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梦想-赵充国平羌
前99年五月,汉军北讨匈奴。赵充国效命贰师将军李广利麾下。李广利出师酒泉,兵锋直指匈奴右贤王,两军交锋百余合,万马驰骋,矢石遮天蔽日,汉军不敌被围。汉军乏食,士卒多有伤亡。赵充国在这种情况下首次展现他杰出的战场判断能力:他推想匈奴的策略是围而不攻,通过饥荒而非流血逼使汉军投降;因此汉军的面前只有两条道路可选:要么拼死突围死里求生,要么缴械投降。李广利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充国选拔壮士组织突围。充国披挂完毕,手提环手刀飞身上马,带领百余精锐如离弦之箭奋勇杀出,李广利率领大军掩杀在后。匈奴见汉军突围甚急,立即上马堵截。充国领兵冲杀在前,好生骁勇,所到之处,莫不披靡,两军酣战良久,汉军血战突围,充国虽勇,然匈奴甚众,身亦负伤二十余处。武帝闻之,当即特别召见,让他脱下衣服察看他的伤口,予以赞扬,官拜中郎,后升为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在以后的数次军事生涯中又屡立大功,皇帝对他很是器重。
前63年,羌人叛乱,先零羌联合本族各部落,强渡湟水,占据了汉朝边郡地区。为了抵御汉人的进攻,羌族二百多位部落酋长会盟消除冤仇,交换人质,订立攻守同盟条约。
宣帝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召见赵充国。赵充国分析了羌族的情况,以及与匈奴的关系,指出一旦他们“解仇交质”,并与匈奴勾结在一起“到秋马肥,变必起矣”,因此建议立即让边防部队作好战备工作,同时派人去离间羌族各部落。宣帝采纳了赵充国的建议,于是选派骑都尉义渠安国出使羌族。不幸的是,义渠安国并不按照赵充国的建议行事,反而激发了羌人与汉人的矛盾,自己也被打得大败而归。
前61年春,宣帝任命已七十三岁的赵充国为统帅出征陇西。宣帝问他:“羌人目前的势力究竟有多大?要带多少兵去?”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上的事难以遥测,我愿先到金城去,察看情况后才能提出作战方略。羌族虽说是人数较少的民族,但它背叛朝廷,是叛逆行为,注定会失败的,请陛下相信我能担当此任,陛下就不必担忧了。”
赵充国率领一万多骑兵先杀到了金城,准备渡过黄河向北进军,为了防备羌兵在汉军渡河时突然出击,他先派出三个分队趁夜偷渡过河,在对岸建立滩头阵地,以掩护全军过河。第二天全军过河后立即构筑营垒严阵以待,不久,便有一百多个羌族骑兵到汉营附近来寻衅挑战。赵众将领建议出阵迎战,充国传令:“我军远道而来,人马疲惫,敌骑都是轻装精兵,也可能是专门来引诱我们的小股前锋,我们既然大军出征,应以全歼敌军为目的,而不要贪图局部的小胜利。”羌兵见汉军不动,只好扬尘而去。赵充国派人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