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神秘消失的古国(四):月氏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4
转发:0
评论:0
神秘消失的古国(四):月氏 ,月氏(yueshi)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

  月氏(yue shi)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其后西迁至中亚,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支。

  

  汉武帝即位之后,一直图谋反击匈奴,彻底消除匈奴人对中原的威胁。碰巧这时,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投降的人说:当年有一个月氏国,跟匈奴发生了战争。匈奴王率部击败了月氏,杀死了月氏王,把月氏王的头盖骨做成了喝酒用的杯子。战败的月氏人逃到了西域,对匈奴王侮辱月氏的事深感屈辱,一直想报复。但是月氏势单力薄,自己不敢讨伐匈奴,又苦于没有盟友,因此复仇的心愿难以实现。

  汉武帝听了匈奴人的报告,觉得月氏现在既然到了匈奴的西边,又与匈奴人有血海深仇,实在是讨伐匈奴大业不可多得的好帮手。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还可以让汉朝少花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于是,他下令贴出榜文,召募敢穿越匈奴控制的地区,寻找月氏并建立关系的使节。

  当时,人们只知道月氏国在在西域,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更何况,在汉朝与西域之间,阻隔着强大的匈奴。也许不能走到西域,就被匈奴人杀了。因此,没有人敢莹募而来。

  这时,张骞挺身而出了。张骞是陕西城固人,此时正担任汉武帝的宫廷侍卫。他觉得这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也是一件对中原有重要意义的事,于是首先应征。汉武帝很高兴,为他挑选了100名勇士随行,还让归顺的匈奴人堂邑父给张骞做向导。

  公元前138年,张骞开始了寻找月氏的行程。

  要到西域寻找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溜进匈奴人的地盘,尽可能隐蔽地行进。但没走几天,他们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张骞一行被送到了匈奴王庭,军臣单于很容易地得知了他们的目的,恼怒地斥问:“月氏在我的北方,你们汉朝人凭什么可以不经过我的同意,就越过匈奴与月氏通使?如果我派人出使南越,汉朝也允许吗?”虽然很恼怒,但不知道为什么,匈奴人并没有杀掉张骞等人,而是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堂邑父被分配跟张骞住在一起。匈奴单于还把一个匈奴女子强行嫁给张骞为妻,一来可以方便就近监视,而来也希望借女色和妻子之情让张骞投降。

 

 张骞被,度日如年,但并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脱身的机会。  日子久了,匈奴对张骞的监视也就慢慢松懈了。张骞跟堂邑父趁匈奴人不备,带着自己的匈奴妻子和孩子逃了出来,继续向西行进。由于是仓促出逃,他们没来得及准备干粮和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语。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语,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很快被引见给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有心结交,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直未能如愿。现在听说汉朝的使者到了,大宛王立即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了解到张骞此行的意图后,大宛王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

  康居东接乌孙,西接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接大宛和月氏。张骞在康居国打听到了月氏国的位置所在,异常激动,立即启程。他们一行经过龟兹、疏勒、于阗,几天后抵达月氏。

  张骞等人被带到了位于妫水之北的月氏王廷。在路上,张骞从随行陪伴那里得知,自从月氏王被匈奴人杀死后,因为王子当时年幼,大月氏就由王后乃真尔朵暂时代理王位。因乃真尔朵是女人,所以大月氏国的一切事物都由几位王公大臣主持,王后并没有太多权力。

  大月氏王后乃真尔朵听说有汉朝使者来访,也非常高兴,隆重接待了张骞。张骞被带进一个大毡帐里,王后向他询问了汉朝的情况,显得兴致很高。聊了一会,王后问张骞:“汉朝离我们这里很远,你为什么要来我们这呢?”

  张骞立即解释了自己的目的,请求大月氏与汉朝一同抗击匈奴。

  大月氏王后叹了口气,说:“匈奴太强大了,没有人可以打败他们。确实被匈奴人残忍地杀害,但那毕竟是过去很多年的事了。现在,我们已经迁徙到了这里。这里离匈奴很远,中间隔着几个国家。这里水草丰茂,碧原来的地方更能养育牛羊。你也看见了,我们在这里是大国,没有人敢侵袭我们,无论是大宛、大夏,还是安息、康居、身毒,他们都不敢像匈奴那样侵袭我们。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很富裕,有无数的羊只马匹。我们不想冒着可能失去现在的幸福的危险去攻打匈奴。更何况,我是个王后,有些事,我即使想帮你也无能为力,很多事情上我都要听其他王公大臣的意见。而问题就在于,我们所有人都很蛮族现在的生活,没有人希望这样的生活被打破。”

 

 第一次会谈就这样无果而终了。但张骞还不死心,想等待时机再一次劝说月氏王后。在月氏逗留半个多月后,月氏王后又召见了张骞。张骞再次向月氏王后陈说了结盟之事,月氏王后并不关心张骞所说之事,她只是询问了汉国的事物,并仔细询问了汉国皇帝的传承以及执政等一些事物,张骞依自己所知如实回答。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期间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返回。途中,再次经过匈奴地界,张骞等人又被匈奴人发现并被扣押。幸好匈奴内部突然发生了内乱,张骞等人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从向西域出发到回到长安,张骞张骞这一次行程足足花了13年时间。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并提到他在大夏看见中国邛山(在今四川)出产的竹杖和蜀地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蜀地不远。

  虽然没能完成联系月氏人共击匈奴的任务,但已经对匈奴打了许多胜仗的汉武帝并不在意。张骞13年里不忘使命已经让汉武帝非常感动,更何况张骞还带回了西域诸国的情报。汉武帝认为张骞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后来又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去通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300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0000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张骞留在乌孙,与乌孙王商讨抗击匈奴事宜,同时打发,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等国。不久,张骞回到长安,一年后病故。之后,张骞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他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从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在两千多年前成功的外交活动,加强了西北边境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友好团结关系,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发展了我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和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首次交流,开创了“丝绸之路”。

  而这条丝绸之路的形成,却是起源于汉朝对月氏国的寻找。因为一个偶然的消息,张骞远赴西域,使月氏国重新出现在历史上,还为汉朝与世界的沟通打开了方便之门。这

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次奇妙的旅程。  月氏的历史,第一次被中原人翻开了。

  通过张骞的西域之行,人们找到了被匈奴击败后迁居西域的月氏人。那么,西迁之前的月氏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人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是说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有时候会向反面转变,难以预料。事实确实常常如此。虽然西域的月氏国使匈奴如洪水猛兽,但其实月氏人当年也曾有过让匈奴人低头的风光。

  月氏是我国古代河西一带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古代史书中称其为析枝、禺氏或禺知。《史记·夏本纪》曾记载说:“弱水既西……三危既度……织皮、昆仑、析枝、渠搜,西戎即序。”其中的析枝,就是指月氏了。《逸周书》“王会”篇中也记载说:“禺氏陶涂。”这是指禺氏向西周成王朝贡的事。《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十三年,周穆王西巡,来到黑河流域的“禺知之平”。有学者考证,“禺知之平”就是今天甘肃的张掖一带。当时,张掖一带叫做蒯邦,是月氏首领蒯柏綮统辖的地方。周穆王那一次访问受到蒯柏綮的热烈欢迎与款待。蒯柏綮奉献给穆王豹皮10张、良马26匹。穆王让他的宠臣井利接受了这些礼物。

  虽然月氏在世人面前以一个民族的形象出现,但究竟是什么种族,说法却五花八门。有人认为月氏人是鞑靼族,有人认为是藏族,有人认为是日耳曼族的哥特人,有人认为是族,有人认为大月氏与匈奴同种。

  月氏人的由来也是一个不解之谜。有人认为月氏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民族,有人认为月氏人是北方民族,有人认为月氏人是秦汉时从雁门西迁到河西的,有人以为月氏人是从塔里木盆地西南角帕米尔一带迁来的,还有人认为月氏人是从鄂尔多斯迁徙过来的。

  月氏人的活动范围相当大,从天山中部一直延伸到贺兰山甚至黄土高原,但活动的核心则在河西地区。有人据此提出,月氏的故乡应当在天山北麓东段的巴里坤草原。但月氏人又不仅仅是游牧民族,他们过着一种筑城定居与游牧相结合的生活,这与吐火罗人非常相似。月氏人在河西留下了众多的地名,这些地名中有很多都能用吐火罗语去解读。也许,月氏人就是吐火罗人的一支。月氏故都昭武城的“昭武”二字,其实就是“张掖”的异译,两者都是吐火罗语王都、京城之意。

  春秋时期,月氏逐渐强盛。这一时期的月氏人曾活动到陇西,与秦国建立物物交换关系。秦穆公时,月氏成为秦与西方各族货物交流的中介。

  战国时期,月氏进一步强盛,赶走了原本居住在敦煌一带的乌孙,统一了河西,正式

建都昭武城。西域康国人的商队就常到昭武城去做生意。当时,中国丝绸通过昭武城由康国商队转往西域与欧洲,甚至远到非洲。因此可以说,月氏人是最早将中国物质文明传到中亚甚至欧洲和非洲的古代部族。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期,月氏更为强大,所谓“东胡强,月氏盛”。当时月氏已经成为有“控弦十余万”的强大的游牧民族,在今天的民乐永固一带修建了都城。这一时期的月氏人在河西的统治处于全盛时期。而匈奴的头曼单于因为入侵秦国,被秦国大将蒙恬率军杀得大败而归,元气大损。此消彼长的经历使月氏成为匈奴身边的强国。月氏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了匈奴安全。因此,匈奴人不得不一面对东胡唯唯诺诺,一面对月氏时时退让。

  后来,头曼单于将儿子冒顿送到月氏为人质。这一方面是为了讨好月氏,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以便立继娶的夫人生下的儿子为继承人。所以,在将冒顿送到月氏不久头曼单于就起兵袭击月氏,以激怒月氏。

  果然,月氏人被匈奴偷袭后非常愤怒,要杀冒顿。勇敢机智的冒顿早就得到了风声,偷了匹快马逃回匈奴。

  回到匈奴的冒顿心怀怨恨,经过周密准备,于公元前207年射杀了父亲以及继母、同父异母的兄弟,自立为单于。公元前203年,就在刘邦刚刚建立汉朝的时候,冒顿单于打败东胡,获得了胜利。解除东胡的威胁后,冒顿立即对月氏发起攻击。他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屈辱地被送到匈奴做人质,还差点被月氏人杀死。匈奴经过冒顿的苦心经营,已经强大到不可一世的地步。月氏人抵挡不住匈奴猛烈的进攻,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开始衰落。月氏人大部分人经过这次惨痛打击,不敢再与匈奴人为邻,被迫离开河西,倾族西退,这些月氏人被称为大月氏。

  月氏国的西边是乌孙国。大月氏人向发,就自然侵犯了乌孙的领地。战争再次暴发。月氏人虽然敌不过匈奴人,但实力却不是乌孙等国能比的。乌孙很快战败,国王难兜靡被杀死,大片国土被月氏人侵占。乌孙人对此敢怒不敢言,匈奴人趁机主动找上门来,收养了乌孙王留下的新生王子猎骄靡。对于大月氏,匈奴也没把握能一口吃掉,自然希望能与其他势力联合。乌孙既对月氏人有仇恨,又不是个能动摇自己地位的大国,匈奴王于是豪爽地援助了乌孙,使乌孙的实力迅速得到增强。猎骄靡长大后,在匈奴帮助下重新统领乌孙部众。在老上单于死前不久,猎骄靡为报杀父之仇,率部,攻破大月氏。从此,乌孙留居伊犁河流域。月氏王国迅速被毁灭,月氏王也在战争中被杀掉。匈奴王取来月氏王的头盖骨,外蒙牛皮,内嵌金箔,将这块头盖骨做成酒杯,以此炫

耀匈奴的武力。还有一种说法称,匈奴王将月氏王的头骨做成了供便溺的夜壶,以羞辱月氏。  大月氏人在受到双重打击之后再也无法在当地立足,只好穿越西域跳跃性地西迁。他们历尽坎坷,经大宛南下,击败大夏,使大夏降附,建王廷于妫水北,定居下来,建立了大月氏国。

  在大月氏人西迁的时候后,月氏人还剩下一小部分不愿到西域去。这些月氏人往东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与羌族杂居,被称为小月氏。当时的甘肃和青海,尚在中原统治区域之外,为匈奴所管治,小月氏人中部分融入匈奴,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他小月氏人则到多被羌族、汉族同化。三国以后,小月氏人的名字逐渐消失,不再见于史书了。

  

  

  公元前989年,周穆王西巡到甘肃的张掖一带,受到月氏首领蒯柏綮的欢迎与款待。蒯柏綮献上豹皮、良马,以示友好、敬服。

  

  战国时期,月氏人驱逐了居住在敦煌一带的乌孙人,统一河西,正式建都昭武城。

  

  战国末期,月氏强盛。匈奴头曼单于将儿子冒顿送到月氏为人质,并起兵袭击月氏。愤怒的月氏人要杀掉冒顿,但由于月氏人的疏忽大意,冒顿事先得到风声,骑快马逃回匈奴。为报此仇,杀父夺位消灭东胡后,冒顿进攻月氏。月氏人大败,迁离故土。后又遭乌孙、匈奴联合袭击,月氏王战死,大部分月氏人继续西迁,定居妫水北,建立大月氏国。

  

  公元5世纪后半叶,大月氏国被曮哒人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神秘消失的古国(四):月氏
第四章月氏——域外的逍遥国月氏(yùeshì)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其后西迁至中亚,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支。历尽艰辛,张骞让月氏王国重现汉武帝即位之后,一直图谋反击匈奴,彻底消除匈奴人对中原的威胁。碰巧这时,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投降的人说:当年有一个月氏国,跟匈奴发生了战争。匈奴王率部击败了月氏,杀死了月氏王,把月氏王的头盖骨做成了喝酒用的杯子。战败的月氏人逃到了西域,对匈奴王侮辱月氏先王的事深感屈辱,一直想报复。但是月氏势单力薄,自己不敢讨伐匈奴,又苦于没有盟友,因此复仇的心愿难以实现。汉武帝听了匈奴人的报告,觉得月氏现在既然到了匈奴的西边,又与匈奴人有血海深仇,实在...
· 神秘消失的古国(四):乌孙
第五章乌孙——流浪的西域骑士乌孙国西汉初期游牧于天山以北。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后放弃敦煌祁连间故土,迁至伊犁河流域游牧。后来与汉朝共同对付匈奴,汉朝先后有细君、解忧公主下嫁乌孙。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有了大小昆弥两个王统,分疆而治。二者都是内讧迭起,变乱丛生。西域古族——乌孙(一)乌孙,是西域一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建立的国家的国名。它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据说,乌孙族是西戎乌氏国被秦国灭亡后西迁的余民行成的。乌孙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在放牧的同时还常常狩猎。他们住在毛毡帐篷里,以牛羊肉为食,以牛羊奶为饮品,风俗与匈奴族一样。乌孙国的马最为著名,当时富人养的马多达四五千匹。在汉朝人眼中,当时的乌孙人是一群性情刚烈暴躁、贪婪狠毒、不讲信用的人,经常兼营强盗的营生。有关乌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传》中,...
· 神秘消失的古国―辽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契丹民族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后被金国所灭。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被迫西迁,在今天的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又称哈喇契丹国,后被成吉思汗所灭。之后,契丹的残余势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儿漫王朝,但不久还是在黄沙弥漫的异国他乡销声匿迹了。契丹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辽寺和辽塔就是其文明的体现。至今在黄河以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古佛寺和佛塔,有的始建于辽代,有的在辽代翻修过。它们巍峨雄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挺拔。尤其山西省应县的释迦塔,是全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历经多次地震而不...
· 神秘消失的古国---西夏
西夏是指党项(xiāng)族在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王朝。西夏王朝的缔造者党项羌原居于黄河河曲一带,是诸羌族中的一支,北朝末年逐渐强盛。西夏后期,锐不可当的蒙古铁骑曾先后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却在西夏国门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也因中了党项人的毒箭而毙命。后西夏最终因弹尽粮绝投降,蒙古军队血洗西夏,将西夏宫殿、史册付之一炬。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遭遇灭顶之灾。1、西夏的来源与建立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1038年,元昊称帝,国名大夏,又号白上国,在汉籍中习称西夏,又有唐古、唐兀、河西、弭药等称。西夏传十帝,前后190年,至1227年为蒙古所灭,先后与辽、北宋、金及南宋鼎立。西夏疆域,东临黄河,西界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接萧关(今甘肃环县北),北抵大漠。盛时辖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及陕...
· 神秘消失的古国――东胡国
中国历史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得名。它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代,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从有史记载以来,东胡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春秋战国时曾打败燕国,秦末,曾向匈奴进行敲诈、勒索。东胡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周秦两汉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今内蒙古东部,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一面和草原上的各族不断互相融合,一面又不断迁入中原与汉族融合,最后都融入汉族之中。因此东胡实际上是汉族祖先的一个主要支系。东胡族何时建立国家文献中没有更多的记载可说明。但从《史记·匈奴列传》提到燕将秦开曾在东胡做人质、及东胡以有王的记载,可推断出东胡在战国时就已经建立了国家,因此同时也形成了东胡民族。关于东胡的起源,有人认为,春秋时的山戎是东胡的前身。到了战国时期,山戎改称为东胡。按这种说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