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上十个最猛大忽悠

2017-07-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5
转发:0
评论:0
中国历史上十个最猛大忽悠,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忽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也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还有劝说、诱导、怂恿的意思,用意十分广泛。“忽悠”一词贬义的成分居多,赵本山在其小品中给该词注入了幽默的元素,贬义的程度也有些淡化,至少现在说起来玩笑的成分居多。

  

  

  
  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载入史册的十个最猛大忽悠,现在我没就来看看他们各自的忽悠术:

  

  1、最炫的大忽悠烛之武

  

  忽悠术揭秘:以迂为直,以退为进。避开关键,淡化主题,故意绕开的敏感之处,大谈其他的利害关系,给你下猛料,使你的思路为之左右。

  

  忽悠过程回放:烛之武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一次晋国和秦国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受托出使秦国,开始忽悠秦穆公,他说:秦晋两国围攻我们郑国,我们知道我们很快就要灭亡了,可是大王想想如果灭掉了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好处多多,那就请您自便,可是郑国离秦国很远而离晋国却很近,你们这么做只能对晋国有利,会让晋国的领土得到扩展,而晋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友邦,这样秦国使者往来路过郑国,郑国还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倒是百利而无一害。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可是他却出尔反尔,朝辞夕改,既没有信誉野心又大,如果它再把郑国据为他东部的屏障,那么离侵占您秦国也就不远了。总之这事对你秦国没有半点好处相反却能帮了晋国的大忙,这里面的厉害,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穆公一听,对呀,这事还真得细琢磨琢磨,幸亏你提醒,要不就便宜了晋国了,秦穆公一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还派兵帮郑国守卫,不和晋国玩了。晋国一看秦国撤兵了,也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念头,班师回朝。这事在《左传.》上有记载。

  

  忽悠点评:烛之武短短几句话就把堂堂的秦国国君给忽悠了,挽救郑国。

  

  2、最会下猛药的大忽悠晏婴

  

  忽悠术揭秘:挑拨离间,一箭双雕。不动声色,善搞场景和气氛,借助外物吸引注意力,于无形之中已下猛药,挑拨离间,制造矛盾,即达到目的又不漏痕迹。

  

  忽悠过程回放: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公孙捷、古冶子。这三个人个个勇猛异常,力能搏虎,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宠自傲,为所欲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被人称作“三害”,晏婴于是决定除掉他们,但是还不能得罪了齐景公。机会终于来了,一次齐景公晏婴等四人在园中喝酒,晏婴说:园子里的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尝尝鲜吧?于是晏婴在园中摘了六个桃子,一人一个,还剩两个,晏婴就说: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这两个金桃吧。公孙捷第一个走了上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捷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金桃?晏婴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一旁的田开疆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金桃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金桃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田开疆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金桃,受此大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挥剑自刎。公孙捷大惊,也拔出剑来说: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劳大反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已死,我还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这哥仨火气可都够大的。晏婴见三害已除,不慌不忙地说: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我们国家智勇双全的人多得是,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瞧瞧,谈笑之间就除了三害,还跟没事人似的。

  

  忽悠点评:晏婴用两个桃子“忽悠”的让三害自刎而死,不费吹灰之力,不露一点声色,既为民除害,又不得罪景公,忽悠的能力还真不是吹的。不过晏婴口碑一直很好,这次“忽悠”也是为了替民除害。算是史上口碑的大忽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十个“大忽悠”:民族英雄还是亡国奸臣?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也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还有劝说、诱导、怂恿的意思,用意十分广泛。“忽悠”一词贬义的成分居多,赵本山在其小品中给该词注入了幽默的元素,贬义的程度也有些淡化,至少现在说起来玩笑的成分居多。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载入史册的十个最猛大忽悠,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各自的忽悠术:1、最炫的大忽悠烛之武忽悠术揭秘:以迂为直,以退为进。避开关键,淡化主题,故意绕开的敏感之处,大谈其他的利害关系,给你下猛料,使你的思路为之左右。忽悠过程回放:烛之武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一次晋国和秦国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受托出使秦国,开始忽悠秦穆公,他说:秦晋两国围攻我们郑国,我们知道我们很快就要灭亡了,可是...
· 中国历史上那些的大忽悠
忽悠是什么意思呢?在《庄子·应帝王第七》中,忽和悠分别是北海帝和南海帝的名字。如今,忽悠是一个词,经由赵本山的舞台演绎而成为流行语,有“设圈套”和“欺骗”的意思。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朝代都不乏忽悠人的事件,有的令人痛恨,有的令人叹惋,有的令人大笑,有的令人称颂,是是非非,纷纷扰扰,其实都暗藏着一个“利”字,多数是利己,少数为利他。现辑录其典型者呈现,或可为今人镜鉴。一最昂贵的忽悠:烽火示警,周幽王忽悠众诸侯周幽王姬宫涅荒Yin*,对美人褒姒宠爱有加。可是褒姒终日闷闷不乐,幽王悬赏道:能博美人一笑者赏千金。有个叫虢石父的家伙出了个馊主意,幽王听后认为很棒,第二天,便带着褒姒上了骊山,把骊山上的烽火点燃。诸侯们看见烽火燃起,以为犬戎入侵,赶紧领兵前来救驾。褒姒看见骊山脚下兵马纷乱的样子,觉得很滑稽,不由得咧嘴一笑。幽王见褒姒真的一展笑颜,立即赏给虢石父千金,而遭到忽悠的诸侯们则揣着...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个最“聪明”的人
导读:“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上下五千年,称得上“人才”的数不胜数,但是在这么多雄才伟略的人中,谁才是最智慧,最有才的呢?TOP10、兼仕两朝功劳卓着的谋士——洪承畴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他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乾隆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的人,列于贰臣甲等列入《清史·贰臣传》。洪承畴于崇祯年间,曾辑有《古今平定略》12册。后人又辑有《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及《经略纪要》24卷。网络配图TOP9、辅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谋士——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
· 中国历史上十大“大忽悠”都有谁?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也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还有劝说、诱导、怂恿的意思,用意十分广泛。“忽悠”一词贬义的成分居多,赵本山在其小品中给该词注入了幽默的元素,贬义的程度也有些淡化,至少现在说起来玩笑的成分居多。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载入史册的十个最猛大忽悠,现在我没就来看看他们各自的忽悠术:1、最炫的大忽悠烛之武忽悠术揭秘:以迂为直,以退为进。避开关键,淡化主题,故意绕开的敏感之处,大谈其他的利害关系,给你下猛料,使你的思路为之左右。忽悠过程回放:烛之武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一次晋国和秦国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受托出使秦国,开始忽悠秦穆公,他说:秦晋两国围攻我们郑国,我们知道我们很快就要灭亡了,可是...
· 揭秘: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大忽悠是何人?
忽悠不难,难的是忽悠了之后人家还给你加官进爵,更难的是忽悠一次后还能继续忽悠,难上加难的是,忽悠成功还不被贬,不被杀,毫发无损,创造这个奇迹的牛人是谁?他就是今天小编要隆重推荐的主角——张仪。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与苏秦一起师从著名的鬼谷子先生。学业有成,习得一口的能言善辩和一肚子阴谋诡计。想找个高明的老板实习一下,于是东奔西走,去过赵、楚等国。不但未能找到明主,还在楚国被人诬陷,差点丢了小命。被人救醒后,说了句有名的奇葩话:“我的舌头还在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顿时大喜。舌头在,希望就在,毕竟张仪是个靠嘴吃饭的人。从此,张仪就算和楚国结下了梁子。话说侥幸的保住舌头和小命的张先生大难之后有了大福,终于在秦国找到了知音——野心勃勃的秦惠文王。秦王有并吞天下之志,自然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收拾一下不听话的小弟,最近齐国蹦跶的厉害,秦王考虑要敲打一下,但是对齐楚同盟心有顾忌,担心我方在前面跟齐国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