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吃松脂服硫黄为成仙?

2017-07-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1
转发:0
评论:0
古代吃松脂服硫黄为成仙?,近年养生方面的“大师”、“学说”层出不穷,什么“喝绿豆汤”、“生吃长茄子”、

  近年养生方面的“大师”、“学说”层出不穷,什么“喝绿豆汤”、“生吃长茄子”、“活吞泥鳅”等等“雷”死人不偿命的“妙方”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

  

  上溯历史,这类“雷人”的方剂可谓是屡见不鲜,在清朝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滦阳续录(一)》中有记: 戴遂堂先生就亲见过一个人,为了“长生不老”,常年服用一剂“妙方”——松脂。连续服用了十余年,肌肤显得充盈饱满,精气神也自觉特佳,认为很“给力”。

然而,又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腹中有点不对劲了,紧接着就发生了便秘。服用芝麻、香油之类润滑肠道,也不奏效。没有办法,使用硝黄之类泻药来攻,所排大便仅一线之粗。这才明白平时服用的松脂都粘挂在肠道内,愈凝愈厚,积累多了,肠道由窄而塞。终于无药可治,一命呜呼了。

  戴先生还说,他还见过一个服硫黄的人,直服得皮肤开裂,如受磔刑,只有卧置冰上,疼痛才能稍稍减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神农本草经―木(上品)之松脂
味苦温。主疽,恶创头疡,白秃,疥搔,风气,五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生山谷。名医曰:生太山,六月采。案说文云:松木也,或作;范子计然云:松脂出陇西,松胶者善。
· 曹国舅成仙传
曹国舅,名佾,亦作景休,为八仙之一。《宋史》称他为慈圣光献太后(邢台宁晋人)之长弟,故称国舅。曹国舅弃官说的是曹国舅因其弟所做之事深以为耻,遂弃官隐迹山岩,精思元理,求仙学道。曹国舅简介编辑诞辰:八月十五法宝:云阳板皇封:济阳郡王曹国舅,名佾,亦作景休,为八仙之一。《宋史》称他为慈圣光献太后(邢台宁晋人)之长弟,故称国舅曹国舅成仙编辑传说曹国舅成仙有两种。一说:曹国舅是宋太后的弟弟,他有一个弟弟名叫曹二。这曹二依恃皇威的地位,无恶不作,强占田地,夺人妻女,结交些不法小人,进进出出,曹国舅很看不下去,好言劝慰不听,就用惩罚的手段管束他,兄弟俩因此结下仇怨。曹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真理。我们曹家过去积了阴功才有今天的富贵。如今我的弟弟积恶到了极点,就算逃得了官家的典刑,也逃不了暗中运行的天祸。一旦大祸到来,家破身亡,到那时逃也逃不脱了,我为之羞辱,也为之害怕。”...
· 为什么古代称当兵为“吃粮”:有没有褒贬色彩?
吃粮,字面上的意思是吃粮食,其实是中国古代一个惯用语,指“当兵”。这一词最早出现于《全唐五代词》卷七《敦煌词》:“十四十五上战场,手执长枪,低头泪落悔吃粮。”十四五岁就到了边疆当兵,手执长枪东战西杀。虽然有了饭吃,可是想到离乡背井,生死未卜,不免低头落下了眼泪。为什么称当兵为“吃粮”?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吃饭问题应该是一个最普通,也是最严峻的问题。一有灾荒,人们就不得不流离失所。那时最好的、也是最无奈的出路是去当兵。也不知道为谁打仗,只是职业性地参军就可以有饭吃。所以当兵就成了“吃粮”。粮子,也指当兵服役的人。陈忠实的《白鹿原》中写了一段魏老太太的话:“我十六岁嫁人,到二十五岁跟现今这老头子成婚,九年嫁了七个男人,六个都浮不住成了阴司的鬼,那六个男人有吃粮的粮子,有经商的,有手艺人,还有一个水利技师,啥样儿的男人我都经过。”可见,中国西部语言中一直保存着“吃粮”这个词。韩少功小说《世界》...
· 古代皇帝都吃什么?怎么吃?
中国历代宫廷都把吃饭搞得大张旗鼓,有众多复杂的讲究。在推崇“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帝王们当然不能不讲究饮食。今天,族谱网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古代历朝历代皇帝的饮食。从北齐开始,光禄寺成为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机构,这种设置延至清代。隋唐还开辟了第二个御膳机构——殿中省尚食局。光禄寺主要负责祭祀用的食品、宫廷宴会的食品和在京官员的膳食,拥有职员数千人。殿中省尚食局则负责皇帝的日常膳食,其首脑为奉御,确保供应的食物符合皇帝的饮食禁忌。皇帝用餐有一整套必须遵循的程序。以南宋为例。在皇帝将要进膳的时辰,在殿中省和皇帝用餐的嘉明殿之间,禁卫森严,不许闲人过往。殿中省有一人先高喊:“拨食!”随即出现10余位身穿紫衣的“院子家”,右手托着用黄色的绣龙布罩着的食盒,左手拿一条红罗绣的手巾,将食盒摆放在嘉明殿的膳桌上。皇帝的菜品端上来后,先要用银制品测试饭菜是否有毒,然后还要由专人“尝膳”,确定没有问题后,皇帝才能吃...
· 患癌妈妈去世前为女儿买整柜衣服,古代的衣服是买的还是自己做的?
近日,一位女子患有癌症晚期,病重时一直在给女儿买发卡、衣服等,衣服等都是按照每年穿得大小买的。母亲之爱,既在衣食等小事上,也在教育等大事上。古代有没有卖衣服的铺面?古人的衣服是自己做的吗?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古代是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成衣店的,古代若是想买衣服就只能先去布庄挑选布料然后自己或者是由裁缝在根据尺寸制作衣服。古代的服装店多是布庄,但是却不是人人都能开布庄的。古代的服装店多是由朝廷在管理,一般一个国家在开始的时候就会由大臣们商定下来,最后由礼部开始管理皇帝的各种礼服,顺便监管民间的一些布庄。图源网络一般是将最好的面料先送往皇宫,然后剩下的放在店面里面,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根据自身的情况购买。不过买布料交由裁缝定制衣服一般都是有钱人家的选择。普通的寻常百姓家更加简朴。因为我国古代农业以男耕女织为主,所以有些百姓是自己生产编织衣服。最初的织布技术非常简陋,就是将麻绳搓成线编织衣服,也就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