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策略――著名学者座谈会纪实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6
转发:0
评论:0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策略――著名学者座谈会纪实,  已入隆冬,南国羊城依然绿树红花。1994年11月下旬,《青年思想家》邀请了参

   已入隆冬,南国羊城依然绿树红花。1994年11月下旬,《青年思想家》邀请了参加中国近代文学第七届年会的一批著名学者举行座谈会,主题是畅谈近代文学研究的新策略。 

    谈到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学者们除了为取得的研究成果欣喜之外,也不无忧虑。大家觉得,近代文学的研究与中国近代其他学科的研究相比仍显得相当薄弱。南京大学教授王立兴先生严肃指出,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学科地位的偏低。直到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大学中文系教学计划中,近代文学仍然没有成为独立的必修课,没有独立的硕士点、博士点。二是学科队伍太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专门从事近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总数不足300人,有的省甚至是近代文学研究的空白区。而现有的人员也存在着老化问题,有后继无人之虞。王立兴教授呼吁各界关注近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一直被忽视,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认为,这个时期没有产生世界性的伟大作家和作品,没有产生一种独立成熟的文学样式,一切都不成熟。中国社科院近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王飚研究员对此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近代文学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的“不成熟”,在于它隐含着全部新文学的“胚胎”。在它之前,是绵延数千年、已经发育得相当成熟、同时又几乎定型化的古典文学。而在它之后,却是面貌全新、充满青春活力、至今还在发展过程中的现代文学。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次最伟大的变革,是文学体系的转型。文学体系包括文学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基础、文学观念和审美规范、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作品社会内容和文化内涵、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文学语言和文学的存在与传播方式,以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在内的文学结构系统。王飚先生指出,如果不能说明中国古典文学是怎样转变成新文学的,不能揭示“新胚胎”的发生和发展,那么一部完整的中华文学史将永远断裂成互不衔接的两部。这就是中国近代文学――文学体系转型期文学研究的价值和任务,以及这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意义。

    近代文学的研究应该如何深入?山东大学教授郭延礼先生认为:必须先拓宽研究的领域。他在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倾斜”状况(即向主潮和大家的倾斜),这种倾斜造成了研究面的相对缩小。如近代诗研究侧重于龚自珍、魏源、张维屏、“诗界革命派”、“南社”和秋瑾等革命派诗人,近代散文研究侧重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体散文,近代小说研究侧重于四大谴责小说。而对于近代文学史上所谓“旧派文学”,如诗中的“宋诗派”、“同光体”,散文中的“桐城派”,小说中的“鸳鸯蝴蝶派”等,则研究不够。即以“南社”而论,研究面就相当狭窄。“南社”有作家数百,重要的、有成就的亦不少于百人,而现在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宁调元、马君武、黄节、徐自华、于右任等十余人的范围,这就影响了对“南社”诗歌的总体认识。科学地讲,要全面地审视近代文学,必须对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流派、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否则有些结论就很难站得住脚。比如过去对于“桐城派”、“同光体”的评价就有以偏盖全、一笔抹煞的倾向。以“同光体”领袖陈三立而论,他的诗作也并非全是脱离现实的消极颓唐之作,过去有人以他的诗句“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作为陈三立远离现实、欲作隐者的根据,其实这两句诗恰恰是戊戌政变诗人与其父同被革职后,面对激荡的时代风云和祖国危亡日深的现实所写下的愤激之词。《散原精舍诗集》中许多关心现实、抒写诗人家国之痛、民生之哀的诗篇即可为证。但由于对陈三立缺乏全面而认真的研究,不仅对其诗歌评价过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同光体”诗派的正确认识。那种把“同光体”视为反现实主义流派的看法显然是不全面、不正确的。近代文学研究中面的狭窄,也影响了研究的深度。 

    如何拓宽作家研究面?华南师大教授钟贤培先生指出:“应该屏弃庸俗社会学的偏见,不要以进步和保守作简单化的褒贬界定。钟先生分析说:近代作家处于世纪之交,社会急剧变化,社会思潮迭起,作家思想比较复杂,有的前后期思想处于一种对立状态,并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对他们的思想、作品应作历史的、辩证的梳理。对于一些政治思想或文学思想比较保守的作家,如“宋诗派”、“湘乡派”、“同光体”以及“鸳鸯蝴蝶派”,应科学研究,还其历史的真面目。钟教授还认为,加强地域性作家的研究,也是拓宽作家研究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广东而言,近代产生很多重要作家,从张维屏始,至“南社”的苏曼殊、黄节止,不下十余人。其实,与他们同时期的作家大有人在,如与张维屏并称“粤东三子”的黄培芳、谭敬昭,与高天梅等并称“南社四剑”的潘飞声,被谭献推为“南社正宗”的词家叶衍兰等,均尚未展开研究。对于重视和加强地域文学的研究,青年学者西北师大龚喜平副教授认为,这是完善近代文学学科体系、促进研究繁荣的重要层面。他的理由是:地域文学的研究既是微观研究,也是宏观研究。如何从地域文化的人文气象和自然景观着眼,由个体到群体宏观地把握其创作心态、个性特征、审美品格、艺术旨趣、乡土气息、民族色彩,正是地域研究的大有可为之处。地域文学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西南、西北地区尤为如此。对其进行深入开掘,将使近代文学本身更加丰富多采,富于艺术个性。同时这也是加强近代文学艺术性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地域文学的研究既是地方的,又是全国的,如郑珍自然是贵州地域文化研究的重点,但在整个近代文学中亦为大家。因此,对其诗歌创作艺术个性的深入揭示,对“宋诗派”乃至整个晚清旧派文学的研究都有普遍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下)
三、近代文学研究的繁荣期(1980~1998)改革开放为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诸多有利条件,譬如: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宽松,使研究者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得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积极性;思潮的被遏制和清算,使马克思主义得以恢复,使学术研究回到了正常轨道;国门的开放,使研究者视野大开,得以借鉴国外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等等。近代文学研究在这样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之下,终于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硕果累累的新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基础建设从无到有,学术活动有声有色,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前60年的近代文学研究都是无组织、无计划的自发行为,既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学术刊物和学术活动,也没有形成固定的专业研究队伍,除了阿英等个别学者外,都只是把近代文学研究当作副业或出于一时兴趣罢了。这显然也是未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本时期在基础建设方面有很大的改观。早在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就...
·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上)
【内容提要】20世纪近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了一个马鞍形轨迹:初期(1920-1949)差强人意,中期(1950-1979}}成绩最差,后期(1980-1998}成就最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大环境尤其是政治和思想环境。近代文学研究的成就与缺点,也与研究者有着直接关系。研究虽然难以左右社会,却完全可以把握自已,保持学者的良心和清醒的头脑。这应该是20世纪近代文学研究史给予我们的一个深刻教训。【关键词】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开创期,萎缩期,繁荣期我国文学源远流长,群星璀灿,名作如林,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独放异彩。然而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或者强迫文学成为政治的工具,或者贱视文学为消遣的玩艺,以致直到19世纪末,国人尚只知有名为“国史”而实为历代皇帝家谱的“二十四史”,而不知文学史为何物。当然,我们也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即所谓诗话、词话、曲品、笔记以及作品序跋、评点之类的产品,然而...
· 著名学者阳尼
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今天津蓟县)北魏大臣,著名学者。尼少好学,博通群籍,与上谷侯天护、顿丘李彪同志齐名。幽州刺史胡泥推荐,征拜秘书著作郎,尚书令李冲举为国子祭酒,兼幽州中正。孝文帝元宏即位,出为幽州平北府长史,带渔阳太守,未拜,坐事免官。一生著书千卷,所造《字释》数十篇,未就而卒。人物生平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也。累世仕于慕容氏。尼少好学,博通群籍,与上谷侯天护、顿丘李彪同志齐名。幽州刺史胡泥表荐之,征拜秘书著作郎。及改中书学为国子,时中书监高闾、侍中李冲等以尼硕学,举为国子祭酒,后兼幽州大中正。孝文帝临轩,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尼与齐州大中正房千秋各举其子。帝曰:“昔有一祁,名垂往史,今有二奚,当闻来牒。”出为幽州平北府长史,带渔阳太守,未拜。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货,免官。每自伤曰:“吾昔未仕,不曾羡人,今日失官,与本何异?然非吾宿志,命也如何!”既而还家,有书数千卷。所造《字释》数...
· 著名学者桂馥
桂馥(1736-1835),清朝著名学者、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人物简介.桂馥(公元1936-1805年),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桂馥书法晚称老苔,一号渎井,又自刻印曰E井复民。山东曲阜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入国子监,补长山县(今属邹平)县学训导。曾与历城友人周永年在济南五龙潭畔创立潭西精舍、借书园,藏书万卷。乾隆五十四年(1789)赴乡试中举,五十五年(1790年)中进士,任云南永平县知县。为政宽简,辖境称治。嘉庆十年(1805年)卒于任上,享年七十岁。桂馥从小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小学,精通《说文》声义。他曾言道“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故他遍读经书典籍四十余载,几近每日必取许慎《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曾著有《说文义证》五十卷,此书力穷根本,确为桂馥倾注一生心血积累。此外还著有《缪篆分韵》、《续三十五举》、《札朴》、《晚学集》、《清朝...
· 著名学者阎若璩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物生平]编辑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十四日(11月11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太原西寨村人),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著有《敬刑录》、《计辽始末》诸书。父亲阎修龄,字再彭,号饮牛叟,明末贡生,以词章名,著有《眷西堂诗文》、《红鸥亭祠》行世。母亲丁氏亦能诗文。家学渊源,使阎若璩自幼就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之中,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他幼年体弱多病,口吃,秉性迟钝,甚至“读书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犹未熟”。但仍自强不息,勤勉不怠,“潜心钻研,扶精剔髓,思成一家之言”。每当同学日暮抱书归家之后,他仍“独吟不置,必背诵如翻水乃已”,甚至“发愤将书拆散,读一页辄用面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