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汲清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2005年3月22日是我国地学泰斗黄汲清院士逝世10周年。去年,也就是黄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地质出版社出版了《黄汲清年谱》(潘云唐编)。为上个世纪的第一流科学家编全集、写传记、作年谱,本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义不容辞的任务。当然,这也是对他们的纪念。黄汲清先生是20世纪中国地质史上贡献最多、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学术地位实在是配有一部好的传记、好的年谱。
年谱乃论世知人之学;为学者作年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为科学家作年谱,更是难上加难。这主要是因为,做一部好的科学家的年谱,不仅需要精谙撰著年谱的基本家法,更需要对谱主的专业活动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评价。《黄汲清年谱》的编者潘先生,不仅从事地质史研究多年,而且与谱主系世交,与谱主晚年过从甚密;因此,应该最有条件做好这专业的评价工作。写到这里,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为科学家作年谱,只是面向本专业的;其实不然,一部好的科学家的年谱,同样应该可以如以前的《朱子年谱》(汪懋竑编)、《王阳明先生年谱》(钱德洪编)、《詹天佑年谱》(凌鸿勋编)、《林则徐年谱新编》(来新夏编)等年谱名著那样行世、传世。
研究历史,作年谱,首先最讲究的是材料方面的竭泽而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充分、最详尽的占有资料”。这不仅需要搜求、研究谱主的全部著作,还要研究师友、同行、弟子、亲属的评价、回忆文字,甚至是口述史料。总之,要全面反映谱主一生的立身行事、学术贡献。年谱这种历史体裁,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以事系时”,其实它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取舍、引用材料的详略以及引用材料的编排技巧等。胡适对年谱学有一个独创的贡献:打破前人单记行事的体裁,将谱主的重要论著摘要记入谱中。这一点,对编科学家的年谱来说,尤为重要。黄汲清先生在地质学方面的很多重要贡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承认,有深远的影响,如1945年发表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而《黄汲清年谱》在记述此书时,只是用了短短几行的篇幅,实在是与它的学术地位不相称。笔者以为,不仅类似的重要论著都应该有一个摘要,而且,还应该加入一些地质方面的图幅,如《中国大地构造图》等。
综观黄汲清一生,从1928年大学毕业到50年代初期,是他一生事业的黄金岁月。在这一时段里,他不仅创建了大地构造理论体系,还在中国的二叠纪地层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等很多方面担当了奠基人、开拓者的角色。此外,他还是中国第一个天然油气田的发现者,还担任过当时中国最高地质调查研究机关——地质调查所所长。基于此,无论如何,年谱的这一段,都应当是浓墨重彩的。但我们看《黄汲清年谱》的1928-1949年这一部分,仅仅有63页(其中还包括二篇全文录入的“会后旅行记”占用了14页!),只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实在是太单薄了,这怎么能全面反映一位28岁就出版过6部专著、44岁就当选为院士的科技精英的辉煌历程呢?有以下重要史实是不见于年谱的:1931-1932年随葛利普研究石炭纪古生物;1940年后兼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而1945年只记到3月。另外,黄汲清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全中国(除外),年谱对每一次地质调查,也都应写到。
研究一个科学家,必须了解他所以成学的原因。1924-1928年,黄汲清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2年留学瑞士,次年入浓霞台大学。这两度求学,实际上对他以后的学术创获,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年谱却失之简略。事实上,黄氏在这两个学校的学籍表、所学功课以及成绩单等,都应该记入年谱的。此外,当时中国地质学界几位执牛耳的人物丁文江、翁文灏、葛里普、李四光(黄先生曾声明,李先生对他影响主要在30年代以前)以及瑞士的阿尔冈教授,均对黄汲清有过诸多教诲与提携,黄氏亦深受他们影响。如每日做完实地调查后,必须当日整理好笔记、画完图表,地质调查期间格外注意营养,不遗余力地帮助后进成才等等,都被黄汲清如影随形的继承下来了。地质学是上个世纪我国科学界成绩最多、又对其它科学影响最大的一门学科,这当然与学术规范的传承、优良传统的延续密不可分。因此,对前述师承渊源,当然应该在年谱里有所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