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华学派及其终结──谱系、脉络再梳理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9
转发:0
评论:0
清华学派及其终结──谱系、脉络再梳理,一缘起与内涵自二十世纪末以降,随着「联大热」的兴起,对晚近大学教育的研究渐

一 缘起与内涵

  自二十世纪末以降,随着「联大热」的兴起,对晚近大学教育的研究渐成显学;加之对知识分子的研究的继续升温,「清华学派」亦渐为人所关注。陈平原、赵敦恒、黄延复、齐家莹、徐葆耕诸先生在其大作中均已提及此点1,且都强调了其重要性,但大多是一笔带过,未及深究。究其缘由,也可理解:一是时间跨度大,史料太多;二是人物谱系庞杂多变,牵涉到的院校甚多,不易把握;此二点为直接的、学理上的原因,而第三点则为隐在的学理之外的原因,特别是涉及到某些政治历史的因素(如「清华学派」的最后嬗变就很难从文化层面获得完全合理的解释)。

  但是,要研究晚近学术史和教育史,这又确实绕不过这一重要的历史存在。因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变迁、政治文化嬗变的一个特写和缩影,这不仅与清华有关,而且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一流名校和一流文人学者。而没有相当的史料爬梳、史实考辩,要知其大略已属不易,要有所创获更是难上加难。笔者对此关注有时,略有陋见,现就教于方家。

  有学者认为,所谓「清华学派」是指清华文科的教学和学术风格2,此一说法自有其道理;但若质言之,它可能有着更丰富多义的内涵。笔者以为,所谓「清华学派」,至少涵盖了如下层面:一、一个特定的学术(文化)流派;二、一种治学为文的风格(取向)和文化气质;三、一种教育模式和办学理念。在「老清华」中,许多理工科学者亦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如华罗庚之擅诗文、顾毓秀之精文理),善文科、有人文精神者绝不限于文科专业者,那么,所谓「文科」也就不是一个专业意义上的范畴,而是一种素养、识见意义上的标尺。因此「清华学派」确以文科为主,但又不绝然限于文科。就此而言,「清华学派」也就隐然标示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通才教育)和教育理念(精英培养)。

二 脉络与谱系

  鄙意以为,「清华学派」不是一个学籍教职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思想(知识)上的谱系。此派人物也就不止于清华师生,还包括与之有关联的一大批人,比如某些北大人士,以及西南联大的人物。如胡适虽是长期执教于北大,却是清华出身,且与清华研究院深有缘源;周一良虽是燕京出身,却常在一墙之隔的清华听课,受教于陈寅恪,且日后亦曾受陈及胡适之指教,归国后更是就任于清华,自是跻身此中;汤用彤先生长期就职于北大,但早年为清华留美生,也与清华深有渊源;浦江清等虽出身于他校,后来也结缘于清华。──因此,对此派的外延也就不能仅从学籍教职层面去理解和框定。  在「清华学派」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大事件,与之相应的则是几个关键性的年份:

  1925年,清华学校研究院创立,吴宓亲主其事,王、梁、赵、陈四大导师先后登台,清华研究院开始运作;同年,朱自清离浙北上,落户清华。朱于五四前后(1920年)在北大毕业,仅有本科学历,且主事新文学创作,而无突出学术成果。朱以中学教员身份出任清华教授(年仅二十七),足见清华不以门户、学历为限,勇于吸收新鲜血液,接受新文化的熏陶。自此,「儒林」与「文苑」开始携手,并存于清华。

  1928年,罗家伦出长清华,力行「四化」(学术化、民主化、纪律化、军事化),清华脱离外交部而直属国府管辖,扩大了办学自主权。至此,清华初具现代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其文科建制日臻完善。此后,大批文科名师持续涌入清华,并保持了长期稳定的教职,如杨振声、蒋廷黻、潘光旦,黄节等等。其中多数是甫入清华便径评为教授。而按惯例,教授受聘他校后最初只能是副教授。其气魄之大,冠居全国3。

  1937年,日寇横行,抗日军兴,众校西迁,清华与北大、南开三强合一,组成西南联大。

  1952,全国院系大调整,地处天子脚下的清华首当其冲,由一个综合性大学改造成一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学科建制的根本性嬗变,极大地紊乱了其文化生态;失去学科支撑的「清华学派」元气大伤,颓势日显。

  文革期间,「清华学派」不仅学科建制荡然无存,且一大批「老清华」大受冲击,离开文化岗位,或老死或病逝,或被边缘化或被卷入政治,如陈梦家自杀(1966)、李广田去世(1968)、吴晗自尽、陈寅恪逝世(皆在1969年);冯友兰、周一良等加入「梁效」,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氏郡马府及其家族谱系
天水市秦州区澄源巷位于西关与中城区的结合部。此巷通过小北城门(即为北关)东连中城,南接北水路巷(即今之大同路),此巷与古民宅院中大城学街(中华西路)、砚房背后、重新街和西关二郎巷(今育生巷)、关爷巷(今忠义巷)、(石头巷)、飞将巷可以媲美。(一)天水周氏传承史实澄源巷72与74号院,两院一门两进,各有前后两院,72号乃为天水周姓始祖金朝郡马周与完颜氏金蝉郡主之故宅,74号为其家祖金元时期的家庙,周氏迁徙天水之第一代始祖为天水周姓之始祖,由周传至周鑫辈按辈分顺序排列,依周航家祖之谱系簿按辈分顺序排列,共历五十余代,约为七八百年,大致与金王朝相当,其谱系为:来福署永和,天元禄明存,尚白传受瓜,进礼成义隆,熊根戍为桂,青明梅花,喜考田龙荣,康宁凤祥印,扭八鸿业长,世鑫铸伍口,传至周鑫辈恰巧为四十七代,他家的城内始祖,自周公、高祖太祖,高祖、二高祖、大曾祖、三曾祖、四曾祖、大祖、祖、三祖、四祖、六...
· 清华家
七家九清华(上面7家加上下面的两家)关连项目华族(日本)摄家藤原北家源氏太政大臣
· 清华简
历程“清华简”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此批竹简应是盗墓者掠卖而流散海外的,后来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从香港购回竹简,2008年7月15日捐予清华大学收藏。按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同年10月初,对竹简的第一阶段保护清理完成,其年代估计为公元前约三至四世纪;据清华大学宣布,它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大多在迄今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还没有见到过,其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同年12月受清华委托,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的无字残片样品作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年份是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第二阶段工作由2008年11月起至2009年1月12日清点保护,并于同年3月开始初步释读研究的第三阶段工作。为进一步整理研究,清华大学2009年4月25日成...
· 元代畏兀儿亦都护谱系及其地位变迁(D)杭氏先祖
纽林的斤为火赤哈儿的斤之子。其父死时,纽林的斤方幼,曾“诣阙请兵北征,以复父仇”,终因时势不济,壮志未酬。纽林的斤嗣为亦都护时间较晚。《元史》载:“武宗召还(纽林的斤),嗣为亦都护,赐之金印,复署其部押西护司之官。”回鹘文《高昌王世勋碑》记载纽林的斤嗣为亦都护是在“幸福的猴年”,猴年即戊申年,亦即至大元年(1308)。这样,自至元二十二年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到至大元年纽林的斤嗣位,畏兀儿似应没有亦都护,但事实却不然。在此期间,亦都护称号不时出现在史料文献中。例如:至元三十一年(1294)五月,成宗“赐亦都护金五百五十两,银七千五百两”;元贞二年(1296),成宗“诏驸马亦都护括流散畏吾儿户”。《元典章》所录大德五年(1301)圣旨,也提到亦都护:“大德五年七月二十一日,钦奉圣旨:‘在先易都护为头畏吾儿每,的b迭林为头哈迷里每……’。”这些地方提到的亦都护应确有所指,但所指究竟为谁,因史无明载,...
· 元代畏兀儿亦都护谱系及其地位变迁(D)杭氏先祖
帖木儿补化为纽林的斤长子。这位畏兀儿亦都护比起其父、祖来,与元朝皇室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他既是蒙古公主八卜叉所生,又于大德年间与阔端太子孙女朵儿只思蛮结缡成亲,成为当朝驸马。亲上加亲,帖木儿补化自然倍受信用,很早就步入仕途:“至大中,(帖木儿补化)从父入备宿卫。又事皇太后于东朝,拜中奉大夫、大都护,升资善大夫。又以资善出为巩昌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其父死时,他正在巩昌任上,“奔父丧于永昌,请以王爵让其叔父钦察台。不允。嗣为亦都护、高昌王。”这说明帖木儿补化本无意承袭爵位,只是由于朝廷的“不允”,才勉强嗣为亦都护、高昌王。看来这倒不是他的虚情矫饰,因为后来他还是执意将亦都护称号连同高昌王位让给其弟W吉。帖木儿补化长于内地,汉化程度较深,他前后仕元40余年,深深介入元朝的政治生活中,可称是一位大臣化的畏兀儿亦都护。帖木儿补化嗣为亦都护、高昌王后,“至治中,领甘肃诸军,仍治其部。泰定中召还,与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