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淘金簸箕的传说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1
转发:0
评论:0
淘金簸箕的传说,这天,二金从山上担柴回家,走得累了放下柴担,躺在一块平板石上休息,迷迷糊糊中听到

这天,二金从山上担柴回家,走得累了放下柴担,躺在一块平板石上休息,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喊他。二金睁开眼一看是个白胡子老头,说要买他的柴,二金就跟在老人后面把一担柴送到了老人的家里。

这是一座普通农家小院,从屋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老头对老婆婆说:“小伙子给咱送柴来了,快给弄点吃的。”老婆婆便从饭厨里拿来几个饽饽。二金正好饿了,也没客气,狼吞虎咽地吃了三个。二金吃饱了就对老头说:“大伯,你们老两口都上了年纪,这担柴就不要钱了。我年轻,有的是力气,往后缺柴了我再给你们送来……”老头呵呵笑了:“你进山砍柴辛辛苦苦不容易,你不要钱我们也不忍心,就送你一件东西吧……”老头说着从一只小箱子里拿出一个小瓷盘,盘子里有几粒大黄豆。老头说:“这是几粒金豆子,我只能送给你一粒。回家后就种在你家的地里,每天要浇七七四十九担水,到七七四十九天金豆子就会发芽长出金豆苗,再过七七四十九天就结出满枝金豆荚,还要过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收获金豆子,那时你家就世世代代不受穷了……”老头说着就用手捏了一粒金豆递给了二金,并嘱咐二金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说起,不然就要白费辛苦……

二金辞别老两口出了小村,走出不远再回头看时,小村庄不见了!二金惊诧不已,原来那白胡子老头是神仙!

二金回到家后,第二天就在小山坡下自己的地里先翻土后做畦埂,把那粒金豆子种在了方畦中间,接下来便每天担水浇。从小河担水要走好长一段路,但二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四十九担水一担不少。二金的哥哥大金和媳妇见二金整天没完没了地担水浇那块地,感到很奇怪,便问二金是怎么回事,二金想到白胡子老头嘱咐他不能告诉别人,就支支吾吾不肯说明。大金看着二金那怪怪的样子,以为弟弟得了神经病。大金媳妇是个很精明的女人,她觉得二金壮壮实实哪儿来的什么神经病?八成是有什么秘密……

这天,她和丈夫经过商议,买了酒肉做了好饭好菜,把二金请了过来。在酒桌上大金两口子不住地给二金斟酒、夹菜,显得格外亲近。又说爹娘过世早,虽然弟兄分居,当哥嫂的时时惦记二弟,二弟年纪不小了,哥嫂打算过些天托媒人给二弟说媳妇……听了哥嫂的—番话,二金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滴滴答答地往下掉……大金媳妇见时机已经成熟,便把话引到二金担水浇地的事情上,一脸关切地对二金说:“二弟呀,你哥和我一直在心疼你,这些天你总是累死累活地担水浇地,你说你不傻不呆的,没完没了地浇那水有啥用?累坏了身子怎么办?”二金心里感激哥嫂,觉得哥嫂对自己这样好,这件事瞒着谁也不应该瞒着亲哥嫂。于是便把上山打柴遇见白胡子老头赠他金豆子的前后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然后又叮嘱哥嫂千万不要对外人讲,说将来结了金豆子兄弟俩平分共享……

大金两口子一听不由得暗暗吃惊,怪不得老二拼死拼活地担水,原来是这么回事!二金走后,大金两口子就商议要把二金种的金豆子偷来种到自己的院子里,将来结了满枝金豆子就全是自己的了!这天晚上后半夜,两口子悄悄地来到二金种金豆子的地里,两个人打着灯笼小心翼翼地扒开土皮,一把土一把土地仔细寻找。工夫不负有心人,天亮之前终于把那粒金豆子找到了。夫妻俩这下可乐坏了!为了不让二金看出破绽,大金担了两担水,把那方畦土灌水拉平,然后喜气洋洋地回了家。几天后,大金对二金说,他进山打柴时也在那块大平板石的地方遇见了白胡子老神仙,老神仙也赠给他一粒金豆子……

大金把金豆子种在了自家的院子里,也像弟弟一样每天担七七四十九担水浇灌。大金担水,二金也担,兄弟俩比着担。大金两口子心里暗暗偷着乐,说二金真是个大傻瓜……

二金每天担水不止,衣服磨破了,肩头磨烂了,但他硬是咬牙挺着。到四十九天时,二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种金豆的地方看金豆发芽出土,可是,他左看右看也没见到金豆苗拱出地皮。二金仍不灰心,继续不停地担水,心想,可能是自己担的水量还不足。他相信那白胡子老神仙绝不会骗他。

大金也担够了七七四十九天,第五十天的早晨,两口儿早早地起来跑到院里看金豆苗,两个人走到那土畦跟前,一眼就看到畦中间的一小块土皮被拱起来。两口子那高兴劲就别提了,金豆苗儿破土了!可是,一连五天过去了,那金豆苗还是藏在土里不肯露脸儿。大金心想,可能是那金豆苗的芽儿太嫩拱不动土皮,就拿来一根小木棍轻轻地把那裂缝的土皮掀开,没承想从里面拱出来一只蝼蛄!大金气得把那只蝼蛄抓住狠狠地摔在地上,又用脚使劲踩了两下。金豆子不发芽出苗,大金就决定扒开土找到金豆子卖钱,可是,两口子把那畦土翻了几遍,又用细筛把土筛了一遍,也没找到那粒金豆子!

二金又担了十来天水,把那方土畦浇得成了水洼,仍不见金豆苗的影子。二金心里也想,种不出金豆苗那金豆子也不能白扔了,毕竟是值钱的东西。二金便拿来一个柳条簸箕,把那畦里的沙土一簸箕一簸箕地放在水里摇。细土、细沙被淘走了,剩下少量的粗沙和小石子,二金就在粗沙和小石子中扒拉过来扒拉过去地寻找金豆子。一连淘了几天,虽然没有淘到那粒金豆子,但每天都能淘到芝麻粒或辣椒籽大的金子来。二金看着自己每天淘到的小金粒,猛然间醒悟了——原来那白胡子老神仙赠他金豆子是教他淘金发家致富的方法!二金把这情况对兄嫂讲了,大金也学着弟弟的样子开始淘金。后来,二金又把淘到金子的事告诉了附近的乡亲们,于是淘金的人蜂拥而至。凡是来淘金的人每天或多或少均有收获,人们的日子也渐渐地好起来。经过淘金的实践,人们感到用柳条簸箕淘沙土又费力又慢,而且那柳条簸箕也不耐用。于是有人用薄木板钉制了一个木盘淘金,后来又经过几次改造,最后终于定型为中间凹两头翘并且带四个把手。这样,两个人握着把手在水中淘沙土,借着水的浮力像拉锯似的摇过来摇过去,既省力气又快,这就是淘金簸箕的来历。直到现在,一些地方的农民在沙土里淘金仍然使用这种木制的淘金簸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淘金
参见美国淘金者协会(英语:TheAmericanassociationofgold)砂矿开采(英语:placermining)淘金潮
· 淘金潮
特色淘金潮是19世纪文化的一个特色。造成上千人会同时抛弃工业革命时代的日常苦工,迁徙到产金区的因素包括有:相对而言较进步的交通网络。传播媒体的进步使得有关黄金的传言能够形成连锁效应。对于社会现况的不满。传言上,少数的淘金者能够获得财富,一些原料供给者(比如Levi"s)和交易者能够获得不错的金钱,但有为数众多的人则属于不幸运的一群,他们在未开拓的土地上忍受劳苦与贫困,但是最终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就人口统计学而言,一些淘金潮改变了殖民模式,造成先前极少开发地区的拓展,以及美国西岸的广东移民。通常反映在流行歌曲中的淘金潮文化,则倾向于表现出一种粗野阳刚的个人形象。地区淘金潮的地区包括有:美国阿帕拉契山脉南部,亚特兰大以北和夏洛特(Charlotte)以西一带乔治亚州,于1830年代末加州,于1848年,即加州淘金潮科罗拉多州,于1850年代末,即科罗搭多州淘金潮澳洲,于1851年,即维多利亚...
· 龙口这个村住了很多姓栾的人,过去以编簸箕出名
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名字很有特点,与簸箕(一种农具)有关,名叫“簸箕栾家”(简称簸栾),位于烟台龙口市的北马镇境内。簸箕栾家村位于省道302附近,从村里到公路要经过邻村南栾堡,这两个村的村名石碑也并排放在一起,都立在公路的旁边。从刚才那个路口向北走一段距离,看到一片开阔地时,就到了簸箕栾家村。根据村名石碑记载,明永乐年间,栾姓从“云南”迁来建村,以编簸箕为业,故取名簸箕栾家村。簸箕栾家村周边地形相对平坦,因此村庄规模也比较大,有将近千户人家,在龙口算是大村了。栾姓是村里的大姓(一大半以上,比例很高),除栾姓之外还有戚、曲、于、邢、刘等多个姓氏。村里有不少新房子(图三所示),也有这样的老街巷。这栋老房子的建筑工艺就很讲究。说起来,簸箕只是“簸箕栾家”的一种代表作品而已。这个村老辈擅长的是整体的条编工艺,也就是用条子编制的工具,他们都很拿手,比如大小簸箕(筛粮食)、笸箩(...
· 淘金时代的的加利福尼亚是怎样的?有多少外国矿工
加利福尼亚的非印第安人人口在美墨战争结束时不到1.5万人。在19世纪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移民到俄勒冈的美国人比起移民到加利福尼亚的多出10倍。然而,这种情形在1848年1月之后骤然改变,当月,瑞士移民约翰·苏特(JohannA.Sutter)在位于内华达山脉脚底自己的锯木厂里发现了黄金。在关于早期移民一夜之间变成巨富的新闻报道的鼓动下,一场疯狂的淘金热便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新来者从陆路和水路潮水般地涌入加利福尼亚。1852年,非印第安人迅速上升到了20万人。8年之后,增至36万人。加利福尼亚的淘金人口极为多元化:有来自墨西哥和南美洲经验丰富的矿工;有成千上万的来自美国东部的移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金矿是什么样子;还有来自海外的爱尔兰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和澳大利亚人。1849—1852年,还有25000中国人也在这里登陆。他们多为年轻的男性,与中国商人签订了长期合同,商人们又把他们出租...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蜀持簸箕陶俑
高54厘米,1981年四川省忠县出土,与这件陶俑同墓出土的还有几十件劳动、歌舞陶俑,由此可见墓主应是一富有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