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代的民间宗教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7
转发:0
评论:0
清代的民间宗教,    民间宗教和秘密会社构成了清代历史上的秘密社会,或称地下社会。    中国

     民间宗教和秘密会社构成了清代历史上的秘密社会,或称地下社会。

     中国的民间宗教经过东汉、魏晋至南宋的蕴酿,到元代形成了白莲教。明末清初,白莲教更向社会下层群众传教收徒,发展力量,形成了很多支派,诸如红(弘)阳、清茶门、大乘、无为、混元、八卦、黄天等教派,在中国广袤的南北大地上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了。

     清代统治阶级把民间宗教视为“左道惑众”,称为“邪教”,三令五申,严加取缔。但是,民间宗教却禁而不止,至乾隆年间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派数量繁多。据著名民间宗教研究专家刘子扬先生统计,教派名目达107种之多,但另据一些学者估计,总数应不少于四五百种。第二,活动范围广泛。民间宗教各教派的势力波及大半个中国。第三,民间宗教组织过数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反清武装起义,把清朝统治由鼎盛推向了下坡路,在清代乃至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清代民间宗教的群众基础是农民、手工业者、矿工、水手、城市贫民、小商人和流民等广大下层群众。另外,皇室、汉军、差役、富裕农民中也有一些人入教。他们的参加,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

     农民等广大劳动群众入教,实质上是由于贫困所致。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劳动群众,在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同时还遭受各种天灾人祸的侵袭,迫切要求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他们始终找不到一条解救自己的出路,不得不祈求心目中神灵的庇护。这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指出的那样,一方面,人世间的悲愤和希望,因采取了超人间的宗教幻想形式而得以发泄和寄托;另一方面,当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激化的时候,人世间的悲愤和希望又会引导劳苦大众把民间宗教作为自己的组织形式,以反抗封建统治。

     民间宗教组织的实质是封建家长式的统治。教首执掌本教派的大权,他死后均由其子孙或所传弟子继任教首。教首的弟子们也可独立收徒,当所收徒弟日益增多时,即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另立新的教派。这种家长制的统治,使清代民间宗教派系林立,彼此间无法团结互助。

     教徒入教,一般要有介绍人,称为“引进”。入教后,教首要向其传授三皈五戒。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五戒是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诳语。另外,还要传诀,即向教徒传授“真空”八字诀:“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又称“真空家乡,无生父母”。而教徒则向教首上香发誓,表示决不泄露教内的任何机密,否则就要“天打地雷轰”,或己身起脓等。之后,教徒向教首磕头入教,教首则将教徒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写在一张纸条上,用火点燃,以示向教派的最高神祇无生老母报告收徒情况。

     教徒平时的宗教活动,一般而言,就是念经、烧香、拜忏、上供、坐功、纳钱等。念经不是念佛经、道经,而是民间宗教自己的经卷,俗称“宝卷”。烧香礼拜的仪式大致是:教徒在平日定时(或每日,或每周的二、六等日)或会期(如每年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来到教首家,在无生老母神像前上供烧香,跪倒磕头,口中念诵咒语,无非是消灾免难、祛病延年和成仙成道一类的话。坐功,就是每日(或一次,或早晚两次,或早午晚三次)朝拜太阳。朝拜时,教徒面对着太阳,两手抱胸,合眼盘膝,口念“真空”八字咒语,声言功成可免劫灾。纳钱实际上是教徒入教的会费,数额自数文至千余文不等,一般称为根基钱,也有称扎根钱、福果钱、种福钱、元勋钱等。教首为了鼓励教徒多纳钱,声言此钱在现实可种下弥勒佛下凡时代的幸福,一旦弥勒佛下凡,教徒们就可以取得数倍、数十倍的好处和幸福。

     民间宗教思想信仰的核心,正如著名民间宗教研究专家喻松青先生所指出的,就是它们宝卷中所宣传的劫变、弥勒下凡和“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信仰。

     民间宗教的宝卷把世界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期,分别由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执掌。其所宣传的劫变,主要集中在世界的第二时期。这时期的末叶,水、火、风、刀兵、饥馑及瘟疫等天灾人祸频仍,世界到了末劫。世人要想避免苦难和遭殃,只有加入民间宗教,才能得到无生老母差遣下凡的各派教首们的“救度”,从而免除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清代盛行的宗教:一贯道
其前身为清代中期的先天道、青莲教。被称为一贯道十三祖的杨守一,又名敬修,号还虚。四川新都县人,算命营生,平素念经,坐功运气。在华阳县(今属四川双流县)命馆拜贵州龙里县人袁无欺为师,袁授以《开未真经》,传习青莲教。道光六年(1826年),与四川新繁县人徐吉南(号还无)同受命为十三祖,执掌内盘,“阐化西蜀,继化陕西。”道光八年被治罪处死。后来,一贯道北方传承的十五祖王觉一(山东青州益都县人)曾著《一贯探源》、《一贯探源图说》、《三易探源》等,被称为清末一贯道创始人,“续办收圆”。其教宗旨:认为儒释道三教之源本一,未有三教先有道,一即是道,故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是一贯道教名的来历。被一贯道奉为经典的《一贯阐道要言》,是清乾隆年间中和山人所著,此书阐明三教合一,天地涵于一道,应是王觉之思想的直接源头。一贯道把世界分为理、气、象天天。理天是无极老母居住的地方,气天是仙佛居住的地方,象天即当今...
· 微州文化—民风民俗—宗教及民间信仰
晚清时期,徽州的民间信仰受到的外来冲击较小。歙县城中虽有英国耶稣堂和法国天主堂,但奉教者较少,“惟犯罪奸民偶借为护符焉”,“近(按:当指晚清)亦敛迹畏法,不敢多事”。休宁有天主堂2所,耶稣堂1所。祁门天主、耶稣两教,咸、同以后入教者甚属寥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间,教风最盛。翌年以后,“教风渐杀,彼此往来,渐见融洽”。婺源天主教最早是在西乡董门竖造教堂,一时势焰极盛,奉教者相当多,其人员多是下层未受教育的民众,但不久也渐趋衰微。在绩溪,“佛教盛于道教,天主盛于耶稣”。绩溪县信奉天主教的在庚子年(1900)计有教民287人。由于他们在民间诉讼时能够得到保护,故而入教的人日见其多。但后来也逐渐衰微,仅有天主堂和福音堂各1所,信仰者也寥寥无几。至于僻远山乡的黟县,“其奉天主、耶稣各教者,盖不多见”。与外来的西方宗教之寥落情形相比,徽州的本土民间信仰颇为活跃。如在歙县,通常有保安会,数年开光...
· 什么是拜上帝会?他们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拜上帝会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实际上,这夸大了基督教色彩。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表面联系看起来比较接近,实际上其内在联系上相去甚远。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民间信仰对他们的影响极为突出。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民间信仰。拜上帝会本质上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民间宗教组织。中国明朝时期,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教过程中发现纯正的基督教教义在中国推广起来极为困难。他们不但没有被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作神的福音的传播者,相反,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他们被妖魔化,传教事业举步维艰。一批传教士有鉴于此,他们开始穿儒服,习儒学,以“洋儒”自居,并援引儒家经典来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他们在坚持基督教教义精髓的前提下向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汲取有用的文化资源。这使得基督教在中国具有了区别于本土基督教的中国特色。这时,我们可以将基督教的这种状况称之为中国化了的基督教。从这种观点出发,拜上帝会是中国化...
· 清朝民间服饰介绍揭秘清代民间男女服饰特点
清代服饰也直接影响我国近代、现代服装的发展和演变。清代服饰与满族习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清代服饰是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又采纳了汉族服饰中的某些元素发展而来的。清朝民间服饰“镶滚彩绣”是清代民间服饰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妇女服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镶滚绣彩”是指在服饰上不仅讲究镶嵌各种彩牙儿和花绦,而且还加上刺绣,就是农村妇女的头巾、围裙、衣襟、鞋面等也都要用各种彩色丝线刺绣一些花边图案。1、袍、褂。清代满族人经常穿的马褂是清代比较盛行的一种外褂。它用料节省,制作和穿着都很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原因。清代袍褂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状,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显得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褒衣博带式的衣冠,为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2、帽子。清代百姓喜欢戴帽子。大致分为:暖帽、凉帽、便帽和女子戴的坤秋帽。所谓暖帽,是冬季所戴,圆形,帽檐为上翻形,帽顶有红缦作为装饰。凉帽,无檐,形...
·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崇州的宗教概况及宗教文化
崇州市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三江镇大悲寺、道明白塔寺、街子镇古寺、三郎镇九龙寺、西山乡祖灵寺、公议乡高山寺和市区内的永圣寺,共7所宗教活动点。全市现有僧尼52人,其中古寺僧8人,大悲寺尼7人,白塔寺尼9人,祖灵寺僧6人,九龙寺僧3人,尼2人,高山寺尼3人,永圣寺僧9人,散居社会僧尼5人。市区有天主教堂一座,本堂神父2人,下设怀远镇和元通镇两个分堂。佛教名胜古寺古寺又名“光严”禅院,地处街子镇凤栖山上,为唐代善恩和尚创建,现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清康熙赐字,四川总督尹昌衡的对联,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匾额等,均存寺内,山门上的“光严禅院,洞天福地”为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赵朴初先生所题。寺周800亩森林环绕,清静优雅,素有“西川第一天”之誉。古寺曾长期收藏有“洪武南藏”孤本一套。“洪武南藏”即明南本《大藏经》的孤本,又称初刻南藏,全藏共有683函5000余卷,重11吨,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