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五四新文化结构的构成与整合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1
转发:0
评论:0
论五四新文化结构的构成与整合,作者:段培君【本文摘自】《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年06期第52~
作者:段培君

【本文摘自】《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年06期第52~56页

【内容提要】本文对五四新文化从整体上给予了系统把握,认为五四新文化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文化内容、文化载体和形式、文化理论、文化机构和组织。文章具体分析了这四个层面的相互整合以及每个层面中不同方面或成分之间的协和关系,从而揭示了五四新文化这一结构的内在联系。

关于五四时期的文化,学术界曾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了描绘和刻画,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对五四新文化从整体上给予系统的把握。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五四新文化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如果形成了,这一结构又是什么?
本文对这一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认为五四新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四个层面构成:
第一层面:文化内容。五四新文化具有明确的足以界定自身的文化新质。这些新质作为文化内容已经具备独立的主体地位,不再依附于以往任何传统文化的某种形式或模式。这主要指科学与民主,即所谓赛先生和德先生。
第二层面:文化载体和形式。新的文化内容已经具有与自己相适应的新的文化载体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新的文化形式。这主要指白话文和以白话文为样式而创造的新的文学形式。这是新文化的形式层面。
第三层面:文化理论。新文化结构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自身具备了文化理论的支持。这是新文化结构的深层存在和发育成熟的一个标志。新文化结构这一理论层面主要由文化基位的分析和选择所构成。
第四层面:文化机构和组织。新文化不仅具有软件,而且具备了硬件。以生产、储备、传播新文化内容为主要功能的文化机构已经建立。这一方面是《新青年》杂志社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另一方面是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机构。这是新文化的操作与社会化层面。
新文化的这四个层面的相互整合以及每个层面中不同方面或成分之间的协和,构成了五四新文化的整体结构。问题是进一步具体说明这一结构中的整合和协和关系,揭示这一结构的内在联系。
  第一层面——文化内容。
科学作为新文化的质不是五四时期才形成的。五四之前近代科学通过译介已进入中国。据不完全统计,从1871年到1905年已出版了178 部科学著作〔1 〕。科学通过文化传播已经移植于中国文化系统。随着1909年新的教育体系的建立,科学成为学校的专门科目,其繁衍发展的机制已经具备,从而为新文化的崛起作好了准备。但是从总体上看,科学作为新文化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还不足以举起独立的旗帜与旧文化公开抗衡。此阶段的科学在量上依然不足,宣传科学的刊物和教育课程中科学内容的比重有限。科学的内容主要限于技术与哲学方面。技术方面主要集中于“船坚炮利”部分,哲学方面主要以进化论暂领风骚。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科学的技术方面被挤压于“中体西用”的框架里,哲学方面则龟缩于“公羊三世进化说”之类的保护壳下。到五四时期,这种情形为之一变。五四时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多达400多种。 科学不仅在技术和哲学方面继续进军,而且在社会批判和改造方面崭露锋芒。关于科学的内涵、方法也成为热点话题。科学不再屈尊于中学、依附于旧有的文化形式,而是公开亮出了独立的旗帜——赛先生(Science )。赛先生的独立和与孔先生( 孔子)的对垒宣告了新文化在内容方面的真正确立。
民主作为新文化的内容与科学的情形相类似。五四以前,民主思潮通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已有一定规模。但在社会传播和自身发展方面尚未达到高潮。五四在民主宣传上产生了轰动效应。郑振铎曾描述说:“就11月一个月而论,我所知道的,已有二十多种月刊、旬刊、周刊出现了,他们的论调不能一致,但总有一个定向,就是向着平民主义。”〔2〕(平民主义即民主,Democracy的另一译名)。民主的观念有了质的扩展。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人们基本上视民主为一种政体形式。五四时则提出了“工业民主”和“教育民主”的概念,民主几乎渗透所有社会层面,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整体模式。如瞿秋白所说,民主实际上重新被“发现”了〔3〕。从新文化内容确立的角度看, 最为要害的变化是在民主的地位方面。如果说,民主在戊戌变法时期是以民权与君权妥协的形式出现,辛亥革命时期是“皇帝虽退位,而人脑中的皇帝未退位”〔4〕,那么,到了五四时期, 德先生则以毫不妥协的姿态与旧的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被人顶礼膜拜了几千年的孔先生被德先生挤到了后台。和赛先生一样,德先生成为文化舞台的中心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也论五四时期的“全盘化反传统”与“过激主义”
作者:毕春丽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前期的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思想启蒙运动发展到后期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一直被目为“过激主义”、“全盘化反传统”。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全盘化反传统”和“过激主义”的论调予以评析廓清。(一)任何一种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新思想,总是作为传统文化中阻碍社会前进的旧思想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总是被旧势力视为异端邪说,从欧洲的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到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莫不如此。(二)“我们为什么要革命?”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采取激进的方式去改造社会?陈独秀对此回答说:“是因为现社会底制度和分子不良,用和平的方法改革不了,才取革命的手段。革命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除旧布新才是目的。”(《随感录——革命与作乱》,《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9月)当年,中国人民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勾结起来的强权统治,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虽有改造社会的本能要求,...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全盘反传统问题——兼与林毓生先生商榷
作者:李良玉【本文摘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1999年02期第5~14页【作者简介】李良玉,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210093)【内容提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戊戌以来文化演进的延续,又在历史内容、社会主体和实践效果方面具有文化复兴的更高价值。对袁世凯政权的批判、文化革新的远大目标、道德现代化的趋向和五四新传统的形成,是五四启蒙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八十年代以来之低估五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论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五四学人的思想实际上,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证明。【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反传统问题/陈独秀一“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二是指五四爱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知识界以《新青年》杂志为旗帜,以民主与科学为宗旨的文化革新运动,它发生于1915至1921年。五四爱国发生于1919年,它是由北京学生发起的,有全国各地学生、教职员、工人、市民...
· 五四时期进化论的变迁与文化保守主义
作者:刘黎红【本文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第137~140页【作者简介】刘黎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一进化论是19世纪人类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之一,它“放出烈日一般的强光,照着思想界,登时改变了颜色,许多观念,都换了样式了”(注:周建人:《达尔文主义》,《新青年》第8卷第5号。)。以赫胥黎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不同程度上把“物竞天择”的有机界进化规律应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现象,带来了人类历史观的大变革。在近代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形势下,严复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所震撼,遂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择要翻译,并与1898年2月结集为《天演论》出版。但在以下两个方面,严复并不同意赫胥黎的观点。第一,赫胥黎把竞争看做的根源,认为太平盛世是不存在的,“天下之生”的生存状态是“一治而一乱”,“周而复始,循若无端”,而且人天生有“欲”有“私”,所以“以天演言之,则善固演也...
· 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漱溟说起
作者:陈来【本文摘自】《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年01期第1~5页【作者简介】陈来(1952—),男,浙江温州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思想、文化的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内容提要】五四精神并非仅仅体现为反传统,而应归结为五四文化转型时期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推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所共有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批判精神。“五四”后期的梁漱溟就已经跳出文化问题上欧化与东化之争的圈子,以一种文化多元论的眼光来处理中、西、印文化间的关系,也实际是处理世界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现实问题。这对于我们今天步入“新时代”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梁漱溟/文化多元论/文化认同和创新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448(2000)01—0001—05历史证明,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功绩和历史意义是无可争辩的。然而,对...
· 论中国古代儒学知识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此外,他和人民的基本感觉产生了内在共鸣,又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心曲相通。确实,他是所属阶层的代言人。这样,他就看清了天命,正如古语所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昕!"(23)超越的关怀使得儒家知识分子不受社会体系的局限,因此,他对政治的参与也不止于社会层面。一般印象是儒家官员只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不能发出超过其社会角色的激烈。这种观念没有考虑儒家直接诉诸超越原则,如天命或每个人道德意愿的指令,调动大众心理力量的能力。最可一般化的社会关系(人民的感情)和最可普遍化的伦理一宗教(天命)认可汇合起来,就允许儒家将政治看成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和普遍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如是,儒家通过教育不仅为文官制度的发展,而且也为古代中国政治的定义做出了贡献。不过,他们与有权的法家大臣不同,没有在由封建到帝国的转型中,在少数统治者中间起到积极作用。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他们相对较弱,但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