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晚清的北京当铺 ——以《那桐日记》为线索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9
转发:0
评论:0
晚清的北京当铺——以《那桐日记》为线索,   近年在北京的街头,不时有十分醒目的当铺广告映入眼帘。从网上的新闻看,现今北

    近年在北京的街头,不时有十分醒目的当铺广告映入眼帘。从网上的新闻看,现今北京的典当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清末北京的当铺。

  清末北京的当铺很是热闹。本文以《那桐日记》为线索,结合多年以前所抄清人函札、档案等史料,勾画晚清北京当铺的若干特色。

京城高官与富人热衷开当铺

  当铺在我国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当铺,亦称典铺、质铺,是一种通过收存实物、以押借现金的商铺,有的地方称质库。唐代诗人白居易之《长庆集》“杜陵叟”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将清代京城和外地的当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其文曰:

  典质业者,以物质钱之所也。最大者曰典,次曰质,又次曰押。典、质之性质略相等,续期较长,取息较少,押则反是。所收大抵为盗贼之赃物也。(《清稗类钞》第五册,中华书局,1984年,P2289)

  清代京师当铺发达,主要原因是京城里朝廷高官多、富商多;而且还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机会。比如,北京定期举办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各地举子云集京师,他们所带银两不够,往往将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送交当铺以换现银。在试子们集中的贡院附近,便出现了开设多家当铺的顶银胡同。再如,许多来北京述职、觐见的封疆大吏,或者等待引见的候补官员,人数甚多。他们除在京消费外,临行之前,还需要到各处应酬打点。有时所带银钱不敷周转,免不了求助于当铺。

  北京的当铺,有许多是高官自己开设的。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收录了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被抄家的情形。其文曰:

  ……派十一王爷、庆桂、盛住同钞和珅住宅;派绵二爷钞和珅花园。附录清单:当铺七十五座(查本银三千万两)。……外钞刘、冯二家人宅子:……当铺四座(本银一百二十万两)。(《庸盦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P61-62)

  和珅作为朝廷一品大员,居然在京城开设了当铺75座;其家人刘、冯二人,亦开设当铺4座,实在令人吃惊。不过,从我所看到的清末档案史料来判断,薛福成所记和坤在北京等处有75座当铺,似乎过多。我曾向韦庆远老师当面请教过。他认为清代前期皇室、大吏以及富商竞相开设当铺,京师内外,官私当铺甚多,而“就其东主的身分地位及其资金来源来说,可分为三大类,即皇当、官当和民当”。(《明清史辨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P73)后因满人自身经营不善,皇当、官当逐渐消亡云云。

  清后期情况与此大有不同,从我所接触的史料看,均系私人当铺。在《那桐日记》中,有不少关于清末北京当铺的记载。

  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与慈禧同出一族。光绪二十二年,那桐担任户部掌管银库锁钥的郎中。从此,他步步高升,仅仅十多年间,成了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那桐升迁迅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所担任的“银库郎中”,是少有的肥缺。据记载,即使是最守规矩的银库郎中,一任亦可得一二十万两银的额外收入。清末笔记中载,有许多在银库当差的满人,号称“库兵”,或利用职权敲诈勒索;或趁出入银库之机会,把银子塞入肛门股道;或用其它非法手段,将银两携出归己。那桐正是具体管理这些“库兵”的官员。其发财机会之多,是不言而喻的。他在担任银库郎中后的第二年,即于京城繁华地段开始经营当铺。《那桐日记》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廿四日记载:

  余托孟丽堂价买北新桥北大街路东增裕当铺作为己产。丽堂为总管;田诗园(名嘉兴,行三)为掌柜,于八月初一日接替,开市大吉。计占项一万二千余金,架本三万金,存项一万金,统计领去五万三千余金。余于今日约孟总管到铺,上香祭神,书立合同,巳刻事毕,同丽堂、诗园同饭。(北京档案馆编:《那桐日记》,上册,新华出版社,2006年,P252。下引该书,只注页码)

  据老北京介绍,在北京东直门内到北新桥一带,有当铺胡同存焉。“东直门内大街路北,北通东手帕胡同,原为一小巷,当铺胡同坐落在胡同南口的大街上。乾隆朝京师全图已绘有该胡同,民国间始定名。六十年代并入东手帕胡同,当铺胡同之名遂废。”我想,那桐的增裕当铺,应该就在那条胡同附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流行以胖为美,那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呢?
以胖为美的唐朝,那你知道杨贵妃到底究竟有多胖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倾国倾城的美女,杨玉环杨贵妃就是其中的一个。杨贵妃拥有着非常美丽的容貌,而在唐朝的时候,审美是以胖为美,那么杨贵妃肯定也不会例外了。一般情况下,各朝各代都是比较喜欢偏清瘦一些的美女,但是唐朝却是个例外。在唐朝时候大家更倾向于丰腴之美。说到唐朝审美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杨玉环。杨贵妃,据传也就一米六出头多一点可是体重却达到了140多斤。可以说这是非常的肉嘟嘟啦,但是这仅仅是在野史上有记载。唐朝时期社会稳定,人们生活较为富裕,老百姓不为生活所困,吃饱穿暖衣食无忧,这样人自然而然就会长胖,丰腴的女子处处皆是,因此人们对于体胖的人见怪不怪,甚至还形成了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另外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的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与世界许多国家都有频繁的往来,这样唐朝人的眼界就比较开阔,思想也较...
· 莫――莫姓以地为氏 另说以官为氏
《姓氏考略》对于莫氏的来源是这样考证的:“以地为氏,颛顼造城,后去邑为莫,见刑子显三郡记,汉有富人莫氏,见游侠传。”颛顼帝所造的城,根据后世的考证,位置是在今河北省任丘县的北方。如此看来,长久以来莫氏虽然大多活跃于长江以南各地,但他们的发源地,却是在中华民族所发源的黄河流域。不过,也有人认为莫氏是春秋时代楚国莫敖的后代,“以官为氏”而得姓。原来,当时楚国有一种叫作莫敖的官职,我们所熟悉的爱国诗人屈原,便世代担任这种官。依照这项文献。则莫氏是从屈氏一族分支出来的,算起来是楚国公族的后裔。同时,在春秋时代的群雄之中,楚国所在的位置偏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等地。这一点,当然也给后世的莫氏的称盛于南方,提供了很好的说明资料。莫氏,还可能有第三支来源,那就是《通志氏族略》所说的:“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幕氏,根据《风俗通》的记载,是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莫氏既然是幕氏省文...
· 当铺志野部的宝石匣
北上家曾经是历史名门,但如今四分五裂,北上章子欲将其孙子.北上显定典当。当铺老板仓田声明,若三年之内不来赎回,就要让显定跟自己的外孙女.志乃舞订婚…十几年后显定成为高级宝石店的到府服务人员,志乃舞则在自家当铺工作。然而,显定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和宝石息息相关,而志乃舞对宝石的奇特感应力有能做些什么。宝石铺的故事在此展开。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方以智
侯方域是复社四公子(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并称中才华最突出的,他的散文当时推为第一,但却也是唯一不能全节而终的。这自然是因为其他三公子的表现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冒襄一生平平无奇,除了能文,能广为人知,确实是因为他大名鼎鼎的小妾董小宛。另外一位公子方以智,则是四公子中立场最坚定的一个,也是四人当中唯一参加过反清复明活动的人。方以智为复社领袖之一,毕生以气节、学问自许。他从小由母亲和姑姑一起抚养长大。姑姑方维仪是明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少年寡居。方维仪颇有才气,是当时有名的女诗人。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桐城(在今安徽)人。少时参加复社活动,成为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怀血疏讼冤,方孔炤这才得释。一时传为佳话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方以智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 晚清重臣曾国潘也玩微博?写日记朋友圈传阅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两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网上,与粉丝们互动,但曾国藩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就像现在粉丝们的跟帖一样。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记后批语道: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