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出版社生存须过四道关
【提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一重要命题,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出版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地方出版社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面临多种选择。地方出版社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路径选择上要着重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制度变迁、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的关系;传媒、出版与图书的关系;内容、渠道与现金的关系;资金、资产与资本的关系。
【关键词】出版社 生存 发展 关系
出版企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国有企业,其从事业转企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规还有待完善,需要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出版企业特点的保障措施和法规,如列作特殊法人,规定其权利和义务,并给予其相应的政策优惠等。
改变身份尚需制度保障
制度变迁是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制度实行新旧更替的过程,是从一种“起点式”的制度变更为一种效益更好的“目标式”制度。制度变迁,简而言之,就是改革,是对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变革。
2003年6月底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会议,按照十六大要求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拉开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央在提出对宣传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将文化单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一类是经营性文化产业。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改革总的要求是转企改制,面向市场,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地方出版系统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组建出版集团、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国企的改革走过了这样的过程:计划体制(统购统销)――放权让利――拨改贷――利税分流――承包――改革、改组、改造――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与此不同的是,出版社要从事业单位中走出来,转变为企业单位:供给制――生产事业经营制――党组织附设下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局社分离、集团、总社――企业。2004年3月,中国出版集团整体改制为企业(人民出版社除外),同年,辽宁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转制为企业。
单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过去单纯的出版人变成了出版商,变成了生意人,这是一种很大的变化,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跨越。出版社具有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其产权属性,产业属性又要求其必须走向市场。
企业的核心是“产权”,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的关键性难题是两个置换:一个是资产的置换,一个是人身份的置换。
制度常常表现为非均衡状态,即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不一致,而制度变迁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映。对转制的出版企业,国家已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如转制的出版企业可以免除三年企业所得税等。但从制度安排层面来看,出版社从事业转企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规还有待完善:一是产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资产的授权经营和监督管理;二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三是出版企业的冗员、人员安置、员工身份置换、历史债务和社会保障等;四是改革的成本的支付来源和支付渠道等等。目前,出版企业的计划经济痕迹不浓,在市场上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同时,出版企业转制后,其履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职责没有变。出版企业的特殊性显而易见,出版企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国有企业。所有这些,均需要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出版企业特点的保障措施和法规。例如,可专门就出版企业的特殊属性,参照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制定《特殊法人法》,将出版企业列作特殊法人,通过立法规定其权利和义务,并给予其相应的政策优惠。因此,出版社的发展,相应配套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十分重要。
涉足新媒体干得好了是“数钱”,干得不好是“烧钱”,关键问题在于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在这方面美国出版商比我们先行一步,而且更贴近市场。我们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市场的经营运作能力上。
涉足新媒体关键选模式
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传统媒体面临着衰退的趋向(美国传媒业将其描述为“Decline”),新媒体发展迅猛,但新媒体的收入又不足以弥补传统媒体丢掉的市场份额。2000年6月至今,美国有7万多传媒从业人员失业,CNN曾经在一天当中就裁员400人,NBC在2007年9月的一天之内裁员高达700人,时代杂志2007年裁员250人。报纸的发行量每年减少3%~4%;广播、音乐、DVD等的受众和消费都在下降。据统计,近5年来纽约有3.4万传媒从业人员失业。但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说,图书出版业则保持比较稳定的市场态势。哥伦比亚大学斯纳思・斯克林瓦森教授认为,图书、报纸和期刊等纸介媒体的优点是其他媒体难以取代,在5个“B”开头的情形里:bedroom(卧室)、bathroom(澡房)、beach(沙滩)、bus(公共汽车)、boiler room(锅炉房)就不适宜使用电脑。因此,图书出版市场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走向衰落,而是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出版业是传媒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出版业包括图书、报纸、期刊、软件、网络等。图书出版业要不要介入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呢?我认为,必须介入。但问题是,怎么介入?什么时候介入?涉足新媒体干得好了是“数钱”,干得不好是“烧钱”,关键问题在于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在这方面美国出版商比我们先行一步,而且更贴近市场。比如,当我们还在开发内容数据库时,而他们早就解决了内容数据库问题,现在开发的是客户数据库,即怎么利用渠道卖出去,实行客户管理。我们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市场的经营运作能力上,即商业模式上。
图书出版包括大众出版、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教育类图书,尤其是教材本身就存在相当大的市场容量,而且这个市场相对较为稳定,对教材市场份额的追求无可厚非。西方国家的教材大都由大的出版机构所垄断并维持较固定的市场态势,如培生集团、麦克米伦公司等就是较为典型。目前,地方出版社图书出版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教材与大众类图书、专业类图书的不配比,大众出版、专业出版依然是薄弱环节。改变并优化图书出版结构,是地方出版社面临的又一选择。
现在的出版社往往进入这样一个怪圈:出版社在市场上发行的图书越多,资金流却越短缺。出版社资金流不顺畅已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不少地方出版社已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现象。这个问题已严重地掣肘着出版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