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国家拨九亿修清史 预计纂修工程将耗时十年左右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2
转发:0
评论:0
国家拨九亿修清史预计纂修工程将耗时十年左右 ,上海今天消息总投资达9亿元人民币,总长度将达92卷、3000万字的清史纂修工程日

上海今天消息总投资达9亿元人民币,总长度将达92卷、3000万字的清史纂修工程日前正式启动,预计该工程将耗时10年左右。

600年内修史四次

据了解,在最近的600年内,中国国家修史一共只有4次。在此次清史纂修之前,朱元璋曾于洪武元年下令纂修元史,清福临于顺治二年下令修明史,北洋政府也曾耗费14年之久修了一部《清史稿》。而于近日刚刚启动的本世纪中国重大文化项目清史纂修工程则将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整部清史将分为92卷,每卷30万字,全书将达到3000万字左右。香港《文汇报》上海新闻中心记者在于上海召开的“清史纂修工程论坛”上获悉,该编纂委员会云集了内地70多名清史专家,以后还将从2000多名清史专家中间,选出三四百名清史“作者”。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出任清史纂修领导小组组长,而内地清史研究界的“泰斗”戴逸先生则担任此次工程的主任。

编纂可填补史学空白

戴逸在接受记者时说,修纂清史对现今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清朝历史长达268年之久,人口是历代人口的数倍,当时中国的GDP已接近全欧洲的总和,达到中国古代经济的巅峰。同时清朝“一国多制”的民族政策,也成功地使国内民族关系达到了空前的融合。戴逸说,清朝的历史离现实很近,现在国内很多现实问题都和清朝相关联,只有了解过去才能了解现在,走向未来。由于清代历史迄今为止还没有文本正史,因此《清史》的编纂将填补这一历史空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谢承仁捐赠档案襄助清史纂修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谢承仁先生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清代档案仪式,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0岁高龄的谢承仁先生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5年到首都师范大学任教,早年曾参加过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的工作,着有《戚继光》、《李自成新传》、《庚辛奉天书简》等,主编《杨守敬集》,曾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谢承仁先生此次捐赠的清代档案,共1280余件,其中大量是清末政务处、编查馆往来公务文件,涉及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等事宜,是他1952年前后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购得,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和社会变迁,保存完好,对清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蓝氏三修族谱纂修序(二)
蓝氏三修族谱纂修序(二)记日司徒修六礼(1)以节民性,明七教(2)以兴民德。此皆敦本崇实之道,为牖民觉世(3)之模。顾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苟知尊祖敬宗,则其本敦而其实崇矣!即如康熙壬午,我蓝姓有素擅史笔者,制(4)欧苏,联合四支(5),崇修谱牒。上溯受氏之始,绳绳相续;下究支派之分,鳞鳞相次。越乾隆己卯,复幸族中伟人,因枝叶叠出,订议各房,志载余族,一本殊之谊,既不致相混。迨嘉庆辛酉(6)春祀,少长咸集(7),宗庙酬谢。饮之际,诸父老皆曰:“我祖自闽来也。历两朝三百余载,其生齿之繁、人才之隽,亦堪称雀跃云蒸矣!第披阅家乘世系源流,不分,无以别亲疏;不合,无以序昭穆。《诗》曰:‘维桑以梓,必恭敬止。’(8)又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9);履夫桑梓,祖父所植,尚存恭敬。’行苇根叶相属,且戒牛羊,矧(10)同气连枝之人,可以世代稍远而遂疏乎?公等曷不举谱重梓(11),以承先志?”族众闻言,欣...
· 美国国家工程院
简介美国国家工程院为私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工程学学术团体。美国国家工程院是美国四大国家学术院之一,其他三大分别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InstituteofMedicine);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至2008年2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已达2227名,外籍院士达到194名。美国工程学界三大奖美国工程学界三大奖,是指美国工程学界最为声名卓著的三个奖项,由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颁发,分别为:拉斯奖哥登奖(GordonPrize)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参见美国工程学界三大奖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 大型出版工程清史编纂展首批成果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获悉,大型清史编修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公开出版31种357册图书,首批出版成果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书市上首次亮相。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马大任教授介绍,新世纪的大型学术文化工程——编修大型清史,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之下、自2002年底正式启动的出版工程。该工程的总体目标是100卷、3500万字,能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清史。为了使这项工作建立既在丰富、确凿、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又能不断积累最新研究成果,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伊始就设立了《文献丛刊》、《档案丛刊》、《编译丛刊》和《研究丛刊》。同时,还成立了出版组,以便组织、编辑和出版各种珍贵的清朝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以及国内外重要的、富有新意的专题研究成果。据了解,这次天津全国书市首次亮相的就是近两年来陆续公开出版的有关成果,其中包括《文献丛刊》10种231册,《档案丛刊》5种108册,《编译...
· 冶文彪耗时十年解读"清明上河图"
800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古名画的研究,数不胜数。画中人物的服饰、路边的小吃糕点,甚至就连店铺的小杂货都被拿来一一推敲琢磨,只为还原当年汴京街头的热闹,解读当时的历史、背景、各种故事。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研究画中每一个人物的身份,甚至是姓名。历经十年,作者冶文彪通过各种史料研究,从画中蛛丝马迹出发,让这824个人物有名有姓地复活了,而这么一本《清明上河图密码》也让众多网友称奇。究竟画中人的姓名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昨天记者通过出版方联系上了作者。解读千古名画只因痴迷想要解读这幅巨作中每个人的身世,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笑话”。但是冶文彪却为此执念,潜心研究了十年之久。“其实就是因为痴迷。”在冶文彪看来,这就是一种兴趣,也纯粹是源于一次偶然,“11年前去开封游玩,偶然见到《清明上河图》的一比一临摹画,瞬间石化,自此迷上了《清明上河图》。每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闭眼就看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