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啥样的?

2017-07-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6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啥样的?,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通过邮政特快快递到学生的手中。相比于现代人,古人

 

  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通过邮政特快快递到学生的手中。相比于现代人,古人享受的待遇貌似要高许多,有专门的政府官员来通知。

  古人科举应试及第之后,县州府都会派遣特定人员前去通知报喜,这样的报喜在古人眼里称为捷报。所以可以这样说,捷报就是古人现代版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自家提塘官的便是,因在枢府效劳多年,蒙枢密老爷赏俺今年科场专走官报。”明阮大城的《燕子笺·放榜》里的这句话便是其因在府里效劳多年,科考可以直接拿录取通知书的事情。

  古人参加科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牵扯到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据说古代参加科举应试,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也有比较聪明的人专门等候在门口,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就前去向这家人报喜,碰到富裕的人家能得到点碎银花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沾上点酒喝。这样的等待在古代称之为候榜。这些场面在《儒林外史》里有过详细的描述。

  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捷报,只要你合格了被录取了,就有人来专门为你报喜。捷报的格式大都比较简单,除了写有应试考取功名者的名字以及考试的名次,此外就是某某县府的名称了。

  浙江仙居县皤滩镇有一个始建于南宋时期的何氏里大学士府在国内颇为著名,何氏家族在历代历史上出过许多达官贵人以及文人学士。康熙时期的帖学四大家之一何焯就隶属这个大家族。何焯25岁时以拔贡生的身份进京,后因直言耿直的性格而受到排挤,以致六次应考不第,直到四十一岁时,康熙南巡,因朋友推荐参加考试才成为举人。何焯次年参加考试,顺利考取为进士。何氏里大学士府就有关于何焯的捷报。官报厅在学士府的正南面,两边的木板墙上就贴满了当时的捷报,有中举人的捷报,有中得头等状元的,也有中进士第四名的捷报。这些捷报皆为隶属字体,上端印有一条欲飞的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捷报正中央写有某某年高中乡试或者殿试第几名。捷报的样式因朝代的不同而略有异同。

  古人收到捷报之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可以让来访的客人一眼就能目睹到,如同现在的奖状一般。从这个细小的细节同样可以看出古人如何重视科举考试,科举几乎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开学前录取通知书被狗狗咬碎,古代有录取通知书吗?
马上就要开学了,新的一批大学生也要开启新的人生了,不过今日有一位女生遇到了极为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在开学前一天,女生在家中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被自家的狗狗咬碎了,而惹祸的狗子还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起这高考录取,开学报道,那不得不说一下古代的科举考试了,如今进入大学报道,都是要凭借录取通知书的,那么古代有录取通知书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科举考试始于隋朝,而这录取通知书最早是出现在唐朝。唐朝时期会把金屑涂饰在笺简上,然后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的,这就是所谓的“榜帖”。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最流行的榜帖是泥金帖子,当时的“泥金”手法可是传统的高档装涂工艺,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对于这个科举的重视程度了。在五代人王仁裕所作《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中有写道,表示“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至文宗朝,遂寖削此仪也。”不过因为这泥金帖子是学子附...
· 北大牌匾通知书是什么样?古代有没有录取通知书?
北大牌匾通知书是什么样?古代有没有录取通知书?每一年,一些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总是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今年北京大学的牌匾型通知书,更是让很多人感到新奇,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究竟长什么样子呢?现代有高考,古代有科举,那么古代在科举考中之后,有没有像这样的录取通知书呢?那个时候的人们用什么办法来通知考生考试成绩呢?高考成绩已经正式公布,很多学生已经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去年清华的立体二校门通知书让不少学子都非常羡慕,今年还做出了局部细化,更加精致。不过,今年北大也不甘落后,全新改版的大学堂牌匾通知书也是闪亮登场,除了这份礼物,一同收到的还有来自不同年代的七位北大新生,亲笔书写的七封信,寄予了深深的祝愿和期望。打开北大通知书可以看到,大学堂牌匾位于正中央,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牌匾还可以竖起来,可以当成一份精致的收藏品,牌匾下方则是录取通知书。不愧是国...
· 有考试就有录取通知书那么古代科举也有通知书吗
还不知道: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往今来,科考都是重中之重的人生大事。十年寒窗苦,只盼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录取通知书也随之成为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东西。虽然「录取通知书」这个词汇听起来颇为现代,但它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那么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呢?我国的科举制是从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开始的。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
· 清代“高考”满分作文是啥样(图)
江苏扬州双博馆“中国科举文化展”,特别展出有3本光绪年间的江南乡试卷、7片古籍雕版登科录,还有一份古代考生作弊用的八股文夹带。中新社资料图片胡高华/摄明清时期,各地举子三年一次齐集京城,共同参加朝廷组织的会试,应该算是当时的“高考”。那时没有“满分作文”之说,阅卷大臣认可的文章,都会在试卷上面画圈,最后“圈”最多的,就是最优秀的文章,大约相当于现在高考的“满分作文”也。清朝会试,要求考生必须写一篇四书文,此外还要写五言八韵诗一首。清代第十四名状元韩�I,不但是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科会试的第一名――会元,而且在紧接着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中,因其策论主张撤去“三藩”,正中康熙下怀,就被为状元,即第一甲第一名。这也说明他平时就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酸生。这年会试题目的材料就来自《论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对颜回说,用我呢...
· 古代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是怎么通知的?古代有“录取通知书”吗?
古代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是怎么通知的?古代有“录取通知书”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最近陆陆续续很多高考考生已经收到他们的录取通知书了,如今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各有心意,毕竟这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或许都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不过现代因为交通发达,无论考生住哪都能用快递把通知书送到家里。在古代就没这么方便了,那些中了科举的考生他们有没有录取通知书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是怎样通知那些中了科举的考生,下面就来看看吧。“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登科后》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诗人进士及第后得意喜悦的心情。金榜题名是古人“四大喜事”之一,进士及第后,便可加官晋爵,光宗耀祖,福泽后代。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扩大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还制作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无论是材料、做工,还是报喜,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