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谢承仁捐赠档案襄助清史纂修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1
转发:0
评论:0
谢承仁捐赠档案襄助清史纂修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谢承仁先生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清代档案仪式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谢承仁先生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清代档案仪式,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0岁高龄的谢承仁先生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5年到首都师范大学任教,早年曾参加过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的工作,着有《戚继光》、《李自成新传》、《庚辛奉天书简》等,主编《杨守敬集》,曾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谢承仁先生此次捐赠的清代档案,共1280余件,其中大量是清末政务处、编查馆往来公务文件,涉及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等事宜,是他1952年前后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购得,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和社会变迁,保存完好,对清末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国家拨九亿修清史预计纂修工程将耗时十年左右
上海今天消息总投资达9亿元人民币,总长度将达92卷、3000万字的清史纂修工程日前正式启动,预计该工程将耗时10年左右。600年内修史四次据了解,在最近的600年内,中国国家修史一共只有4次。在此次清史纂修之前,朱元璋曾于洪武元年下令纂修元史,清福临于顺治二年下令修明史,北洋政府也曾耗费14年之久修了一部《清史稿》。而于近日刚刚启动的本世纪中国重大文化项目清史纂修工程则将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整部清史将分为92卷,每卷30万字,全书将达到3000万字左右。香港《文汇报》上海新闻中心记者在于上海召开的“清史纂修工程论坛”上获悉,该编纂委员会云集了内地70多名清史专家,以后还将从2000多名清史专家中间,选出三四百名清史“作者”。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出任清史纂修领导小组组长,而内地清史研究界的“泰斗”戴逸先生则担任此次工程的主任。编纂可填补史学空白戴逸在接受记者时说,修纂清史对现今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
· 曹氏族人向溧水档案馆捐赠宗谱
【摘要】(记者卢伟通讯员杨飞周良)记者昨天从溧水区白马镇获悉,该镇花山村曹氏家族代表将一部《曹氏宗谱》捐赠给区档案馆。目前,该档案馆已收藏《曹氏宗谱》《濮氏宗谱》《延陵韦氏族谱》等15套家谱。【摘要】(记者卢伟通讯员杨飞周良)记者昨天从溧水区白马镇获悉,该镇花山村曹氏家族代表将一部《曹氏宗谱》捐赠给区档案馆。目前,该档案馆已收藏《曹氏宗谱》《濮氏宗谱》《延陵韦氏族谱》等15套家谱。(记者卢伟通讯员杨飞周良)记者昨天从溧水区白马镇获悉,该镇花山村曹氏家族代表将一部《曹氏宗谱》捐赠给区档案馆。目前,该档案馆已收藏《曹氏宗谱》《濮氏宗谱》《延陵韦氏族谱》等15套家谱。《曹氏宗谱》编纂的上限为1841年,下限为2015年,时间跨度175年,详细记载了曹氏家族从河南省光山县迁徙到溧水原白鹿乡、东屏乡定居,后开垦荒山、耕种田地扎根花山村的来龙去脉,以及曹氏族人潜心编修宗谱的历程。该谱一共有五个章节,把...
· 《耀州鱼池师氏族谱》捐赠给市档案馆
树有根,水有源,薪火相传。国有史,方有志,万家有谱。正衣冠,明事理,华夏延绵。传古训,承风俗,弘扬家风。近日,耀州鱼池师氏族谱编纂委员会将历时13年之久,潜心编纂的《耀州鱼池师氏族谱》捐赠给铜川市档案馆。《耀州鱼池师氏族谱》记述了1420年——2020年600年间耀州鱼池师家堡师姓族人的发展历史。该书的编纂旨在延续血脉,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激励后代,奋发有为。该书的编纂不仅为族人了解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人情、先辈奋斗历程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而且将会为教育后代明其心智、正其言行,构建友善和睦的邻里亲戚关系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 《荆氏家谱》捐赠仪式在县档案馆举行
2020年11月12日,《荆氏家谱》捐赠仪式在县档案馆举行,荆氏家族代表向涡阳县档案局捐赠《荆氏家谱》,本次捐赠的荆氏家谱年代比较久远,已有百年历史,但保存相对完好,这是县档案馆自成立以来,征集到最早版本的姓氏族谱。《荆氏家谱》对丰富馆藏资源、展现涡阳丰厚的家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荆氏家谱》从民国时期开始记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记载了荆氏家族苦难与辉煌,记载了荆氏家族自强不息探索、奋斗、创业和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宝贵经验、精神财富。信息量大,该族记录了荆氏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与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家谱是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档案文献,是地方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民俗、人口、社会、经济等学科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
· 西昌沙氏家族向市档案馆捐赠《沙氏宗谱》
自我馆面向全市市民发布《西昌市档案馆档案征集公告》以来,得到了来自各行业、部门及个人的热烈反响。8月4日上午,西昌沙氏家族代表沙江权先生到市档案馆,参加了市档案馆举行的西昌回族《沙氏宗谱》捐赠仪式,市档案馆对其主动捐赠《沙氏宗谱》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了《捐赠证书》。市档案馆将对《沙氏宗谱》进行永久收藏,并积极运用馆内设施,保管保护利用好《沙氏宗谱》一书。据沙江权先生介绍,《沙氏宗谱》前后共修撰5次,家谱第一次编撰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第五次是2018年。祖上是元朝进入中国的赛典赤家族,明朝洪武年间月鲁帖木儿之孙胖伯改姓沙落籍西昌,但由于年代久远,最早的家谱不慎遗失。本次捐赠的《沙氏宗谱》以1992年在河西清真寺发现的沙氏老家谱为基础,详细记录了自元朝以来家族的历史与传承。老家谱背后的故事1992年的一天,河西(现佑君镇)的沙开友(沙氏后人,此人家庭贫困,借住于河西清真寺),在准备搬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