人家通婚,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魏征、房玄龄等人都想方设法与名门世家通婚。高宗时候的宰相李敬玄“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弃故妻,奏娶太原王庆铣女。”中宗时的宰相李日知:“诸子方总角,皆通婚名族”。玄宗时名相张说“好求山东婚”。名门士族家的子女,成了当时达官贵人争相求亲的抢手货,很多士族家庭为此还通过买卖婚姻从中撸到不少财富。

  肥水不流外人田。唐代的这些名门士族自恃子女有过良好教育,知书达理,门风纯正,就建立了一个相互通婚独立王国,把很多当朝高官甚至皇亲国戚都排除在外,就是万不得已与外族结婚,也要趁机捞上一把,这让李唐王朝相当不高兴,唐朝的几代皇帝通过修改《氏族志》等抑制手段,对这些士族进行不同程度在,然而收效甚微。

  唐高宗时,右相李义府很想与名门世家通婚,但当时都知道这个人笑里藏刀,是个小人,于是敬而远之。李义府达不到目的,就让唐高宗下了一道禁婚令,禁止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再次对士族门第进行。然而,“望族为时所尚,终不能禁。或载女窃送夫家,或女老不嫁,终不与异姓为婚。其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往往反自称禁,婚家益增厚价。”

  唐高宗的这一招儿,除了在七姓十家制造了一批“剩女”外,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七姓十家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子女的身价倍高。试想,如果在唐代也开办一个《非诚勿扰》的相亲栏目,报名的有名门士族的男女参加,相信现场绝对会排长队、挤破头,有些人说不定为了找个名门之后会抄家伙抢人,从而使相亲现场出现失控。

  当然,唐朝相亲中的“非诚勿扰”的诚,不是指诚心,也不是指金钱、财富、长相、肥美、黑白,而是指姓氏。姓氏好,才有资格找得好,姓氏不好,再有钱才,吃得再胖,长得再好,皮肤再白,也不一定能相到一个如意的对象,但有些个案也出乎人的预料。《尧山堂外纪》记载的唐朝名将郭元振长得“美丰姿”,中书令张嘉贞想纳其为婚,说:“吾五女各持一丝幔后,子牵之,得者为妇。”郭元振牵一红丝,得第三女,有姿色。郭元振这种牵线相亲的方式可谓一绝,不过,这似乎不是唐代相亲的主流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富豪相亲:“郎财女貌”并不吃香
“霸权逻辑”不能使“鬼推磨”富豪的“霸权逻辑”乃是社会心理定式,不是今天才有的,毕竟拜金风也不是今天才呼呼刮起来的。在古装剧里,我们会经常见到富家公子于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比如王老虎抢亲,比如《花田喜事》里的小霸王周通等,都是这种霸权逻辑的滥觞。《红楼梦》里呆霸王薛蟠也是个例子,他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即香菱)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历史上此类富豪不在少数。西晋那位与王恺斗富的石崇,富可敌国,他可没少做欺男霸女的事。当然,富豪的霸权逻辑,在官员的霸权逻辑面前不堪一击。石崇在位时,赵王司马伦即相中了他的小妾绿珠。等他失去官职时,司马伦便明目张胆地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逼得绿珠跳楼自杀。这种逻辑不光是具体行为的用强,寻常婚俗里也有它的影子。如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里这样描写相亲:“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两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
· 古代富豪相亲:“郎财女貌”并不吃香
看过香港女星佘诗曼主演的《金枝欲孽》的观众,可能对其中的皇帝选妃情节记忆犹新,细节再现堪称全方位。而近两年屡屡被曝的富豪相亲派对,其盛况其性质,与古代帝王选秀亦何其相似。那么,古代富豪又是如何相亲的呢?“霸权逻辑”不能使“鬼推磨”富豪的“霸权逻辑”乃是社会心理定式,不是今天才有的,毕竟拜金风也不是今天才呼呼刮起来的。在古装剧里,我们会经常见到富家公子于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比如王老虎抢亲,比如《花田喜事》里的小霸王周通等,都是这种霸权逻辑的滥觞。《红楼梦》里呆霸王薛蟠也是个例子,他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即香菱)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历史上此类富豪不在少数。西晋那位与王恺斗富的石崇,富可敌国,他可没少做欺男霸女的事。当然,富豪的霸权逻辑,在官员的霸权逻辑面前不堪一击。石崇在位时,赵王司马伦即相中了他的小妾绿珠。等他失去官职时,司马伦便明目张胆地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逼得绿珠跳楼自杀。...
· 古代富豪相亲:“郎财女貌”并不吃香
“霸权逻辑”不能使“鬼推磨”富豪的“霸权逻辑”乃是社会心理定式,不是今天才有的,毕竟拜金风也不是今天才呼呼刮起来的。在古装剧里,我们会经常见到富家公子于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比如王老虎抢亲,比如《花田喜事》里的小霸王周通等,都是这种霸权逻辑的滥觞。《红楼梦》里呆霸王薛蟠也是个例子,他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即香菱)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历史上此类富豪不在少数。西晋那位与王恺斗富的石崇,富可敌国,他可没少做欺男霸女的事。当然,富豪的霸权逻辑,在官员的霸权逻辑面前不堪一击。石崇在位时,赵王司马伦即相中了他的小妾绿珠。等他失去官职时,司马伦便明目张胆地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逼得绿珠跳楼自杀。这种逻辑不光是具体行为的用强,寻常婚俗里也有它的影子。如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里这样描写相亲:“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两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
· 22岁女子回村1天被安排20场相亲,古代男女如何相亲?
近日,一位河南周口的朱女士,22岁,回到村子后的一天内,就被自家人安排相亲20多次,并且表示,村里同年龄段的女孩基本上都结婚了,所以家里人比较着急,一下子就相了那么多,都有点眼花了。相亲一直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现在大部分家长也都比较喜欢给自家还在安排相亲,不过这位朱女士属实有点多了,那么在古代呢?古人相亲也会这么夸张吗?他们是如何相亲的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其实很多人在一些古装的电视剧中就可以看到,古代人的婚姻观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就表示在古代,古人追求婚姻都是依靠着父母的,由父母安排,当然古人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获得幸福的,所以在婚姻上肯定要安排起来的。像是在先秦时期,当时为了解决国家人口的问题,并且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用父母安排,国家都会在每一年的二月份举办一场相亲大会,只要是30岁左右未娶的和20岁左右未嫁的女子都是可以参加的,在相亲的过程中...
· 相亲
常见形式通常是以外出吃饭为主要形式,有些是由家人、亲戚、朋友介绍,除了常见的到酒楼饮茶、吃晚餐或者西餐厅外,相亲地点还有公园、教堂等公众地方。有些是通过婚姻介绍所找符合指定条件的对象,当中包括找来自东南亚或东欧等地外籍配偶的人。也有一些相亲作为一种认识结婚对象的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直接的。现代相亲也逐渐演变为以多对多方式为主的联谊相亲活动,不少人喜爱参加一次相亲,就可以认识到好几位对象,可以省时又快速筛选是否有心仪的对象。也因为社会慢慢转变成这种型态的相亲,所以早期的红娘也开始成立公司,以婚友社名义举办大型相亲联谊的活动。特点相亲的特色很符合想于短时间内结婚的人士。不过由于互相之间缺乏一种较长时间的交往,只是凭短时间里的谈话交流所形成的感觉而决定是否继续交往,未必足以产生爱情,双方亦可能不够了解就结婚,婚后不久感情就产生裂痕,甚至离婚。但也有相亲结婚者婚后感情维持比自由恋爱成婚者更为亲密长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