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主题:我对李广的一点看法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9
转发:0
评论:0
主题:我对李广的一点看法 ,李广的军事生涯,他的被擒是一个转折点。“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

  

  李广的军事生涯,他的被擒是一个转折点。“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这一战的确是李广蒙羞的一战,所以不能不说。当时汉军四路人马各万骑击匈奴,仅卫青破龙城斩数百人,其余各路皆败。对于这一点,不能不分析一下。假设卫青遇到的匈奴军实力相当或者只是稍逊的情况下,匈奴军以守城之地利,且有以往对战累胜的心理优势,而此战却被破城,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再则,龙城作为匈奴的政治中心,此一战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若匈奴兵力不弱的情况下,仅亡数百人便弃龙城而去,这又怎么可能呢?既然卫青确实破了龙城且杀敌数百,那只有两种可能,一卫青以计取胜,二卫青所遇为弱敌。卫青的其它战役太史公皆作大量篇幅报道,而此役以计取胜又怎可不写明呢?实在是于理不通。我只能相信卫青此次所遇是弱敌。并且此役其它三路皆败,这不能不说明此役的决策失误,一次决策有误的战役而卫青却可以破龙城,分析这样的胜利而忽视其中的运气因素,这样的分析是不严谨的。请注意,我在此并非说卫青胜利全靠运气而与个人能力无关,我只是想说明,卫青此战的运气很重要。此次关于此役李广被擒之事,我不能不拿杨继业的被擒作比较。同样是错误的决策,同样是被擒,为什么没有人指责杨继业不够勇猛却怪罪李广呢?难道只是因为杨继业被杀而李广能天下无双之勇力逃脱?再则,因为此便说李广容易被擒,试问,李广七十余战,若易被擒又岂止于这一次?

  

  此战之后,李广便被贬为庶人。虽然以后又被启用,但其军事生涯从此开始走向没落。请看此役后李广还有多少战事。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

  

  史记上只有以上三处战事,想史记不至于对李广的战事有所遗漏吧。

  

  第一次,广从大将军,诸将多封侯而广无功,暂且留至下文讨论。

  

  第二次,广以四千骑突逢左贤王四万骑包围,左贤王所领皆精锐这点相信大家没有异义,敌十倍于我且是遭遇战,而张骞军仍未至,这怎么不能不说是李广的不遇呢?或者

责怪李广走得太快了?也不等等张骞?  

  第三次,李广更是被派往偏道,迷了路,连敌人的影子也没看见。

  

  只看到李广无战功得以封侯,却不曾看到,李广有多少机会去立可以封侯的战功呢?而相比之下,卫霍等人的机会又何嫌其多呢?

  

  再说说第一次广从大将军而无战的事。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让李广不独当一面而跟踪卫霍,也一定能象李敢那样封侯。那么此次李广跟随大将军又为何无功呢?是李广不再勇猛了吗?非也,此后李广还能以四千骑挡四万骑,可见其并非不勇猛,猛志尚存却不能立功,这又是为什么呢?书中没有写明,我们也不能瞎猜,否则是对古人的不尊重。但此处疑点甚多,因为一个疑点甚多的证据便妄下判断,这样的判断是不严谨的。

  

  “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请注意这里,李广自被擒之后所参加大战又能有几多呢?屈指可数。而在此役之前,有可曾有一人以击匈奴而封侯呢?且其所言“尺寸之功”非平常之“尺寸之功”,乃“以得封邑”之“尺寸之功”,小战立小功,是不可以封侯的,如那样,大汉的侯爵恐怕会太多而养不过来了。

  

  以上是我对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的看法。

  

  转自Netor网同纪念 马踏匈奴——霍去病纪念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主题:我对李广的一点看法
■友善的狸猫李广的军事生涯,他的被擒是一个转折点。“其後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这一战的确是李广蒙羞的一战,所以不能不说。当时汉军四路人马各万骑击匈奴,仅卫青破龙城斩数百人,其余各路皆败。对于这一点,不能不分析一下。假设卫青遇到的匈奴军实力相当或者只是稍逊的情况下,匈奴军以守城之地利,且有以往对战累胜的心理优势,而此战却被破城,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再则,龙城作为匈奴的政治中心,此一战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若匈奴兵力不弱的情况下,仅亡数百人便弃龙城而去,这又怎么可能呢?既然卫青确实破了龙城且杀敌数百,那只有两种可能,一卫青以计取胜,二卫青所遇为弱敌。卫青的其它战役太史公皆作大量篇幅报道,而此役以计取胜又怎可不写明呢?实在是于理不通。我只能相信卫青此次所遇是弱敌。并且此役其它三路皆败,这不能不说明此役的决策失误,一次决策有误的战役而卫青却可以破龙城,分析这样...
· 我对农姓的一点思考
我对农姓的一点思考有天我在书店看本关于姓氏的介绍,特意翻到农氏的名人介绍里看,却见写着:“农氏也为一历史悠久的姓氏,但我们翻遍典籍也找不到名人。其子孙繁而不旺,实在可惜。”于是我又翻了几本姓氏介绍的书籍,至多也就写个侬智高,或名不见经转的什么举人.我郁闷啊,同胞们代代繁衍了几千年,怎么就出不了个响当当的名人!其他再小的姓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能产几个个把名人啊.看着其它姓的名人排了好几排,而自己的却一个人也没有,心中很不是滋味。记得初中的同桌姓李,他常捧着历史课本侮辱我们农氏,说自己李姓名人如何如何.我在一旁无话可说.在省外读书,说到自己的姓,有些人有种异样的眼光.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我们都是低能的遗传吗?是我们生活的区域产生不了人物吗?是我们人数少而无法量变到质变吗?肯定不是!!相信,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思想意识"与"大时代"的越来越广泛和紧密的结合.将来终会产生出农氏名人的!我们应该把...
· 为什么我们要续修家谱?谈谈年轻人对修家谱的一点看法
在一个家谱论坛上看到一个话题讨论,主题是关于现在的年轻人怎么看待修家谱、族谱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一部分人认为修谱意义不大,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修家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花了很多钱做出来的家谱可能质量也不高。有一位朋友说,他曾经协助自己的外公修谱,但是也只是上溯了五代,旁支也只到了自己的堂兄弟,很多人名都已经无法去考证了。另外,传统的家谱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父权意识已经过时了。很多传统的家谱里面只记载同姓名字,不记女婿,媳妇只记姓氏。这样的记录方式很多女性就不会积极去参与修谱了。另外,在中国古代,私修家谱之所以盛行,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记录宗族世系繁衍,但是当代社会,很多人最多也就生育一两个子女。所以,时代在变化,他们认为家谱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自然也就慢慢走向衰亡了。但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个网友说他们家的族谱,一开始也不记录女儿和女婿,现在无论男女把名字都写上了。她认为修家谱...
· 我对武公――膑公世系的看法/孙学法
当前对武公――膑公世系有三、四种看法,原来看法是我们老谱记载不全,与《新唐书》只差操公这一代。自2005年全国近20个省市代表在孙膑故里鄄城中华孙氏宗谱研讨会上,不少代表谈到他们已加入顺、机、操三世,《史记》记载武公去世百余年后有孙膑,因此我们加入了这三世,现在桂林宗亲又提出了操生F(千),F(千)生膑。想做好全国乐安孙氏宗谱,全国孙氏世系统一是当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各位宗亲必须达成共识。下面我就如何达成共识谈一点个人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诚请各宗亲指正:一、关于各地世系平衡问题。我在十余年收集、整理、研究各地孙氏宗谱材料中,对世系做了一个分析: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老谱,以明清时期所修家谱居多。自明洪武年间至今,约600余年,大部分自开基祖至今约传17―26世;在3000口人的族众之间,最高世系与最低世系之差多数为9代左右,按中间计算约为30年一代。这是人生繁衍的科学依据,也是现实。立国宗亲有一...
· 关于沉香分类的一点点看法
我们知道,通常沉香大类上被分为熟结和生结,从风化的角度上又分为,水沉、土沉、蚁沉、倒架、活沉等。沉香的熟结、生结,分类还是比较合理的,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分类方法。因为沉香经过漫长的风化后,环境和时间改变了沉香的外在以及内涵。很像我们每个人,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成熟的气质。没经过时间风化的沉香,和经过时间的风化的沉香,味道的表现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生结熟结是比较客观的、国际上通过的沉香分类方法。而对于水沉、土沉、蚁沉、倒架、活沉等这些所谓的分类方法,我认为更多是一个“品名”,严格上不能算是沉香的正式分类标准。因为它并不够准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野生沉香树所生长的环境是热带雨林,而热带雨林的气候是极其复杂的,经常有特别长的雨季,台风和热带风暴更是家常便饭。不要说已经死亡的沉香树体,就是活的沉香树也都经常要遭受狂风暴雨和泥石流的冲刷。因此,沉香的风化过程经常是交叉的。也就是说,旱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