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盘点古代男人逛窑子的五大借口

2017-07-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4
转发:0
评论:0
盘点古代男人逛窑子的五大借口,现在人逛窑子,虽然不算什么新闻,但也不敢明目张胆,说去就去,总得逮住机会才行

  现在人逛窑子,虽然不算什么新闻,但也不敢明目张胆,说去就去,总得逮住机会才行。他们偷偷摸摸地逛,大多不需要借口,因为说了也是白说,不会有人相信,还不如直接就逛。你若说生理需要,别人会告诉你,不能回家找爱人吗?不能去找女朋友吗?非得逛窑子?你若说这是减压的方式,别人会告诉你,真是疯了,干什么不好,偏去逛窑子,就不怕减不了压,反倒惹上病?如果你说我就去,管得着吗?别人会大笑,谁稀罕管你,这个不道德的家伙。瞧瞧,你说借口有用吗?

  

  

  

  借口这种东西,其实就是糊弄人的,好比两个国家打仗,习惯找个开启战争的由头,即使没有由头,这个仗还是照样要打。在赵炎看来,男人逛窑子也是一样,青楼妓馆明摆在那,暧昧的粉色灯光正在闪烁,花枝招展的女人就在眼前,你不去逛,自然有别人去逛,需要借口吗?不需要。但是,古代人就不同,他们逛窑子非但需要借口,而且借口一大把,有理论,有实践,自成体系,足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他们在这方面有着惊人的不屈不挠之精神,前赴后继,从来都是潇洒走一回,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很有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英雄气概。


  响应“政府号召”
  春秋时期的男人逛窑子,借口是响应“政府号召”,因为齐国的相国管仲设立了“公娼”,号召男人有事没事时都来逛逛,在财政上多多支援国家建设。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位叫谭秀的小官吏,家中有个厉害的老婆,得知自己男人逛窑子,非常愤怒,找来一帮亲戚到官衙修理谭秀。同僚都劝谭秀躲开,谭秀却镇定自若地对众人说:“何惧?王有言乎!”就是说,怕什么?咱们逛窑子是相国大人允许的,大王也支持。这一借口虽然雷人,却一直延续到明代朱元璋开国初期,老朱同志也开过“公娼”。


  “仁恕”

  儒家思想奠基人孔丘先生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仁恕”理论经过董仲舒在西汉时期的大力推广,居然变成男人逛窑子的借口,九泉之下,嘴都气歪了。汉武帝让司马相如去长安任职,却不准他携带家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司马相如无奈,只好逛窑子解决。有一天,君臣筵宴,刘彻就此事取笑司马相如,还问他为何不在长安娶小妾。司马相如想了想说:“仁者,道也。道者,阴阳也。臣狎妓,为阴阳故,未娶,为恕也。”刘彻听后,竟然颇为赞许。在这里,司马相如的借口很明显属于圣人之言。


  寻求爱情、演绎佳话
  到了唐宋时期,男人逛窑子的借口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更加具有文化色彩,更加重视情趣和品位。青楼的妓女为了迎合男人的这种升华,她们一改过去的没文化,在诗词歌赋、吹拉弹唱上下功夫,而且摒弃礼教束缚、性情放荡,成了女人中的佼佼者,男人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所谓文人爱妓女,正是这样的结果使然,并不是文人集体下贱,而是除了妓女有些文化、可以沟通之外,当时实在没有其他的女人可以与文人擦出火花。于是,在男人现了寻求爱情、演绎佳话的借口。

  唐代诗人元稹的《会真诗》中有这么一段逛窑子的描写:“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诗中表现的是一位丰满的妓女形象,与嫖妓者“柔情已暗通”。而杜牧更倾向于演绎佳话,“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中表现的情愫,已经远超爱情的范畴,属于才子佳人传奇的典范了。

  
  “无品”文人
  宋代柳永是典型的“无品”文人,他一生都在窑子中讨生活,与妓女们的关系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他把自己的才能尽量发挥在词的创作上,以此博得坊曲娼妓们的青眼,并将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柳永的词完全是为妓女创作的,内容几乎都是“羁旅悲怨之辞,闺帷淫媟之语”,情感也大都发生于“偎红倚翠”之时,取材多半是出自“烟花巷陌”,同时大半是在“浅斟低唱”中做成的,堪为宋代文人逛窑子的代表。

  

  文人士大夫如此,下层老百姓逛窑子同样也有借口。宋代的社会风气和唐代有十分相似之处,从文人雅士到一般市井中人,几乎人人都能够吟诗诵词,风雅得很。赵炎认为,这种风气的形成,与歌姬舞女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分不开。据《梦梁录》记载,一到傍晚时分,百姓就纷纷涌向街头,听戏的,喝茶的,搭讪妓女的,甚至还有约会的。老百姓逛窑子的借口,除了消遣,多半也有风雅之故。
  

  酒色遣怀、排解失意
  在历代男人中最有市场的逛窑子借口,莫过于酒色遣怀、排解失意。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遇到坎坷挫折是难免的,失意呼叫转移,逛窑子就成了不错的选择。以秦观为例,他在党争中非常失意,宦途多舛,一生潦倒,所以也只能以酒色遣怀。他的词从未接触国计民生,只是抒发自己的“情”与“愁”。秦观所交往和“恋爱”的异性,大多是以伎艺和色相供人玩弄享乐的歌妓舞女。可以说,秦观逛窑子的借口就是“失意”。有个宋人笔记里还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宋真宗年间,汴梁城里有个铁匠铺的老板逛窑子,按照当时民风,似乎不会有人计较,偏偏就有好事者来凑趣,问他怎么啦?这个铁匠说,别提了,铺子连续三个月亏本,郁闷。

  

  上述五种借口,有的很雷人,有的很实际,几乎都与文化有些关联,使得男人逛窑子也有了浓郁的文化味儿。窑子文化在古代特别是唐宋以后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妓女们作为文学主体或是创作对象,被文化完全渗透,又将其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成为男人逛窑子的借口,这种蜕变和升华使逛窑子成为一种文化内容,饱满而人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盘点:中国古代以“清君侧”为借口造反的王臣
清君侧,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君王身旁的奸臣。清除奸臣嘛,这本来是个十分高尚的事情。可是,具体实行时,却往往变成了造反的借口,到最后,都变成了“清君”——清除君王。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好几起以“清君侧”为旗号的造反事件。由此可见,这个借口是多么受欢迎。第一个使用“清君侧”的,是汉景帝时期的吴王刘濞。当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削藩。刚开始,削的都是小藩国,没有引起叛乱,但削到吴国这样的大国时,刘濞不干了。刘濞这个人,人如其名,非常的牛逼。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骁勇善战,跟着刘邦打过不少仗。论辈分,他还是汉景帝的大爷。现在,削藩要削到大爷的头上了,他当然不答应。于是,他就联合了楚国等其他六国,一块凑了个“七国之乱”。其实,刘濞早就看汉景帝不爽了,因为汉景帝是他的杀子仇人。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刘濞的儿子进京找他玩,俩人下棋,不知是谁耍赖悔棋,俩人便吵了起来,这一吵不要紧,气性很大...
· 盘点中国古代以“清君侧”为借口造反的王臣
清君侧,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君王身旁的奸臣。清除奸臣嘛,这本来是个十分高尚的事情。可是,具体实行时,却往往变成了造反的借口,到最后,都变成了“清君”——清除君王。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好几起以“清君侧”为旗号的造反事件。由此可见,这个借口是多么受欢迎。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个使用“清君侧”的,是汉景帝时期的吴王刘濞。当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削藩。刚开始,削的都是小藩国,没有引起叛乱,但削到吴国这样的大国时,刘濞不干了。刘濞这个人,人如其名,非常的牛逼。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骁勇善战,跟着刘邦打过不少仗。论辈分,他还是汉景帝的大爷。现在,削藩要削到大爷的头上了,他当然不答应。于是,他就联合了楚国等其他六国,一块凑了个“七国之乱”。其实,刘濞早就看汉景帝不爽了,因为汉景帝是他的杀子仇人。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刘濞的儿子进京找他玩,俩人下棋,不知是谁耍赖悔棋,俩人便吵了起来,这一吵不...
· 盘点:中国古代五大名将
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出了很多可以名垂青史的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小编心中的前五名。1、白起杀神一生杀敌近百万人,占到战国时期阵亡兵士的一半,其恐怖程度可想而知。最辉煌的是长平之战,直接让战国从强国沦落为弱国,被喻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功高震主的白起,最后被秦王赐死。2.韩信能伸能曲的韩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面对能征善战的项羽,采取包抄后方的策略。最后的战斗中,四面楚歌引起楚军慌乱,战略战术都是一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是开玩笑的。狡兔死、走狗烹,西汉建国后被刘邦杀害。3.李靖尽管同时期有侯君集、徐懋功、苏定芳这样的军事天才,但李靖始终是李渊、李世民最为信赖的那一个。平定南方、横扫颉利可汗……名将如云的初唐只有他能镇住,大唐军神能够被演化为托塔天王一点也不奇怪。4.岳飞尽管相比其他四位,岳飞算是一个“失败者”,但这并不影响岳飞的伟大。“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并不是一句空口...
· 爱逛青楼的龚自珍:古代文人为何都爱逛青楼?
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当时文人大多有两面,在诗歌方面有着良好形象的龚自珍除了不抽鸦片,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在此节篇中先说到的是逛青楼。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见。可想而知,龚自珍逛青楼的频率,大概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个年代,文人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网络配图文人为什么爱逛青楼?在中国古代娼和妓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娼是出体的,是下九流。而妓是卖艺不卖身的,不但需要长的绝色倾城,而且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收费昂贵。不是一般人能请的起的,摆在今天就是所谓才女。今天的主角是古代的“妓”,古代流传“女人没文化是德”,偏偏就是有这样一群“妓”,不仅仅是女人,而且还是作为文化最高级存在。过去的妓女讲究色艺双绝,不光靠一张脸取悦于人,有好颜色还要有好才情,文学修养是极紧要的标准之一,只有书香的熏陶,才上得“芳谱”的。读晚清小说《花月痕》就知道,“十花品第”之第一...
· 盘点古代五大美女,东方版的“灰姑娘”
在我国古代,有无数美貌非凡的女子,她们出身在平凡家庭,却因为机缘巧合,最终都有过一段万人称道的经历。西方的“灰姑娘”与她们相比,就要蔼然失色许多。也可以说,她们是古代东方版的“灰姑娘”:1、西施:我国历代以来,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没有人出西施之右,可以说,她也是历代美女里明确最大的。就这么一个春秋时期越国普通的浣纱女,为什么就这么出名呢?西施生逢乱世,当时她的祖国越国,被吴国夫差征服而成了臣属。越国的勾践,也是偶然间发现了西施的美丽,于是请她以家国为重,入了吴宫。我们由此可见,西施以一个弱质女流,却担当起国恨家仇之重任。后来的情节发展,也正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一样,夫差沉迷于西施的美丽,国事渐荒,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终于恢复河山,一洗前耻。功成名就的西施,却因为“残花败柳”之身,被勾践装入麻袋,沉入江底。我认为,后世之所以这么称道西施,这是因为她为家为国之义,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最坚韧的传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