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冲突的悲剧——王国维自沉新论
中西文化冲突的悲剧——王国维自沉新论,作者:李丰友【本文摘自】《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合肥)1999年03期第2
作者:李丰友
【本文摘自】《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合肥)1999年03期第26~31页
【作者简介】李丰友:淮北煤师院历史系
【内容提要】七十年来,关于王国维自沉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依据王国维往来书信及其生活境遇分别对前说予以质疑,认为分析王国维死因不能只着眼于某件事或某方面,而应结合其生活的大背景。本文提出,王国维乃一纯粹学者,其自沉是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而贫病交加、家庭变故、悲观思想等等是其自沉的诱因。
【关 键 词】王国维/中西文化冲突/献祭/纯粹学者
1927年6月2日,被誉为世界学者的王国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为世人留下了难解之谜。七十年来,对其自沉之因,众说纷纭,然多偏颇臆测,实有再行讨论之必要。
一、几种自沉原因质疑
多年来,关于王国维先生自沉原因一直众口难调、各执己见,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陈元晖和罗振玉等人的殉清说;史达和郭沫若等人的罗振玉逼债说;萧艾的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说;顾颉刚和梁漱溟等人的恐惧国共合作北伐说。掩卷深思,均有值得商榷之处。
1.“殉清说”质疑
“殉清说”的得力依据有:王国维至死仍拖着发辫,做过清废帝的官,是 清朝的遗老,于北伐节节胜利之际自觉无望而自沉。
关于王国维的辫子,谔士曾说:“剪掉辫子的人,未必不是遗老,可是宁死也不剪辫子的人,必定是遗老。”(注:《王国维的辫子》,《人物》1984年第5期。)此语未免过于武断。在谔士先生看来, 辫子是清王朝的象征,笔者实难苟同。一则,清朝自宣统三年已有旨听任人民剪除辫发,(注:转引自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可见清政府已不再把剃发留辫作为人们臣服自己的标志;二则,逊帝溥仪在其师庄士敦影响下已剪去辫子,他的父亲载沣比他剪得还早。那么王国维的辫子还象征着什么呢?在清华大学期间,一次王国维夫人在给王国维梳理辫子时不耐烦地说,大家都剪掉了,你还留着。王国维则意味深长地说:“既然留了,就留吧。”故与其说他的辫子代表着他的遗老身份,毋宁说这是他坚贞不屈的人格的表征,比起那些见风使舵、毫无学者气节的人,倒更应该令人肃然起敬。
关于王国维做过溥仪的官,特别是1923年入值南书房行走,人们多以此立论说他忠于清室是遗老,甚至其门人也认为“王国维对伪小官尚且如此得意,假使他做了伪的大官,那还了得!”(注:蔡尚思《王国维的学问、思想及死因》,《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王国维一向淡泊政治功名而视学术为生命,他若热衷官场,早就当上北大研究所主任或清华研究院院长了。王国维一生清贫是人所共知的,他的求学和治学,若无罗振玉的帮助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他入值南斋一方面是为了维持生活,一方面是为了报答罗氏。
需要指出的,既然出于生计考虑,他为何不就北大之聘呢?的确,早在1917年底北大即欲聘他,但被他拒绝了。因为当时他正担任哈同《学术杂志》编辑之职,主管《学术丛编》,借哈同之资本发表自己学术成果,1918年又兼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尚不忍弃之。1921年北大再次邀聘,又遭谢绝,其原因王国维自己交待得最清楚不过了。他在1921年1月28日致罗玉信中说;“惟旅沪日久,与各处关系甚多, 经手未了之件与日俱增,几辈学业多在南方,维亦有怀土之意,以迁地为畏事。”(注:吴泽主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版(以下书信除特殊注明外皆引自该书)。)2月6日致马衡信云:“沪事又烦赜,是以一时尚不得暇晷,俟南方诸家书略正顿后再北上”。其间他正为乌程蒋汝藻撰修《密韵楼藏书志》以补诸子学费之绌,并参加了《浙江通志》的编纂工作。哈同之职与编目之事皆罗振玉托人而成,于感情上亦不可轻辞。何况这些工作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善本文献,于其治学大有裨益。直到1922年8月他才接受北大聘金任其通讯导师。他于8月8 日致罗振玉信中说:“仍许留名去实,不与决绝,保此一线关系,或有益也。” 8月24日致罗信又说:“此地位将来或有利用之处,故今日已复函允之。”(注:王宇、朱金枝《王国维未刊书札十通》,《文献》1992年第 4期。)二信中“有益”、“利用”之语皆是为了今后谋生留一退路,故他此前未允北大决非因为北大是民国所办而不愿为民国效力。除去上述原因外或还有他因,从下面三封信中可略窥一二。1922年8月24 日致罗振玉信云:“前日叔平(马衡)来函又将北大研究科之款送来……维知不与说明真因,终不肯止,而此际碍难说明。”入应京后致罗信云:“大学本拟开欢迎会,经维力辞乃改为二十八人之茶话会。”(注:王宇、朱金枝《王国维未刊书札十通》,《文献》1992年第4期。)1924年4月26日致蒋汝藻信中又说:“推荐弟为此间研究所主任……但弟以绝无党派之人,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观北大与研究系均有包揽之意,亦互相恶,弟不愿与任何方面有所接近。”从上三信中推断,或许王国维早已知北大党派之争而不愿应聘,或者有别的人际原因,这尚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摘自】《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合肥)1999年03期第26~31页
【作者简介】李丰友:淮北煤师院历史系
【内容提要】七十年来,关于王国维自沉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依据王国维往来书信及其生活境遇分别对前说予以质疑,认为分析王国维死因不能只着眼于某件事或某方面,而应结合其生活的大背景。本文提出,王国维乃一纯粹学者,其自沉是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而贫病交加、家庭变故、悲观思想等等是其自沉的诱因。
【关 键 词】王国维/中西文化冲突/献祭/纯粹学者
1927年6月2日,被誉为世界学者的王国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为世人留下了难解之谜。七十年来,对其自沉之因,众说纷纭,然多偏颇臆测,实有再行讨论之必要。
一、几种自沉原因质疑
多年来,关于王国维先生自沉原因一直众口难调、各执己见,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陈元晖和罗振玉等人的殉清说;史达和郭沫若等人的罗振玉逼债说;萧艾的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说;顾颉刚和梁漱溟等人的恐惧国共合作北伐说。掩卷深思,均有值得商榷之处。
1.“殉清说”质疑
“殉清说”的得力依据有:王国维至死仍拖着发辫,做过清废帝的官,是 清朝的遗老,于北伐节节胜利之际自觉无望而自沉。
关于王国维的辫子,谔士曾说:“剪掉辫子的人,未必不是遗老,可是宁死也不剪辫子的人,必定是遗老。”(注:《王国维的辫子》,《人物》1984年第5期。)此语未免过于武断。在谔士先生看来, 辫子是清王朝的象征,笔者实难苟同。一则,清朝自宣统三年已有旨听任人民剪除辫发,(注:转引自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可见清政府已不再把剃发留辫作为人们臣服自己的标志;二则,逊帝溥仪在其师庄士敦影响下已剪去辫子,他的父亲载沣比他剪得还早。那么王国维的辫子还象征着什么呢?在清华大学期间,一次王国维夫人在给王国维梳理辫子时不耐烦地说,大家都剪掉了,你还留着。王国维则意味深长地说:“既然留了,就留吧。”故与其说他的辫子代表着他的遗老身份,毋宁说这是他坚贞不屈的人格的表征,比起那些见风使舵、毫无学者气节的人,倒更应该令人肃然起敬。
关于王国维做过溥仪的官,特别是1923年入值南书房行走,人们多以此立论说他忠于清室是遗老,甚至其门人也认为“王国维对伪小官尚且如此得意,假使他做了伪的大官,那还了得!”(注:蔡尚思《王国维的学问、思想及死因》,《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王国维一向淡泊政治功名而视学术为生命,他若热衷官场,早就当上北大研究所主任或清华研究院院长了。王国维一生清贫是人所共知的,他的求学和治学,若无罗振玉的帮助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他入值南斋一方面是为了维持生活,一方面是为了报答罗氏。
需要指出的,既然出于生计考虑,他为何不就北大之聘呢?的确,早在1917年底北大即欲聘他,但被他拒绝了。因为当时他正担任哈同《学术杂志》编辑之职,主管《学术丛编》,借哈同之资本发表自己学术成果,1918年又兼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尚不忍弃之。1921年北大再次邀聘,又遭谢绝,其原因王国维自己交待得最清楚不过了。他在1921年1月28日致罗玉信中说;“惟旅沪日久,与各处关系甚多, 经手未了之件与日俱增,几辈学业多在南方,维亦有怀土之意,以迁地为畏事。”(注:吴泽主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版(以下书信除特殊注明外皆引自该书)。)2月6日致马衡信云:“沪事又烦赜,是以一时尚不得暇晷,俟南方诸家书略正顿后再北上”。其间他正为乌程蒋汝藻撰修《密韵楼藏书志》以补诸子学费之绌,并参加了《浙江通志》的编纂工作。哈同之职与编目之事皆罗振玉托人而成,于感情上亦不可轻辞。何况这些工作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善本文献,于其治学大有裨益。直到1922年8月他才接受北大聘金任其通讯导师。他于8月8 日致罗振玉信中说:“仍许留名去实,不与决绝,保此一线关系,或有益也。” 8月24日致罗信又说:“此地位将来或有利用之处,故今日已复函允之。”(注:王宇、朱金枝《王国维未刊书札十通》,《文献》1992年第 4期。)二信中“有益”、“利用”之语皆是为了今后谋生留一退路,故他此前未允北大决非因为北大是民国所办而不愿为民国效力。除去上述原因外或还有他因,从下面三封信中可略窥一二。1922年8月24 日致罗振玉信云:“前日叔平(马衡)来函又将北大研究科之款送来……维知不与说明真因,终不肯止,而此际碍难说明。”入应京后致罗信云:“大学本拟开欢迎会,经维力辞乃改为二十八人之茶话会。”(注:王宇、朱金枝《王国维未刊书札十通》,《文献》1992年第4期。)1924年4月26日致蒋汝藻信中又说:“推荐弟为此间研究所主任……但弟以绝无党派之人,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观北大与研究系均有包揽之意,亦互相恶,弟不愿与任何方面有所接近。”从上三信中推断,或许王国维早已知北大党派之争而不愿应聘,或者有别的人际原因,这尚待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国维“一跃自沉”殉文化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80年前的6月2日,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前,王国维的纵身一跃震惊中国,也留下国学大师远去的遗憾。80年间,有关王国维的死因成为困惑学界的一大奇案。有人说,王先生的自绝不为清朝,不为政治,只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8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无数变迁,但王国维依然活在中国文人的心中。客观地说,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超越了他那个时代,但与同是清朝过来人的蔡元培相比,他的胸怀相对守旧,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昨天是王国维逝世80周年的纪念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煊这样评价王国维:他给后人带来两点惊奇:第一,他首创用西方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术奠基人,至今为止,他的学术仍处于...
· 王国维沉湖是“殉清”吗?
对于一代学人王国维,中国学子必然是不陌生的。而对于他自沉昆明湖的经过,今天的人们就未必明了了。详述王国维蹈水自尽的前前后后,应该会有助于人们探究其中的真正缘由。公元1927年6月1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王国维,一清早就来到学校的工字厅。这天是国学院第二班36名学生毕业的日子,所以工字厅里早已布置妥当,毕业宴会即将在这里举行。毕业宴席共设有四桌,所有师生欢聚一堂,大厅里始终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气氛,而王国维就座的那一席却寂然无声,人们已经习惯了他的沉默寡言,所以也没人特别在意。散席时,王国维和平常一样与人一一作别,离开工字厅后随陈寅恪一同散步回家,并顺路到陈寅恪家中进行畅谈。这时,王国维的学生姚名达、朱广福、冯国端三人游园归来路过王国维家,一时兴起便到王家拜访。王国维在陈家接到家人的电话后,即刻从陈寅恪家返回,并与学生们长谈一个小时左右,直到晚饭时才送走了同学们。晚上,学生谢国桢等上门拜访,...
· 孟荀新论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姑且将“自我”动物性的一面名为“欲我”而将其规定人之为“人”的一面名为“仁我”,则孟子显然以为二者皆是作为宇宙本体的“天”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赋予人类的某种本能――在“天”无非必然性的安排
· 王国维
王国维,近代学者、词人。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亦号永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享年51岁。清秀才。屡应乡试,未中,乃放弃举业。光绪二十四年(1898)去上海,在改良派报纸《时务报》任书记、校对,接受新学和西学的影响。同年六月,又以业余时间,入罗振玉主办的上海东文学社,从日本人学外文及理化等知识;并自此与罗振玉结成终生依托的关系。王氏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光绪二十七年(1901),王国维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次年夏,因病辍学回国。“自是以后,遂为独学之时代”(《三十自序》),开始研究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哲学...
· 王国维
中国近代史学家、金石学家。甲骨四堂之一。字静安,又字伯隅,号礼堂,又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从事文学研究,辛亥革命后随罗振玉旅居日本京都,并在罗的影响下转治经史金石之学。他在治学上注意新发现,采取新方法,成功的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考据方法结合起来,创立和提倡“二重证据法”,强调将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材料相互印证,具有开创性。对于甲骨文、金文和简犊研究均有卓越贡献。王国维研究商代甲骨,最早突破文字考释范围,将其作为原始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著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考》;第一次证实了《史记·殷本纪》中所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并根据卜辞加以纠正,使商史成为信史。是从称谓判断卜辞年代和进行甲骨缀合的第一人。对历代著录的金文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并将其应用于相关历史问题研究中。与罗振玉合著的《流沙坠简》,成为中国近代学者研究简犊的开端。主要著作收入《观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