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灭亡的内幕:一句民间童谣竟奇迹般应验
本文摘自《童谣和谶语中的历史》,徐宪江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谣谶】
月将升,日将浸;弧箕服,实亡周国。——《国语·郑语》
【释义】
月亮将高升,太阳将浸没;那卖桑弓、箕箭袋的人,就是使周国灭亡的人啊。
讲这个故事之前,倒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列子·仲尼》篇中一则关于帝尧的童谣值得一提。它大约是这样的:"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首童谣乍听之下好像是给帝尧歌功颂德的:帝尧啊,为了我们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啊,没有哪一件事他不是做得好到了极点啊;这样的话,我们是不需要自己动脑筋、想主意的啦,也不要无端揣度尧帝的意图啦,只要照着他的老规矩办就是了啊。
其实,这则童谣寄托了人们的一种安享太平的政治理想,它应该是后人为追思的德政而作的,其中虽不免有夸大之词,可是却代表了人们对于"盛世"的深深的向往之心。然而,当人们对统治阶级的统治产生不满、抵触情绪时,童谣表达的内容就可能截然不同了,其意是借用童谣敲打敲打那些作威作福的"肉食者"。
《东周列国志》版画之周宣王闻谣轻杀图。周宣王听到"弧箕服,实亡周国"的童谣后,开始捕杀卖桑弓、箕箭袋的人。先秦时期史学经典之一的《国语·郑语》中,记录了西周时代周宣王在位时期的一则童谣:"弧箕服,实亡周国。"这话虽然有些夸张,未必可信,可是毕竟听起来不那么让人舒服。据说这童谣的前两句是这样的:"月将升,日将浸",按照这句的理解应该是阴盛阳衰,有女祸的征兆。周宣王觉得自己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派人到街上去搜捕那童谣中所传唱的卖桑弓、箕箭袋的人。
也不知是谁这么缺德,制造了这样一则谣言,可怜那些卖桑弓、箕箭袋的人啊,一时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他们认识到,杀他们是不需要理由的。逃跑!逃得离京师越远越好!至于那些没来得及逃掉的,自然是被抓住"咔嚓"了。杀光了所有卖桑弓、箕箭袋的人,这下大周王朝可以江山千年永固了吧?然而,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最后这童谣竟还是奇迹般地应验了,这究竟是为何呢?
事情还得从夏王朝末年的传说说起,褒地的神突然出奇地化作了两条龙,后降于夏朝的王庭,盘桓不去,并且嘴里还说道:"我们两个是褒国的二君。"有两条大怪物一样的东西整天盘踞在自己安身的地方,谁能受得了啊。于是夏朝的王后便出面应对这件棘手的事。这夏后想卜卦求得一个解决之策,先是卜得"杀"、"驱"、"留"三种方案,都不吉利;后来再卜,竟得到"神示"--如果收集到龙的唾液而加以珍藏,就可保吉利。对啊,龙这东西可是大大的吉祥之物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