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清代女孩纽约街头“秀”

2017-06-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9
转发:0
评论:0
中国清代女孩纽约街头“秀”,近日,英国百年报纸《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停刊,勾起不少人对国外老报的好奇

  近日,英国百年报纸《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停刊,勾起不少人对国外老报的好奇心。昨日,武汉收藏爱好者刘永杰向记者展示了1835年美国出版的《奈尔斯一周纪事报》,该报中有一条中国女孩在纽约市民面前“秀”自己的消息。
  
  这条关于中国女孩的消息比较短,大体内容是:中国女孩在纽约众人面前大“秀”她自己和她的小脚。她穿着装饰丰富、风格时尚、代表高高在上的天朝帝国的衣服。她住的房间具有中国样式,被装饰得富丽堂皇,并通过每一个细节展示了她的国家形象。不过,天气对她来说太寒冷了,她将很快去往南部。
  
  经查阅史料,1835年是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奉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个清朝女孩到底是如何去的美国,去那里干什么,是民间文化交流还是官方行为,消息中并未介绍,而只是说让美国人感到新奇。
  
  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介绍,《奈尔斯一周纪事报》的主编和发行人就是奈尔斯。奈尔斯是早期美国新闻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该报为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曾是研究当时美国政治和经济问题极为宝贵的资料。
  
  记者:胡孙华
  实习生:余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女孩街头遇红薯刺客:称完18块,古代有没有红薯?
现在天气渐渐转冷,街上就出现了卖烤红薯的,香喷喷的味道非常吸引人,其中就有一个女孩听到有人在卖烤红薯的,8块钱一斤,就上前选了一个,结果一称要18块,她又果断走人了。要说这红薯,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有些人还将红薯作为主食来吃,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吃上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大概会感到非常开心,那么古代有没有红薯?红薯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红薯又被称之为番薯,可能有人认为这红薯最早大概是源于西汉时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红薯的历史远没有我们想的这么早,最早的红薯大概是在明朝时期才被传入我国的,也就是说红薯的历史也就几百年。红薯的原产地是在美洲,在大航海时期,红薯才被带到东方的。而红薯能进入中国,应该要讲到两个人,一个是陈益,一个是陈振龙,陈益是广东东莞人,在明万历八年的时候跟着人前往安南做生意,当他抵达安南之后,安南当地人就用红薯招待他...
· 秀才娶妻,妻子竟是被他害的女孩
唐武宗时期有一个秀才,刚过二十,正是法定结婚年龄,忽然就想娶个媳妇,特别迫切。找了几十个媒人,问了几十个姑娘,不是人家嫌他丑,就是他嫌人家丑,总之没有一个中意的。没办法只好找个算卦的算算,问问自己命中是不是一条光棍命。算卦的说,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你的老婆,这都是上天命中注定的。有缘就会相聚,孽缘也是。你的老婆现在还在丈母娘肚子里,不是,去年刚生出来,才两岁。秀才问,我媳妇在哪住着,谁家的姑娘。大师说,在城外南郊,姓甚名谁,父母都是种菜的,只有这一位独生女儿。她是你最理想的媳妇。秀才于是就去南郊找自己的未来媳妇,果然见到一个种菜老农,姓名跟大师说的丝毫不差。老农说,我只有一个女儿,老来得女,今年两岁。秀才听了特别不高兴,郁闷的不要不要的。你女儿现在两岁,我二十。等你女儿长到十五岁能嫁人了,我都快四十了。三十不娶,不易再娶,我快四十了还娶啥媳妇,娶了还有啥意思。于是念从窄处起,恶向胆边生,一天趁...
· 清代“夹带”现身:解密清代考秀才是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于年代久远,边上起了毛,颜色也微微泛黄。白绫密密布满米粒般大小的小楷,皆为竖直从右向左书写,字迹工整秀丽。仔细一看,上面抄写的内容大都出自《四书五经》,有《论语》、《大学》、《中庸》里的文章。书写者还在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用红色将其画圈明示,以便考试时“一眼就能瞄到”。书写者按照篇目名称和内容在白绫上划分了区域。白绫正反两面都爬满了字,大致估计,有4.4万字左右,差不多能出一本小说了。为什么断定这是清代的物品?镇海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洪余庆认为,清代早期,科举考试舞弊严重;此物的质地为白绫,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弊“材料”,故推断此物年代在清朝。此外,夹带上面抄...
· 街头见闻
前两天去银行办事,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两位老阿姨也在人行道上等绿灯,看上去比我母亲年长几岁,不由得想到了母亲,所以在旁边多看了几眼。两位老人身材矮胖,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正互相扶持着紧张的看着车流,偶尔用我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等人行道上绿灯亮起时,行人都争先恐后的冲了过去,两个老人步履蹒跚追随人流前行,但是前面又有几辆调头车开过来,老人家顿时乱了手脚,不知应前进还是后退,两个人在马路上拉扯起来。因我就在旁边观察她们,所以我连忙向她们示意“可以走了,跟我走”,没想到两位老人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紧紧的抓住我的手,我们三人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手拉手的过了马路,之后老人还开心的向我笑着摆手再见。和两个陌生人就这样手拉手过马路除了让我有一点点不好意思之外,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年人的无助,她们也都像我一样年轻过,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但是到了七、八十岁的年纪,小小的一件过马路的事都让她们为难。再想想自己的父母...
· 纽约
市名虽然一般写作“NewYorkCity”,“NYC”的简称也在市区随处可见,但“CityofNewYork”才是纽约的官方名称。纽约(NewYork)意为“新约克”——约克则是英国一处地名。来自英国约克县的新移民们为了纪念当时的约克公爵,也就是日后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故得此名。纽约市的市徽,则有纽约的拉丁语名称“NovumEboracum”,直译为“新艾伯拉肯”,“艾伯拉肯”就是约克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语旧名。昵称纽约市的昵称“大苹果”源自20世纪20年代。当时《纽约晨递报》的记者约翰·J·菲茨杰拉德在撰写赛马专栏时将纽约称作“大苹果”,以喻示该城在赛马业中的显赫地位,人人都愿追逐之。这一名称逐渐变得不再流行,但在70年代时,纽约旅游局的宣传攻势重新将“大苹果”带回流行文化中。这一昵称便流行至今。纽约市的另一个昵称是“哥谭”,最初由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作品中提出,后来这一名称在蝙蝠侠漫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