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政商勾结的末路:胡雪岩红顶之后是血红

2017-06-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6
转发:0
评论:0
政商勾结的末路:胡雪岩红顶之后是血红,1860年,后世为人所知的胡雪岩因为自己服务的钱庄东主没有后裔,成了那片产业

  1860年,后世为人所知的胡雪岩因为自己服务的钱庄东主没有后裔,成了那片产业的主人,开设了后来名声响彻大江南北的阜康钱庄。这是他给人做学徒、做跑街,最终取得信任之后的报酬。看上去算是一个可以进入《二刻拍案惊奇》的故事,却在中国的商业史上写了一笔最为典型的政商传奇。

  雪岩是字,他的真名叫做胡光墉,后世以胡雪岩称之,自然是因为尊敬他的为人,而现在跟随他的名号则是“红顶商人”。清代以顶戴、补服为官员官位高低的标记,顶戴能够是红色的,必然至少三品大员。胡雪岩因为协助左宗棠有功,被记名为江西候补道,原本是四品官员,实际上应该不能戴红顶的。红顶商人这个顶戴能够戴上,除了曾获赠一品顶戴之外(这是个荣誉,低品级官员戴高品级标志),大概说的就是他交通官府、黑白通吃、左右逢源之后,还能至少以公开的记录登录官场,哪怕是个候补道台,多少也是个有品级的人了。在那个商人列“士农工商”最后一级的时代,红顶商人当然是可供骄傲的事儿。
  
  虽然在中国古代任何时代里,商人都不是社会地位很高的阶层,但他们的生活都过得还算不错。只是承平时代总是规定商人不可从政,或者商人不可享用什么级别的东西,试图以此限定商人的势力。要说中国古代有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很可能是一种的结果,从各朝立国的思维来说,都不会给商人更高的政治权利。
  
  晚清在某种程度是个特例,在商人基本不能当官的大环境之下,有很多商人取得过不大不小的官位,虽然基本是候补的闲员。这是当年已经到了皇朝的后期,无论是太平天国的内忧,还是英法联军的外患,清廷早就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必然需要大商人通过某种渠道给帝国输血。胡雪岩输血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算是用钱买官,用以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然后更好地做生意;一种是帮着借钱打仗。左宗棠收复新疆,最大的资本不是他那个随着军队前行的棺材,更多的是因为胡雪岩替他借外债、办粮台。
  
  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胡雪岩的发迹史,觉得这是一个标准的、偶像级的中国特色商人典范,他不但各个门道都能通吃,还能在家里统合妻妾家人,慈善事业也是不错的,创建了至今延续的老药号“胡庆余堂”,战乱之时提供的成药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是大丈夫,胡雪岩因此就成了大丈夫。
  
  但很多人似乎都忘了一件事,胡雪岩最终还是在商场里倒下了,而且是输个精光的那种。胡雪岩的资金储备来自于各地官库存款、生息,最高的时候阜康钱庄有资本2000万两之多,但一次试图垄断华丝的投机交易,就使得他亏损严重,资产少去一半。也就在这个时候,官银或者官员个人的银子为了避险,马上开始从他的钱庄当中撤出,并未给他以最需要的支持,甚至有人敲诈勒索之。剩余家产在慈禧太后下令严加追究的查抄中也荡然无存,最终潦倒而死。
  
  胡雪岩确实是中国传统商人的典范,这种商人早就明白自己想要做大,必然要依靠官府的力量。与传说中吕不韦投资秦始皇他爹相比,胡雪岩的投资并没有这么高的回报,初始的投资不过是个捐班官员,后来投资了左宗棠,使得留下“左宗棠鸡”名菜的左公成就了自己的名声,然后在留下“李鸿章”这道名菜的李鸿章排左的政争当中成了。
  
  传统的中国在利用商人之后,总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依靠权力来赚钱,并且进入官场,还是很多商人趋之若鹜的事情。政商结合有时候只是为了得利,有时候是为了安定民心,表达朝廷对于民生的关注,装饰性往往大于实用性。而到了不能用、不堪用的时候,红顶商人也就走到头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屡试不爽的统治术。
  
  商人是逐利的,其实这些聪明人大多知道与权力结合未必会有好结果,但他们受不了所能带来的利益的。同时,总有人认为,既然到了这个位置,凭我本人的能力与手段,出事的不会是自己。可惜的是,这种政商结合当中,弱势的永远是商人,这种自信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正如胡雪岩,他败家之时,何尝不是他最为自信满满的时候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银库到底在哪?
曾经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生前精明过人,他的银库设计告诉人们,成为大清首富的那天,胡雪岩就想到了自己终有倒霉的时日。何出此言?银库为证。首先,胡雪岩身为二品顶戴,服黄马褂,自然是显赫一时。但他故居的大门,却没有权贵巨富之家的那种宽阔和气派。据说,胡雪岩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深情不寿,强极则辱"。建宅时,胡雪岩将宅址有意选在了元宝街,也就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充分体现了胡雪岩"藏而不露"的风格。试想,宅院的大门都想藏而不露,更可况有关身家性命的银库呢?其次,胡雪岩毕竟是个富商,自有的富商心理,使他的防人之心如影随形地左右着他的行为举止。作为大清首富,在常人想来至少是日进斗金,那么他的豪宅里应该有一个巨大的银库,里面堆满了硕大的、沉甸甸的金锭、银锭。然而,别说人们没有见过什么巨大的银库,就连伺候他的那一大院子人也几乎没有见过他的银子。据说,他的七房姨太太成天为银子...
· 红顶商人胡雪岩简介清朝首富胡雪岩为何破产?
导读:很多人多知道胡雪岩是红顶商人,清朝首富,可是很少人知道他最后破产了,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呢?胡雪岩破产于1883年12月初,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了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洋人白尔辣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已当时生丝的价格:“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那么15000包生丝的总价值则为480万两白银。胡雪岩囤积生丝亏损150万两白银。然而,一代巨绅胡雪岩仅仅因为亏损了150万两白银,就走上了破败之路?这样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置信。那么,当时究竟还发生了什么呢?1884年10月19日《申报》报道说:去年(1883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进入1884年,市面更萧条,倒闭的商铺更多,并牵连到放贷的钱庄...
· 胡雪岩的结局清朝首富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结局
胡雪岩的结局:胡雪岩,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他也是左宗棠的左膀右臂。那么这样一位人物,他的结局是如何的呢?胡光墉(1823~1885),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并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
· 揭秘红顶商人胡雪岩:既是富商为何会死于饥饿
中国古代的商人,无论多么长袖善舞,家产过亿,在专制皇权面前,只不过是一片浮云,远如明初的沈万三家族,虽然富可敌国,但却因朱元璋对其财富的猜忌,落得家破人亡。近则是我如今要讲的晚清胡雪岩了。胡雪岩,由于台湾的高阳先生写的同名小说在1990年代畅销大陆,引起无数大陆商人对胡雪岩的成功顶礼膜拜,那套小说还在当时成为送礼佳品,以致出现了“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的江湖名言。胡雪岩在短短的12年里由一个小地方的小钱庄老板跃为资金上千万两、田地万亩、官授二品顶戴、御赐黄马褂的超级红顶商人,人们都对此非常羡慕和渴望。可惜,当时许多人都选择性地忽略了历史上胡雪岩的最终结局。那就是,他后来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红顶商人”即“官商”,“红顶商人”通俗点讲就是政府里的官员,同时再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兼具公务员和商人两个角色的人,亦即“官商”。)为什么一位二品的红顶商人会遭遇到如此悲...
· 胡雪岩顶峰时有多少钱,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什么破产?
胡雪岩顶峰时有多少钱,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什么破产?何谓“红顶商人”?简而言之,是指既当官有做买卖的商人,不仅有官员的公权,又能够通过自己在商场的地位尽情的做着生意。胡雪岩便是其中最有代表的人物。红顶商人胡雪岩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