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当上海人遇上洋人

2017-06-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9
转发:0
评论:0
当上海人遇上洋人,很多上海史的书都描述过上海人初遇洋人的情形:他们以盲目的优越感,好奇并略带鄙

  很多上海史的书都描述过上海人初遇洋人的情形:他们以盲目的优越感,好奇并略带鄙夷地打量着那些长着深目高鼻的洋人。即使1842年上海被迫开放口岸以后。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巴富尔初到上海的遭遇。
  
  那是1843年11月8日,33岁的前印度炮队连长巴富尔乘着“麦都萨号”轮船来到上海,就任驻沪英国领事。巴富尔的第一夜是在船上度过的,第二天,他就为住处发愁了。这时一位姓姚的商人主动解难,请巴富尔一行下榻自己的宅第。然后奇怪的事就发生了:每天,巴富尔他们无论是吃饭、喝水、穿衣,总是有人围观。原来这位好心的姚姓商人是有大目的的——把洋人作为展品,售票参观。
  
  巴富尔的华人仆人也没有对主人表示出应有的敬意,总是任意闯入他的房间,一边做事一边唱歌。巴富尔不知道,上海人之所以敢如此不恭,是因为在上海人眼里他们都是“夷人”。他开创建设的租界是“夷场”。“夷”是什么?苏东坡说“譬若禽兽然”。
  
  有意思的是,在,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员,总是害怕洋人与人接触,怕的是草民被带坏了,不好管。于是每有洋人来华,总会被隔绝在一个区域里。比如1793年,马噶尔尼带领的英国使团访问北京,18世纪远离城区的广州十三行商馆区,还有19世纪的所有租界区,都是被客气地接待,被有效地隔离。
  
  也许,上海人与洋人真的就能做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但是却来了个意外。1853年,因为上海县城爆发小刀会起义,长时间的战事,迫使大批上海人涌入平安之地——租界,于是华洋极不情愿的会面了。住进租界的上海人结果如何呢?真的被“带坏了”。
  
  租界拥有自治权和独立的法律,许多法规,都是华人向不以为然的,比如禁止随地吐痰、便溺,乱堆垃圾。有的法规则是闻所未闻,比如行车靠边,左去右来;人车分道,各行其道。不以为然与闻所未闻都会导致触犯法规,都要被罚。有好些人被罚时还振振有词:“马车可行,人岂不能行?”租借管理者工部局铁面无私。中国人向来以为的法不责众,在租界失灵了。
  
  失灵的不仅是传统生活习惯,还有长官意志。比如上海的父母官道台经常会发些告示,禁止这个,禁止那个。凡是“越权”的告示,工部局就迫使道台撤回。1885年,公共租借妓女违反禁止进入茶馆的告示被逮捕,工部局董事会立刻**。董事会认为,茶馆已经缴纳捐税和执照费,妓女进入茶馆对租界治安也无妨碍,凭什么逮捕?知县不能随意干扰租界内良民的生活。
  
  1883年,两江总督左宗棠光临公共租界,那情形大家都很熟悉了:随从士兵们耀武扬威地在马路上夹道“迎驾”。不仅荷枪实弹,而且用刺刀驱赶过往行人。董事会遂提请道台注意,道台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中国的常规,但凡有大官路过,行人都必须靠边站,以示尊敬。确实,一向自称为“父母官”的县老爷们,从不认为法律与他们有关。即便是制定了法律,也不当回事。但是,这种蔑视法律的行为,在租界行不通。
  
  写到这里,也许会被人拍砖,租界的自治和法制,都是中国主权丧失的表现,是屈辱啊。确实,那是中华民族不幸的一页。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一法大于权的意识的熏染下,上海人懂得依法行事,有了契约和独立人格。《上海编年史》记载了这么一件小事很能说明问题:1874年,一位叫阿明的华人与工部局签订合同,成为一名马夫。后来马生病了不能干活,工部局打算把马卖掉并取消与阿明的合同。征求阿明意见时,阿明同意了并在草拟的备忘录上签字。但是阿明后来又反悔了,并致信工部局。阿明于是被请到董事局申诉。结果是,备忘录被销毁,阿明留用。令人感慨的不仅是阿明这样一位劳动者所具有的法律意识,而且是,阿明的居然能够成功。这事成为晚清上海县城的奇闻。
  
  上海当之无愧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引领者,但是如果上海人没有遭遇洋人会怎样呢?历史没有如果。遗憾的是,上海曾经具有的法制意识,契约精神,到今天,在中国也未能成风。选自《中华》2010年第5期撰文/黄秀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间故事:当乾隆遇上朱乾隆
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则发生在清朝乾隆时期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乾隆年间,江南一家客栈的客房里,歇着一位操北方口音的客人,这客人身份非同小可,他就是微服私访下江南的当朝皇帝乾隆。这天天刚蒙蒙亮,乾隆就听到客店伙计“咚咚咚”拍着隔壁房门在喊:“朱乾隆,天亮了,该上路了。”乾隆心里不觉一惊:天底下竟还有第二个敢称“乾隆”的人?他连忙翻身起床,拉开房门,只见从隔壁客房里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便迎上去问:“老人家,你也叫乾隆?”老人满不在乎地“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乾隆见老人如此无礼,本想治他的罪,但看他一副庄稼人打扮,老实巴交的样子,不像是故意盗用皇号,便压下火气道:“你可知当今皇上的年号是乾隆?盗用皇号是欺君之罪,你大难当头了!”老人撇了乾隆一眼,不卑不亢地反问道:“你说我盗用皇号?我老汉今年六十八了,打从娘肚子出来就用的这个名,他皇上登基才几年?你说说,是我跟他叫的乾隆,还是他跟我叫的乾隆...
· 当大明遇上大清:就怕有内鬼——广宁之战
天启二年(1622)正月,努尔哈赤终于还是动手了。正月十八,辽东滴水成冰,辽河结冰,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8万余人由东昌堡走过冰冻的辽河直扑广宁。努尔哈赤选择此时进兵,就是要利用天气寒冷河水结冰的机会过辽河。辽阳、沈阳沦陷10个月后,广宁终于还是不免一战。明军要反攻收复辽东失地,辽西的广宁就是反攻的战略基地。后金要扩大地盘守住辽阳、沈阳,也必然要过河。广宁对双方来说都太重要了。明军辽东总兵的驻地不在辽阳,而在广宁,就足以说明广宁的地位。广宁位于辽宁医巫闾山下,它的历史比辽阳还悠久。这里战国时是燕国的辽东郡,秦汉依旧。三国时是魏国的昌黎郡,到了明代这里是明军防御蒙古袭扰的重要军事要地。广宁马市是明朝专门为蒙古开办的通商口岸,也是辽西最大的马市,就如同明朝专门针对女真贸易的抚顺马市。努尔哈赤之所以必争广宁,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不论是争取蒙古各部,还是切断明军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广宁都必须抢过来。王...
· 当大明遇上大清:贼来了——血战清河城
?大战不可避免,但交战双方对战争的准备、行动的速度却大相径庭。努尔哈赤目标明确、毫不迟疑,后金大军倾巢出动,以国运相拼;反观明朝一方,则犹犹豫豫、配合失调,大战前夜,经略杨镐与清河堡守将邹储贤在至关重要的战守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两军尚未交锋胜负已见端倪。后金进攻清河堡前,万历皇帝已病入膏肓,入伏后,头晕目眩腹泻不止,已经不能理政。尽管他下旨严令整军备战,剿灭奴酋,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却拖沓迟缓、调度紊乱,令辽东明军丧失了遏制后金锋芒的良机,而对驻守最前沿的清河堡守军而言,等于失去了险中求胜的一线生机。后金举国入侵,仅凭清河堡守军是挡不住的,紧急关头,辽东总兵李如柏的举动却很令人疑惑。张承胤阵亡后,李如柏接任辽东总兵,前一天他得到情报,后金即将进攻清河,却于当天移防懿路(今辽宁铁岭新台子)。清河堡陷落时,他的援兵才慢吞吞地走到奉集堡,离清河堡还很远。另一位援辽总兵麻承恩,战前两天获悉后金欲犯清...
· 当大明遇上大清:窝里斗——东江兵变
?东江军在毛文龙被杀后,分成东西两部,刘兴祚与毛文龙旧将陈继盛各领一军。刘兴祚去宁远后,弟弟刘兴治接替他领兵。东江军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朝廷一些人轻视东江军、歧视东江军的恶果显现出来。当时,连关宁军在关内都受到歧视,东江旧部的处境就更为艰难,新近从敌营反正归来的刘兴祚兄弟饱受怀疑、不被信任也就不足为奇了。刘兴祚战死后,在皮岛的刘兴治虽然得知了消息,却不知详情,这时有人从中挑拨,说刘兴祚的死是受人排挤所致,这触怒了刘兴治敏感的神经。崇祯三年(1630)四月,刘兴治在岛上以为刘兴祚发丧为名,将前来凭吊的陈继盛等十余人以及孙承宗派驻岛上的文武官员二十余人杀害。消息传出,举朝震惊。朝廷派周文郁上岛劝抚,周文郁是袁崇焕的亲信,刘兴治也是袁崇焕的亲信,袁崇焕在双岛杀毛文龙时,刘兴治就是袁崇焕的侍卫。在周文郁的劝说下,刘兴治的头脑冷静下来,孙承宗也派人上岛安抚,刘兴治表示接受招抚,孙承宗仍令刘兴治守...
· 当大明遇上大清:辽北重镇——古城开原
?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上旬,辽东兵败。三月下旬,熊廷弼就被重新起用,前往辽东救火,辽东确实已是火烧眉毛。之前说过,万历选人是很看重工作履历的,之前的杨镐、杜松、马林、李如柏、刘是,现在接班的熊廷弼也是,10年前,熊廷弼就来过辽东,当时他的职务是辽东巡按。熊廷弼才到辽东就发现努尔哈赤这厮不老实,早晚必反,就上疏提醒朝廷注意此人,可惜没人听,这是努尔哈赤起兵的9年前,而现在预言成了现实。先前杨镐赴任辽东经略时就请让熊廷弼来辽东筹划军事,没有被批准。这次不用当助手了,直接做主帅。熊廷弼接到圣旨后当即起身,五月就赶到北京。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辽东宣慰使的关防印信,也就是正式任命的官方文件和官印,一等就是一个月。朝廷大臣经过反复商讨,建议直接任命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去替换杨镐。六月十九日,熊廷弼被告知,宣慰使的关防印信就别等了,加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衔,直接做辽东经略。新任辽东经略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