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地质事业初期若干史实考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0
转发:0
评论:0
中国地质事业初期若干史实考,摘要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及档案,对中国地质事业初期历史中的若干史实,如地质研究所

 摘要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及档案,对中国地质事业初期历史中的若干史实,如地质研究所的学生数量、教学内容、实习情况、结束的原因;地质调查所初期的组织与成员;1916年以前的矿产调查工作;1922年的裁撤危机;翁文灏当选国际地质学大会副会长等,进行了详细考察,提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地质事业  地质研究所  地质调查所  考证

 

近代地质学知识传自西方,用近代科学方法对中国地质矿产进行调查也始自来华的外国专家。地质科学实现本土化--中国人应用近代地质学知识,独立、系统地开展中国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是从1913年成立的中国地质调查所开始的。

中国地质事业初期历史迄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地质科,以1922年初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为这一历史阶段结束的标志。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包括:地质研究所的人才培养;地质调查所的创立;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建立;《地质汇报》、《中国地质学会志》等学术刊物的创办;以及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其核心事件是地质调查所的创立。这十年中,中国地质事业从无到有,不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确立下20世纪前半叶中国地质事业基本格局:以地质调查所为中心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北京大学地质系为中心的地质教育,和以中国地质学会为中心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一,地质研究所的若干史实

1913年初丁文江接任北京政府工商部地质科长后,以推动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为职志,提出开办地质研究所以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案:“地质研究所设所长一人,西教员二人,中教员二人,皆平均以半年从事于调查,半年从事于教授。于所中附设图书馆、博物院,搜集关于地质图籍、标本,以为研究之资料。”并手订《地质研究所章程》。[1]拙文《地质研究所始末考》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已往研究者未曾注意到的材料,于该所主要经过史实略有考订。笔者近年又新发现了一些档案史料,现再补述如下:

1,  地质研究所学生数量

地质研究所初招学生30名[①],10月开学不久即有学生自动退学,11月份后只剩有23名学生。其中,杨佩纶因第一学期未参加考试,第二学期未完成考试,唐在勤因第二学期及第三学期未参加考试,均被降为听讲生。另有一名学生乐文照因葬母请假,也未参加第三学期考试,虽然当时同意其第二学年开学后补考,但以后再未见该生名字出现。因此从第二学年开始直至结业,一直是22名学生在所学习。[②]

2,  翁文灏到所任教及担任专任教员时间

地质研究所授课教师主要为农商部职员及北大教授,均为兼职。初定聘原京师大学堂地质学门的德国教授梭尔格为专职教师,后因梭尔格在青岛被日军俘虏,专任教员改聘从比利时留学归来的翁文灏。但翁文灏究系何时到所任教,何时担任专职教员,以往著述中均语焉不详。据翁文灏自述,其1912年末自欧洲启程,1913年初返乡省亲,旋赴京任教于地质研究所,1915年担任唯一的专职教员。[2]本人在历史档案中,翻检到地质研究所所长章鸿钊1914年12月26日给农商部的一份呈文:《请派理学博士翁文灏专充本所教员》,帮助人们解开了这一谜团。呈文称:地质研究所兼课者大半因派有调查事务而为之中缀,“翁文灏今春由职所聘充岩石学教员,秋后以虞教员去职,又兼地质通论。两学期以来热心教育,诸生翕然。……学问翔实,任事忠厚,堪充本所专任教员之职。……本学期内所任教课积时计薪,每月已得百九十二元,可否于派充专任教员后每月给予薪水二百元,微示优异。”旁有司长张轶欧签注:“查翁文灏学术醇粹,任事勤恳,现充地质研究所教员,按钟点计算。”1915年1月7日,部批同意:“查地质研究所教授需人,兹派翁文灏为该所专任教员,并于课余兼任本部地质调查事宜,可支薪金二百元,仰即勤慎从公,毋负委任。”[③]

3,  地质研究所的课程设置、课时及任课教师

因地质研究所各学期课程设置、课时及任课教师的选择,均须由所长于每学期开始前呈报农商部,故尔保留下的历史档案(见附录一),帮助我们了解到当年教学的基本情况。

面对中国地质事业急需创业型实地调查人才的形势,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三人于第二学年末共同议定,对地质研究所课程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见附录《第六至第九学期(即第三学年第一至第三学期)原定科日及修改科目比较表》)。课程调整的主要原则是:一,废除原矿物学与古生物学分科的设置,增加采矿、冶金等应用学科课程;二,增加学生赴野外实习时间,强调野外实习与正课并重,实习须由所长及各教员分途督率指导,并订立实习报告撰写及考核章程--《暂订考核实习成绩简章》(见附录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兴化成氏家族史实考略
兴化成氏家族史实考略成家众多后人的生存兴化成氏历经六百多年的发展,各门各派家道兴衰是自然的,应该说家族中为官者毕竟少数,大多数芸芸众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也是自然的。但是成氏家族即使居家,仍然保持一份读书人的济世的胸怀。家谱多次提到成氏先祖性格,有的“为人勤俭和信”,有的“赋性端恪,不事浮靡,慎交寡合”,还有的“喜潜退,不屑势利,绝迹公门,郊居一圃,栽花艺蔬”,“暇即壶觞自适,人未见其有戚戚色。”如八世祖成物“操行勤敏,耻干权贵,乡人多敬惮之。”家谱中记载这样一件事,六世祖成,“性甘淡薄,耻以非义干人,与人为善孜孜若不及。”在这种性格下,他“诛茅结屋,地僻而邃。环植柏竹,间莳与菊。聚童子数人,躬授句读,日吟咏其中,将终老焉,时语人曰,吾兹一庵华堂,广厦不易也,由是人称一庵先生。”这可以说是成家不少后代的选择,甘于淡泊的生活,粗茶淡饭,远离世俗,与世无争,但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追求精神的高雅,“...
· 若干皇后
参考资料
· 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
【摘要】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种以原生态为特点的文化景观展示方式――生态博物馆在法国悄然兴起。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博物馆脱离文化生存环境,单纯的静态的记录的不足,使得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得以保存,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的新的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龙脊古壮寨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借鉴贵州等地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经验,对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提出一些可资参考的意见。【关键词】龙脊;生态博物馆;旅游Abstract:Fromthe1970s,akindofculturallandscapedisplaymodewiththeoriginalecosystem――eco-museumsquietlyemergedinFrance.Theemergenceofeco-museumsmadeupdisadvantagesoftraditionalmuseumawayfromcultura...
· 广西忻城土官《莫氏宗谱》史实考
(一)丶土官莫保的籍贯及历事考1丶随军从征,将所部兵千户据忻城土官莫景隆于清乾隆九年编撰的《莫氏宗谱》载:始祖……裕定公讳保……原籍江南苏州府太仓州人,生而奇俊,有智略,好善乐施,每倾囊济人危急。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粤西蛮寇犯边,奉命随征,设计擒贼,着有功绩,授千户屯于庆远宜山之八仙。明洪武初年,,罢管兵官,籍其屯兵为民,遂携子孙亲丁数人移居忻城界,时年已老,惟适志畎亩,督率子弟力田。凡往来晋接,无不以诚相待,以义相恤,人号其门曰:德门。以上所叙,乃六丶七百年前的事。要考究它所记叙这一段历史其真实性的程度如何?首先必须弄清这段古语所道的古事是什么?诸如“户”是什么?若用今的“户口”这名词来套译就套不上。若用古战国时期的封爵禄秩去解译,却又非驴非马了。只能找古籍为根据去说话,弄通“千户”是什么?“授”是什么?弄通古语所道的古事以后,研究起来,就有瘾头了。再把上面所叙的古事与...
· 关于陈氏宗族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证
作者:陈情陈月海陈刚等陈洪宪汇编一、虞舜帝的“血缘”先祖是谁?是黄帝还是东夷族有虞氏的虞幕。《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舜”舜是黄帝的九世孙。我陈氏有不少族谱以此沿袭照抄至今。按:经考证:《史记·集解》注:“舜东夷人也。”孟子也说:“舜东夷人也”。《吕梁碑》载:“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舜。”舜是虞幕六世孙。据近代史学家考证,大多数认为:有虞氏部落不是黄帝族之后,而是属东夷族。炎帝和黄帝都出少典氏。炎帝是西戎族的一支,从西方游牧进入中原后,和九嶷族发生了长期的矛盾,到炎帝八世孙榆罔时被九嶷族打败,赶到涿鹿,炎帝族隧合黄帝族打败了九嶷族,捕杀了蚩尤。黄帝族又和炎帝族发生矛盾,经版泉大械斗,黄帝族战胜了炎帝族入主中原,乘胜东进到达东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