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二月二炒包谷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5
转发:0
评论:0
二月二炒包谷,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改国号周,自称皇帝。玉帝闻听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

 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改国号周,自称皇帝。玉帝闻听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这下可苦了老百姓,从立夏到寒露,长达一百五十多天滴雨没落,片云不见,只旱得庄稼枯死,河塘干涸。后来,连吃水也困难了。眼看生路断绝,人们哭干了眼睛,哭哑了嗓子。众雨神听着人们的哭声,虽不忍心,但也不敢违抗玉帝的旨意。

  这天,忽然从远处飞来一朵云彩。那云彩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遮住了整个天空。一阵风吹过,“哗哗哗”下了一阵倾盆大雨。久旱得雨,人心欢畅,人们不顾衣湿身冷,纷纷望空礼拜。

  原来这是司管天河的玉龙行的雨。这玉龙上次为救民行雨,被打到凡间受罪,曾变成一匹白马,跟唐僧跋山涉水,受尽磨难。后因取经有功,被重新召回天河。这些日它听着人们的哭声,看着人被饿死的惨景,便不顾再次被打下凡间的危险,喝足天河之水,张开巨口行雨。玉帝听说,勃然大怒,又把它打下凡间来,压在一座山下受罪。山上立通碑,上写着:

  玉龙降雨犯天规,

  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

  除非金豆开花时。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玉龙原来是为老百姓触犯了玉帝。人们为了拯救玉龙,报答它的救命之恩,盼望它重上天,再降甘霖,急待金豆开花。他们找啊找,总是找不到金豆。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一,街上逢集,一个老婆儿背着一袋包谷去卖,一下没招呼好,袋口松开了,金黄金黄的包谷籽撒了一地。人们心头一亮,心想:这包谷籽不就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得这一方人都知道了,一齐商定到次日家家都炒包谷豆。

  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户把炒好的包谷花用簸箕盛着,供到当院,有的还端着送到玉龙身边。玉龙见人们待它如此好,再也忍不住了,便大声喊道:“太白老头,金豆开花了,还不快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人老眼花,看不真切,便一招手收了拂尘。玉龙的那座大山原是太白金星的拂尘化的,随着拂尘升起,玉龙一声长啸,腾身跃上云霄,用尽平生力气,对着旱得冒烟的大地“哗哗哗”又喷将起来,转眼之间,沟平河满,地得饱墒。

  再说玉帝这时正在灵霄殿看仙女歌舞,日值功曹进来禀报,玉龙又违旨降雨。玉帝急唤来太白金星责问。太白金星已知把事办错了,只得说:“你那时不是说等金豆开花便放它吗,今早我看见凡间的金豆都开花了,就收了拂尘。”玉帝气得浑身发抖说:“那是包谷花呀!”太白金星见玉帝发了火,就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直到玉帝的火消了些,才试探着说:“我想着咱天上的香烟全靠老百姓供俸,要是把他们都饿死了,咱以后咋办哩?”玉帝想了一阵,无可奈何,只得召玉龙回了天庭。

  虽然玉龙不被治罪了,但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年二月二那天,人们很早就起来炒包谷花。有的还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二月二各地习俗
东北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放鞭炮。西北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河北二月二在河北,农村早起有挑龙蛋的风俗,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男主人用水桶从村里的水井里打水,相传二月二的水井里会有龙蛋,挑回家里以求风调雨顺,取吉祥之意。河北部分地区,还有二月二自己家里炸麻花吃麻花的习俗。北京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北京一带,这天多食用春饼,叫做“吃龙鳞”,比较讲究的还在食用时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丝与菠菜、豆芽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时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酱,配上大葱,再夹上合菜,卷成筒状而食。此外,北方地区还时兴食用面条、水饺等,而且各地都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如食用面条叫“吃龙须”(吉林)、“挑龙头”(...
· 二月有没有花神?二月是哪位花神?
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一年共有十二个月,而每个月都有花神。你知道二月的花神是谁吗?二月一共有几位花神呢?一般认为二月有两位花神,一位男花神和一位女花神。男人怎么可能成为花神呢?可能很多人心里都是这样想的吧,其实不仅有男花神,而且十二个月都有男花神!二月的男花神是梅花花神——林逋。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北宋时期一位名叫林逋的隐逸诗人非常喜欢栽植梅树,此人终生不仕不娶,因喜植梅养鹤,常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人便称其为“梅妻鹤子”。林逋爱梅,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被赞美为神来之笔。故而,后人将其视作了梅花花神。二月的女花神是杏花花神——道觐。另外,还有其他说法,有说二月花神是杏花花神——杨玉环;也有说是杏花花神——燧人氏。杨玉环我们都知道,她不仅是唐玄宗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更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据说日本还有她...
· 二月二饮食习俗
吃春饼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吃猪头肉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
· 离别在二月天
琉璃瓦雨季、不再来。那些属于雨中的记忆,会慢慢随着岁月沉淀;那些曾经黑夜里独自抚平的伤口,被时光风干后慢慢结痂;那些属于我们的故事,是否有一天会被人写成故事,或是会被谱成传奇?那些我们一起憧憬的未来,谁会来兑现那满是诺言的空头支票?那些曾经杨柳依依的笑容,是否会在这个冬天再次绽放?那些时光如初恋的情人般难舍难分,哪怕一刻也要在彼此的视线里温存。渐渐习惯那种彼此的依赖,把习惯成了理所当然,当有一天渐行渐远,才发现,原来我们都带走了彼此的一切,甚至连一个笑容。于是、二十岁的少女,不再言笑。正月的天气好的让人觉得做任何事都有辜负良辰美景的负罪感。和煦的东风吹着花儿悄悄露出花骨朵,艳阳照得大地一片祥和,夜晚的阳光让晴朗的夜空如戴着面纱的少女,美有朦胧,若即若离。窗柩里斜射着几缕淡淡的月光,仿佛是远处飘来的杏花香,夜莺歌唱,这是在为谁高唱离歌?原来今夜月光黯淡,天空似乎下着细细的冰雨,故乡的一切似乎...
· 二月二龙抬头,你知道二月二的习俗和由来吗?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二月二成为民间节日始于伏羲。伏羲“重农桑,务耕田”,会在每年二月二这天亲自下田耕种。周代定礼制后沿袭了这一传统,在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从国君到大臣都会亲耕一亩三分地。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我国最古老的农历节日之一。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这是因为虫蛇、蚯蚓等动物被惊蛰的雷声惊醒后纷纷苏醒,结束冬眠,开始出来活动。夜观天象苍龙抬头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即“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向七个星宿为一组,并根据它们的形状划分为“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以此观测天象。东边的七个星宿组成一条“苍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从东方露头,在子夜时分,代表“龙爪”的星宿也出现在天际,形状就像“龙抬头”。而这段时间又恰逢生机勃勃的春天,就有了“春龙节”的说法。民间认为龙是祥瑞,操控风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