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雷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德布雷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二十世纪的法国,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不但影响了西方世界,而且对中国也有深刻的
二十世纪的法国,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不但影响了西方世界,而且对中国也有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罗列出一长串名单:萨特、马尔罗、罗布-格里耶、巴尔特、福柯、德里达、德勒兹、拉康、利科、布尔迪厄、托多洛夫、克里斯蒂娃……等等。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不同的作用。这里,我打算选择一个目前在中国可能不知名、尚未被关注的法国作家德布雷(Regis Debray)作为一个论题。
德布雷的《教师,作家,名流:现代法国知识分子》(Teachers, Writers, Celebrities: The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France,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79)在西方学术界是一本重要的讨论知识分子的论著。我所以选择他作为论题,旨在通过他的理论视野来透视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在汗牛充栋讨论知识分子的著述中,德布雷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用萨义德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多才多艺、足智多谋的法国知识分子"。[1]他是一个积极活跃的左派,50年代末古巴革命成功后,他到哈瓦那大学任教,后因与格瓦拉的关系被玻利维亚当局判处30徒刑,服刑3年后回到法国。社会党上台后他又出任密特朗的顾问。所以萨义德说:"这种独特的际遇使他得以了解知识分子和体制之间的关系;此一关系从来不是固定的,总是在演变中,其复杂性有时令人吃惊。"[2]
如萨义德所述,德布雷的知识分子研究最著名的就是他深入讨论了法国知识分子与制度的复杂关系。这一研究对于我们思考中国当代知识工业和知识分子的制度化问题尤有参照价值,这是因为在中国面向现代化的艰难历史进程中,制度化、专业化和媒介化作为一个必然趋势,正在不断地改变或塑造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及其角色。透过这一独特视角,我们可以瞥见一些知识分子角色的微妙转变。
教师、作家、名流:法国知识分子的三步曲
德布雷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作用。恰如美国学者波卫指出的:《教师,作家,名流》就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成,以及他们与文化生产及知识-政治影响的各种力量复杂关系的一段历史,一种理论,一种分析。作为一种历史,它考察了自第三共和国到现在的法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理论,它探讨了作为"权力动物"的知识阶层矛性的社会存在,他们为了在不同的经济和技术环境中生存成功地调整自己及其利益;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具体分析,它透视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内在结构,并具体解析了它与自己所服务或支持的那些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3]德布雷关心的是权力、体制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他对法国知识分子批判力量的衰落忧心忡忡,因而极力主张以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他的媒介学(mediology)。
恰如他书名的三个概念所表征的,"教师、作家、名流"是法国知识分子发展的三个彼此有别的阶段。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就是传播、重复或改变文化象征和形象的人,他们控制着这些象征、符号和意义的系统。这类人包括教师、作家、政府决策人士、行政官员、媒介人士等。德布雷有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内在团结一致的群体,他们总是处于彼此争夺权力的斗争之中。所以,他不同意一种常见的说法,即知识分子是边缘化的角色。换言之,知识分子总是与权力错综纠结,这使我们想起了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古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级论",以及种种其他相关理论,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倾向,那就是强调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不是一个边缘化的角色,而是中心角色。德布雷的发现异常独特: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学为了掩盖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积极的政治力量,为了制造一个他们并不存在的幻象,必然会忽略他们。而那些宣称边缘化的具有某种颠覆作用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激进主义者,到头来他们不过是表面上所反对的那种霸权的奴仆而已。[4]从总体倾向上我们不难发现,德布雷的知识分子理论是激进的甚至是悲观主义的。
依据这样的观念,德布雷具体分析了法国知识分子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所走过的三个阶段,及其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第一阶段是大学阶段,即从1880年到1930年。在这个阶段,大学作为主要的制度形式对知识分子具有重要作用。法国的大学与英美有所不同,在1871-1885年间,第三共和国所以使大学合法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大学作为一种对抗教会、捍卫第三共和国的力量。这时的巴黎大学成为教会和拿破伦的世俗避难者的活动场所,他们以各种学科的专家和教授的名义而得到保护。因此,大学本身也就成为吸纳自由的、进步的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阵地。大学与资产阶级现代国家的密切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大学在资产阶级国家合法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实施某种合法化的功能,尤其是它不断地生产出合法的文化价值,这些价值与大众媒介所制约的大众化和商品化价值是完全不同,因为它受制于某种资产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得体的(恰当的)"文化价值和行为。大学和教授曾经是集体记忆的贮存和价值与知识的象征。从这个阶段的基本社会文化语境来看,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与国家权威的联系和纠结,他们最初是作为捍卫第三共和国的社会力量和角色而出现的;第二,上述功能又是通过教师对特定文化价值的生产而实现的,即教师在那个时期乃是文化价值合法化的基本力量。他的这个分析与鲍曼关于知识分子曾经扮演的"立法者"角色的分析很接近。[5]不过我以为,德布雷的分析只关注到知识分子与权力关系的一方面,而忽略了他们与这一权力种种复杂的可能性,特别是教师作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官办大学体制内也有多种角色的可能性。文化生产的合法化和公共领域(大学就是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的扩展,使得知识分子有较多的空间和余地来从事与国家和权威关系复杂的工作。这后一点对于我们分析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尤有启发。
第二个阶段是1920年到1960年,在这个阶段对知识分子及其活动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制度形式是出版社。1930年代以后,大学的重要性在降低了,出版社成为知识分子重要的言论阵地和庇护所,而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突出代表异军突起。这一时期,法国许多著名的知识分子有许多都是作家,从萨特、波伏瓦、马尔罗,到卡缪、罗布-格里耶、莫里亚克等,都是这种角色,他们组成了一个由作家和编辑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族"。作家取代教师成为知识分子的突出代表,意味着出版社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开始发挥重要的文化功能。同时,这也意味着作家这种话语形式与教授有所不同,一方面是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的表达既不同于以前教会严格刻板的表达形式,又有别后来流行的大众文化商业化和媚俗文风。作家知识分子与出版制度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个体制来获得自己的权力和权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分析中国当前知识分子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独特的视野。
第三阶段是1968年以后,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分期概念--后现代主义时期。"五月风暴"以后,知识分子的角色似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萨特式的参与性知识分子逐渐衰落了,恰如福柯所言,普遍知识分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在专业领域里的专业型知识分子。德布雷则认为,知识分子告别了出版社转向了大众媒介,成为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行业中的各种角色。在我们的一般理解中,出版社也应该是大众媒介的一部分,但德布雷认为大众媒介与60年代以前作家们所倚重的出版社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大众化的和商业化的,而后者则维护着文化自身的合法化根据和"得体的"文化价值。德布雷曾经把知识分子与媒体的亲近关系当作较高和较低的知识阶层的一个标志:
德布雷的《教师,作家,名流:现代法国知识分子》(Teachers, Writers, Celebrities: The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France,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79)在西方学术界是一本重要的讨论知识分子的论著。我所以选择他作为论题,旨在通过他的理论视野来透视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在汗牛充栋讨论知识分子的著述中,德布雷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用萨义德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多才多艺、足智多谋的法国知识分子"。[1]他是一个积极活跃的左派,50年代末古巴革命成功后,他到哈瓦那大学任教,后因与格瓦拉的关系被玻利维亚当局判处30徒刑,服刑3年后回到法国。社会党上台后他又出任密特朗的顾问。所以萨义德说:"这种独特的际遇使他得以了解知识分子和体制之间的关系;此一关系从来不是固定的,总是在演变中,其复杂性有时令人吃惊。"[2]
如萨义德所述,德布雷的知识分子研究最著名的就是他深入讨论了法国知识分子与制度的复杂关系。这一研究对于我们思考中国当代知识工业和知识分子的制度化问题尤有参照价值,这是因为在中国面向现代化的艰难历史进程中,制度化、专业化和媒介化作为一个必然趋势,正在不断地改变或塑造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及其角色。透过这一独特视角,我们可以瞥见一些知识分子角色的微妙转变。
教师、作家、名流:法国知识分子的三步曲
德布雷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作用。恰如美国学者波卫指出的:《教师,作家,名流》就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成,以及他们与文化生产及知识-政治影响的各种力量复杂关系的一段历史,一种理论,一种分析。作为一种历史,它考察了自第三共和国到现在的法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理论,它探讨了作为"权力动物"的知识阶层矛性的社会存在,他们为了在不同的经济和技术环境中生存成功地调整自己及其利益;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具体分析,它透视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内在结构,并具体解析了它与自己所服务或支持的那些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3]德布雷关心的是权力、体制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他对法国知识分子批判力量的衰落忧心忡忡,因而极力主张以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他的媒介学(mediology)。
恰如他书名的三个概念所表征的,"教师、作家、名流"是法国知识分子发展的三个彼此有别的阶段。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就是传播、重复或改变文化象征和形象的人,他们控制着这些象征、符号和意义的系统。这类人包括教师、作家、政府决策人士、行政官员、媒介人士等。德布雷有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内在团结一致的群体,他们总是处于彼此争夺权力的斗争之中。所以,他不同意一种常见的说法,即知识分子是边缘化的角色。换言之,知识分子总是与权力错综纠结,这使我们想起了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古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级论",以及种种其他相关理论,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倾向,那就是强调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不是一个边缘化的角色,而是中心角色。德布雷的发现异常独特: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学为了掩盖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积极的政治力量,为了制造一个他们并不存在的幻象,必然会忽略他们。而那些宣称边缘化的具有某种颠覆作用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激进主义者,到头来他们不过是表面上所反对的那种霸权的奴仆而已。[4]从总体倾向上我们不难发现,德布雷的知识分子理论是激进的甚至是悲观主义的。
依据这样的观念,德布雷具体分析了法国知识分子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所走过的三个阶段,及其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第一阶段是大学阶段,即从1880年到1930年。在这个阶段,大学作为主要的制度形式对知识分子具有重要作用。法国的大学与英美有所不同,在1871-1885年间,第三共和国所以使大学合法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大学作为一种对抗教会、捍卫第三共和国的力量。这时的巴黎大学成为教会和拿破伦的世俗避难者的活动场所,他们以各种学科的专家和教授的名义而得到保护。因此,大学本身也就成为吸纳自由的、进步的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阵地。大学与资产阶级现代国家的密切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大学在资产阶级国家合法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实施某种合法化的功能,尤其是它不断地生产出合法的文化价值,这些价值与大众媒介所制约的大众化和商品化价值是完全不同,因为它受制于某种资产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得体的(恰当的)"文化价值和行为。大学和教授曾经是集体记忆的贮存和价值与知识的象征。从这个阶段的基本社会文化语境来看,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与国家权威的联系和纠结,他们最初是作为捍卫第三共和国的社会力量和角色而出现的;第二,上述功能又是通过教师对特定文化价值的生产而实现的,即教师在那个时期乃是文化价值合法化的基本力量。他的这个分析与鲍曼关于知识分子曾经扮演的"立法者"角色的分析很接近。[5]不过我以为,德布雷的分析只关注到知识分子与权力关系的一方面,而忽略了他们与这一权力种种复杂的可能性,特别是教师作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官办大学体制内也有多种角色的可能性。文化生产的合法化和公共领域(大学就是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的扩展,使得知识分子有较多的空间和余地来从事与国家和权威关系复杂的工作。这后一点对于我们分析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尤有启发。
第二个阶段是1920年到1960年,在这个阶段对知识分子及其活动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制度形式是出版社。1930年代以后,大学的重要性在降低了,出版社成为知识分子重要的言论阵地和庇护所,而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突出代表异军突起。这一时期,法国许多著名的知识分子有许多都是作家,从萨特、波伏瓦、马尔罗,到卡缪、罗布-格里耶、莫里亚克等,都是这种角色,他们组成了一个由作家和编辑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族"。作家取代教师成为知识分子的突出代表,意味着出版社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开始发挥重要的文化功能。同时,这也意味着作家这种话语形式与教授有所不同,一方面是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的表达既不同于以前教会严格刻板的表达形式,又有别后来流行的大众文化商业化和媚俗文风。作家知识分子与出版制度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个体制来获得自己的权力和权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分析中国当前知识分子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独特的视野。
第三阶段是1968年以后,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分期概念--后现代主义时期。"五月风暴"以后,知识分子的角色似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萨特式的参与性知识分子逐渐衰落了,恰如福柯所言,普遍知识分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在专业领域里的专业型知识分子。德布雷则认为,知识分子告别了出版社转向了大众媒介,成为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行业中的各种角色。在我们的一般理解中,出版社也应该是大众媒介的一部分,但德布雷认为大众媒介与60年代以前作家们所倚重的出版社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大众化的和商业化的,而后者则维护着文化自身的合法化根据和"得体的"文化价值。德布雷曾经把知识分子与媒体的亲近关系当作较高和较低的知识阶层的一个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启蒙者与爱国者:五四知识分子的认同问题
作者:高力克【本文摘自】《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02期第103~107页【英文标题】EnlightenerandPatriot:ApprovaloftheIntelligentsiaintheMay4thMovementGAOLi-ke(InternationalCultureSchool,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China)【作者简介】高力克,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27)【内容提要】五四知识分子在启蒙思想的框架中处理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他们所信奉的公民爱国主义,以民主主义诠释民族主义,以民族的政治认同代替民族的前政治的族裔和文化认同。这种建基于民主公民国家的公民爱国主义,表达了民国初年启蒙知识分子的一种新型的民族主义理念。同时,五四知识分子都是世界主义的信奉者,他们追求人道主义和世界大同的启蒙理想。五四后,陈独...
· 布雷德·汉格兰德
生平汉基兰是一名挪威石油公司雇员的儿子,于父母在美国工作的两年期间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出生,在挪威西南部罗加兰郡的斯塔万格成长。他于2001年赛季季初由本地球队唯达尔(FKVidar)转投维京,加盟首季即协助球队夺得挪威杯,于决赛3-0击败布纳尼(BryneFK)担任后腰。2005年他获委任为球队队长,直到离队时他总共为维京上场187场。2006年1月16日汉基兰签约加盟丹超俱乐部哥本哈根,这名高大守将于来投之初即与丹麦籍队长米歇尔·格拉夫加德(MichaelGravgaard)非常合拍,两人的身高完全控制高空球,被称为“哥本哈根空军”(CopenhagenAirForce)。汉基兰在2006/07年欧联赛季小组赛有出色的表现,因而与不少欧洲豪门扯上关系。他在效力哥本哈根期间曾赢得两次丹麦足球超级联赛冠军及1次皇家联赛锦标,于联赛上场63场及射入3球,在各项赛事上场超过100场。2007年夏...
· 论中国古代儒学知识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此外,他和人民的基本感觉产生了内在共鸣,又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心曲相通。确实,他是所属阶层的代言人。这样,他就看清了天命,正如古语所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昕!"(23)超越的关怀使得儒家知识分子不受社会体系的局限,因此,他对政治的参与也不止于社会层面。一般印象是儒家官员只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不能发出超过其社会角色的激烈。这种观念没有考虑儒家直接诉诸超越原则,如天命或每个人道德意愿的指令,调动大众心理力量的能力。最可一般化的社会关系(人民的感情)和最可普遍化的伦理一宗教(天命)认可汇合起来,就允许儒家将政治看成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和普遍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如是,儒家通过教育不仅为文官制度的发展,而且也为古代中国政治的定义做出了贡献。不过,他们与有权的法家大臣不同,没有在由封建到帝国的转型中,在少数统治者中间起到积极作用。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他们相对较弱,但是,...
·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道德
作为绵延数千年的文明正大之邦、歌诗礼义之地,中华民族拥有广博庞大、精深缜密的传统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除了使今天的国人振奋和感恩之外,毫无疑问的是,如何继承并发扬就成为一个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任务。同于我们的祖先,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在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承接前流、吸纳百川且再次“开拓万里之波滔”;不同于我们的祖先,今天的这项工作是在一个更新的时代、更大的背景上来进行的。而这个新的时代背景就是引起国际学界广泛研究和讨论的全球化。下面我们愿对全球化带来的整个世界的道德变局及在这一变局中华传统道德如何发挥应有功能的问题进行一些考察。一全球化及其带来的道德变局虽然受到当今世界上诸多势力的批评、反对或否定,全球化在当代世人的经验世界里是处于快速提升之中的。这个经验性判断当然可以由我们经常吃喝的麦当劳、可乐等全球化饮食、每天上网浏览的全球信息、整日受到的全球污染来证明,也可从他国学者的论述中得到证明:联...
·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就世界范围来说,知识分子是个相当晚出的社会群体,按雅斯贝斯“历史轴心期”的理论讲,他大约诞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时期内和公元前800年至200年”(1),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也不例外。所以如此,那是因为知识分子承担了人类的一项特殊使命——“认识你自己”。而人类发展史则告诉我们,这一使命不可能过早的出现。因为在此之前,人类还处于一种“自在”的状态,但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却为人类由“自在”状态进入“自为”状态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不过,世界各地的知识分子在完成这一共同的使命时,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所走的道路也截然不同。那么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他们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特殊使命的?他们是否完成了这一特殊使命?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完整地勾画出他们曾经走过的一条历史轨迹。一确切地说,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印记。这是个什么时代呢?刘向在《战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