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人事回避制度: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

2017-06-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41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人事回避制度: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孙俊我国古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因个人利益

孙 俊

我国古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因个人利益或亲属关系等因素对政治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人事回避制度源远流长,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大体说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亲属回避、地域回避和职务回避。

亲属回避,一方面是指在同一政府机构内有上下隶属关系的亲属须回避。比如,宋代的宰执官之间就必须亲属回避。宋代的宰相和参知政事是正、副关系,仁宗嘉佑初年,参知政事程勘是宰相文彦博的姻亲,于是改任程勘为枢密副使。熙宁年间,宋神宗欲以吴充为参知政事,但因吴充与宰相王安石是亲戚,只得改派吴充为枢密副使。另一方面,亲属回避也指亲属之间虽无职务上的隶属关系,但如不便于执行职务,也需要进行回避。宰相和台、谏官之间,就是这种回避关系。宰相是行政上的最高长官,台、谏官对宰相负有监察责任,两者必不能为亲属。唐代杜佑官居宰相,其子杜从郁先授左补阙,后授左拾遗。众人皆言不可,补阙、拾遗是谏职,倘使宰相执政有失,子不可议父,于是改授杜从郁为秘书丞。再如台、谏官之间必须回避。御史台、谏院官员同属监察大臣,“台谏官事相关连,同在言路有嫌”,南宋御史中丞陈过庭的堂妹夫许景衡曾被授为右正言。他上奏说:“旦晚供职于台谏,事相关联,同在言路,实有妨嫌”,请求罢职。于是改任许景衡为太常少卿。

亲属回避中的亲属范围,总的说来是包括嫡系亲属和外姻亲属的。具体来讲,各朝代、各个时期又有所不同。唐以前规定较为简略,宋时最为繁琐复杂,明清则兼顾唐宋,在回归简略的同时,又务求无所遗漏。唐时的亲属回避,一般是“大功以上不复联官”,宋时回避范围扩大,仁宗时规定“本族缌麻以上亲,及有服外亲、无服外亲,并令回避,其余勿拘”。到神宗熙宁变法时,对此又做出了更加繁琐的限定,把“本族同居无服以上亲,异居袒免以上亲,亲姑、姊、妹、侄女、孙女之夫,子婿、子妇之父及其亲兄弟,母、妻亲姊妹之夫,亲姨之子,亲外孙、外(生)女之夫”等,都纳入了回避的范围。明清时亲属回避的范围基本限于三代之内,明代“凡父兄伯叔任两京堂上官,其弟男子侄有科道官者”对品改调,“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从卑回避”。清代与之类似,“凡回避,京官尚书以下笔帖式以上,祖孙、父子、伯叔、兄弟不得同任一署,令官卑者回避,官同则后补之人回避”,“外任官于所辖属官中,有五服之族及外姻亲属(母之父及兄弟,妻之父及兄弟,己之女婿,嫡生男儿女姻亲),均令属员回避”。

地域回避,是指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也就是说,官员的籍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相重合。地域回避制度,在我国官制史上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它开创于汉代,魏晋时一度衰落,唐以后又逐渐发展兴盛起来。西汉武帝时曾规定,从郡国守相到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均不许用本郡人,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不过到魏晋时,官员常把回本籍做官作为一种荣耀,这就削弱了地域回避制度的作用。到唐代对地域回避制度重新加以强调。唐初规定,官员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京兆、河南两府不在此限。代宗时又规定,“中书门下及两省官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诸司正员三品以上官,诸王、驸马等周亲以上亲,及女婿、外甥等,不得任京兆府判司,及畿县令,两京县丞、簿、尉等”官。宋代地方官的回避范围,不仅限于本州、本县,宋初还扩大到路一级区域。神宗以后,官员不仅回避在籍贯所在地任官,还要回避在田产所在地任官。如张守在会稽县有田三百亩,当他得知自己被授为绍兴府知府时,便以“窃虑近制,亦有妨嫌”的理由,主动申请辞官。明代,“凡流官注拟,并须回避本贯”,因此实行南北更调制,就是让南方人到北方做官,把全国划分为三大区,实行大区轮换更调,这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后由于官员任职遥远,来往不便,以致许多地方官位有缺而得不到补充。于是,又将南北更调制改为本省回避制。对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则只限制本府、州、县人不许在本地任官。清代“户、刑二部司官避本省司分,顺天、直隶人员避五城指挥吏目,汉军避直隶府道以下等官,亦不得用为刑部司官”,在外任职的地方官,不得在原籍、寄籍(长期居住地)、邻省接壤五百里之内为官。学官不在此限,只回避本府。

在地域回避制度中,有三种情况可以免于回避,一是便养亲老。二是优礼老臣。三是恩宠勋臣。例如唐代姜,本为秦州人,以平薛仁杲之功,被授为秦州刺史。高祖说:“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就是出于恩宠勋臣,使姜免于回避。宰相张九龄,因老母需要探视,玄宗授其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则是出于便养亲老免于回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官员在异地任职会分配各种住房吗?需要自己花钱吗
古代是严禁官员异地任职时,私自购房的。异地任官,国家提供住房,居住官舍也是一种政治待遇,办公住家一体化,官多房少,退休离任必须搬出官舍。“官舍”,就是官吏的住所,因为常与官衙连在一起,如今日之“机关大院”。所以,有时也兼容办公场所的含义。因其不仅所有权姓“官”,即属于国家资产,而且,往往还特定属于某官署,即某一个机关。官员不得添置任何家具,供给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簿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也就是说给你多少家具,你就使用多少,私自动用公款添买,就是违反制度。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异地任官,国家提供住房: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汉书》记载,曹参封爵列侯,食邑平阳,...
· 官员回避制度王安石阻挠亲家6年没有当上宰相
读《宋史》和《续通鉴长编》二书,了解了吴充这个人。宋神宗即位后,任用了敢于直言的吴充为同知谏院,掌握言路。不久,王安石由翰林学士提拔为参知政事,成了执政官,吴充便“引嫌解谏职,知审判院,权三司使”。王安石提拔了,吴充为什么要避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二人是儿女亲家,王安石的长女就是吴充次子的妻子。如果仅此也就罢了,熙宁三年,也就是公元1070年,与王安石一起执政的陈升之闹情绪请病假,曾公亮以年老罢相,韩绛因西夏骚扰担任陕西宣抚使去了,政府内部严重缺员,于是神宗欲用吴充担任参知政事,王安石一听不同意了,“充与臣有亲嫌”,怎么能安排在同一岗位上呢,尽管神宗认为他们二人都很正派,“以为无害”,但由于王安石的阻挠,吴充整整6年没有当上宰相,直到1076年,“安石去”,他才在宰相位上过把瘾。其实,古代的官员回避制度,远远要比这严格得多,最起码官员是不能在自己的老家担任职务的,不仅如此,就是曾经寄...
· 古代政治史:制度与“人事”
传统的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有一个倾向,即更多关注各种制度、政策及法规等条文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毫无疑问,这种梳理各朝代制度的研究取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做的同时,研究者往往忽视“人事”的实际状况,因此也就无从明了制度在现实政治运行过程中遭遇到的林林总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必须重视考察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更多地关照“人事”在历代政治行政中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今后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特别是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中,皇权、相权以及二者之间难以厘清的关系一直是在各断代史领域都受到相当关注的论题。就宋朝而言,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学界就已有皇权与相权的相关研究成果问世,但总体而言,这些有关宋代皇权与相权的考察更多地是从制度层面入手,通过厘清制度的规定和演变来探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此后,新的思路和见解不断出...
· 古代的“回避制度”是指什么意思?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对于一个近七十岁的老人来说,眼花耳聋无法避免。但也许是他的操劳引发了上苍垂怜,肉体磨损并未放慢他的思路,在处理繁杂公务的时候他依然能得心应手。而相比于青年时期,岁月的洗礼让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后的心机。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个眼神和一句话就能了然事情原委。按照惯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职,皇帝都会在户部的引荐下接见其中的能臣贤吏。这种接见对皇帝和朝廷来说往往只是一种礼仪,无益于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地方官的执政得失早已被无数封秘密奏折送达御览,该知道的皇帝早已经知道,不该说的地方官也绝对不会在这种场合走漏风声。但是它背后的象征作用却又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替代,非如此不能显示皇恩浩荡,非如此无法让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当朝天子密切的注视着自己一举一动。但是对于被户部引荐的地方官来说,这种接见却是实实在在的殊荣,而这种殊荣又十分容易成为升迁路上的垫脚石。为了能够博得圣上欢...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是啥样
近来,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引发出很多不同争议。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宽松,有的要求严格。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的朝代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的意思。古代退休年龄是多少?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中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在古代中国,退休年龄发生变化的出现于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作了较大调整,其中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