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代袁枚因何富得流油:写墓志铭每次入账千金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5
转发:0
评论:0
清代袁枚因何富得流油:写墓志铭每次入账千金,核心提示: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由于袁枚名声在外,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

核心提示: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由于袁枚名声在外,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铭而送千金者。除了写墓志铭外,帮人题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财之道。扬州有安姓的巨富,刻了一部书,以两千金的价格请袁枚题跋。

本文来源:《郑州日报》2011年11月3日第15版,作者:孙宝根,原题:《才子袁枚缘何富得流油》

中国古代士人,历来受孔孟之道义利观影响,重读书科举之途,而轻赚钱营生之道。不能及第的读书人,除非家业深厚,不然由于不谙生计,常陷入穷酸不堪的状态,就是科举中第,投身宦海的,也要一生小心,摸爬滚打多年之后,方得安享太平生活。其中鲜有能主动选择退出官场,并自食其力者。袁枚则是中国古代士人中比较特别的例子。

少时袁枚即享有才名,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先在翰林院三年,后出京外放县令,先后在江苏溧水、沐阳、江宁等地当了七年县令。虽然谚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袁枚为官清廉,当了七年县令,却所积不多。辞官后袁枚频繁出游,既要供养母亲及家中一堆亲眷,又要藏书、购买古董,还要修缮、扩建随园,这些都耗资不菲。那么,袁枚靠什么支撑他的生活呢?

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由于袁枚名声在外,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铭而送千金者。除了写墓志铭外,帮人题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财之道。扬州有安姓的巨富,刻了一部书,以两千金的价格请袁枚题跋。《清史稿·袁枚传》载,袁枚所著《随园集》有三十余种,上自公卿王侯,下至市井小贩,皆知其名,甚至海外也有慕名来求其书者。高丽使臣团来中国时,偶尔读到袁枚的诗集,无不为之倾倒,便购买了数十部回国赠人。此后高丽来中国以高价购买袁枚书集者络绎不绝,袁枚的书一时洛阳纸贵。

收入丰裕之外,袁枚还善于理财。袁枚一直推崇通过经营陶器致富的范蠡,反对空谈心性,坐吃山空的文人。

在购下随园之后,袁枚又将随园东西两面的山林田地池塘也购置下来,并分租给十三户人家种植各类粮菜果木,饲养家禽。此后袁枚不但可以坐收地租,且每日所需之菜肴也由租户供给。随园中食物,除鲜肉豆腐需要外出购买外,其他均可自备。袁枚还曾在安徽滁州购买田地,并将土地出租,收益颇丰。在江北,袁枚也广置地产,并亲往察看。

袁枚还开设学堂,广收门生。因为他盛名于世,故而学费颇高。但送子弟随袁枚读书者仍络绎不绝。

正因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袁枚才能不断增修随园,并四处游历,过着“临山登水,寻花问柳”的逍遥生活,并通过经济收入来满足自己的收藏癖好。五十一岁时,袁枚在一封信中说起自己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便是家中藏书已有万卷之多。同样是玩藏书,他的老友程鱼门却将万贯家财消耗殆尽,死时还欠袁枚五千金。

在袁枚八十二岁去世前,留下了“田产万金,余银两万”,并托给其学生帮助经营生息。正是在雄厚财力的支撑下,袁枚才能供养族人读书,过着风流倜傥、潇洒自如的隐居生活。更有条件得以四处交游,探寻各类趣闻逸事,从事创作活动,成为乾隆年间的文坛巨擘。

摘自《文史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袁枚为何富得流油:写墓志铭入账千金
中国古代士人,历来受孔孟之道义利观影响,重读书科举之途,而轻赚钱营生之道。不能及第的读书人,除非家业深厚,不然由于不谙生计,常陷入穷酸不堪的状态,就是科举中第,投身宦海的,也要一生小心,摸爬滚打多年之后,方得安享太平生活。其中鲜有能主动选择退出官场,并自食其力者。袁枚则是中国古代士人中比较特别的例子。网络配图少时袁枚即享有才名,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先在翰林院三年,后出京外放县令,先后在江苏溧水、沐阳、江宁等地当了七年县令。虽然谚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袁枚为官清廉,当了七年县令,却所积不多。辞官后袁枚频繁出游,既要供养母亲及家中一堆亲眷,又要藏书、购买古董,还要修缮、扩建随园,这些都耗资不菲。那么,袁枚靠什么支撑他的生活呢?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由于袁枚名声在外,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铭而送千金者。除了写墓志铭外,帮人题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财之道。扬州有安姓的巨富,刻了一部书,...
· 清代袁枚为何富得流油:写墓志铭入账千金
核心提示: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由于袁枚名声在外,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铭而送千金者。除了写墓志铭外,帮人题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财之道。扬州有安姓的巨富,刻了一部书,以两千金的价格请袁枚题跋。中国古代士人,历来受孔孟之道义利观影响,重读书科举之途,而轻赚钱营生之道。不能及第的读书人,除非家业深厚,不然由于不谙生计,常陷入穷酸不堪的状态,就是科举中第,投身宦海的,也要一生小心,摸爬滚打多年之后,方得安享太平生活。其中鲜有能主动选择退出官场,并自食其力者。袁枚则是中国古代士人中比较特别的例子。少时袁枚即享有才名,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先在翰林院三年,后出京外放县令,先后在江苏溧水、沐阳、江宁等地当了七年县令。虽然谚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袁枚为官清廉,当了七年县令,却所积不多。辞官后袁枚频繁出游,既要供养母亲及家中一堆亲眷,又要藏书、购买古董,还要修缮、扩建随园,这些都耗资不菲。那么...
· 清代才子袁枚
袁枚袁枚,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代表作品:《小仓山房集》,《子不语》,《随园诗话》,《祭妹文》。【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马嵬驿】莫唱当年长恨歌,人...
· 大才子袁枚为何一生只写了一首词?清代袁枚简介
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袁枚字子才,人如其字,袁枚是位不折不扣的大才子,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枚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袁枚之妹袁机亦甚具学识,《杭州府志》、《清史稿·列女传》皆有传,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袁枚年轻时即为一名饱学之士。在他十九岁的时候,浙江督学帅兰皋考他典故,问他:“国马”、“公马”何解?袁枚说:“出自《国语》注自韦昭。至作何解,枚实不知。”这时的袁枚确实不知,态度是十分谦虚老实的。帅兰皋夸奖袁枚说:“你很年轻,但能够知道‘国马’、‘公马’这两个典故的出处也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你解说呢?”接着帅又问他:“‘国马’、‘公马’之外,还有‘父马’,你知道吗?”袁枚说:“出自...
· 袁枚:项君暨姚安人合葬墓志铭
注:项廷模,歙县桂溪圣立门二十六世作者: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时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曾官江宁知县。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