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史上那些著名的“乌鸦嘴”

2017-07-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6
转发:0
评论:0
史上那些著名的“乌鸦嘴”,秦始皇三十二年,卢生发现的《录图书》内有“亡秦者胡也”,可怜雄才大略的始

 

 

  秦始皇三十二年,卢生发现的《录图书》内有“亡秦者胡也”,可怜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匈奴这么多年,始终不知道“胡”就是他二儿子胡亥。李后主“落花”诗云:“莺狂应有限,蝶舞已无多。”未几亡国。据《杨文公谈苑》“蜀中桃符”条:“辛寅逊仕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明年蜀亡。吕余庆以参知政事知益州。长春乃太祖诞节圣节名,寅逊归朝,为太子中允,上疏谏猎,诏褒之。”
  
  元代皇宫专门用于大典、登基的正殿名大明殿,结果元亡于明;明代的朝门名乾清殿,结果明亡于清。大清武英殿的西配殿明焕章,结果驱赶逊帝溥仪出宫者冯玉祥字焕章;后寝一殿名中正,又合了蒋介石的字。明崇祯帝在卢沟桥建一行宫,一左一右分别名“永昌”、“顺治”,不久逼其景山上吊自杀者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年号即永昌,崇祯之后登基者福临的年号即为顺治。宣统初年,曾流行一首“十字清”,谣云:“清受天命,十传而亡。”查清廷由顺治而宣统,确为十传,又有宣统拆字谣:“日宣三德,历算三统。”解云:“宣统二字,皆暗合三数,而统字又类绝字,清祚其至宣统而绝乎?”三岁的溥仪受命进宫继位,由其父监国摄政王载沣扶护着举行登基大典。载沣侧身跪着,双手扶住溥仪坐上太和殿的宝座,接受百官朝贺。小皇帝坐不住,哭喊不止,连喊“我要回家!”载沣连连哄劝说:“快完了,别哭!”这话果真应验,溥仪做了三年皇帝就“完了”,辛亥革命推倒清王朝,宣统“回家”了。
  
  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在龙泉寺,悲愤已极,常书“袁世凯”三字并以掌击之,也曾写“死耳”二字赠人。民国四年,他写“明年祖龙死”五字,翌年袁世凯果然暴毙,章始得自由。朱天目有一印:不死先生。郑曼陀有一印:曼陀不死。不数年,二人俱死。郁达夫诗:“但求饭饱牛衣暖,苟活人间再十年。”十年后,果被害身亡。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一语成谶的故事,其实这纯是一种巧合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历史上乌鸦嘴皇帝的排名
中华五千年,作为皇帝,一般都想着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不被别人抢了去。但就有这么几位坑后代子孙的皇帝,好端端的,偏要诅咒自己的江山灭亡,这下真的亡国了吧,估计他们都想从坟墓里爬出来,扇几个耳刮子给自己的乌鸦嘴。第七名、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初年,民间就有“清受天命,十代而亡”的说法,到了宣统帝,入主中原的皇帝刚好是十代。溥仪偏偏不信邪,还定年号为“宣统”。而统字又和绝字特别像。怎么样,亡国了吧。第六名、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后,改建明代的紫禁城,将武英殿的西配殿命名为焕章殿。结果到最后,驱赶宣统帝离开紫禁城的就是冯玉祥,字焕章。啧啧,神预言哪。第五名、崇祯帝,朱由检崇祯帝也是闲的无聊,不好好反贪,偏偏要在卢沟桥建行宫,你建行宫也说的过去,干嘛还要取名叫“永昌”、“顺治”。结果呢,李自成逼他上吊了,定年号永昌,福临入主中原,定年号为顺治。第四名、...
· 盘点:那些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墙头草”们
先说冯道,在唐末先投刘守光作参军,刘败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当巡官。后经张承业推荐为晋王所用,任河东节度掌书记。此后,又唐庄宗的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明宗时出任宰相。后晋高祖、出帝时均宰相,契丹灭晋后,被任为太傅,后汉代晋后任太师,后周代汉后依然任太师。周世宗征北汉前,冯道极力劝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不让他随军,令他监修周太祖陵墓。当时冯道已患病,葬礼完成后就去世了,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可谓“有奶便是娘”,不论那个朝代更换,都能辅政,典型的“有奶便是娘”。难怪欧阳修骂冯骂其,“曾事四姓,相六帝,没节气。”、“无廉耻者”冯道那,据说“有奶便是娘!”一词就是由此而出。“忠诚”于“节操”,不单是古人,就是今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做人的操守,何况为官。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但见利忘义、“有奶便是娘”、“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的之人不乏其人。一、东汉的吕布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
· 饭桌改变历史: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饭局
食、色,性也。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贺岁大片《鸿门宴》全国公映之后,更引起读者对古代饭局的关注。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饭局始末: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 史上挖祖坟的那些事儿
挖祖坟这种陋习之所以在历史上屡屡上演,主要是因为迷信风水的结果。人们大都相信,一个家族之所以兴旺发达,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的家族葬到了一块风水宝地。相应的,对于帝王家族而言,他们也相信如果他们的祖坟葬在了龙脉上的话,那么在龙脉的保佑下自己家族的皇位就会千秋万代。如果龙脉断了,或者祖坟被挖了,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家族和国家的衰落。所以,在古代,不论是王侯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相信陵墓风水的存在。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所以历史上才会屡次出现挖祖坟的事件,其目的就是使被挖祖坟的家族从此一败涂地。当然,对于挖帝王的祖坟,其政治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从政治和心理上来打击自己所要反对的帝王。不可否认,挖祖坟的行为和帝王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是不相符合的,但是在中国古代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却又似乎有着某种合理性。秦朝一统天下靠霸占周天子墓穴?处于西陲的秦国之所以能够由一个毫不起眼的国家而一统天下,据说是沾了龙...
· 详细揭秘中国历史上那些最著名的四大叛将
一、英布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英布出身寒微,曾和郦山的一货囚徒出来在江泽作强盗。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上千人也开始起义,投靠项梁,拥立楚怀王。项梁被秦将章邯杀了后,项羽杀宋义夺得楚军的指挥权,以英布为先锋,击败围困巨鹿的秦军,后杀二十万秦降兵。项羽军队进军咸阳,秦朝末代皇帝子婴奉玺跪地在城外向迎,可是项羽却让英布“手起刀落”杀了子婴。英布作战勇敢,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其间项羽迫使楚怀王迁都,暗中派英布在路上予以截杀。英布到九江上任后,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出兵伐齐,向英布征兵,英布托病,只派部将率几千人前往。刘邦在彭城击败项羽,英布还是托病不救,这就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怨恨。在刘邦再次和项羽彭城大战,刘邦兵败时,刘邦派隋何去九江游说英布反项羽。英布听了隋何的话,表面上答应,但是心里还是拿不定注意,刚好此时楚使来催促英布发兵,隋何是趁机跑出来说英布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