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2017-07-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1
转发:0
评论:0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元、明、清三代皇帝分属蒙、汉、满族,三朝宫中,都曾有与皇帝不同民族的女子

     元、明、清三代皇帝分属蒙、汉、满族,三朝宫中,都曾有与皇帝不同民族的女子被册封为皇后或者妃子的事。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元制,岁责高丽贡美女。张光弼《辇下曲》描绘道:“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着过御前来。”权衡《庚申外史》记载:顺帝时,徽政院使者官者高丽人秃满满夕儿,首次荐引高丽女子奇氏进宫。奇氏是高丽幸州人。被封为完者忽都皇后。奇氏进宫为皇后之后,还在宫中蓄养高丽美女,有时把美女送给朝中权臣,进行笼络。京师中达官贵人所娶的高丽女子,都婉媚善于事人,一进家门立即得宠。这样,元代至正(公元1341--1370年)以来,宫庭中给事使命的,大半都是高丽女子。影响所及,以致天下四方衣冠靴帽,大多纷纷效仿“高丽妆”了。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明代。《野获编》记载,明成祖朱棣的恭献贤妃权氏,以及其他四人,都是高丽人。到了正德年间,回回人于永,向武宗进言,说高丽女子白皙美丽,大胜中国女子。于是就选送了高丽以及色目、侯伯和达官女入内宫,其中还有外国女子。到宣宗时,朝鲜仍有向中国进贡女子的制度。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还曾下旨,命中官遣回朝鲜女子53人。
        明代人还传说,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并非如正史记载一般,为朱元璋元配孝慈皇后马氏所生。他的生母,却是蒙古人硕妃。明人李清《三垣笔记》记载:李清在南京时,曾经翻阅《南太常志》,上面记叙说,明成祖朱棣,是硕妃所生。李清读到这则记载时,十分惊讶。想到当时的学者钱谦益以博闻著称,于是向钱请教。钱谦益对此也不敢作决断。到了南明弘光元旦(1645年)谒孝陵,李清又对钱谦益说:这件事与《实录》、《玉牒》记载相左,有什么办法作证?不过,《南太常志》还记载说,太祖寝殿中,东侧列着二十多位嫔妃,西侧却只有硕妃一人。不知是否这样?何不打开寝殿大门,实地检验一番?两人打开进去一看,果然如《南太常志》所记。李清于是确信,硕妃是明成祖生母,决非传说。而是事实了。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一“钟山”条,记述他壬午(1642年)七月,在南京太祖陵中元节祭期观礼的文字中,也说,在朱元璋飨殿上暖阁下,“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硕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即马氏)妊为己子,事甚秘”云云。清初人刘献庭《广阳杂记》也说。明成祖非马后子,其母瓮氏,蒙古人,因为原本是元顺帝的妃子,所以这件事被起来,而在明宫庭中,另外为硕妃建庙藏神主,世世祭祀之。这事是一个司礼太监传说出来的。燕京故老百姓多有此传说。除了以上这些笔记记载,还有人认为,从明成祖朱棣的相貌看,虬须高颧,也的确是“胡种”模样。看来,明成祖生身的母亲既然是蒙古人,那末,有明一代的16个皇帝中,就有14个具有蒙古族血统。
        清代自顺治五年(1648年)开始,诏令准许满汉通婚。汉官之女打算和满洲人通婚,令其报部。这样,清官后妃,也就有汉女选入了。并非如今影视片所描绘一般,须隐瞒汉女身份才能入宫。汉女入清宫为妃始于世祖时,顺治皇帝的恪妃石氏,是直隶滦州人,户部侍郎石申之女。《永平府志》还记载过石氏所受的恩宠:顺治赐石妃居永寿宫,冠服准许用汉式;敕石申之妻赵淑人准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内右门下入宫。其实,在此之前,顺治皇帝的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也应当是汉女。其父佟图赖,是早年归顺满洲的汉人,属镶黄旗,福临命改姓佟佳氏,于是入了满籍。章皇后的儿子,就是圣祖康熙帝玄烨。玄烨四个皇后中,有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祖父就是佟图赖。也应是位汉女。此后,高宗乾隆皇帝弘历的三位皇后中,有一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父亲清泰,满洲镶黄旗人,本汉人姓魏,改姓魏佳氏。据说“佳”是汉字“家”的满语谐音。自然这位皇后,也应是位汉女了。她为乾隆生了个儿子,就是仁宗嘉庆皇帝。这样看来,清代满洲人的皇帝中,也很有几位皇帝身上,具有汉族的血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元明清
参考文献参见明清元明清历史年表
· 宋元明清的香器
宋人焚香,常同时使用香炉及香盒。这点从宋代绘画取香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来。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满白灰的炉具内。宋代也流行将香料压成“香篆”,将粉末状的香料模子压出固定的形状,然后点燃。宋代曾大量进口香料,北宋时香药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宗的物品之一。真腊、渤泥、蒲端、安南等地其地盛产乳香、龙脑及栈香,朝贡品中也以香药为主。部分的香品如乳香等列入禁榷物品,由政府专卖,民间不得私自交易。宋代香药输入量虽大,但仍供不应求。宋人普遍用香,焚香用量大。祭祀庆典、官府的宴会、文武官考试及第后的同年宴、祝寿等场合,无不用香。宋人还有所谓的“试香”,于幽室外焚香,有时在庭园内的“诗禅堂”试着燃点新制的合香,品评香的气味、香雾的形状和焚烟的久暂,是宋朝人生活情趣中重要的节目之一。宋人对于合香的薰烧法特别讲究,香品点燃之后,并不投入火中,香炉内铺厚厚的有保温作用的炉灰,拣一小块烧红的炭块埋于正中央,...
· 探秘:朱元璋的后妃们的来源
朱元璋的登位之路可谓传奇,他41岁登上皇位,后宫后妃20余人。那么,这些后妃都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婚姻大多会和政治挂钩。明代的后妃制度创始于朱元璋。《明史*后妃传》曾这样评价:“终明之代,宫壶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朱元璋曾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后宫,以防止宫闱之失。他的这些主张都写入《皇明祖训》。比如规定“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大臣不得私自进呈。因为朱元璋是从马上打的天下,41岁时称的帝,他的后妃不可能完全按这些规定来办。据统计,朱元璋的后妃有20多位,这些妃子都是怎么来的呢?一、起义军将领之家朱元璋的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两人为结发夫妻,起于贫困,感情深厚。郭惠妃,就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生蜀献王朱椿、代简王朱桂、谷王朱B、永嘉公主、汝阳公主。朱元璋的贵妃孙氏,陈州人,其父仕元,后在战乱中父母俱亡,随兄孙藩至扬州避难,被起义军元帅马世熊收为...
· 深得康雍乾三朝皇帝重用的牛人:三朝元老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帝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廷玉定规制”。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折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
· 浅谈元明清时期的酿酒技术
一史料综述传统的黄酒生产技术自宋代后,有所发展,设备有所改进,以绍兴酒为代表的黄酒酿造技术精益求精,但工艺路线基本固定。方法没有较大的改动。由于黄酒酿造仍局限于传统思路之中,在理论上还是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因此一直到近代,都没有很大的改观。元明清时期,酿酒的文献资料较多,大多分布于医书,烹饪饮食书籍,日用百科全书,笔记,主要著作有:成书于1330年的<<饮膳正要>>,成书于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易牙遗意>>和<<墨娥小录>>。<<本草纲目>>中关于酒的内容较为丰富,书中将酒分成米酒,烧酒,葡萄酒三大类,还收录了大量的药酒方;对红曲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其制法。明代的<<天工开物>>中制曲酿酒部分较为宝贵的内容是关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