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公务员没铁饭碗 退休后国家不给生活保障

2017-06-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2
转发:0
评论:0
古代公务员没铁饭碗退休后国家不给生活保障,【核心提示】说古代公务员端的是“瓷饭碗”,还表现在退休后无生活保障。即使是吃皇粮

【核心提示】说古代公务员端的是“瓷饭碗”,还表现在退休后无生活保障。即使是吃皇粮的地方官,离开官场或退休,马上成为“无任何特权、无退休工资、无医疗保险,还要公房”,简称“三无一退”人员,至于那些基层公务员更不必说了。

本文来源:《南京日报》2012年6月26日第B05版,作者:佚名,原题:《古代公务员端的多为“瓷饭碗” 退休后无国家给的生活保障》

当下,“公考”热依旧持续,其中“工作稳定、旱涝保收、铁饭碗”是重要原因。说来你可能不信,古代公务员端的多是“瓷饭碗”。

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对 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先是借户部侍郎郭桓“空印案”杀掉官员1。5万人;然后又借口丞相胡惟庸、大将蓝玉谋反案,大开杀戒14年,受株连被杀的各级官 员4万余人,至于那些被关进监狱、辞退、开除的更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时期,全国有七成公务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岗位。当时有官员,在早晨上班时 要跟家里举行告别仪式,说今天走了就不一定能回来;熬过一天回到家里,长舒一口气又对老婆说一句:“哎哟,今天总算又活了一天,明儿再说吧。”

官员如此“朝不保夕”,连平头百姓还不如,这时的公务员端的饭碗,只怕连瓷饭碗还不如。

明朝万历年间,当年张居正推 行《考成法》,据此办法,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巡抚、抚按官员54人。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 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万历四年,山东有19名、河南有12的地市级官员,因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和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 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不仅巡抚、抚按的饭碗随时可能被端,连首辅的饭碗有时也好不到哪去。明崇祯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达50多人,杀死或逼其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10人。

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也不长,平均4年多;东汉时,“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半。 

说古代“公务员”是瓷饭碗,重要的还不是指上述“通过读书考试或其他途径”成为朝廷命官这个群体,因为此群体数量在古代实在太少,一般说来,在古代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供养、俗称“吃皇粮”的官员最多到八、九品,到县上顶多到县令下属的捕头县尉,类似现在的公安局长就没了,再往下的公务人 员,朝廷是不管的。换句话说,占到古代公务员队伍90%以上、在各级政府机关上班、为“公家”服务的师爷、衙役等基层公务人员,端的更是比朝廷供养的命官 还易碎的瓷饭碗。

古代“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和现在的基层公务员的国家保障体制完全不同,他们既不占国家编制,又没有国家财政每月拨付的工资,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们的官员给予,有钱的大方的多给一点,没钱的吝啬的少给一点,没个准头,全国各地师爷、衙役拿的工资千差万别。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出路,大概就三条:要么辞职,要么被开除,要么干一辈子,而且不准参加科举,永远不能晋升。对干不好的,县令说辞就辞,极少废话,也无须废话,因为那时对基层公务人员的管理无章可循。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如何呢?元朝时有人分十等之说,所谓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这皂隶,比演员、儒 生还体面些。师爷、衙役皂隶们的工资水平咋样呢?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宛平县衙门里的这班皂隶,每年可领取“工食银”三两六钱,恰好是书办 师爷的二分之一,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说古代公务员端的是“瓷饭碗”,还表现在退休后无生活保障。即使是吃皇粮的地方官,离开官场或退休,马上成为“无任何特权、无退休工资、无医疗保险,还要公房”,简称“三无一退”人员,至于那些基层公务员更不必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公务员退休:明朝时自愿退休可不分年龄
近日,“延迟退休”的说法令人关注。其实,人上了年纪,退休还乡,自古便是如此。《尚书》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致仕,就是官员辞职归家。史志常见“致政”、“休致”、“请老”、“归养”、“乞骸骨”等语,均指退休之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各朝大致规定文官七十、武官六十退休。但自明朝起,破除了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六十岁退休,遂相沿至今。但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的,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若身染疾病或者受伤者,未到退...
· 古代官员退休后是怎么维持生活的?
古代的时候,在朝廷之上一直都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的、有着广大抱负的文官们,他们为了能够让皇帝接受自己的意见,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谏,用一套儒家的“道德仁义”来约束皇帝的种种行为,但是人都有私欲的,圣人能做到的事情皇帝不一定能做到,有的时候,皇帝会让这些官员们失望,而他们要么就是被杖责,要么就是觉得自己没用了,主动卸任。在古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读书都是为了考取功名,官服加身,而考上了之后也的的确确能够风光十足,一般的官员和现在的公务员待遇差不多,不过退休金这一说法却是没有的,所以,他们只要退休或者卸任了的话,朝廷是不会给他们下半生的生活费用的,那他们要怎么样维持生活呢?网友看后:“禽兽不如”。其实在古代的时候,虽然说这些人都是苦读经书而考取了功名,但是对于一些四书五经当中的处事原则,却并不是完完全全能够做到的,儒家的西乡我们姑且称之为“阳”,而个人的私欲我们则称之为“阴”,没有人...
·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有没有退休金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还不知道:古代官员退休怎么生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像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退休金的,但是有的可以分发一些田地用来养老的,在古代的时候官员退休了叫做把官还给了皇上,这个制度是从周朝和汉朝开始的,等官员的年龄到了70岁的时候就要退休了,退休的条件是有老病或者残疾这些。而且汉代的时候有规定过,俸禄达到2000石的人退休之后可以领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功劳特别多的人还可以享受原来的俸禄,而那些到70岁身体有问题的官员在退休的时候还可以一次性拿到一些赏赐,比如像黄金、车马、房子、粮食等等这些。在后来的明朝开始朝廷就把退休的年龄提前了十年,官员只要满了60岁就开始劝说官员让他们退休,在1380年的时候,朱元璋发布了诏令“只要官员满60岁就要把官位交还给朝廷”在1491年的时候明孝宗又颁发了一条诏令“只要愿意退休者不分年龄随时可以把官位交还给朝廷”。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一位开国的功臣...
· 古代官员退休后都干些啥?
古代官员有“致仕悬车”的做法,既然退休了,就安享晚年,不出来打拼了。汉元帝时的御史大夫薛广德退休,坐着皇帝赏赐的车子回到家后,就把“安车”(高级轿车)挂了起来,表示自己退隐江湖,不再出山了。这也是一种荣誉展示,那是皇帝赏赐的高级轿车啊!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官员退休生活历史上的官员,文化素养普遍较高,退休后,常常著述立说,传播文化。当然,也有好多退休官员依然关心政事,积极发挥“余热”。东汉桓帝延禧九年(166年),部长级高官杜密告老还乡。但他常常到地方官府里谈事情,说东道西。同乡还有个官员叫刘胜,退休后,就不问官场之事,“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地方长官很烦杜密,就委婉地对杜密说:“现在,朝里的公卿大夫们都夸赞刘胜是个清廉高洁的人啊!”杜密一听就明白了,回答说:“刘胜是朝廷大官,受到你们地方官员的礼遇,但是,他明知是好事、好人却不表扬、推荐,听到不好的事情也一言不发。为了保...
· 宋代“公务员”的幸福生活
话说北宋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大肆扩招,不光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全部保留了下来,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又增设了一些新的权力机构,从此宋代官吏的快乐生活就开始了。宋王朝为了防止宰相专权,在宰相之下设立了参政知事,并以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在中书、枢密两院之外又有台谏,进行更详细的分工。在地方官中,除州、郡长官以外,也设了通判一职,其他还有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州刺使等所谓的“官”,这些官并不负实际责任,只表明他们的行政级别。所以,宋的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如果没有“差遣”,您就一闲职,没事也就巡视巡视、调研调研。正如南宋史尧弼所描绘的那样:“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啥意思?就是没啥事偏要设个官职,什么事不干,拿的奖金还挺高,要不怎么说宋代的官吏很幸福呢!宋代的官员中还有一种叫“职”的官称。其实“职”仅表示某个人的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