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环保法令相当多 西周最严重判死刑

2017-06-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5
转发:0
评论:0
古代环保法令相当多西周最严重判死刑,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以提回来了,这种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还较常见,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偶尔也能看到。除了用稻草,古人还用荷叶包东西。“建康令孔奂以麦屑为饭,用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以给兵士。”《三国典略》里的这段话记载了三国时期在战场上以荷叶包饭的事情,这种做法显然是方便快捷的。在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的今天,这种做法虽然很土,但应该显得很原汁原味了吧。荷叶用后扔在地上,很短时间即可融入土地。

古代颁发的环保法令也相当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西周时期的《伐崇令》应该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法规,最严重的要判死刑。在生活垃圾方面颁布的法令也有。“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战国时期,对于乱扔垃圾于街道上的人会受到断手的严重惩罚,《韩非子·内储说》上的这段记载读来令人汗颜。对于这个过于残酷的惩罚,孔子却不认为严重。“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虽刑之用也。且父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无恶,此治之道也。”孔子认为这是治理之道,是应该的事情。除了颁布保护城市清洁卫生的法规,古代也有了专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在古代,环卫工人称之为“条狼氏”,条在古代是洗涤的意思。“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唐朝时期,对于日常生活垃圾的管理显得更加规范和严格,“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唐律疏议》的这段记载不仅规定了乱扔垃圾者要受惩罚,其相关管理部分也要受到一定的惩戒和警告。

由以上看来,古人的环保观念与现代人相比也差不到哪里去,在某些方面反而更原生态,值得我们借鉴。曾繁利/广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盘点古代环保法令西周最严重判死刑
曾繁利/广西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以提回来了,这种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还较常见,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偶尔也能看到。除了用稻草,古人还用荷叶包东西。“建康令孔奂以麦屑为饭,用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以给兵士。”《三国典略》里的这段话记载了三国时期在战场上以荷叶包饭的事情,这种做法显然是方便快捷的。在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的今天,这种做法虽然很土,但应该显得很原汁原味了吧。荷叶用后扔在地上,很短时间即可融入土地。古代颁发的环保法令也相当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西周时期的《伐崇令》应该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法规,最严重的要判死刑。在生活垃圾方面颁布的法令也有。“殷之法,弃灰于...
· 古代环保法令相当严苛:西周砍树会被“杀无赦”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以提回来了,这种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还较常见,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偶尔也能看到。除了用稻草,古人还用荷叶包东西。“建康令孔奂以麦屑为饭,用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以给兵士。”《三国典略》里的这段话记载了三国时期在战场上以荷叶包饭的事情,这种做法显然是方便快捷的。在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的今天,这种做法虽然很土,但应该显得很原汁原味了吧。荷叶用后扔在地上,很短时间即可融入土地。古代颁发的环保法令也相当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西周时期的《伐崇令》应该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法规,最严重的要判死刑。在生活垃圾方面颁布的法令也有。“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
· 盘点古代十种死刑的类型犯哪种罪会判死刑?
古代哪种罪会判死刑?我们常说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貌似合理合法,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古代死刑的判决,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律意虽远,人情可推”,相当于今天的“视情节”而判。“十恶”大罪判了死刑杀“无赦”古代在许多情形下,杀人是不偿命的,如老公捉奸杀死奸夫,无罪,义勇者杀死劫盗之人,亦无罪,等等。古代称死刑为“大辟”,即大罪的意思,秦汉时期乃至先秦,判死刑的一般是“十恶”重罪。隋唐《开皇律》与《唐律疏议》对死刑犯的判决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正式出现了“十恶不赦”之罪。如谋反、谋大逆(毁坏皇室宗庙、陵墓)、谋叛(背叛朝廷)、恶逆(殴打和谋杀尊长)、不道(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大不敬(冒犯皇帝)、不孝、不睦(谋杀亲属)、不义(官吏间互杀,士卒杀官,学生杀老师等)、内乱(亲属通奸或等)。由于“十恶”危害了封建专制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自隋唐后,历代封建法典都视为不赦重罪。但其量刑...
· 为什么米歇尔·内伊会被判死刑米歇尔·内伊被判死刑的原因是什么
米歇尔·内伊是拿破仑手下最著名的元帅之一,他出生于公元1769年的1月,在三十五岁的时候被拿破仑任命为法兰西帝国的元帅。内伊曾跟随拿破仑征战多年,他的指挥才能并不算太出众,但是内伊在作战时十分勇敢,并且对拿破仑十分忠诚,两人之间的友谊非常深厚。在1787年的时候,内伊加入了法军第五骑兵团,战马的嘶叫声和骑兵刀的寒光让他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兵种,年仅十八岁的内伊决定成为一名优秀的骑手,在那段军旅生涯中,内伊的勇敢和高超的骑术让他在骑兵团中脱颖而出,很快便成为了一名骑兵上尉。到了1799年,内伊晋升为少将,负责指挥法国轻骑兵,并且在后来的霍恩林登战役中大显身手,拿破仑很快便注意到了这个满身伤疤的将军,他对内伊的勇敢十分敬佩,决定任命内伊为法国骑兵总督察长。从那一刻开始,内伊便成为了拿破仑的亲信,和拿破仑一起出生入死,参与了许多场大战。现代人常常用“拿破仑的滑铁卢”来形容一个人的彻底失败,在滑铁卢战...
· 乾隆:100多人被判死刑,56名被砍头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