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范式:五四时期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
创建新范式:五四时期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作者:朱汉国【本文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02期第50~57
作者:朱汉国
【本文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02期第50~57页
【作者简介】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男,教授
【内容提要】随着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的加剧、新学堂的开办和以思想启蒙为特征的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五四时期的中国学术,无论是精神、旨趣,还是方法、语体、文体,都处在扬弃旧范式,创建新范式的转型阶段。五四时期新学术范式的创建,迈开了建设中国现代学术的步伐,其成就,影响了几代学人。
【关 键 词】新范式/学术转型/学术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1999)02-0050-08
当代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把科学革命解析为以新范式取代旧范式[1]。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摒弃旧范式,创建新范式的过程。科学史的分期也常常是以范式的革命性突破为里程碑的。库恩的“范式”理论提出之后,常被学术界广泛用来说明学科的变革或发展过程。本文也借用这一理论来说明五四时期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后世学术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一、“五四”学术新范式的创建及其特征
库恩所说的“范式”(Paradigm),亦可译为“规范”或“典范”。由于对库恩“范式”内涵理解上的差异,因此人们在借用“范式”理论诠释学科的变革时,对所谓“范式更新”或“范式创建”也有不同的说明。
余英时认为所谓范式创建,有广狭两义,前者涉及全套的信仰、价值和技术的改变;后者指具体的研究成果发挥示范作用,既开启新的学科门径,又留下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2]。我认为,余英时的解释只是概括了一般意义上的“范式创建”。事实上,不同时段、不同学科的“范式创建”,其指谓和含义是不同的。就五四时期的“学术范式创建”来说,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问题。
因此,在我看来,论述“五四”学术范式创建问题,首先探讨的即是如何从学理上划清传统学术范式与现代学术范式的分际,以及如何清晰地说明五四时期的中国学术已走出传统范式,并确立现代学术应有的精神、旨趣、方法、技术系统等新范式。
应该说,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已有人注意。如刘梦溪在他洋洋6万余言的《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一文中指出:“以人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以人为单位还是以学为单位,是传统学术和现代学术的一个分界点”[3];提出了“传统学术重通人之学,现代学术重专家之学”的论断。[3]李慎之则认为,中国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最清晰的界标,就是“五四”先贤所标榜的“民主”与“科学”。他说:“自从清末逐渐酝酿,到五四时期经陈独秀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德谟克拉西,即民主)与赛先生(赛因斯,即科学)的大声疾呼而成为不刊之论。从此以后,凡是朝这个大方向努力的,就是现代学术,与这个大方向相违背的,就不是现代学术。”“因此,除民主与科学而外,中国学术不可能有区分现代与传统的标准。”[4]这些论断,不无正确。但问题是,学人们如此陈述,仅仅说明了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分际的某个方面,它难以全面反映“五四”作为中国学术由传统范式转向现代范式的基本特征。
诚如众所具有的共识,传统与现代仅具相对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里,传统所具有的含义不尽相同,因而与传统相对的现代意义也不尽相同。耿云志在《论传统》一文中,列举了所谓“传统”的四种情况:“(一)为了与新近出现的事物相区别,而把以往既有的事物加上传统的字样。如与现代艺术相对有所谓‘传统剧’、‘传统音乐’之类。(二)是指谓一些历史悠久的东西,如把对父母、长辈的孝敬称之为传统道德等等。(三)与外来的事物相区别,而把本土固有的东西称之为‘传统的’,如所谓‘传统医学’(即中医)、‘传统工艺’之类。(四)传统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它有自我维系和统摄的能力,因而稳固,有惰性。人们常讲的传统观念,传统习俗就主要体现这一层意义。”[5]
耿文所述的四种情况,若简捷一点,所谓传统,实际上可概括成两点:(1)在时间上具有悠久性,它往往指现在以前,人们历经长时段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东西;(2)在空间上,具有本土化,它往往反映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自身所特有的东西。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引申到学术领域,所谓传统学术,即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历代逐渐累积形成的学术精神、方法等范式。与此相对应,所谓现代学术,即是走出传统学术的窠臼,根据时代的精神,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而创建的新的学术范式。
【本文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02期第50~57页
【作者简介】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男,教授
【内容提要】随着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的加剧、新学堂的开办和以思想启蒙为特征的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五四时期的中国学术,无论是精神、旨趣,还是方法、语体、文体,都处在扬弃旧范式,创建新范式的转型阶段。五四时期新学术范式的创建,迈开了建设中国现代学术的步伐,其成就,影响了几代学人。
【关 键 词】新范式/学术转型/学术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1999)02-0050-08
当代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把科学革命解析为以新范式取代旧范式[1]。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摒弃旧范式,创建新范式的过程。科学史的分期也常常是以范式的革命性突破为里程碑的。库恩的“范式”理论提出之后,常被学术界广泛用来说明学科的变革或发展过程。本文也借用这一理论来说明五四时期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后世学术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一、“五四”学术新范式的创建及其特征
库恩所说的“范式”(Paradigm),亦可译为“规范”或“典范”。由于对库恩“范式”内涵理解上的差异,因此人们在借用“范式”理论诠释学科的变革时,对所谓“范式更新”或“范式创建”也有不同的说明。
余英时认为所谓范式创建,有广狭两义,前者涉及全套的信仰、价值和技术的改变;后者指具体的研究成果发挥示范作用,既开启新的学科门径,又留下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2]。我认为,余英时的解释只是概括了一般意义上的“范式创建”。事实上,不同时段、不同学科的“范式创建”,其指谓和含义是不同的。就五四时期的“学术范式创建”来说,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问题。
因此,在我看来,论述“五四”学术范式创建问题,首先探讨的即是如何从学理上划清传统学术范式与现代学术范式的分际,以及如何清晰地说明五四时期的中国学术已走出传统范式,并确立现代学术应有的精神、旨趣、方法、技术系统等新范式。
应该说,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已有人注意。如刘梦溪在他洋洋6万余言的《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一文中指出:“以人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以人为单位还是以学为单位,是传统学术和现代学术的一个分界点”[3];提出了“传统学术重通人之学,现代学术重专家之学”的论断。[3]李慎之则认为,中国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最清晰的界标,就是“五四”先贤所标榜的“民主”与“科学”。他说:“自从清末逐渐酝酿,到五四时期经陈独秀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德谟克拉西,即民主)与赛先生(赛因斯,即科学)的大声疾呼而成为不刊之论。从此以后,凡是朝这个大方向努力的,就是现代学术,与这个大方向相违背的,就不是现代学术。”“因此,除民主与科学而外,中国学术不可能有区分现代与传统的标准。”[4]这些论断,不无正确。但问题是,学人们如此陈述,仅仅说明了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分际的某个方面,它难以全面反映“五四”作为中国学术由传统范式转向现代范式的基本特征。
诚如众所具有的共识,传统与现代仅具相对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里,传统所具有的含义不尽相同,因而与传统相对的现代意义也不尽相同。耿云志在《论传统》一文中,列举了所谓“传统”的四种情况:“(一)为了与新近出现的事物相区别,而把以往既有的事物加上传统的字样。如与现代艺术相对有所谓‘传统剧’、‘传统音乐’之类。(二)是指谓一些历史悠久的东西,如把对父母、长辈的孝敬称之为传统道德等等。(三)与外来的事物相区别,而把本土固有的东西称之为‘传统的’,如所谓‘传统医学’(即中医)、‘传统工艺’之类。(四)传统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它有自我维系和统摄的能力,因而稳固,有惰性。人们常讲的传统观念,传统习俗就主要体现这一层意义。”[5]
耿文所述的四种情况,若简捷一点,所谓传统,实际上可概括成两点:(1)在时间上具有悠久性,它往往指现在以前,人们历经长时段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东西;(2)在空间上,具有本土化,它往往反映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自身所特有的东西。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引申到学术领域,所谓传统学术,即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历代逐渐累积形成的学术精神、方法等范式。与此相对应,所谓现代学术,即是走出传统学术的窠臼,根据时代的精神,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而创建的新的学术范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五四时期的两种科学活动及其意义
作者:徐辉【本文摘自】《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04期第48~55页【作者简介】徐辉厦门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内容提要】中国科学体制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时起步。与近代英法两国科学体制化时期的情况相类似,五四时期中国也出现了以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为主体的科学活动:科学家的科学活动和人文学者的科学活动。两种科学活动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对中国现代科学史和思想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体制化/科学活动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一类社会活动的中国科学活动,并对某些有关的评价提出商榷意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一、科学体制化与两种科学活动欧洲文艺复兴后,以哥白尼《天体运行》的发表(1543年)为标志,诞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科学活动在社会中得到了承认,并逐渐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角色...
· 五四时期社团的整体特征——从与戊戌学会之比较谈起
作者:曲广华【本文摘自】《《北方论丛》》(哈尔滨)2001年03期第46~49页【英文标题】TheTotalCharacteristicsofMassOrganizationofthePeriodofMay4th——FromDiscussComparingwithInstitutesof1898QUGuang-hua(HarbinNormal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作者简介】曲广华(1962-),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历史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内容提要】五四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一道独特的景观——社团林立,异彩纷呈。这种历史景观决不是偶发的现象,而是中国人积郁已久的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迸发的结果,也是人们要求社会变革的政治动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生动体现。这种现象是中国...
· 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的中西兼融
作者:张岂之/方光华【本文摘自】《中州学刊》(郑州)1999年06期第176~179页【作者简介】张岂之(1927-),男,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方光华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内容提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术提出了中西兼融的时代课题。但中西学术到底应该如何融合,当时尚不能作出明确回答。五四运动学术自由与科学标准的提出,为解决中西兼融的时代课题指明了方向。它促进了中国现代人文学术规范和体系的建立。【关键词】五四运动/中西兼融/中国现代学术中图分类号:K261.1文献标识码:A一、学术中西兼融的时代课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学术革命的思潮。梁启超、章太炎等人都开始对传统学术展开批评,都提出了对新的学术形态的设想。例如梁启超指出原有的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学术已经不符...
· 明清之际的学术话语转型与儒学的转折
关于中国“近世哲学”是否具有“近世性”或“现代性”[①]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其答案不取决于这个问题本身,而是与论者对明清之际学术的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因为明清之际代表中国“近世”学术从宋学走向清学的一个重要转型期。上述所谓“近世性”或“现代性”的问题,如果换一种表述,也可以转陈为这一“转型”是否使中国“近世”哲学“转”出了“近世性”或“现代性”的问题。因此,对于原问题本身,我们可以不必急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如果我们能够先在地对这一问题的前提性<
· 转轨与转型及双轨制的并轨
内容提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出现以过价格双轨制为主的“旧双轨制”,并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新双轨制”在“旧双轨制”的消失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延续和滋生,其存在导致在缺乏监督和大众参与的公共权力及其背景者,在已经市场化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体系和远未市场化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体系之间,以及在国有企业的产权垄断定价和无序转让中寻租,并形成改革的两大阻力,正加大我们的改革成本,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但市场经济理念已深入人心,不可逆转,双轨制必须以产权为突破最终并轨,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配套的。关键词:双轨制转轨与转型并轨改革开始,是为了摆脱“穷社会主义”的困扰,打破计划体制下产业结构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落、企业缺乏竞争、劳动激励不足与官僚寻租等症结,以结束短缺经济、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后来理论上也在传统的指导思想中不断突破,如“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