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出轨皇后都有哪些?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9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出轨皇后都有哪些?,汉惠帝张皇后:舅舅与甥女间的婚姻汉惠帝的皇后是吕后的外孙女,名张嫣,

  

  汉惠帝张皇后:舅舅与甥女间的婚姻

  汉惠帝的皇后是吕后的外孙女,名张嫣,字淑君。

  她的婚姻是宫廷权力争斗的产物,从她九岁嫁给了舅舅的那天起,她就开始了高贵而凄苦的生活。

  惠帝自从“人彘”事件以后,内心痛苦无比,舅甥之间的婚姻关系更让他别扭,他整日与宫女和男宠私混饮酒,不愿亵渎他的小外甥女儿。婚后三年,便抑郁而终。十二岁的张嫣就当上了有名无实的皇太后,在吕后的专权下,她没有任何权力,只是孤独地活着。

  吕姓之祸平息后,文帝即位,封薄姬为皇太后,张嫣失去了皇太后之位,更加凄苦。公元前163年,她默默地死去,年仅三十六岁。她没有葬礼,没有墓志碑文,连封号也没有,只是被习惯性地成为孝惠皇后,就连她的坟墓也是简陋而粗鄙的。

  嫁给姑父和小叔子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科尔泌贝勒蒙古思之子寨桑的女儿,名布木布泰或大玉儿。她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天命十年二月,嫁给姑父皇太极,时年仅13岁,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孝庄文皇后一生诞育过4个孩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生皇九子福临,即后来继位的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年幼的福临即位,其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她对顺治精心培养,为维护儿子的帝位和大清国的大业用尽心血,但因观念不同,常与喜欢汉文化的顺治发生冲突。

  顺治亲政之前,孝庄文皇后摄于多尔衮的权势,委曲求全,故有太后下嫁的传闻。而初进北京后,顺治与中原文化进一步接触,他广用汉人,对许多满族原先旧制进行改革,触犯了皇亲贵族的利益。作为母亲的孝庄这时对儿子也很不理解。而在儿子死去十年后,她与孙子康熙一起到孝陵看望顺治,她这时感到自己对儿子很愧疚,她越来越发现,儿子在满汉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看法比她更有远见,更为明智,更有利于清朝的巩固。此次谒陵标志着孝庄与儿子彻底和解。

  两代王妃陈贵人

  杨广不安于室,不仅急于要当皇帝,对父皇的两位新宠更是虎视眈眈。仁寿四年﹝公元六零四年﹞,文帝病重,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都侍立在侧。文帝见她们一直侍奉自己没有休息,赶紧让她们更衣小憩。宣华夫人离开仁寿宫往更衣时,遇上了太子杨广。杨广见父皇病重,眼前人又是如此绝色,便恣意妄为上前非礼。宣华夫人哭喊着,好不容易才挣脱了杨广的纠缠。她衣履不整的赶回仁寿宫,向文帝哭诉杨广的无礼。文帝听后自是大怒,悔恨当日废杨勇而立此忤逆之子,本来他打算召大臣前来商讨废太子一事,可是,宫中早已遍布杨广的爪牙。结果,文帝病重身亡,也有传说指杨广知道父皇打算废太子后便先发制人杀了久卧病榻的文帝。

  文帝驾崩,宣华夫人的恶梦才刚开始。就在文帝病逝的这一天,杨广派人送了一个金盒予宣华夫人。宣华夫人与宫人们都很惊恐,害怕杨广对当日非礼一事加倍报复而下诏以毒酒赐死众人。可是当宣华夫人打开金盒时,却发现不是毒酒,而是一对同心结。

  宫人们知道并非赐死,都感到十分欣慰,可是宣华夫人却不这么想。杨广恐怕是不会放过她了。在众宫人的请求下,宣华夫人勉强收下了同心结。当夜,杨广便迫奸了宣华夫人。当时同样被杨广强占的还有容华夫人蔡氏。

  只是,这一切都瞒不过杨广的嫡妻萧氏。结果,萧氏在宣华夫人面前痛斥杨广奸淫父妃的罪状,又威胁他若不送走宣华夫人,便把这丑闻公诸天下,迫得杨广只好把宣华夫人送到远离禁宫的仙都宫居住。但他对宣华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华夫人迎回宫中。

  但宣华夫人心里实在不愿以身侍奉父子二人,以致终日郁郁寡欢,回宫一年多便病逝,终年二十九岁。

  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权术。

  637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武氏以美貌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别发为尼。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翌年生是长子李弘,晋为昭仪。

  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654年,武昭仪产下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有一天,王皇后闲得无聊,到昭仅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她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嫁祸于王皇后。655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的历法都有哪些?
包括已颁行的和未颁行的有可考的有这些:有名称可考的中国古代历法,据汪曰桢《历代长术考》、朱文鑫《历法通志》、毋茍先生《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书记载,有115种。1、黄帝历2、颛顼历3、夏历4、殷历5、周历6、鲁历7、历术甲子历8、太初历9、三统历10、四分历11、七曜术12、乾象历13、黄初历14、太和历15、景初历16、泰始历17、刘智历18、乾度历19、通历20、永和历21、三纪甲子历22、玄始历23、永初历24、三宣元历25、既往七曜历26、元嘉历27、建元历28、大明历29、景明历30。神龟历31、正光历32、兴和历33、大同历34、九宫行答历35、七曜律历36、天保历37、北周历38、灵宪历39、天和历40、刘孝孙历41、甲寅元历42、孟宾历43、大象历44、开皇历45、七曜新术46、张胄玄历47、皇极历48、大业历49、戊寅元历50、符天历51、麟德历52、经纬历53、光宅历5...
· 中国古代的历法都有哪些?
包括已颁行的和未颁行的有可考的有这些:有名称可考的中国古代历法,据汪曰桢《历代长术考》、朱文鑫《历法通志》、毋茍先生《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书记载,有115种。1、黄帝历2、颛顼历3、夏历4、殷历5、周历6、鲁历7、历术甲子历8、太初历9、三统历10、四分历11、七曜术12、乾象历13、黄初历14、太和历15、景初历16、泰始历17、刘智历18、乾度历19、通历20、永和历21、三纪甲子历22、玄始历23、永初历24、三宣元历25、既往七曜历26、元嘉历27、建元历28、大明历29、景明历30、神龟历31、正光历32、兴和历33、大同历34、九宫行答历35、七曜律历36、天保历37、北周历38、灵宪历39、天和历40、刘孝孙历41、甲寅元历42、孟宾历43、大象历44、开皇历45、七曜新术46、张胄玄历47、皇极历48、大业历49、戊寅元历50、符天历51、麟德历52、经纬历53、光宅历5...
· 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都有哪些?
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在县,曹洪所储之款连曹操也自认不及。《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事情是这样的: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觉得肉痛,百般托词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由头把这位堂叔下到狱中,准备处死他。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职、减爵位之处罚。二是王戎。在著名的《世说新语》中,有专门的一个章节,是写“俭啬”的,一共有九个故事。其中的四个,是有关官至司徒的大名士王戎的。《世说新语》“俭啬”中说,“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就是王戎说生性吝啬,...
· 中国古代皇帝们都有哪些奇怪的嗜好呢?
中国古代皇帝几乎都有同样的爱好:女人美色、打打杀杀、施行酷刑。。。。。。但有的皇帝的爱好就莫名其妙,今天要说的就是某些皇帝的奇怪嗜好。喜穿紫衣的齐桓公《韩非子》书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非常喜欢紫色的服装,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都做模仿秀,像“文革”时期,全国山河一片红,男女老少爱绿装,向齐桓公看齐,以衣紫为荣。于是,紫色布料价格猛涨。齐桓公深感忧虑,他对大臣管仲说:“由于我喜欢紫色的服装,使得全国上下都穿紫衣,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现象,该怎样制止这件事情呢?”管仲说:“如果你想要制止这件事情,最好就向大家宣布,说我不喜欢紫色衣服。”不出所料,齐桓公“我现在讨厌紫色”的话语一出,就很少见到穿紫衣的人了。好士细腰的楚灵公《墨子·兼爱中》说:“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王个人的一个癖好...
· 中国古代皇帝、太子和后宫的称谓都有哪些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7、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