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康干盛世与《四库全书》之纂修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7
转发:0
评论:0
康干盛世与《四库全书》之纂修,康熙中叶,清朝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到雍(正)干(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故
康熙中叶, 清朝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到雍(正)干(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故史学界将康、雍、干时期称为康干盛世。纂修于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康干盛世经济富庶、社会安定、国家强盛、文教昌明的产物,是这个时期极其重要的文化成果;也打上了该时期文化专制主义的深刻烙印。

1.经济繁荣、国家富庶,为《四库》的纂修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康干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富足,国帑充裕,国力鼎盛。朝廷还藏富于民,仅乾隆一朝便数度蠲免全国地丁钱粮和漕粮,总数达白银2亿多两,数量空前。此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居世界之首。繁荣的经济无疑为《四库》的纂修提供了足够的财力支撑。从乾隆三十八年此书纂修开始,至四十七年第一部书基本告竣,全书近8万卷之巨。此后又陆续分抄6部,再加上相关的后续工作,直到五十八年才全部完成。参加纂修的学者和官员累增至二三千人,再加上纂修期间在全国广泛搜征图书以及复杂的禁毁图书等事项,所耗资金之巨难以累计,没有康干盛世所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作支撑,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

2.社会安定、国家强盛,为《四库》的纂修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康干时期,继荡尽南明残余之后,又平定三藩之乱及边疆地区的数度叛乱,收复台湾,加强了对的控制,打败了沙俄的入侵,武功达于巅峰,国家愈益强盛。幅员辽阔,社会安宁,边疆平靖,国家的统一更加巩固。在政治上,清圣祖及时调整策略,孜孜求治。世宗宽严相济,以严纠偏,刷新政治,澄清吏治,革除弊政。建立军机处,皇权空前加强。高宗继续强化皇权,打击离心的宗室贵戚,消除权臣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四库》的纂修,汇集全国文化精英,前后历时21年,征书波及全国各地,禁书要梳理所有文献,再加上与禁书相关的一系列文字狱,这些无疑是以当时强盛的国力、安定的社会秩序、空前强化的皇权以及中央对地方强有力的控制作为政治保障的。

3.学术兴旺、文教昌明,为《四库》的纂修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条件。至康熙初年,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稳定,满汉文化由冲突而走向合流。“崇儒重道”成为基本国策,清圣祖提出“文教是先”,把文化教育作为治国的根本大计。为此,康干时期,一是努力用儒学去统一作为社会中坚的知识界思想,将经学引向以经学考据为主的学问。同时加强文化高压,扼制清初以来的经世致用思想,从而迫使知识界将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回过头来从传统经学中寻找依据,对儒家经典进行诠释、考证,乃至致力于文字、音韵、辨伪、校勘等方面的努力。缘此发展,对传统学术进行全面整理和总结便成为有清一代学术文化的显著特点。这在学术上典型表现为干嘉学派的形成风靡朝野,在文献搜集整理上典型表现为《四库》的纂修。而干嘉学派中诸如戴震等前辈名宿大多参与了《四库》的纂修,其间经历了对历代文献的整理总结以及对自身学术的砥砺精研,因此《四库》的纂修对干嘉学派的形成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以优越的待遇网罗汉族知识分子为王朝所用。继科举取士制度恢复后,康干时期两次开考博学鸿儒科,以更大的优惠吸引名宿大儒,一经录取,俱授翰林院官职。当时有代表性的大儒多被其成功笼络,实现了清廷与广大汉族知识分子的全面合作。再加上相关的促进学术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和举措,从而造成了以考据学为主流,人才辈出,著述如林,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这无疑为《四库》的纂修作了必要的学术积累。而且《四库》纂修,当时的知识界群英荟萃,如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阅官陆费墀,纂修兼分校官戴震、周永年、邵晋涵,总目协勘官任大椿、程晋芳,校办各省送到遗书纂修官朱筠、翁方刚、姚鼐,缮书处分校官金榜、赵怀玉,篆隶分校官王念孙等,多为学界时俊。说明此书的成功纂修,与清廷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成功笼络是分不开的。三是组织人力编纂各类图书。康干时期,经学、诗文、史学、典制、性理、音韵、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名物等各类图书都有大量汇编,类书、丛书层出不穷。特别是万卷之巨的《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是继明《永乐大典》之后汇古今图书于一体的又一部特大型类书。这些可以看作是《四库》纂修的前奏。四是图书的访求,为《四库》的纂修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文献。在清初倡导“儒藏”的影响下,访求天下遗书成为当务之急,所以高宗屡次颁诏访求。至乾隆三十七年,又一再严令搜征天下遗书。安徽学政朱筠率先响应。次年初,他再次上书,提出辑校《永乐大典》的建议,被朝廷采用。乾隆皇帝钦定书名为《四库全书》。伴随着此书的开馆纂修,清廷亦开始大规模搜访遗书。《四库》收录图书3400多种、79000多卷,而未予著录、于总目中仅存书名者便多达6700多种、93000多卷,还有因诸多原因而禁毁不存的大量图书。如此众多的图书,除了部分来源于国家藏书之外,数量最多的是来源于各地督抚学政搜求进呈的图书,总计不下12000余种。

4.专制集权、文化高压,给《四库》的纂修打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康干时期,专制集权达于极端。再加上民族矛盾等原因,文化高压政策也达于极端。尤其是雍干时期,文网严密,文字狱迭兴,诛连不已,稍“不安分”,便可能招至杀头之祸。在《四库》纂修开馆后的15年里共发生文字狱48次之多。在这种文化高压政策下,纂修《四库》的文化整理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一次文化摧残和洗劫的过程。虽然在全国发动大规模征书、献书运动,但“寓禁于征”才是其真实意图。在《四库》纂修期间,历代典籍遭全毁或抽毁的共达3100多种、151000余部,销毁书版亦达8万块以上。其余图书则以应刻、应抄、存目三类分别予以处理。这些,应是我们在分析康干盛世与《四库》之纂修关系时所应当记取的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洪武之治”不输于“康乾盛世”
明朝刚开国的时候,几乎是百废待兴、哀鸿遍野,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也就是朱元璋统治的全盛时期,天下田亩8577623顷、户10652804家、人口60545812人、国家岁入32789800石、棉花总产量11803000斤、果木种植将近10亿株、开塘堰4000987处、疏通河道4162处、修筑堤坝5048处,宇内富庶、赋入盈羡、府县仓储甚丰,至红腐不可食。对比开国时期的穷困,这简直是一个神迹,仅仅二十六年的发展恢复,其耕地数便超过了后来的“康乾盛世”、人口更是超越了全盛时代的北宋王朝,朱元璋的农业税与商业税都极低,可同时代的欧洲所有国家农业税总和,却不过是洪武时代的三十二分之一。如此丰功伟绩,刘邦?司马炎?李渊?甚至铁木真、赵匡胤孰能比肩?
· “康叔之治”媲美“武公盛世”
康叔,名封,周武王的同母弟,卫国始祖。康叔赴任时,周公旦以《康诰》、《酒诰》、《梓材》谆谆告诫道:“你一定要访求殷遗民中的贤人君子和年高德劭的长者,了解殷朝先人所以兴盛、所以灭亡的道理,务必要爱护人民。”康叔遵照周公旦的教诲,释放奴隶,分给耕地,鼓励开辟私田,畜牧、手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他还改变了同姓通婚的习俗,取消了活人殉葬的恶习,使卫国成为西周最大的侯邑之国。成王赐给宝贵的祭器,以彰其德。康叔之后,卫国第十世国君卫武公也是贤明之君。据史料记载,卫武公在位55年,百采从谏,察纳椎言,上佐周平王息戎患,下修康叔之政,政通人和,深得周、卫庶民爱戴。卫武公还很注重搞市政建设,建了国家级园林――淇园,密植淇竹,规模大景色美。后人为纪念他,在淇园旧址建了武公祠。2007年5月19日,我从淇县县城向西北方向走了30多公里,沿宽宽的盘山公路进入浅山区,先看到夺丰水库拦起的淇河水,水色深碧如玉,镶嵌在山...
· 元康之治:晋朝史上承接太康盛世的繁华盛世
晋朝与唐朝相似,在唐朝贞观盛世后有永徽之治,晋朝在太康盛世后也有元康之治,都是两代相连的繁荣时期。晋朝太康盛世被称为“天下无穷人”的富足景象,太康末年傅咸还描述:当时“贾竖皆厌粱肉,”“婢妾被服绫罗”、“贱隸乘轻驱肥”,这些说的都是地位低的商人和佣仆生活的情况,不仅体现了经济繁荣也显示奢侈风气抬头,晋惠帝元康时代的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晋武帝太康时代任用的都是李胤、山涛、魏舒、彭瓘等清廉、正直官员,晋惠帝在元康时代主要依然任用清廉官员,延续了太康盛世的景象。元康初晋惠帝任命大司马司马亮和太保卫瓘辅政,但遭到与卫瓘矛盾的贾后破坏,改为用司空司马泰和梁王司马彤录尚书事辅政。这时执政三省的情况是门下省由贾后亲戚贾模、裴頠、冯荪等任侍中负责,中书省由张华任中书监、裴楷任中书令;尚书省由司马晃任尚书令、王戎任尚书仆射,这些执政中多数都是清廉正直的杰出人物,或者是才能出众的人才,其中发挥主要决策...
· 康乾盛世的争议:康乾盛世到底算不算的上盛世?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周思源不同意康乾时期是“盛世”,只能称“康乾之治”。他认为:汉唐之所以公认为盛世,与其政治环境宽松、精神昂然进取有很大关系。而康雍乾三朝最大的失误就是禁锢思想,以文字狱为代表的严厉的残酷的禁锢思想。至于“康雍乾时期的经济发展,是明末以来战乱频仍之后的一种恢复性发展。而并不是由于新的生产方式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引起的生产力革命性大提高。”清史专家戴逸在肯定“康乾盛世”提法的同时,也曾指出其四方面消极因素:闭关锁国、重农轻商、禁锢思想、轻视科学,称之为“盛世的阴影”。并对对周思源作出了反驳,指出“整个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都没有“新的生产方式”与“新的科学技术”,都是专制的封建制度。按照周先生的理由,中国封建社会就不会有什么‘盛世’。”;亦指出“盛世有阴影,衰世也有希望”,不认为“盛世就是美哉善哉,万事大吉。这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也不是辩证的思想方法。”同时指出清初大概...
· 太康之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太康盛世的表现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初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因为晋武帝此时的年号叫“太康”,所以史称“太康之治”。也就是280年至289年,共计十年。太康之治的主要措施政治无为而治为了尽早地使国家从不安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为统一奠定牢固的基础,无为与宽松政策成了西晋之初的立国精神。这种立国精神在国家的各种领域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公元268年,晋武帝诏书中明确指出:“为永葆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的核心。”同年,又向郡国颁下5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当年,曹魏王朝的奠基者曹操继东汉的政治之后,为了安定人心,恢复国力,曾实行了比较宽松开放、节俭求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