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0
转发:0
评论:0
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 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基于人口史的考察内容提要:本文从

 
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基于人口史的考察

内容提要:本文从人口史研究的角度考察了中国近代城市体系,并对施坚雅“区域系统研究法”(也即“施坚雅模式”)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近代城市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传统政区的深入探讨,晚清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通商口岸体系与以北京为首都的传统政区体系分庭抗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构性写照。上海之发展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国际性城市,宣示了新的具有若干近代色彩的城市体系的胜利和传统城市体系的衰微。通商口岸体系形成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说,应是城市体系的“近代化”,而不是所谓的“城市化”。

本文原为《中国近代人口史》(修订稿)第十三章“变动中的城市体系与城市人口社会结构”中的一节,为适应会议论文的需要,作了一些改动。《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1998年8月台北南天书局繁体字版。此书将于近期修订再版。

一、一种研究模式的提出

中国传统的城乡人口结构大体上是稳定的[1],但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一样,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1850年到1949年的一百年间,亦即从晚清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直到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人口,不仅在数量上有过极其激烈的变动,在作为人口本质属性的社会结构上也开始有了深刻的变化。

对于这种变动或变化,当然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然而困难之处在于:对于这—时期,我们恰恰缺乏完整、可信的人口统计资料。现存的若干零星资料,其统计口径不一,可信度亦参差不齐,只能进行孤立的、各别的考察,而无法用于对所有的中国城市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表1所辑录的有关20世纪初叶中国部分城市人口的几种估计,就反映了这一情形。其中1906年的资料,系采自北京撷华书局1914年出版的《新北京》一书,而该书又是取自1906年出版的《中国坤舆详志》。这是一部用法文撰写的中国地理详志,其材料主要来自外人的各种报告。1900—1910年以及1920年的两组资料,系美国学者珀金斯(D. H.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一书所收录,前者与1906年的一组具有十分相近的来源。第4组亦即1930年的资料,原载朵格谢夫(Torgeschef)《中国城市人口》(Town Population in China)一文,发表于1930年的《中国评论周报》,而为日本学者饭田茂三郎《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一书所引。从这4组数据中不难发现,除少数城市的某些统计外,绝大部分数据缺乏可信的基础,有些甚至是陈陈相因,毫无变动。

 

表1  20世纪初叶中国部分城市人口的估计  单位:千人

 
 1906年⑴
 1900—1910年⑵
 1920年⑵
 1930年⑶
 
北京

保定

天津

唐山

张家口

沈阳

牛庄

大连

安东

吉林

长春

哈尔滨

齐齐哈尔

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

太原

归化

(呼和浩特)

开封

西安

兰州

天水

西宁

迪化

(乌鲁木齐)

上海

南京

苏州

无锡

镇江

扬州

清江浦

(淮 阴)

安庆

芜湖

蚌埠

南昌

武汉

宜昌

沙市

长沙

湘潭

衡阳

成都

重庆

宜宾

杭州

宁波

绍兴

湖州

温州

福州

厦门

漳州

广州

佛山

汕头

海口

香港

潮州

桂林

梧州

柳州

南宁

贵阳

遵义

昆明
 600  

880  

750  

—  

30  

180  

74  

40  

—  

100  

35  

30  

100  

100  

120  

82  

100  

230  

200  

 

200  

1 000  

500  

1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服从什么时候流行开来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的?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汉服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美工艺术。
· 补体系统
发现历程进化主要功能调理作用-增强抗原的吞噬作用趋化-吸引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细胞裂解-使外来细胞的细胞膜破裂凝集-凝结病原体补体补体激活的过程有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替代途径三种。补体蛋白的命名补体系统的蛋白质称为“补体成分”,以缩写符号C1至C9表示。C1是3种不同的蛋白(C1q,C1r,C1s)的钙依赖性复合物。补体裂解产生的片段,用小写的字母后缀表示(C3a)。未激活的片段以后缀“i”表示,如C3bi。激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补体成分或复合物,则在符号上加一横线,如C1,C4b,Ca。概论经典途径经典途径(classicalpathway)透过C1与经典途径激活因子(主要是含有IgM、IgG1、IgG2或IgG3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合而激活的;C1q与单个IgM分子或相邻两个IgG分子结合。二分子的IgG“二联体”与红细胞表面同种抗原决定簇结合,并与C1q反应激活C1,继而激活C1
· 石林的形成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陆良坝子和路南坝子连年干旱,巴江干涸断流,田地无水灌溉,人和牲畜没有水喝,渴死饿死了不少人;那时,南山有个撒尼汉子,名叫金芬若嘎,他看到乡亲们遭难,心里非常难过,决心要找到水源,开沟引水,使两个坝子种出庄稼,让人们都能吃饱饭,于是他钻管沟,爬悬崖,到处找水源。他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管又一管,四山八管都找遍了,也没找到水源。千天,他过了竹山,走到南盘江边,心里想:要是能把南盘江水堵住,提高水位来灌溉两个坝子的田地,那该多好啊!这样一想,他不知哪里来的那么一股子劲,兴冲冲地沿江寻我堵江截流的地方去了。金芬若嘎沿着南盘江走了五天五夜。一天,他来到宜良的高古马,发现南盘江水从对峙的两山申间流过,江面狭窄,是堵江截流的好地方,他越看越高兴,转身跑下石崖,急急忙忙地回村同乡亲们商量堵江截流的事去了。乡亲们听说金芬若嘎找到了堵江截流的地方,都纷纷到他家来打听。他把乡亲们召集起来,向大...
· 月唐传的形成
唐明皇,非常敬重中八仙,中八仙一看唐明皇这样敬重他们,便决定带唐明皇到月寒宫玩一玩。唐明皇到了月寒宫看中了嫦娥,于是便写了一首调戏嫦娥的诗。嫦娥由于先喝了几盅酒,先是迷迷糊糊的不明白。后来醒酒了一看,唐明皇写了一首诗调戏她,非常生气,就拿了这首诗奏明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看唐明皇身为人主,竟敢这样污辱天神,勃然大怒,于是派了青龙,脱生成为安禄山消灭唐朝,另建朝纲。再说巡天御使太白金星路过大唐上空;一看下面兵荒马乱乌烟瘴气,立即回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向太白金星说明了原因,太白金星说:“玉帝息怒!玉帝息怒!唐明皇写诗污辱天神不对,您因为这点小事就派人消灭他的朝代,以后如果世人知道了,岂不谈笑您?再说大唐江山规定四百年,现在才坐了不足二百年,还有二百年。您因为这点小事就派人下凡乱世,未免小题大作了罢。”玉帝一听,觉得太白金星说得有理,就对太白金星说:“我御旨已下,青龙已经下凡,还有再收回御旨的道...
· 姓氏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