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的交通法规

2017-07-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0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的交通法规,     我国现在交通行驶法则是“来左去右”,即不论是顺着马路行驶,还是沿着街巷

      我国现在交通行驶法则是“来左去右”,即不论是顺着马路行驶,还是沿着街巷步行,都是靠右行,谁要是反其向而行之,谁往往要自讨苦吃;如果有两个人正面相遇,彼此大多会心照不宣向右避让。这些都是老少皆知的。但是,世界各国车辆和行人的习惯走向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靠左行,有的则是靠右行。例如:加拿大、古巴、巴西、德国、希腊、墨西哥和摩洛哥诸国的行走规则是“右行法”;南非、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泰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则是“左行法”。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4个国家,中国、美国、印度和前苏联,只有印度1个是靠左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先秦古籍《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按三门即王城外之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由中央。这当是中国交通史上有关人车分流,行人(男女)分行的最早记载。但由于《考工记》只是春秋末齐国人对百工之事的记录,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故不能说明当时的中国各地都有较统一的行走法。行走法是随着国家的逐步统一缓慢而曲折地形成的。
        据唐代《隋唐嘉话》、刘肃的《大唐新语》、后晋《旧唐书》和宋代欧阳修等人撰写的《新唐书》等史书记载,唐太宗以前,路上行人,车辆往来,尚无左右之分,靠“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即派专人在城内街道上游走呼叫,维持行人交通秩序和戒备防务。但是,有时因为政事和军事需要,守城士兵要奉命在街道关口上检查行人和过往车辆。而街道上尤其是城门外的行人车辆行驶,因无左右之分,更显得杂乱无章,故检查很不便利,经常出纰漏。于是,这时的唐王朝便开始规定“城门入由左,出由右”(《隋唐嘉话》中卷)而这个行走法则是初唐改革家、中书令(相当于右相)马周首先倡导施行的。马周(601—648),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人,小时由于孤苦贫穷,常遭乡里恶少欺凌,后又因屡受地方官的折辱,立志发愤进取,西之长安,被中郎将常何收为家客。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命文武百官陈述时政利害。常何“以武吏不涉学、乃委周草状。”(《大唐新语•举贤》卷六)马周替常何拟写了二十余条损益献给唐太宗。”太宗览之,未及终卷,三命召之。”(《隋唐嘉话》中卷)大为赏识,即日授监察御史。“宠冠卿相,累迁中书令。”(《大唐新语•举贤》卷六)由于马周奏事“裁处周密。”(《新唐书•马周》卷九十八)深得太宗器重,故所陈之事”莫不施行。”(《隋唐嘉话》中卷)如:“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城门入由左,出由右,皆周法也。“(《隋唐嘉话》中卷)后来,每当人们临城门时,就自觉形成“来左去右”的有秩序的行走规则。这样,既便利了检查需要,也避免了行人互相拥挤和撞碰之苦。后人谓之“公私便焉”。(《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这里的“城门入由左,出由右”可谓是我国第一个较规范的行驶法则。马周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倡导行走来去有别的先行者。
        到了宋朝,“来左去右”还仅囿于城门关卡处,街上行人走路仍无左右之分。宋朝宣和年间翰林待诏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对景物刻划相当细致,是一幅反映当年汴京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生活景象的优秀风俗画。画中的道路、车马、水道已形成格局。但行人还是杂乱无章,只有城门出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段抬轿与骑马相遇的画面是“左行法”。宋时的街上行人虽然来去尚无左右之分,但对行驶又有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宋太平兴国年间,大理寺正孔承恭上书言事,请在两京诸州要道处刻榜公布“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四避诀”,作为交通法则公布。前几年在福建松溪县发现了一块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四月里的交通法规碑,碑上由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批地交通“四避诀”。
       宋朝以后到近代这段漫长的历史中,由于国家和区域相对过去更加趋向统一,经济、交通也逐步繁荣发达,所以行驶规则在社会中也显得更加重要。但是行人、车辆行驶是靠左行还是右行,却在不断地反复着。那么,今天的“右行法”最终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考的有三:一是古人习惯上崇右,以右为大、为上、为先。如:以“右学”为“大学”,以“左学”为小学,以“右姓“为上姓和盛名望族;行文自由至左,以右为先;还有以左迁为降职等等,所以。人心所向,选择“右行”;二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英帝国殖民统治把“左行法”引进到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国际租界之前,中国人的行走规则和习惯大多还是靠右行。后因受英国入华势力的渗透影响, 一度改为“左行法”;三是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再次改左行为右行,一直保持到现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的交通法规
我国现在交通行驶法则是“来左去右”,即不论是顺着马路行驶,还是沿着街巷步行,都是靠右行,谁要是反其向而行之,谁往往要自讨苦吃;如果有两个人正面相遇,彼此大多会心照不宣向右避让。这些都是老少皆知的。但是,世界各国车辆和行人的习惯走向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靠左行,有的则是靠右行。例如:加拿大、古巴、巴西、德国、希腊、墨西哥和摩洛哥诸国的行走规则是“右行法”;南非、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泰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则是“左行法”。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4个国家,中国、美国、印度和前苏联,只有印度1个是靠左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先秦古籍《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按三门即王城外之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由中央。这当是中国交通史上有关人车分流,行人(男女)分行的最早记载。但由于《考工记》只是春秋末齐国人对百工之事的记录,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故不...
· 古代的“算命”
“算命”又称“算八字”,根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所支配的干支,依五行生克来推算吉凶的占卜,起于以五七政为推算根据的星命学,经唐代李虚中改制,至五代徐子平时确立。这一占卜术影响很大,《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就有了关于算命的详细记载。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又是一个有封建制传统的国家。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专制力量的从属,使他们特别迷信昭示神灵的星相占卜。中国的每一种意识形态产品,都同占卜发生了深刻的联系。譬如天文学同阴阳五行教术的联系,心理学同梦占的关系等等。因此,要先了解中国古代的星相占卜,才能再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
· 古代的纤夫
古代水路交通,依靠木船。在流急或滩浅的江河中逆水行舟,出现过匍伏两岸、拉纤助船行进的劳动人民。从事这种艰辛工作的人,后世称“纤夫”,宋代则唤做“纤户”。徐州境内的吕梁、百步两洪,“湍浅险恶,多坏舟楫”,拉纤劳动倍外辛苦,所索报酬自然也会提高。然而,在封建史家的笔下,却把他们和牛、驴相提并论,且作为勒索行人的“地头蛇”,载入史册。四川、湖南、福建、贵州、江西、山西等省,历史上都有过“纤夫”。因为是低贱的小民,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自然不会引起注目,并付诸记载。但宋代以后,在一些优秀古近体诗中,对“纤夫”的情况,却也不乏反映。元末明初,广东顺德诗人孙蕡,一次因公到四川。在奉节和巫山两县间的瞿塘峡中赶路,逆江上行。他置身于风高浪大之中,吟出了著名的七言古诗《下瞿塘》。诗中提到数以十计的“纤夫”,拉着长长的纤绳,爬上山崖,夹岸行进:“争牵百丈上岩谷,两旁捷走如猿猱”。尽管诗人只是浮光掠影地白描出拉纤...
· 古代科举的赶考
原文标题:自古“高考”不容易看古代的赶考保健为体现科举选士的公开与公正,自唐至清,不论是两级考试还是三级考试,每级考试都要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内容、集中考试。此项规定,首先给应试者带来了一个难题,那就是要远离家乡,千里迢迢去参加考试。且不说唐宋的省试、明清的会试,要集中全国举子赴京师,就是明清的乡试,士子们云集省城,就够他们奔波的了。难怪古人用“赶考”来描绘这一历程。“赶”字确实道出了应试者的千辛万苦。清人龚炜曾作《赴考》一文,描绘自己以孱弱之躯,赴考路上中暑、晕船,最终只能半途返回,甚至因此“绝意名场”;清初湖南士子须赴武昌考试,途经洞庭湖,甚至“屡遭覆溺”。《名医类案》载“许元公入京师赴省试,过桥坠马,右臂臼脱”,本已昏迷,幸遇一良医为之调治,“五日复常,遂得赴试”。虽然只是意外,却可见长途跋涉之风云难测。又载:“刘君乡试入都,长途冒暑,气已伤矣。复日夜课诵,未几,壮热头疼,咳嗽干哆,不...
· 古代的野餐.
西方时兴到郊外度周末,也时兴到旅游点去野餐。中国很多年轻人,也沾染这种风气。每逢节假日,特别在春游季节,或三五成群,或一家数口,到公园到郊外,席地而坐,边吃边玩,悠哉游哉,尽一日之欢。有人说,野餐的兴起是受西方影响,我看也不尽然。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狩猎之举;捕获到的动物,就地宰杀,烹炙而食之,谓之野味,这实际上就是野餐的一种。但狩猎带有军事训练性质,与游乐的野餐有不同,而《墨子非乐(上)》说,夏代的第一个君主夏后启就曾经“野于饮食”(即饮食于野)。则可以视为游乐野餐的滥觞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思想又受玄学影响,越来越寄情于山水之间,于是野餐的形式开始多样化。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流觞曲水”,就是众人沿溪水而坐,把酒杯盛酒放在水里飘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饮酒。据《续齐谐记》记恶尚书郎束皙的考证,流觞曲水起源于周公建成洛邑之时,不知是否可靠。不过是晋代特别流行。南朝时,“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