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教授评白居易琵琶行败笔:琵琶女描写不成功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0
转发:0
评论:0
教授评白居易琵琶行败笔:琵琶女描写不成功,琵琶女原是一个乐妓,属于歌妓的一种。古代的歌妓都隶属于“娼籍”,无论是教坊的歌妓


琵琶女原是一个乐妓,属于歌妓的一种。古代的歌妓都隶属于“娼籍”,无论是教坊的歌妓,还是民间的歌妓,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不是自由人。她们在政治上、社会上受到种种歧视。

文/广州大学教授 曾大兴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名篇,这首诗对于音乐的描写是很成功的,这个不用我来讲。我要讲的一个问题,是琵琶女这个形象的真实性问题。 琵琶女这个形象,是一个不够真实的形象。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她对自己“老大嫁作商人妇”之后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失落感,这一点不够真实。琵琶女原是一个乐妓,属于歌妓的一种。古代的歌妓都隶属于“娼籍”,无论是教坊的歌妓,还是民间的歌妓,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不是自由人。她们在政治上、社会上受到种种歧视。如果她们没有“脱籍”,即便结了婚,生了儿子,她们的儿子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做官,只能是世代为奴。所以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良。例如唐代妓女徐月英就写过这样一首诗:

《叙怀》 徐月英

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三从”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古代妇女的人生归宿。但是妓女是没有这种归宿的,她们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多数人无夫无子,无依无靠,她们被抛出正常的人伦关系之外,所以“泣泪频”。虽然她们成天轻歌曼舞,穿金戴银,但是这些都不是她们真正想要的,她们真正想要的,是像普通妇女那样生活,哪怕是“荆钗”、“布裙”,生活苦一点,她们也很羡慕,很向往。

如何才能过上普通妇女那样的生活呢?只有一条路:从良。所谓从良,并不是说嫁人就行了,而是要“脱籍”,也就是从官府那里注销她们的“娼籍”,还她们以自由身。但是“脱籍”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人把她从教坊或者妓院里赎出来,这需要花一笔钱;然后再去官府办手续,又要花一笔钱。谁愿意为她们花这两笔钱呢?只有那种真正关心她们、爱她们的男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琵琶女应该是很幸运的了。她在“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时候,在人老珠黄的时候,居然还能“嫁作商人妇”,居然还有商人愿意把她赎出来,帮她“脱籍”,然后娶她,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从作品的描写来看,琵琶女所嫁的那个男人,并不是一个很富有的商人。因为他所经营的茶叶是“浮梁茶”,这种茶并不是什么高档茶,而是一种很普通、很便宜的茶。而且他需要自己亲自去进货,也许手下连个马仔都没有。

他虽然不富有,但是对琵琶女还是很心疼的。他亲自去“浮梁”进货,风餐露宿,冒种种风险,却让琵琶女留在繁华的浔阳(今天的九江市),也就是守守船而已,并没有别的什么家务。

琵琶女有个好老公

可是琵琶女并不领情。她认为自己“老大嫁作商人妇”是一种不幸。请问,你不嫁作商人妇,还能嫁作什么妇?嫁作官人妇吗?嫁作诗人妇吗?嫁作“五陵年少”妇吗?不错,“五陵年少”当年是很捧你,所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可是他们愿意为你“脱籍”吗?愿意娶你吗?你那么大一把年纪,人老珠黄,除了一个厚道的商人愿意娶你,还有谁?

琵琶女还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请问,商人不重利,不去买茶,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总之,琵琶女的那一番言论,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都是很错误的,很不得体的,很不识好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白居易《琵琶行》
简要介绍《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
· 琵琶行
简介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有感而发。全诗共754字(加序言),若不计则有616字。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被奉为最有名之句。诗中关于声音的描写也有很高艺术水准。明代画家陈洪绶称《琵琶行》:“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中国九江市浔阳江有琵琶亭。中国上海市的东方明珠塔的建筑结构就取自诗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 白居易一生颠沛流离,琵琶女一首忧思,成就千古名句
宿州市城北二十里有濉河,河南有一高台,台上树木茂盛,野草丛生,人称“白堆”。当地人说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东林草堂所在村唐朝称毓村,现在称东菜园)。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与李白、杜甫齐名的三位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22年),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公元781年,因父白季庚升任徐州别驾兼徐泗观察判官而迁居符离县。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幼年的白居易便随家到符离,住进了东林草堂,时年十一岁。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年仅16岁的白居易在“濉南古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五律《赋得古园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抱着“名人推荐入仕宦之途”的想法,携作品入长安,进谒权贵。通过熟人介绍,他...
· 白居易和琵琶女裴兴奴之间的故事,马致远写了一部杂剧
《琵琶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叙事长诗,结构严谨缜密,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许多人读过之后总觉着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不光现代人这样想,古人也是这样想的,还演绎出两人之间不少的故事来。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就根据《琵琶行》敷衍出一部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看过之后不得不佩服他的脑洞真的新奇。全剧共四折一楔子,讲述了白居易与裴兴奴两人的爱情故事。全剧主要人物是裴兴奴,白居易,刘一郎三人。裴兴奴不仅才貌出众,而且性格坚毅,忠于爱情。据书中描写“生得颜色出众,聪明过人,吹弹歌舞,诗词书算,无所不通。”此外她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刘一郎则猥琐不堪,低俗可笑。在裴兴奴眼里是“吃得来眼脑迷希,口角涎垂”,猥琐丑陋;在哄骗裴兴奴嫁他时“先送白银五十两做见面钱”,“随老妈妈要多少钱,小子出的起。”,“小人奉白银五百两为聘礼”,几乎三句不离一个“钱”字,可见其金钱味之浓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
· 不成功,则成仁
曾经看过别人写评论的时候,写过一句感受叫做“如遭雷击”,当时看了颇有点莫名,觉得这种感受多有点夸张,是文人的由文生情,直至今天读了陈老师的《决不裸奔》。一个人注定一生都要寻找一些什么当做一生的目标,没有找到目标之前,他会象是暗夜里行走的人,惴惴然,茫然,凄然,面队岔路的时候惶恐地抉择,然后就要面临由犹疑而带来的诸多负结果——悔恨、更多的迷茫、失望、自我否定、绝望,从而影响以后一系列的生活和工作行动。陈老师的书里面,有两句话使我很惊悚,他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我在心里反复地问着自己“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那些曾经有过的答案已经模糊,而新的答案竟然是一片黑色的空无,突然发觉原来自己的内心一片黑暗,因为缺少理想和信仰。我竟然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人生目的,我竟然,活着活着也和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了!!再继续看下去,陈老师又问:你有为你的目标设定了详细的计划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