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皇宫后妃为争上龙床所采用的各类手段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3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皇宫后妃为争上龙床所采用的各类手段,本文摘自:《历史的荒谬》,作者:刘杰,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俗话说得好,“

  本文摘自:《历史的荒谬》,作者:刘杰,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

  俗话说得好,“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由于中国古代的妇女同胞们生活在一个男女不等、男尊女卑的环境中,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所以能否嫁一个理想的如意郎君,就成了关系到她们一生幸福的头等大事。如意郎君的定义,能在感情上与其能够情投意合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等级森严、权力至上的阶级社会中,如果男方拥有高位显爵,那两情相悦的几率岂不是要更高一点?所以那时女性们心目中的如意郎君肯定是非富即贵,而最佳的人选,就莫过于权倾天下的地主阶级总头目——帝王。

  嫁给帝王的好处自不待言:今天你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明天就能成为母仪天下的妃子皇后。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获得这个让无数妙龄少女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那自身素质必须非常的过硬才行。帝王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还是保守估计),个个花容月貌、千娇百媚。一个女人要想在其得一席之地,已经是难上加难,而要想长久的得到专宠,那几乎近似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了。皇帝的老婆不好当,所以某位妻妾即使做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也不能从此就高枕无忧。为了提防竞争对手的挑战,她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和吃奶的力气,来捍卫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

  楚怀王的宠妾郑袖就是一位时刻保持警惕的美女。有一次,魏国为了讨好楚国,给怀王送来了一位迷死人不偿命的绝世佳丽,美到的怀王一见便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的地步。郑袖好像也被她的绝代风华迷住了,不但不嫉妒吃醋,还主动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三天两头的就给她送来漂亮的衣服和首饰。一来二去,郑袖就成了这位客居异国的魏美人的知心姐姐,两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楚王知道后也很高兴,他认为郑袖顾大体,识大局,不嫉妒,于是把她当成了后宫的楷模。

  郑袖在楚王那里得到了胸怀宽广的评价后,便对魏美人说道:“妹妹啊,虽然你天生丽质、国色天香,但是容貌毕竟还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鼻子长的不太好,大王可是很不喜欢呢。”魏美人听了后大吃一惊,忙拉着郑袖的手问道:“那怎么办啊,姐姐一定要教我。”郑袖安慰她道:“没关系,以后你见大王,用衣袖掩着鼻子不就行了,这样还能给大王一种朦胧美呢。”魏美人听了后感恩戴德的照办了。

  过了一段日子,欣赏不了“朦胧美”的楚怀王对郑袖说道:“说来也奇怪,这几天魏美人老遮着鼻子,你们姐妹情深,知道她这是怎么回事吗?”郑袖欲言又止,在怀王的催促下,她“不情愿”的说道:“这位魏美人年轻不懂事,大王那么宠她,她却嫌弃大王身上有狐臭味,所以就整天捂着鼻子。”楚怀王闻言后勃然大怒,他恨恨的说:“既然这样,寡人就成全她!”于是怀王立即命人把这位可怜的魏美人的鼻子给削掉了。就这样,郑袖不动声色的毁了竞争对手的花容月貌,在争宠斗争中大获成功。

  郑袖的计策,与其说是狠毒,倒不如称之为狡猾,令人拍案叫绝。如果将来的妃子能多像郑袖学习,那后宫的味很可能会淡一些。遗憾的是,后宫的后起之秀们并不这样认为,她们只学到了其中的毒辣,而且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吕雉在丈夫创业之初,受尽了磨难。刘邦被项羽打败仓惶坐马车逃命时,曾经狠心把她踢下车以减轻重量。吕雉被俘后,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她煮成一锅肉汤,结果刘邦笑嘻嘻的向项羽提前预定了一大碗。楚汉战争打了四年,吕雉也不多不少的整整坐了四年牢,西汉开国后,大难不死的她终于成为了皇后。然而刘邦对这位患难之妻并不是很感冒,他宠爱的美人是戚姬。刘邦对戚姬爱不释手,一往情深,甚至要不是大臣们反对,戚姬的儿子差点取代吕雉的儿子成为太子。吕雉对这位迷惑自己丈夫的狐狸精怀恨在心,在刘邦去世后,她采取了全面得报复措施。

  吕雉给戚姬做了个全身上下的“整容”手术,手术不复杂,主要是以精简为原则。戚姬的手脚被砍断,眼睛被挖走,耳朵被刺聋,嘴巴被毒哑,头发被剃光。吕雉看了手术效果后深感欣慰,她把面目全非的戚姬扔进厕所,给她起了个新名字,叫“人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吕雉把自己的儿子惠帝喊来观看。惠帝聚精会神的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厕所中是什么生物,吕雉得意的对他的说道:“她就是戚姬啊。”惠帝听了后顿时头晕目眩,大哭而回,当晚便得了重病。后来他让人对母亲说:“这不是人能够干出来的,我作为您的儿子,看来不适合治理天下了。”惠帝从此以后受到了刺激,终日饮酒为乐,不理朝政。

  大概是因为吕雉的杰作吓的亲生儿子都得了抑郁症,副作用过于强大,以后的妃子皇后们便很少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了。她们直接使用了最简单,最彻底的一种手段——处死。

  隋文帝杨坚终结了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开创了繁华强盛的隋朝,可谓是英明神武,凤表龙姿。而杨坚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和自己的老婆独孤皇后相敬如宾,寸步不离,五个儿子都是皇后一人所生。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对杨坚的“守身如玉”而鼓掌了,可是事情并不是像表面那么简单,事实的真相是,杨坚的“一夫一妻制”是被逼的。

  独孤皇后贤明有才,但是非常嫉妒,所以杨坚对她是又爱又怕。有一次,杨坚在后宫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宫女,多年的压抑使这位皇帝当场就临幸了她。独孤皇后醋意大发,趁着杨坚上朝的时候,派人把这位宫女给活活打死了。杨坚知道后气得一个人骑马出城狂奔到了山里,他对追来的大臣们无比悲愤的说道:“我贵为天子,竟然连点自由都没有!”

  杨坚应该庆幸自己仅仅是没有自由,明朝的宪宗皇帝朱见深的遭遇比他惨多了。成化十一年,朱见深在太监张敏为他梳头时,见镜中映出了白发,便叹了口气说:“我都老了,却连个儿子都没有。”

  朱见深没有儿子,不是他患有不孕不育的疑难杂症,而是他宠爱的万贵妃不能生育。万贵妃为了不让其他后妃怀孕生子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暗中给怀孕的妃子下了堕胎药,甚至有好几位都因药性太猛暴病而亡。后来在太监的帮助下,一位妃子偷偷的生下了儿子,这才没使宪宗落入断子绝孙的境地。

  “一劳永逸”这句话是有的,“一劳永逸”的事情却极少。这句话用在争宠的后妃们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争夺帝王感情的攻防战是长期的,也是非常惨烈的,那里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却暗箭难防;虽然不是硝烟弥漫,但却阴云密布。也许有人会说,获得专宠的最好办法不是搞阴谋诡计,而是用自己的“心灵美”永远的征服帝王们的心。这样的例子并非没有,只是少的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要想使用“心灵美”这种时髦的武器,那帝王们得懂得欣赏才行,不然那位妃子就只能体会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觉。至于那些善于发现心灵美的帝王们到底能有几个,我想大家心理应该都有数了吧。

  宫廷是暴君的巢穴,的发源地,罪恶的温床。当柔情似水的少女们做着鲤鱼跳龙门的美梦来到皇宫的时候,就注定要变的铁石心肠,冷酷无情。胜利者可以战战兢兢的风光几年,而更多的失败者只能在“寥落古行官,宫花寂寞红”的凄凉环境中无人问津,自生自灭。这是怎样的一种白头之叹啊!不管怎么说,在后妃们拿自己宝贵青春时光作为赌注的争斗中,我们很难期望她们能够得到喜剧收场的结局了。

  本文史料来源于《战国策》、《史记》、《隋书》和《明史》。

  《战国策》楚策: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子鼻。”新人见王,因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史记》吕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隋书》后妃列传:后颇仁爱,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此得幸。后伺上听朝,阴杀之。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上太息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上意少解,驻马良久,中夜方始还宫。

  《明史》后妃列传: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

  妃益骄。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见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皇宫为什么没有厕所没有厕所的原因是什么
故宫超过六百年的历史,过去一直是皇帝和他的后代专门居住的地方,这里代表了古代最高的权利中心,中国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四方上贡运送到这来供皇帝享受。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也在宣告帝王的权威。说了这么多的确很牛,那么为什么去参观的游客,从来没有见到过厕所。故宫这么大,难道一个厕所都没有吗?故宫确实没有厕所,因为古代不像现代,有专业的下水管道,可以处理粪便。古代的厕所都是像农村那样露天的,不遮风不避雨,而且也是愿意花钱的人才会修建,要是住在山村野林还不是就地解决。但是故宫这么富丽堂皇,又是皇帝住的地方,修建露天的厕所成了不可能。就算想修,这么大的面积,到处修建厕所没有排水系统,时间长了,走哪都有臭味。皇帝和妃子这么高贵的身份,要是带着这种臭味,岂不是有损皇家的颜面,养尊处优惯了的皇家人员,肯定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气味。不方便修建厕所,老祖宗们也有妙招解决这个问题。毕竟吃喝拉撒是人生头...
· 现今存世的各类吉氏谱牒(上)
一、【河南洛阳】《吉氏谱牒》1、河南洛阳《吉怀恽公墓志铭碑》(唐垂拱刻碑谱)此碑刻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河南洛阳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按碑文所记:吉怀恽(642―687),祖籍冯翊,世居洛阳,生前为唐东宫左勋卫骑都卫宣义郎。怀恽公享年45岁,其墓葬在河南邙山之阳。怀恽公的曾祖吉贤齐,南北朝时任青州长史、行台左丞;祖父吉昂,隋代时任凉州府记室参军、新安郡主簿等职;父亲吉义臣,唐初时任骁骑尉、朝散大夫等职。2、河南洛阳《吉浑公墓志铭碑》(唐先天刻碑谱)此碑刻于唐先天年(公元712年),河南洛阳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按碑文所记:吉浑(663―712),字玄成,祖籍冯翊,世居洛阳。吉浑公20岁左右时就任唐左卫长之职,旋升河南府参军。武则天称帝后,被武三思贬为蓬州参军、陵州司户,稍迁荆府士曹,京兆府户曹、参军,转洛郊、永宁二县令。到唐睿宗(李旦)时,又拜晋州司马,加朝散大夫,...
· 盘点中国古代历朝后妃之最:历史上的传奇后妃!
盘点中国古代历代后妃之最:中国第一位临朝女主: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死得最惨的妃子:汉高祖刘邦夫人戚懿,被挖眼、去耳、断手足、饮哑药虐待而死唯一的处女皇后:汉惠帝刘盈皇后张嫣出生最贫寒的皇后:汉文帝刘恒皇后窦漪房,家里连饭都吃不起第一位被废的皇后:汉景帝刘启元配皇后薄阿渝第一位再嫁而成为皇后的:汉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成为皇后年龄最小的皇后:汉昭帝刘弗陵皇后上官氏,年仅六岁就成了皇后第一位死于谋杀的皇后: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被人毒死第一位被丈夫赐死的皇后:汉宣帝第二任皇后霍成君第一位自杀结束生命的皇后: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位长达六十四年,她活了八十四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在位最短的皇后: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只有半天,其次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皇后佟佳氏,在位一天最为阴险的皇后:汉明帝刘庄皇后马氏,明明夺走了贾贵人的儿子,使他们母全无感情,而且贾贵人在宫...
· 为何皇宫叫紫禁城古代不是以黄色为尊的吗?
问起清朝的皇宫,大家都能够想到现在位于北京的故宫,这里就是明清两代皇帝住的地方,这故宫,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紫禁城,但是有心的人就会发现,故宫是红墙绿瓦,且古代以黄色为尊,为何此地叫做紫禁城呢?先说一说紫禁城,这座皇宫是由明成祖朱棣建造的,其内部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皇帝处理朝政、生活的事情都是在此进行,这座皇宫总共有24位皇帝生活在这里,直到清朝灭亡。网络配图那么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为什么要取名叫如此呢?紫禁城的墙体大都是红色,而琉璃瓦是黄色,这根据道家的说法,那么五行之中土占据中间位置,而华夏民族世代生活在黄土高原,所以对于黄色一直有着敬仰感情。网络配图再从唐朝开始,黄色代表的就是皇家的颜色,红色则是指的富贵美满,一直到清朝都是如此。但古代的儿皇帝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更是疯狂,而古代,天上的星星的轨迹被视为人间兴衰的象征和预言。所以,古代的星官将天空分为三部分:太薇为上垣,紫薇为中垣,天市为...
· 古代科举反舞弊手段
光绪三十一年的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清廷下诏废止科举制度,距今年恰好是一百年的时间。但从清末开始,科举制度的合理因素都淹没在学者和政治家的激愤言论之中,人们对科举制度的认识也一直呈现出明显的偏颇状态。为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介绍和评述历朝历代为保证科举选材的公正性而制定的各项关防制度,希望能借此让人们对科举制度的真实面目有更多的认识。一、糊名与誊录制度的建立与推广糊名在宋代常称为“弥封”,就是要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都要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糊名法创立于武则天即位初年,但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采用糊名法以后宋真宗高兴地对宰臣王旦等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1〕糊名制度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