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梁启超欲借用朝廷的力量争夺《时务报》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2
转发:0
评论:0
梁启超欲借用朝廷的力量争夺《时务报》,梁启超赴任时务学堂当是时,钱塘县令吴德计划在杭州西湖赁一屋,购书数千金,并聘请英

梁启超赴任时务学堂

当是时,钱塘县令吴德计划在杭州西湖赁一屋,购书数千金,并聘请英、法教员各一人,邀请梁启超前往。吴德的邀请对“数月以来,益困人事”的梁启超很有吸引力,他决意离开时务报馆,隐居西湖静心读书。谭嗣同对梁启超西湖读书计划表示赞成,以为有助于缓解矛盾。

梁启超隐居读书计划并未成为现实。1897年8月,黄遵宪奉调湖南路过上海,与汪康年等人面谈,再次提出设立《时务报》董事会的建议,梁启超赞成黄的建议,并劝说汪赞成,寻求一致。而汪康年对黄的建议根本不予考虑,寸步不让,他说:“公度黄遵宪欲以其官稍大,捐钱稍多而挠我权利,我故抗之,度彼如我何?”《梁卓如孝廉述创办时务报原委》

黄、汪冲突严重影响了《时务报》前程,各方友人纷纷劝说汪康年不要一意孤行。汪大燮函劝汪康年重视黄遵宪的建议,“办事之人不必议事,奉行而已;议事之人不必办事,运筹而已。此至当不易之论。”汪大燮致汪康年函第83张元济函劝汪康年,根据他的了解,黄遵宪对汪康年“并无贬词”张元济致汪康年第10,这个建议是对事不对人,是个值得重视的建议。汪康年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经各方劝说,他终于接受建议,成立了董事会。

汪康年接受了黄遵宪的建议,但交涉中的不愉快肯定影响了黄遵宪的心情,当他得知湖南将要创办时务学堂时,迅即向湖南巡抚陈宝箴、学政江标建议聘请梁启超出任学堂中文总教习,无论如何,这个建议对《时务报》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梁启超大约也有点厌倦与汪康年每天面对面了,当他得知湖南方面的方案后,没有丝毫犹豫。至于汪康年,似乎处在矛盾中。一方面他内心深处或许期望梁启超和平离开《时务报》而又不太伤害彼此友情;另一方面又担心离开了梁启超,《时务报》言论受损。他不愿接受黄遵宪让梁启超在湖南“遥领”主笔的建议,不同意梁启超离开《时务报》。

汪康年的拒绝使湖南方面极不高兴,熊希龄让谭嗣同亲往上海向汪康年“哀吁”,如果汪康年执意不肯放行,那么他们将不惜与汪冲突而“豪夺以去”。谭嗣同劝汪不如“自劝”梁启超往湖南任职,“则尚不失自主之权,而湘人亦铭感公之大德矣。”谭嗣同致汪康年第21

对谭嗣同的要求,汪康年解释称,他之所以不愿放梁启超去湖南完全是出于对《时务报》发展考虑,决没有其他想法。汪康年向谭嗣同述说了自己的苦闷,获得了谭嗣同的同情,谭嗣同反过来支持汪康年,“毅然决然不允所请。”谭嗣同致汪康年第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时务学堂
缘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以“变法开新”为己任,推作新政。他凭借政治强力,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冬湘绅蒋德钧、熊希龄、王先谦、黄自元、张祖同、陈程初等创办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时,蒋德钧“嫌其迹近谋利,乃创为添设时务学堂之议”,光绪二十三年一月由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领衔、六位宝善成公司绅董王先谦、张祖同、朱昌琳、汤聘珍、蒋德钧、熊希龄共同具名,正式呈报巡抚陈宝箴批准立案,旋由熊希龄等请两江总督刘坤一拨盐厘加价银7000两为经费,遂建于小东街。此后上述六位绅董议定,轮船、制造、学堂各认一事专办,自此学堂由熊希龄负其专责。创办熊希龄光绪二十三年八月(1897年),发布《湖南时务学堂缘起》,阐明了设学校、培养维新人才的宗旨。接着,湖南巡抚陈宝箴又发布了《时务学堂招考示》,宣布“本年议定暂租衡清试馆开办,延聘中西学教习,择期开学,先行招...
· 维新领袖梁启超:唤醒民智的先锋
梁启超是清末广东新会人,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同其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力倡变法维新。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次年讲学长沙学堂,积极鼓吹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曾主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极力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影响很大。辛亥革命后,曾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又策动蔡锷反哀。后与段祺瑞合作,任财政总长。“五四”时,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文字激扬,常引以为豪。晚年在清华教学。他学识渊博,著述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合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旧照梁启超自幼年便才学出众。12岁即中秀才。其父督导极严,希望他由科举登入仕途,光耀门庭。可他后来渐渐偏离了科举八股的方向。1889年,他在广州以第...
· 梁启超的“儿女心”
原文标题:梁启超的“儿女心”:不扮全能者,不摆道学面目梁启超是晚清的政治弄潮儿,也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人物,他的功业、学问为世人推许,自不必说。单说他教育子女的风范和成果,那也是非常值得崇仰的。梁先生有儿女九人,九人中有学法政的、建筑的、考古的、航天的……几乎个个成名成家。特别是思成、思永、思礼更是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在海内外都是很罕见吧。对梁氏家族的这种现象,有人或许要弹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老调。但这种血统论显系片面,名人子女不成才者其实很常见,比如梁的老师康有为即是一例。梁家孩子个个成才,品学兼优,爱国敬业,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功于乃父的言传身教。梁先生的儿女心极浓烈,极细腻。生活于始终动荡的清末民初社会,又总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梁先生有政事重压在肩,各路客人要会,无数文稿催迫在睫。然而,无论如何紧张、忙碌,他总不忘给儿女写信,有时甚至是一天一封。这在以悠然消闲为常态的人...
· 梁启超的科学观
今年是梁启超诞辰13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和跨世纪的文化巨人,梁启超的贡献和影响几可称“无远弗届”。在“西学东渐”的19世纪晚期,在“狂飚突进”的新文化运动中,梁氏就有不少重要思考和言论,对同时代人及后世都产生了影响。以此视角解读梁启超,对于评价历史人物和在当下思考与科学有关的文化问题,当有启发意义。——编者梁启超从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起,一直倾心于西学。在清末,他通过自己所办的报刊大力介绍和宣传西学,其中自然包括西方的科学。但也正因为其精力所注在介绍与宣传,所以,也还未曾明确地形成他自己特有的科学观。真正表现出他的科学观,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来之后。主要有三篇著述,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欧游心影录》的《科学万能之梦》一节;二是1922年他在科学社年会上的讲演:《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三是1923年在科学与玄学的论争中所发表的《人生观与科学》一文。仔细分析这三篇文章,可看出梁氏对科...
· 梁启超
家族背景梁启超先祖梁振英为南宋进士,曾祖父之前世代耕田。祖父梁维清(1815年—1892年),号镜泉,清末秀才。祖母黎氏(1817年—1873年),系广西提督、武探花黎大刚之女。父亲梁宝瑛(1849年—1916年),字莲涧,清末秀才,因屡试不第,在乡教书。母亲为赵氏(1852年—1887年)。个人作品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指导范围“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