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人吃什么油?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8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人吃什么油?,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

  

  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现在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先人他们是吃什么油呢?

  动物油脂

  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按古籍《释名》的说法,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

  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其余的已经基本退出蔬菜行列成为野草了,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蔬菜品种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从外国引进来的。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

  植物油脂

  植物油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很长的种植历史,品种也很丰富。比如大豆,古代叫做菽,春秋时期已被列为五谷之一,但那个时候的这些作物主要是作为粮食蔬菜作物,真正用来做榨油原料的,大概在汉朝才出现。而现在人们常吃的大豆油,在古代中国却是很少见的,独领风骚很多年的是芝麻油,而花生油,在明末之前,中国也无人食用。

  宋代之前关于食用植物油脂的记录,大部分都是芝麻油,其它油料的记录很少。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均出现在这一时期。榨油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开始增多。北宋庄绰在《鸡肋编》里记载:“油通四方,可食与然者,惟胡麻为上,俗呼脂麻。河东(今天的山西)食大麻油,陕西又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菜籽油),山东亦以苍耳子作油,颖州亦食鱼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人吃什么油?
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现在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先人他们是吃什么油呢?动物油脂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按古籍《释名》的说法,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其余的已经基本退出蔬菜行列成为野草了,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蔬菜品种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从外国引进来的。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植物油脂植物油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很长的种植历史,品种也很丰富。比如大豆,古...
· 中国古代历史上古人们都吃什么油?
导读: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现在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先人他们是吃什么油呢?他们是如何获取油的?动物油脂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关于“膏”和“脂”,还有另一种解释,《礼记·内则》记载,当时烹饪,“脂用葱,膏用韭。”宋元时期的学者陈澔注释道:“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就是凝固成固体的叫脂,融化成液体的叫膏。我们现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叫油,“膏脂”一词已经基本不用了,但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常用的成...
·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水稻的?古代人主食都吃什么?
对上古时期的东亚地区而言,最重要的作物有三种:黍、粟、稻。黍,亦称稷,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糜子、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距今9000年到7000年左右,位于黄河中游两岸的河南以及河北人开始种植,随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又扩散到山东、甘肃等地。粟,就是小米。在内蒙古赤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村落遗址,有研究人员发现了1400余粒炭化小米。在中国、加拿大和日本的测年结果一致显示,它们距今已有7600余年。内蒙古敖汉旗作为世界小米起源地已被世界认可。粟由狗尾草驯化而来,它和黍有个共同点,就是产量不高,1亩地才产50公斤左右。同一时期的南方就比较幸福了,因为那里可以种植水稻。考古人员曾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20吨人工栽培的谷物,这些粮食主要由籼米和粳稻组成,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证明江浙一带早在那时就开始吃米饭了。而水稻最早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湖南,之后西传到印度...
· 中国推行酱油+铁治贫血
为解决中国各类人群中广泛存在的缺铁性贫血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于近期在全国启动“酱油加铁”计划。疾控中心在酱油中添加铁元素的营养干预项目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并正式获得改善营养全球同盟组织的捐赠。据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陈君实介绍,这一计划针对1亿2900万目标人群,将涉及全国200多个酱油生产厂家,将有超过3亿人通过这种营养干预摆脱缺铁性贫血。改善营养全球同盟是一个全球性的、由各国政府、非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结成的联盟,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控制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症。资金主要用途是根据目标国家人民的饮食习惯,在食品中添加铁、碘、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该组织此次面向中国的捐赠总数为600万美元(约1043万新元),其中300万美元用于在酱油中添加铁,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让中国西部地区的3亿6000万人食用加铁酱油;另外3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的食盐加碘的项目...
· 古代人每天吃什么?穿越回古代能吃到什么?
咱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不仅有川鲁淮粤四大名菜,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还有遍布全国的地方特色名吃、花式点心等等,就算吃一辈子你都吃不完。那么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咱们的祖先们每天都吃些什么呢?现在的考古发现证明,华夏文明的早期中国最早的农作物是水稻和粟,最早种植时间大概在7000年前。水稻就是现在的大米,粟是我们现在的小米,这两种农作物历经上千年,如今我们依然还在食用。这个时期食物单一,工艺粗糙,也不存在什么烹饪手法,以米粥为主,还有肉、野果等,祖先们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到了先秦时期,西周就有了“五谷”和“五菜”之说。“五谷”是:稻、黍、稷、麦、菽,大概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大豆等,而“五菜”则是葵、藿(huò)、薤(xiè)、葱、韭,就是冬葵(也有说是秋葵)、豆苗、野蒜、大葱、韭菜。看的出来,这一时期老祖宗们的饮食开始丰富起来了,但是粮食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