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为何不易患“癌症”?
中国古代帝王,很少有患上癌症的记载。难道古代帝王不容易患上癌症?难道癌症是近数百年的新发现,新出现的病症?
古时候的史官,记录朝代更迭、帝皇功过,以及帝王生死的事,不过,对于皇帝患病细节及死亡病因,相信不是他们要记载的焦点。也许古代“癌”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
说到癌症,早在12世纪(1170年)的宋朝,东轩居士撰写过一本《卫济宝书》,提到“癌”这个名词。这“癌”字没有见于《康熙字典》等传统典册,迟至1915年“癌”字才正式出现在《辞源》和《中华大字典》中,解释“癌”是恶性肿瘤。
不过,2001年《中华医史杂志》刊出陈启明的《〈卫济宝书〉-“痼”病考实》一文,他认为癌“非今之恶性肿瘤,乃今'无头疽'中之'深部脓肿'”。
1264年,宋朝福建人杨士瀛著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相信是传统医学文献最先对癌的特征进行简明的叙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并且指出它“毒根深藏”,最后会引起昏迷。这和现代医学的“癌”(cancer)的特征和临床表现有点相似。
Cancer这一医学名词来自拉丁文,是螃蟹的意思,也来自希腊文cancrum(螃蟹)。癌的特征是(癌)细胞异常失控,毫无规律地分裂生长,结果形成肿瘤。癌肿的血管犹如螃蟹的爪,从肿瘤向外四处伸展。如果属实,宋朝以前,“癌”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
要认识古人的所谓肿瘤是困难的,主要是因为描述肿瘤的名目很多,当然肿瘤分类也成问题。历代文献所记录的名称,有其大如瘤的脓肿叫痈,还有肿疡、瘿瘤、恶疮、瘤、岩、癌等十几种名称。肿瘤不分良性与恶性,有脓肿、血(块)肿或霉菌球的肿块等等,所以要探索研究古代人所说的肿瘤不容易。
癌症是可致命的恶性肿瘤,是近代所用的医学名词。在以前,组织病理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甚至遗传学还在萌芽阶段,同时,诊断造影学还没有诞生,诊断手段受到限制,很多疾病,尤其是早期的疾病,很难诊断出来。
所以,相信古代的人对于“癌”这个概念是没有认识的。史册没有出现某某帝皇患上或死于癌的记录,也没有提过“癌”这个字,那是可以理解的。或许偶然有记录皇帝死前一些患病征象,但只凭这些征象症状,难以作出可靠的诊断。唯有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的文字资料,去推敲、揣测,作出最接近、最可能的间接诊断。
现代人患癌的发生率有增加是事实。概括地说,可能是因为有了物理学、放射学等的发现,大大帮助了科技的发展,加上显微镜及各种精密仪器的应用,诊疗更为精细准确,所以能够早日发现更多的肿瘤病例,因此发病率相应增加。
同时,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利的工作环境,以及长期接触很多足以致癌的物质(如辐射、化学药物、空气、食水污染)、食用掺有化学品的食品(如添加剂、防腐剂、杀虫剂)等等,使癌症的发生率提高了。
已经转移或扩散的癌症病征,是可以导致误诊误医的。例如华南地区有很多人患上颈疬,出现在颈部皮肉间可扪的核块(瘿瘘),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淋巴结病。这些核块,可能是细菌感染(如结核病)、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但是也可能是鼻咽癌的癌细胞扩散到颈项的临床病征。
有时候,癌症原发病灶的病征不很明显,或是被误解忽略,待癌肿扩散到其他器官后,明显的症状出现时才“惊醒”病人和医者。例如,有人出现行动不灵、四肢无力、头痛等症状,以为是中风、风邪,后来才发现是肺癌已经转移到脑部。查问之下,病人可能有过几次咯血,但是以为是“热气”而不以为意。正如鼻咽癌,病人也许将鼻衄或耳鸣等症状,也当作“热气”,把颈疬当作“风邪焮结”或“风热毒气”积聚成核等,结果癌细胞侵入骨骼或肺部,为时已晚。
再说,内脏癌肿如胰、肝、结肠、卵巢等,当病势加深,腹部会因蔓延而有腹水鼓胀,病征才明显出现。现代医学是以直接的诊断方法(如造影、内窥镜、活组织细胞检验、细胞组织学诊断)确定癌症的,然后观察癌细胞的类型,作出临床病期分类,才施于相应的治疗。诊断是不通过间接方法来确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