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朝廷“肃贪”:太监贪财被凌迟三天三夜

2017-06-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4
转发:0
评论:0
古代朝廷“肃贪”:太监贪财被凌迟三天三夜,夏朝衰亡是因为太康骄奢贪逸,商纣亡国也是贪贿所致,周厉王被国人赶走还是缘于其重用

夏朝衰亡是因为太康骄奢贪逸,商纣亡国也是贪贿所致,周厉王被国人赶走还是缘于其重用贪臣……历史上,因贪亡国的教训数不胜数。于是,历代贤君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不仅举起“肃贪”大旗,而且“败”的招数不断翻新——

周公考察官吏“廉政”为重要“尺度”

夏时,帝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作《五子之歌》。旨在告诫统治者不要骄奢贪逸。此后,周公姬旦深刻总结商亡教训,要求统治者“应像保育自己的幼儿一样保育百姓,像关心自己疾病一样关心民间疾苦。”不仅如此,周公还作《周礼》,规定把“廉”作为考察官吏政绩的重要尺度。法家管子把“廉”比喻为国家大厦的四根大柱之一,如果任一柱子倒了,那么大厦也就岌岌可危。也就是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朱元璋亲自编印教材《醒贪简要录》


《醒贪简要录》是中国历史上首部教材,其编写思路很吸引眼球,方法就是帮你算政治账、经济账:书里先详细计算官员所得俸禄,如折合成稻谷是多少?按照平均亩产折算需要多少亩地?农民耕种这些地需要花费多少劳力等等,他希望以此唤醒官吏们的良心,可谓用心良苦!

朱元璋曾语重心长地对官员说:“四民之中,士最为贵,农最为劳。士之最贵者何?读圣贤之书,明圣贤之道,出为君用,坐享天禄。农之最劳者何?当春之时,鸡鸣而起,驱牛秉耒而耕;及苗既种,又须耘耨,炎天赤日,形体憔悴;及至秋成,输官之外,所余能几?一或水旱虫蝗,则举家皇皇无所望矣。今居官者,不念吾民之艰,至有剥刻而虐害之,无仁心甚矣。”

《秦律》规定“通一钱者黥为城旦”

一些开国君王不仅重视廉政教育,更深知“己身正,不令也行”的道理,十分注重以身作则,感化百官。春秋时鲁国宰相公仪休喜欢吃鱼,但从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唐太宗李世民患有风湿病,不能住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很长时间他却住在隋朝阴暗潮湿的旧宫殿里。他多次对太子和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感化和教育尽管必要,但同样并非万能!于是一些君王为震慑贪官,强调以严刑肃贪。

《秦律》规定:“通一钱者,黥为城旦”。意思是哪怕受贿一个铜钱,也要受到脸上刺字,修城服苦役的惩罚。《唐律》规定官吏如在其辖区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明朝是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朝代,《大明律》对惩治贪官十分严酷,包括凌迟、挑筋、剥皮实草等。剥皮实草是把人皮剥下来,用草填充起来示众。明朝先后处死了15万名贪官,其中二品以上官员152人。明朝大太监刘瑾,所贪钱财可抵国库,最后被凌迟3357刀,千刀万剐了三天三夜。老百姓掏钱从刽子手处买其血肉,或蒸、煮、烧、烹,和酒而食。处罚贪官的严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唐太宗李世民金世宗完颜雍“不赦贪官”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四年大赦天下,罪无轻重,包括死罪,皆赦免,却特别申明:“枉法受财之赃官不在赦列”。尽管宋王朝以忠厚开国,但也规定“凡罪罚恶从轻减,独于赃吏最重”。视贪赃为不赦之罪,并将贪官与“十恶杀人者”同罪。金朝世宗完颜雍也规定:“吏犯赃罪,虽令赦不叙”。

重用廉吏,褒扬清官,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也是古代“肃贪”的一大法宝。汉昭帝、宣帝时重用名相黄霸,是因为此人“以廉称”。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褒奖有加,除了“敢谏”,廉洁也是重要的一条。魏征死后,太宗亲写碑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魏征去世,朕亡一鉴矣”。

魏晋等朝设“登闻鼓”便于百姓“击鼓”

一些朝代在“败”中还特别重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仅鼓励百姓举报,还鼓励百姓“越级上访”,让贪官无藏身之地。

秦汉时设有“公车司马”的官职,专门接待上访直诉者。魏晋以下各朝,正式设置“登闻鼓”,便于百姓“击鼓”。明朝允许百姓将害民贪官直接越级“绑缚赴京治罪”,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贵州黔阳县安江驿丞李添奇,“恣意为非,贪污受贿,害民不止一端”,被百姓拿获赴京,了解案情后,朱元璋当即命人砍去其脚趾。

清朝也鼓励百姓越级上告贪官,甚至可直接拦皇帝圣驾,明确规定不允许“截访”,而且严厉警告各衙门,“凡扣压平民上书者,全家族诛”。康熙帝一次南巡时,苏州一民拦路上书,陈请罢免贪官,减免当地百姓税收。康熙帝了解情况后,下令摘掉了贪官的乌纱。小白菜为救杨乃武冒死越级告状,慈禧虽罪恶昭彰,但她亲自平反了这个冤案,而且为此罢免的贪官多达100多人。

遗憾的是,尽管一些王朝“肃贪”亮点频出,甚至出现“允许百姓越级上访、而且对截访者严惩不贷”等非常举措,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本质,决定了“肃贪”不可能彻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最残酷千刀万剐:太监刘瑾被凌迟3357刀割三天
刘瑾在明孝宗时就服侍太子朱厚照,就是后来的明武宗、在朱厚照成为皇帝后,刘瑾顺势的成为权倾朝野,背着朱厚照收纳“好处”的大太监了。刘瑾的倒台是杨一清利用太监张永和刘瑾之间的矛盾,在朱厚照面前列出刘瑾的十七条罪状。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朱厚照并不像将刘瑾赶尽杀绝,只是抄家,将刘瑾贬到皇陵去看守寝陵,结果亲自抄家时,刘瑾的家中搜出了许多御用违禁物品,这还不算,刘瑾的家产多得像明朝建国以来150年的国库,当时朱厚照就怒了,以谋反罪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一般说来,凌迟在明朝律法中,以谋反者、杀祖父母或父母者、杀一家三口及以上者还有贩卖人体器官者都要被判凌迟。而且罪行越大,需要凌迟的刀数就越多。当时刘瑾处以凌迟时,参与执行的刑部主事张文麟记录了行刑的整个过程。据张文麟的记载,凌迟不仅仅只是用刀割肉,还要用铁钩将要割的部位钩起来,因此刘瑾遭受的痛苦是人难以想象的。第一天刘瑾被割了357刀,先从胸膛下手,每割1...
· 此人一出生就刮风三天三夜最终灭掉一个王朝
历史上很多人都信奉天相,认为将来有所作为的人出生时天上总会有异像,比如说妲己出生狐妖朝拜,刘邦出生祥云缭绕,武则天出生紫气弥漫等等。网络配图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角是安禄山,由女巫在公元702年生下,他出生那天飞沙走石,邪风刮了三天三夜,这么一看就不是好兆头。族中人察觉有异像怕安禄山会给他们带来灾难便提刀要杀他,可是女巫即使的知道了此事,在此之前就带安禄山逃跑了出去,由此安禄山躲过一劫。网络配图后来女巫几经辗转嫁给首领,安禄山也因此得以安定,并且在学会了一身的好功夫。后来拜在幽州节度使门下因其在寻战时英勇无敌而得到重用。安禄山对契丹柔然等少数民族作战屡立战,地位也因此不断提升,由此安禄山的人生像开了挂,以致后来安禄山深受唐玄宗赏识,手握住了国家最精锐的军队。网络配图安禄山擅长收买人心,后来还当了比自己小很多岁的杨贵妃的干儿子。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他的哥哥杨国忠就是靠这层关系官至宰相,...
· 公主拒绝远嫁蒙古,大哭三天三夜,最后结果如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端柔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和亲是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少数民族之间出于政治目的而达成的一种联姻,它对历史有着或隐或现的重大影响。严格意义上的和亲始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朝,本文所要讲的便是清朝一位公主的和亲,不过,这次和亲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大家都知道,清朝生育力最强的帝王是康熙,他的子女达到了55人之多,其中女儿便多达20人。与康熙相比,他的儿子雍正就差太多了,雍正一生有14个子女,女儿仅有四人,而且这四位公主在雍正继位时已经全部去世了。于是,雍正便将几个兄弟的女儿接到了皇宫抚养。第一个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和硕淑慎公主,淑慎公主因父亲胤礽被废,曾一度被祖父康熙幽禁,后来雍正继位便一直安守本分,没有出过任何差错。第二个是怡亲王胤祥的女儿和硕和惠公主,和惠公主因父亲胤祥受宠之由,备受雍正疼爱,可以说是雍正最喜爱的女儿了。第三个便是本文的主...
· 王昭君出塞前,曾与此人疯狂三天三夜是真的吗?
据正史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汉边疆的安宁起了良好的作用,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时期,汉匈关系和睦,这说明政治联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也有人认为,汉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用妇人安邦息事,实在是有伤国体.王昭君为何出塞虽众说纷纭,但她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故事流传至今,谁也不会有不同意见.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对王昭君一生的高度概括了.落雁美人居闺中,才貌醉万人。选秀入后宫,可恨默无闻。春暖花惊艳,昏帝三垂涎。和亲化干戈,小女敢出关。心中离别意,孤灯牛马间。无奈辛酸泪,惟有冷月伴。塞外孤烟直,中原炊火乱。自愿赴匈奴,未了化落雁。一个是好色皇帝刘奭,一个是美貌宫女王昭君,两人本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主仆关系,不想千年之后,却稀里糊涂地出现了与两人有关的风流韵事。真实的历史中,王昭君一直埋没在后宫佳丽之中,所以刘奭根本没有机会临幸这个闭月羞花的...
·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刘瑾为什么被凌迟处死?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刘瑾为什么被凌迟处死?刘瑾是谁?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史书上记载刘瑾是处以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刘瑾犯了什么罪要处以如此之刑呢?下面就来了解下明朝的宦官刘瑾吧!刘瑾简介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颇通文史,累知古今,涉猎甚广。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在公元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