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答呼田的传说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9
转发:0
评论:0
答呼田的传说,答呼田是一块田,是至今仍真真实实存在的闻名的一块田,有五亩大,每年能收获五千斤以

答呼田是一块田,是至今仍真真实实存在的闻名的一块田,有五亩大,每年能收获五千斤以上的稻谷。

解放前,答呼田被地主霸占。解放后,答呼田又回到造田造地的农民手中,如今是桂清孙子的孙子承包耕种。

答呼田之所以不普通,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大、肥、旱涝保收,而且它名字的由来,和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有关……

在清清的刁江水与红红的红水河相汇的地方,河口紧紧依偎在一个黄土坡上,这黄土坡状似一头威武壮实的黄牛,守护着刁江的门。人们称黄土坡叫黄牛岭。爬上黄牛岭朝东面看,就能看到答呼田。

很多年以前,答呼田附近有个小村庄叫莫甘村,莫甘村里有个姑娘叫答呼。

答呼爹娘都是老实本分的种田人。答呼还在娘肚里,她爹就被征兵去了,一去就杳无音信。答呼娘饱受饥寒,含辛茹苦抚养着这相依为命的女儿。女儿答呼渐渐地长大了,长成眉清目秀、聪明能干的姑娘。不到十岁,就学会针线活,绣花、纳鞋;才不过十几岁,就是插田种地的能手。

邻居桂清是答呼的同龄人,也是聪明能干的好小伙。他和答呼常常一同上山割草砍柴,两小无猜,两家人亲如一家。桂清爹妈和答呼娘早就给桂清答呼定了亲。没想到这门亲事却遭到了村里财主张发的百般刁难和陷害。

财主张发靠剥削远村近邻的农民发家。他老婆饱食终日,不干活,只会替张发生儿生女,她给张发生了六胎,胎胎都是女孩。张发两公婆着急了,心想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继承不了家业,光耀不了祖宗,这不是白白替别人养老婆?为了生个儿子,张发两公婆不知到了多少个大大小小的庙求神拜佛,巴望神佛给他们送个儿子。谁知张发老婆又一连生了三胎,却是无首无足的怪胎。张发怕被传出去,只好打发家丁把这些怪胎草草地埋在自家后园的角落里。直到张发老婆生了第十胎,才算是生了个有头有手的男孩。两公婆把这男孩看得比宝贝还要宝贝,取个好听的名字叫金祥。

这个金祥虽有人样,却没有人脑,傻得一塌糊涂。四岁才会说简单的话语。到了七八岁,张发不惜花重金请了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到家来教他那宝贝傻儿金祥读书认字。这先生整整教了八年,金祥也学不出什么名堂来。教书先生觉得简直是对牛弹琴,只好宁愿放弃重金告辞了。

一天,张发把宝贝傻儿子叫到跟前说:“儿子,我花了重金,请教书先生教你读了八年书,你学会了多少字?”

金祥支吾着:“一、二、三。”

张发接着问:“就会一二三?那一字怎么写?”

金祥用手指头晃了一下。

张发问:“二字呢?三字呢?”

金祥又接着用指头晃了二下、三下。

张发再问:“往下‘四’字、‘五’字呢!”

金祥的指头胡乱晃了又晃。

张发十分沮丧,有点狼狈地对金祥说:“笨蛋!你娘怎么会生下你这么个蠢东西!”

这话被在里屋的张发老婆听见了,她气冲冲地跑出来把张发的话狠狠顶了回去:“金祥是我生的东西,难道与你的东西无关?”

两公婆闹归闹,骂归骂,过后还得合计,这宝贝傻儿子日后怎么办呢?思来想去,还得给他娶个媳妇。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亲家恐怕不可能,除非也有个像他儿子一样傻的女子,否则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傻儿子呢?

如果傻男配傻女,那简直是烂牛屎甩到烂狗屎里——更烂更丑。这可怎么行呢?

张发两公婆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上好人选——答呼。想到若能娶到答呼这样聪明伶俐的姑娘给自己的傻儿子做媳妇,顾不上门当户对,重要的是日后能撑家业,发下去。再且答呼娘这穷寡妇哪能管得了什么鲜花插牛粪,不会不从的。

张发两公婆主意一定,就差了村里三寸舌头一嘴油的媒婆到答呼家说亲。可这媒婆费尽口舌始终打不动答呼的娘,她死也不肯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家。

媒婆只好回来实禀张发,并给张发出了个歪主意说:“要说动答呼她娘,得靠她们族里的族长,答呼娘儿俩平时大事小事都听族长的,只要打通了族长,这事定能办成。”

这媒婆的歪主意,得到了张发点头称道:“好主意,就这样办吧!”

第二天,张发和媒婆来到了族长家。

族长是答呼家族里能说会道的长者,族里人称他三公,平时三公说话也在理,只不过家境不算好,免不了常为自家人的温饱问题发愁走神,也免不了为了自家的私利而忽略了义。

这天,三公见张发和媒婆亲自上自家的门,还提着一些礼物。三公很快就明白其来意。还没等三公发话,那媒婆就凭她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三公不知该怎样回答才好,接着张发也说道:“三公,如果答呼能成为我儿子金祥的媳妇,我们就是好上加好的亲家,只要我张发一家有吃有穿,有钱有财,你三公一家和答呼她娘就不会缺吃少穿,缺钱少财。”

听了媒婆和张发的一番话,三公心动了,微微点了下头,答应劝说答呼娘俩。

三公多次登上答呼的家门,对答呼她娘说:“答呼就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样有钱的夫家,人家不求门当户对,不嫌我们家穷,主动向我们求亲,我们怎能回绝呢?如果不从,那日后张发老爷能让我们好过吗?”

好说歹说,答呼娘儿俩就是不从三公的话,三公实在说的太多,答呼娘儿俩也没再多的话可说。只能把“坚决不从”的话儿憋在心里,用沉默以示抗争。

最后三公却说:“既然不说了,那这门亲就定下来。”

张发买通了族长三公以后,就把接亲的日子定下来。

到了接亲的那天,答呼见到接亲的人们已经到了自家的前门,就急着从后门跑,躲进了桂清家。但考虑到在桂清家躲只是暂时之计,躲过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答呼决定远走,桂清也舍不得答呼,于是也跟答呼一起走。

且说迎亲的人到了答呼家,见不着答呼,即逼问答呼她娘,无论怎样逼问,答呼娘只是说:“不晓得!”

不肯罢休的张发连忙打发走狗及家丁四处追寻,第二天把答呼绑回了张发的家。

在张发家的厅堂里,答呼被绑着坐在堂屋中间的一张木凳上,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张发对着漠视一切的答呼狂叫道:“你答呼不愿意嫁给我家金祥,可以,只要你答应我张发,办成三件事,那你就随你的意,嫁给那穷小子桂清吧!”

答呼没开口,只点了点头。

张发张口道:“第一件,要你答呼在一夜之间做好一双绣花鞋,能吗?”

答呼一点没有迟疑地点点头。

张发接着说:“第二件,限你答呼在一夜里把一匹黑布漂洗成白布,能吗?”

答呼还是果断地点头。

张发又在发话:“第三件,你答呼可要听好,再三想好,限你一天内把村头那块大大的田插完秧苗,能做到吗?”

答呼眼里闪着怒火,坚定地点了点头。

张发最后对着在场的人说:“那好,大家都看到了,族长三公也在,答呼点头答应能办成我提出的三件事,这就让她去办吧!”

接下来,答呼得以松绑,在张发及家丁们的监视下去做第一件事——做花鞋。

答呼很快找到花鞋所需的料,剪呀,钉呀,飞针走线,不到半夜,鞋底纳好、钉好,接着又飞针走线做鞋面,鸡叫两遍,已在鞋面上绣出了栩栩如生的花鸟,天刚亮,一双绣花鞋就做成了。

人们想不到,在平时,就是做鞋的巧手要做成这样的一双绣花鞋,至少也要三四昼夜,可答呼一夜就做成了。

第二天天刚黑,答呼从张发家丁手里接过一匹蓝靛染得乌黑发亮的黑布,同样在张发和家丁们的监视之下,她在自己挖来的碱土和稻草灰上加水,一次次把黑布漂呀,洗呀,手搓得发麻了,她仍不松手,无数次漂洗,黑黑的布匹渐次从她的手下褪去黑色,渐渐地由黑变白。也是天刚亮,那匹黑布被答呼漂洗成一匹雪白的布。人们难以想象,张发更是想不到。

张发满以为,无论如何,答呼是办不成第三件事的。

那是一块大大的田呀!要一天内插完这块大田,就是插田的能手,也少不了四五十个人,你答呼就是再有十几双手也办不到啊!

答呼没有丝毫的泄气,把黑布漂白以后,就从秧田里拔回所需的秧苗,一担担地挑回来,一头埋到大田里,飞快地插。饿了,累了,她忍着,撑着。腰弯背痛,她连伸都没伸一下,监视的人们怎么说,怎么看,她全然不顾。太阳下山了,天也将黑了,大大的一块田也快被答呼插满秧苗,眼前只剩下簸箕大的地方没插上,监视的家丁眼看张发要输啦,不由灵激一动,想引开答呼的注意力,便假装叫道:“哇!老鹰来叼秧苗了!”

答呼这时正插上最后一株秧苗,听到家丁的惊呼,不由得紧张地仰头看天,没想到竟然一个翻身躺倒在田里。仰望苍天,答呼再也起不来了。

好心的人们无不惋惜,他们把答呼埋在田头山岭上。后来人为了纪念答呼,就把这山岭叫答呼岭,答呼最后种的这块田则称为答呼田。

多少年来,这块答呼田,年年岁岁,稻谷飘香。答呼岭上的野花常开不败,万紫千红的花丛中,隐隐若现名垂青史的答呼坟。

如今,答呼的悲剧不再重演。答呼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与答呼田长存,与答呼田周围漫山遍野的鲜花一样久久绽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田好汉的传说
田好汉的传说(一)田好汉是个个子高、力气大、有本事的人。他原来在家做阳春,耕田回家时嫌牛走得慢,就用肩扛着牛,手提着犁走。后来他出外做生意。一次,他装了一船黄豆到下面去卖,碰上一个有本事的人,想和他比本事。那人上了船,见船头有一根大竹篙,故意用脚一踩,把竹篙踩断便说:“对不起,失错。”田好汉不在乎地说:“没关系。”顺手捡起断竹篙,轻轻一捏,竹篙成了细块,丢下河里。那人又抓了一把黄豆说:“你这黄豆干了没有。”用手一捏,黄豆成了粉粉。田好汉也抓了一把黄豆说:“不干还能出油?”用手一捏,油从手里往下滴。那人害怕了,悄悄地溜跑了。又一次田好汉到下面卖木材,住在一家伙铺里。这个伙铺的老板是个大财主,靠剥削发财。附近有个生意人,借了他五桶桐油,这老板一算,算成十多桶,逼着要那人还。这天晚上,那人在隔壁房间里哭,田好汉问他哭什么,那人一五一十对田好汉讲了。田好汉一听,气愤地说:“世上哪有这样不讲理的人,...
· 田一隽的传说续
(六)出使淮藩一次,他以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奉命出使淮藩。藩王馈赠他金器、象牙等礼品,他一概不受。他对送礼的人说:“藩王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贵重的礼品你们一定要拿回去。”藩王不知田一俊本意,以为他是怕遭人议论,而不敢收,就叫手下人把礼品藏在土特产中再送过去。田一俊看是一些土特产,又盛情难辞,就勉强收下。过后发现土特产中藏有贵重礼品,坚决叫人将礼品连同土特产一起原封不动退还藩王。(七)直言时弊明万历五年(1577年),关于“守制”问题争议,朝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一年的十月初五日,天上出现很大的变异的彗星。这颗慧星色彩苍白,拖着一条几丈长的白虹,从西南方直射东北,越过牵牛星,一直扫射到织女星。按荀子说法:“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荀子认为日食月食、风雨不时、怪星出现,这都是自然现象,哪个时代都...
· 田g的传说-穷婿拜寿丈人欺
穷婿拜寿丈人欺有一年,林公做生日,三个婿郎都去拜寿。头二个婿郎有家财,送的是大担的厚礼。田培家贫,只抓一头鸡公,一些米粉、蛋,写一副对联送丈人公。不料走到六保岬,鸡笼门散开,鸡飞走了,田g两夫妻抓了半天也抓不到,只得罢了。林公见了大、二两个婿郎送礼十分丰厚,就亲热款待;嫌三婿郎礼薄,连看都不看,一盅茶也不倒。晚上排客厅时,林公打开田g的对联一看,写的是:“天增岁月人增;春满乾坤福满。”两脚联尾都空一个字位,读来读去都不通,气起来就叫人把这对联贴到大门口去。(按礼节;亲戚贺联照亲疏、辈分依次贴在客厅。贴大门口,是对田g的看轻和侮辱)第二天,满厅宾客纷纷拜寿祝贺。田g拿起笔来,说:“我给丈人添福寿!”他满厅找遍都找不到自己写的对联。直至大门口才找到,田g就在上联尾添上“寿”字;本来下联要添上“堂”字,因联贴在门口,就在下联尾添上“门”字,对联成为: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众客人都围上来...
· 有哪些关于冲田总司的传说冲田总司的佩刀
提到冲田总司,在创作作品中描述他在池田屋的战斗中激烈地咳血、倒下已经可以说是理所当然。但是现在上述的说法在研究者之间并不被采信。因为明确纪录冲田曾咳血的是子母泽宽的“新选组始末记”,但冲田在事后仍加入追捕长州残党(也就是名保野亭事件7/13池田屋事件为7/8),翌月的禁门之变仍有冲田和近藤、土方、武田、永仓共同出动的纪录(西村兼文的“甲子战争记”),如果病情已进展到咳血的程度,实在无法想像还能勉强硬撑出动。一方面,庆应2年(1866年)左右,幕府御医松本良顺在为新选组集体检查诊断之际,记下了“有一名肺结核患者”,有一说认为这就是冲田总司。小岛鹿之助的“两雄实录”写道,庆应3年2月(1867/3)左右冲田罹病,周围的人都能察觉其明显的发病。而且在小岛鹿之助给近藤的信中还能看到他对冲田身体异常的关心。西村兼文的“壬生浪士始末记”中则说其在将屯所移转至不动堂村的9月左右患了大病。自此,一般认为冲...
· 传说典故-姑田游大龙
(一)游大龙的来历与分布姑田镇游龙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下堡村之邓屋。据考证邓屋八世祖邓应,明代人,出任潮州府检校,后定居潮州。其弟邓恭仍居姑田邓屋。明万历年间邓恭子孙到潮州探亲,在潮州看到舞龙,兴叹不已,便将龙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未几姑田邓屋于元宵节期间首次游龙,正月十四晚龙游中堡、厚洋等村落,村民们欢天喜地,家家门前点松明、放鞭炮迎接。当时的龙,偏小偏短,直径只有0.4米左右,长度只有20多节。以后经过多次改进至清乾隆年间,龙的高度、宽度已定型,龙的制作式样业臻完美,相承沿袭至今。龙头的高度为2.4米,长7米,大直径0.8米,眼圈直径0.7米,龙口大张,内含一个直径0.6~0.7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气势。龙腰每节高度2.2米,大直径为0.7米,长4.3米。龙尾高度为2.4米,长6米,大直径0.8米。因为龙头硕大,出游时一班要8个人,1个人看路,看前方有无障碍物,3个人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