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是啥样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3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是啥样,近来,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引发出很多不同争议。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

  近来,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引发出很多不同争议。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宽松,有的要求严格。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的朝代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的意思。

  古代退休年龄是多少?

  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

  中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在古代中国,退休年龄发生变化的出现于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作了较大调整,其中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

  五年后,即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月,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将相当于今部队、警察系统的中下级官员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此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四)中所记,“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

  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200多年间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古制。此后不断反复,但明代退休年龄基本上是60岁以上。

  在明代朱祐樘(明孝宗)当皇帝时,还出现了类似今天“内退”的规定,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没有年龄限制,即使40岁提出退休也会被批准。

  北魏要臣罗结干到110岁

  在古代中国,提前退休与推迟退休,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政务需要和具体人、具体岗位来决定的,并没有现代的养老金不足因素,有的时候甚至不允许退休,特别是高级官员,很多都是死在任内。有的即便退了,也会被“返聘”,或改当“顾问”。

  西晋时有位名叫刘寔的大臣,历任司空、太保、太傅等要职,在司马衷(晋惠帝)当皇帝时“以老病逊位”,退休回家。但在司马炽(晋怀帝)当皇帝后重新起用,授予刘寔相当于今主席的“太尉”一职。时刘寔已87岁,坚决请辞,但皇帝坚持要他当,刘寔只得出山。

  南北朝时期,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当皇帝后,委任已107岁的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罗结一直干到110岁时才退休。他在退休后仍未能闲着,还得为朝廷出谋划策,活到了120岁。

  推迟退休,古代中国很多时候并非政务需要,而是由腐败引起的。如在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宦官专权,政坛腐败,贪恋禄位的情况十分严重,退休年龄成了橡皮筋,可大可小,只要官场有人就能推迟退休。白居易对此十分愤慨,在其系列长诗《秦中吟》之《不致仕》中写道:“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在宋代,不少人隐瞒实际年龄,即所谓“官龄”,避开年龄杠子,推迟退休。

  至于提前退休,在古代非正常退休中所占比例便很小了,一般不是身体原因就是因为犯错误而被勒令致仕。以唐代为例,五品以上即便不满70岁退休年龄,如果看上去衰老也可以提前退休。

  杜甫退休生活艰辛

  退休是一种福利,为何要对其纠结,很多时候是希望推迟退休?关键是退休背后的权力与俸禄问题。

  在古代中国,包括低级官员在内的普通公务员退休后是没有工资可领的,只有部分高级官员和特殊人员才能领取部分退休工资,全俸则很少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如果退休前没有“腐败”,退休后吃饭都成问题,现代腐败“59岁现象”较多,而在古代是“69岁现象”常见,便是这个原因。

  在汉代,高级官员退休后才能领到原俸禄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资。《汉书·平帝纪》记载,刘衎(汉平帝)当皇帝的元始元年(公元1年)规定,“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自此,汉代退休工资有了固定标准。

  从这条“退休令”来看,“比二千石”以上官员都是相当于今天中央部委、省级领导的高级官员,他们退休后也只能领到在职时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资,而相当于厅、局、市、县领导的官员,退休后则一分钱也没有。谁想退休?更别说提前退休了!

  即便到了隋朝,退休官员也是七品(相当于今县长)以上,且有病者,才酌情发给部分俸禄。

  完善的退休制度在唐代形成,退休待遇也得到提高,但也有级别规定,相当于今副厅级、五品以上官员退休才能领到原来工资的一半,五品以下是否拿退休工资不见下文。“诗圣”杜甫从工部员外郎任上退下后便无退休金,起初靠严武等一班朋友照顾,在成都还盖了“草堂”。严武死后生活便艰难了,举家迁到夔州,在都督柏茂琳的帮助下,打上了一份工,当了东屯公田(相当于今国营农场)的督耕,这才解决了一家生计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官员退休后都干些啥?
古代官员有“致仕悬车”的做法,既然退休了,就安享晚年,不出来打拼了。汉元帝时的御史大夫薛广德退休,坐着皇帝赏赐的车子回到家后,就把“安车”(高级轿车)挂了起来,表示自己退隐江湖,不再出山了。这也是一种荣誉展示,那是皇帝赏赐的高级轿车啊!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官员退休生活历史上的官员,文化素养普遍较高,退休后,常常著述立说,传播文化。当然,也有好多退休官员依然关心政事,积极发挥“余热”。东汉桓帝延禧九年(166年),部长级高官杜密告老还乡。但他常常到地方官府里谈事情,说东道西。同乡还有个官员叫刘胜,退休后,就不问官场之事,“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地方长官很烦杜密,就委婉地对杜密说:“现在,朝里的公卿大夫们都夸赞刘胜是个清廉高洁的人啊!”杜密一听就明白了,回答说:“刘胜是朝廷大官,受到你们地方官员的礼遇,但是,他明知是好事、好人却不表扬、推荐,听到不好的事情也一言不发。为了保...
· 中国古代的官员是怎么样称呼“退休”的?
现如今退休有退休的年龄,不到退休年龄的话,一般都是不能批准退休的,像现在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是55周岁,那么在古代官员们有退休吗?他们的退休时间又是多少呢?另外他们在退休时,都有啥别称呢?我国古代的退休年龄,从周代一直到明代都是70岁的,而到了清代后,退休年龄才改到60岁。在《礼记·曲礼上》中也有记载着“大夫七十而致仕。”那么这里的致仕也就是现在退休的意思。图源自网络古人在称呼“退休”的时候,是跟我们不太一样的,那个时候他们并不叫“退休”,最常见的,就是上面说的“致仕”。而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词,那就是告老,告老还乡也是当时官员退休时比较常用的。当然还有致事,致政,休致、挂冠、归休。不同的别称,其实也都是出自于很多典故中,比如说桂冠,桂冠的典故就是出自《后汉书·逢萌传》,“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冠”这个其实就是代表当时的官帽,官帽拿掉了,那就说明自己辞官了。图源自网络告老,...
·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
一、夏、商、周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夏、商、周时期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的部分归封君享用,官位及俸禄可世袭。夏、商、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七十致政”即官员到七十岁即可退休。官员退休后,可到各级学校去传播知识。二、秦汉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秦汉实行“爵禄制度”,爵在世禄制下与官职、俸禄基本统一,到秦汉时二者分离。秦汉之爵分为军功爵和赐爵,主要依据功劳而定,赐爵面广,爵位与官职无固定联系。爵和禄各成系统,爵表示特权,禄则是供职后的待遇。秦时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用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350斛。汉代官员俸禄差别很大,最高秩和最低秩之间相差近百倍,低级官员俸禄太低,...
· 中国古代官员多少岁退休?都有什么具体制度呢?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啥样古代退休年龄是几岁?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官员退休后,国家为了使其老有所安,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额的多少与其官职、功绩和皇上的恩宠程度有关。我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退休年龄发生变化出现于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作了较大调整,其中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
· 中国古代官员多少岁退休?延迟退休的现象时常有
如今,“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在社会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古代,延迟退休同样富有争议。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啥样古代退休年龄是几岁?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官员退休后,国家为了使其老有所安,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额的多少与其官职、功绩和皇上的恩宠程度有关。我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退休年龄发生变化出现于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作了较大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