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摘要]中国文化的转型以及转型的动力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在以
[摘要]中国文化的转型以及转型的动力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在以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有的把它归纳为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刺激或推动,甚至把中国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都看作是由西方文化移植而来的;有的虽然看到了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来自其自身现代化的需要,但缺乏深入揭示;有的囿于民族文化情结,强调甚至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因素,却忽视了它的现代改造和应注入的时代精神,甚至根本否定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转型的作用等等。文章认为要探讨这些问题,必须深刻揭示文化转型的动力,特别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转型;内在动力
当代中国文化是以原有传统为根基的多种文化因素并存的态势。这种多因素并存文化尚不能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相适应,其根源在于,沉积于当代文化中的传统尚未得到现代性的根本改造,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同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问题,特别是在大量引进西方文化的情况下,如何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融合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由此造成了传统与现实、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隔离,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种不适应表明,中国当代文化尚未成为中国式的现代型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文化需要转型、必须转型,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和人们的共识。然而,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是什么,它来自何方等,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有无动力,似乎并无异议,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有无内在动力,或者说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来自何方,是主要来自外部,还是主要来自它本身,这是当前有关中国文化转型动力问题讨论所关注的焦点。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的转型,有关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就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当代文化是兼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多种因素的文化,将它转型为现代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其根本动力就在它自身。现代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面对的问题而提出的,即针对当代中国文化构成中浓厚的传统因素,突出其“现代性”,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因素的改造,包括对过时的、没落的、落后的文化传统因素的清除;针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引进,突出了文化的“民族性”,强调了在吸收西方文化中改造和消化西方文化而坚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针对西方文化中没落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浸染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性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某些因素的封建性质,突出了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它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文化的根本区别。这种动力既来自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根源于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强调中国当代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并不否认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催化剂。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已先行进入先进的工业社会,而中国当时仍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这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面对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必须实现社会转型。社会转型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转型成为必然。在中国社会发展本身的需要和外部工业文明的刺激下,自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转型的历程,由洋务运动的“学技”,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学政”,最后到新文化运动中改造国民性的“学教”;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曾照搬苏联模式,但最终都未能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
目前中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已初步建立起现代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空前提高,经济在高速发展,管理体制在不断完善,世界性的交往等社会活动领域也不断在扩大,以及社会广大民众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加速社会现代化建设,由此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社会的需要是文化转型的最根本动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体制管理、人文精神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当代文化中虽已有了一定基础,但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如科学技术方面,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已推广开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更突出了对科技的重视,但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我国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体制管理方面,已由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渐转化为市场为主体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由于我国浓厚的传统影响,行政命令管理仍然存在,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普及;人文精神方面,随着技术理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关注不足,人文精神逐渐边缘化,人文精神的发展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以上种种矛盾,成了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之相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在文化转型中应当做到:解放思想,才有文化上的包容并存;学习现代科技和管理思想及知识,才有中国文化结构上的深刻变化;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才有人文精神的倡导;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才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始终是推动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二)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身要求
一般来说,“传统体现着文化与哲学发展中的连续性,而现代性则体现着文化与哲学发展中的时代精神”。任何文化传统都是相对的,既承接传统而来,又在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中获得丰富、发展,不断突破传统,这是由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1.文化传统的相对性动力。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社会条件和知识背景下形成的。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知识的不断丰富,文化传统会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和知识并得以重新解释,从而使文化传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会直接导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传统的相对性是推动文化发展的自身动力。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就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容纳新的时代精神和知识,不断丰富传统、改造传统的过程。先秦诸子文化到两汉经学文化,再到隋唐三教并存,以及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都是如此。文化本身并不固守传统,总是在融通传统、改造传统、突破传统中发展的。在文化发展中之所以会出现固守传统的现象,一方面是人们为了安身立命而把传统作为精神寄托,以此解释生存的合理性,他们一旦找到新的寄托,就会舍弃旧传统而营造新传统。另一方面是某些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如名利地位等,而固守传统,把传统作为牟利的手段。一旦他们发现可维护利益的新文化、新传统,就会放弃旧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蕴涵于其中的传统一样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是与社会条件和知识的可变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可变性导致文化的可变性,使文化的发展不会固守于传统,呈现出相对性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转型;内在动力
当代中国文化是以原有传统为根基的多种文化因素并存的态势。这种多因素并存文化尚不能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相适应,其根源在于,沉积于当代文化中的传统尚未得到现代性的根本改造,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同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问题,特别是在大量引进西方文化的情况下,如何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融合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由此造成了传统与现实、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隔离,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种不适应表明,中国当代文化尚未成为中国式的现代型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文化需要转型、必须转型,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和人们的共识。然而,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是什么,它来自何方等,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有无动力,似乎并无异议,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有无内在动力,或者说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来自何方,是主要来自外部,还是主要来自它本身,这是当前有关中国文化转型动力问题讨论所关注的焦点。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的转型,有关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就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当代文化是兼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多种因素的文化,将它转型为现代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其根本动力就在它自身。现代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面对的问题而提出的,即针对当代中国文化构成中浓厚的传统因素,突出其“现代性”,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因素的改造,包括对过时的、没落的、落后的文化传统因素的清除;针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引进,突出了文化的“民族性”,强调了在吸收西方文化中改造和消化西方文化而坚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针对西方文化中没落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浸染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性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某些因素的封建性质,突出了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它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文化的根本区别。这种动力既来自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根源于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强调中国当代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并不否认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催化剂。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已先行进入先进的工业社会,而中国当时仍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这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面对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必须实现社会转型。社会转型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转型成为必然。在中国社会发展本身的需要和外部工业文明的刺激下,自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转型的历程,由洋务运动的“学技”,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学政”,最后到新文化运动中改造国民性的“学教”;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曾照搬苏联模式,但最终都未能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
目前中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已初步建立起现代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空前提高,经济在高速发展,管理体制在不断完善,世界性的交往等社会活动领域也不断在扩大,以及社会广大民众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加速社会现代化建设,由此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社会的需要是文化转型的最根本动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体制管理、人文精神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当代文化中虽已有了一定基础,但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如科学技术方面,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已推广开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更突出了对科技的重视,但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我国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体制管理方面,已由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渐转化为市场为主体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由于我国浓厚的传统影响,行政命令管理仍然存在,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普及;人文精神方面,随着技术理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关注不足,人文精神逐渐边缘化,人文精神的发展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以上种种矛盾,成了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之相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在文化转型中应当做到:解放思想,才有文化上的包容并存;学习现代科技和管理思想及知识,才有中国文化结构上的深刻变化;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才有人文精神的倡导;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才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始终是推动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二)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身要求
一般来说,“传统体现着文化与哲学发展中的连续性,而现代性则体现着文化与哲学发展中的时代精神”。任何文化传统都是相对的,既承接传统而来,又在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中获得丰富、发展,不断突破传统,这是由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1.文化传统的相对性动力。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社会条件和知识背景下形成的。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知识的不断丰富,文化传统会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和知识并得以重新解释,从而使文化传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会直接导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传统的相对性是推动文化发展的自身动力。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就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容纳新的时代精神和知识,不断丰富传统、改造传统的过程。先秦诸子文化到两汉经学文化,再到隋唐三教并存,以及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都是如此。文化本身并不固守传统,总是在融通传统、改造传统、突破传统中发展的。在文化发展中之所以会出现固守传统的现象,一方面是人们为了安身立命而把传统作为精神寄托,以此解释生存的合理性,他们一旦找到新的寄托,就会舍弃旧传统而营造新传统。另一方面是某些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如名利地位等,而固守传统,把传统作为牟利的手段。一旦他们发现可维护利益的新文化、新传统,就会放弃旧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蕴涵于其中的传统一样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是与社会条件和知识的可变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可变性导致文化的可变性,使文化的发展不会固守于传统,呈现出相对性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及动力探析
【摘要】节日符号是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考察,揭示出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是以三种具体路径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转型的深层动因。文章认为,国家化和市场化双重力量的交织作用,是传统节日符号转型的基本动力所在。【关键词】贵州;苗族;节日符号;现代转型;动力Abstract:Thefestivalsymbolshavecamingintobeinginthelong-termhistoricalrealexisting,andtheyareassemblescontainingtheinterrelatedculturalelementswhichemergeandconcentrateonsomespecialdays,which...
· 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及动力探析
【摘要】节日符号是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考察,揭示出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是以三种具体路径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转型的深层动因。文章认为,国家化和市场化双重力量的交织作用,是传统节日符号转型的基本动力所在。【关键词】贵州;苗族;节日符号;现代转型;动力Abstract:Thefestivalsymbolshavecamingintobeinginthelong-termhistoricalrealexisting,andtheyareassemblescontainingtheinterrelatedculturalelementswhichemergeandconcentrateonsomespecialdays,which...
· 戴震: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先行者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屯溪人。他既是乾嘉考据学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又是在儒学内部最早批判“以理杀人”的思想家。其宽博的知识体系为中国近代知识论述的源头,梁启超、胡适之都称戴震是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又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本土资源,对近现代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戴震的一生是坎坷、传奇的一生。戴震自幼就跟随父亲走南闯北经商,广泛接触了社会生活,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
· 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近代史研究所和院科研局及四川出版集团联合举办“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的成果发布会,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会,我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十分的高兴,十分的感激。现在,我把我们从课题立项到完成研究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扼要的汇报。一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文化也同样处于转型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在很多方面仍在继续。中外学者对这个过程表示关注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国内,最近二十年来,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有不少论著涉及到文化转型的问题。但至今对此问题尚无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外国学者涉及这一问题,多限于模式化的讨论。例如,有所谓“冲击——反应”模式;有所谓“中国中心”模式。前者过分强调西方文化的作用,视中国固有文化为“博物馆的陈列品”。后者专门致力于发掘中国固有文化内部的新质因素,有时...
· 从宋明时期家庭经济的经营看中国文化的转型
从文化形态上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近世”的开端。(注: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的近世》一文中详细论证了中国历史自宋代始向近世转变的事实,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2年7月版,第一卷。)自宋代始,中国文化开始了从农业形态向工商业形态转变的历史进程。明代中后期,这种进程开始加快。从家庭经济的经营管理上探讨中国文化的转型,可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家庭经济活动既反映了文化的器物层面的情况,又反映了文化的行为层面的状态,同时也折射了文化的观念层面的律动。因此,对宋明时期家庭经济的经营管理作一研究,可以更好地探明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和路向。一在中国古代家庭经济的经营管理中,家长居于中心地位,家长地位的变化,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动向。宋明以前,家长在家庭经济的经营和管理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礼记·坊记》说:“家无二主。”荀子也称:“父者,家之隆也,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