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元、明、清三代皇帝分属蒙、汉、满族,三朝宫中,都曾有与皇帝不同民族的女子被册封为皇后或者妃子的事。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元制,岁责高丽贡美女。张光弼《辇下曲》描绘道:“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着过御前来。”权衡《庚申外史》记载:顺帝时,徽政院使者官者高丽人秃满满夕儿,首次荐引高丽女子奇氏进宫。奇氏是高丽幸州人。被封为完者忽都皇后。奇氏进宫为皇后之后,还在宫中蓄养高丽美女,有时把美女送给朝中权臣,进行笼络。京师中达官贵人所娶的高丽女子,都婉媚善于事人,一进家门立即得宠。这样,元代至正(公元1341--1370年)以来,宫庭中给事使命的,大半都是高丽女子。影响所及,以致天下四方衣冠靴帽,大多纷纷效仿“高丽妆”了。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明代。《野获编》记载,明成祖朱棣的恭献贤妃权氏,以及其他四人,都是高丽人。到了正德年间,回回人于永,向武宗进言,说高丽女子白皙美丽,大胜中国女子。于是就选送了高丽以及色目、侯伯和达官女入内宫,其中还有外国女子。到宣宗时,朝鲜仍有向中国进贡女子的制度。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还曾下旨,命中官遣回朝鲜女子53人。
明代人还传说,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并非如正史记载一般,为朱元璋元配孝慈皇后马氏所生。他的生母,却是蒙古人硕妃。明人李清《三垣笔记》记载:李清在南京时,曾经翻阅《南太常志》,上面记叙说,明成祖朱棣,是硕妃所生。李清读到这则记载时,十分惊讶。想到当时的学者钱谦益以博闻著称,于是向钱请教。钱谦益对此也不敢作决断。到了南明弘光元旦(1645年)谒孝陵,李清又对钱谦益说:这件事与《实录》、《玉牒》记载相左,有什么办法作证?不过,《南太常志》还记载说,太祖寝殿中,东侧列着二十多位嫔妃,西侧却只有硕妃一人。不知是否这样?何不打开寝殿大门,实地检验一番?两人打开进去一看,果然如《南太常志》所记。李清于是确信,硕妃是明成祖生母,决非传说。而是事实了。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一“钟山”条,记述他壬午(1642年)七月,在南京太祖陵中元节祭期观礼的文字中,也说,在朱元璋飨殿上暖阁下,“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硕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即马氏)妊为己子,事甚秘”云云。清初人刘献庭《广阳杂记》也说。明成祖非马后子,其母瓮氏,蒙古人,因为原本是元顺帝的妃子,所以这件事被起来,而在明宫庭中,另外为硕妃建庙藏神主,世世祭祀之。这事是一个司礼太监传说出来的。燕京故老百姓多有此传说。除了以上这些笔记记载,还有人认为,从明成祖朱棣的相貌看,虬须高颧,也的确是“胡种”模样。看来,明成祖生身的母亲既然是蒙古人,那末,有明一代的16个皇帝中,就有14个具有蒙古族血统。
清代自顺治五年(1648年)开始,诏令准许满汉通婚。汉官之女打算和满洲人通婚,令其报部。这样,清官后妃,也就有汉女选入了。并非如今影视片所描绘一般,须隐瞒汉女身份才能入宫。汉女入清宫为妃始于世祖时,顺治皇帝的恪妃石氏,是直隶滦州人,户部侍郎石申之女。《永平府志》还记载过石氏所受的恩宠:顺治赐石妃居永寿宫,冠服准许用汉式;敕石申之妻赵淑人准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内右门下入宫。其实,在此之前,顺治皇帝的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也应当是汉女。其父佟图赖,是早年归顺满洲的汉人,属镶黄旗,福临命改姓佟佳氏,于是入了满籍。章皇后的儿子,就是圣祖康熙帝玄烨。玄烨四个皇后中,有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祖父就是佟图赖。也应是位汉女。此后,高宗乾隆皇帝弘历的三位皇后中,有一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父亲清泰,满洲镶黄旗人,本汉人姓魏,改姓魏佳氏。据说“佳”是汉字“家”的满语谐音。自然这位皇后,也应是位汉女了。她为乾隆生了个儿子,就是仁宗嘉庆皇帝。这样看来,清代满洲人的皇帝中,也很有几位皇帝身上,具有汉族的血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