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林故居被拆除:不知比无知更可怕
梁林故居被拆除:不知比无知更可怕,新闻背景: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文物部
新闻背景: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文物部门先表示不知此事,而后认定此次拆除未经报批,属“违规拆除”。
“不知”比“无知”更可怕
名人故居是城市文化的历史坐标,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遗憾的是,近年来诸多名人故居遭遇被拆、被毁的命运,折射出一些管理者的短视与冷漠。而相比于对文物价值的“无知”,更可怕的则是文物管理部门对于“违规拆除”的“不知”。如果说“无知”尚可以通过学习教育补足,“不知”的背后则更反映出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的滞后,暴露了失职渎职、懒政怠政的顽疾。
文明的发展是累进的而非断代的,一代代的民俗实物、建筑留存倘遭破坏,“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便会失去记忆。保留、唤醒我们共同的记忆,不应只靠文化人士的奔走呼号,更要靠切实的保护机制、问责办法,拿出可执行、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历史文物的保护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组图: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引热议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现为24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如今已成为一片瓦砾1月28日摄记者詹皓报道两年多前曾因部分被拆而引发北京文物局表态将严格保护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简称“梁林故居”),今年春节前再遭拆除,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们质疑这个“不该发生的事件”为何会发生,同时,众多网友对官方调查中所称开发商“维修性拆除”这个名词进行了热议,无奈叹服中国语言文字功能的强大。“不该发生的事件”居然发生了日前有媒体,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林故居”又被部分拆除,昔日的两进四合院现在只剩下一幢三层小楼。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称,拆除“梁林故居”未报文物部门审批,属违规行为,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件”。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简称“东城区文委”)递交的事故调查原因显示,开发单位考虑到故居房屋后,因陈旧、几经翻建、无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现险情,因此进行了维修性拆除。北京市文物...
· 居民称梁思成故居上世纪已拆除 照片拍错引乌龙
一名女子站在北总布胡同24号的废墟上。“明明是我家的房子,怎么就成梁氏故居了?”昨天,东城[注:东城区-东城区位于北京市城区东部,历史悠久,辽金时期已出现村落,金代为中都东北部,元代位于大都东半部。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定都北京,东城为15个坊。]区北总布胡同26号院房主的孙女王珏(化名)向本报反映,此前媒体所报道的被拆“梁林故居”实是自家私宅26号院,弄成名人故居纯属“乌龙”。据她介绍,真正的故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被拆除。常有人寻访名人故居昨日,记者来到北总布胡同,在胡同东侧、中间位置,看见一院子内已被拆成了废墟。院子外无法找到房子的门牌号,院外更无任何“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院子的入口处被两块蓝色铁皮围住,左右各留一人宽的空隙可通过。刚走进院子,穿过只剩框架的门楼,就有3名保安[注:保安行业的传统业务范围主要有门卫、守护、巡逻、营业性文体活动的安全服务、武装押运、道路交通协管...
· 梁山比李逵死的更憋屈好汉是谁?
梁山好汉的结局都不是太好,能有好下场的没几个。这其中有几个还特别惨,比如李逵,对宋江如此忠心耿耿,最终却被自己信任的大哥下毒害死,真的是太憋屈了。如李逵这样憋屈死去的好汉还有如下几个:董平他的一副双枪耍的可谓是出神入化,让敌人都对其忌惮无比,然而就是这样的牛人,在征讨方腊的时候被炸伤了左臂,结果为了去救张清居然被张韬一刀腰斩剁成了两段,可谓是相当的凄惨和憋屈.阮小二身为水军头领的他,在高俅攻打梁山的时候,他带领自己旗下的水军都曾立下不少的战功,但是最后却在征讨方腊的时候,居然掉入了敌人的陷阱被锋锐的竹签穿体刺死.张顺浪里白条张顺因为活捉了高俅,从此扬名江湖.然而却也是在征讨方腊的途中,在涌金门被乱箭给射死了,下场也是无比的凄惨.顾大嫂她可谓是梁山的第二位女英雄,在五龙岭的途中,不慎触动了那里的机关,结果被超大的捕兽夹活活夹死,一代女英雄就这样死去,不得不说相当悲凉.解珍原本是一名猎户的他,...
· 梁启超故居
![](https://imgs0.zupu.cn/familyClan/10065/40b09472-6d9d-40b1-a4af-5175226205d3.jpg)
梁启超故居,位于天津意租界内。"饮冰室"书斋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饮冰”二字语出《庄子·人世间》中的“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梁启超56岁因病去世,胡适赠送挽联一副,上写十六个字,概括了梁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中国新民,生平宏愿。神州革命,文字收功。”即刻扫码,参与梁氏家族话题讨论!
· 流放充军比杀头更可怕!
在中国古代的刑罚有很多,比如凌迟处死,腰斩,杖刑,流放,充军等,我们来说说其中的流放和充军。这种刑罚未必比杀头要轻哦。流放就是将犯罪之人从故土放逐到偏远荒蛮之地,在医疗条件与交通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前往烟瘴疠气之地无异于死路一条。况且在安土重迁的中国古代,能够死后埋在乡土是所有人的夙愿,但流放之后毫无疑问就将这条维系着宗族、姓氏、血脉的道路断绝了。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就可以看出韩愈深深地绝望,但别忘了韩愈是以官身贬谪到潮州的,情况与平民相比已经是大为改观了。在清代以前,历代流放犯人的所在多在西南部,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夜郎西”,还有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所在儋州(今海南)都是有名的流放之地。但到了明朝之后,流放的地位逐渐被不在五刑之列的充军所渐渐代替,原因就是明代初立之时边疆不稳,内部州县又因为战争导致行政区域不断改划...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