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吗?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1
转发:0
评论:0
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吗?,唐太宗登基不久,玄奘在长安遇到了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萌发了到佛教起源地天

  

  唐太宗登基不久,玄奘在长安遇到了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萌发了到佛教起源地天竺去寻求真经的念头。一开始,玄奘希望获得朝廷的支持,便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人一起上书,请求西游取经。朝廷考虑到当时的边境状况,“有诏不许”,其他僧人都纷纷退缩,只有玄奘打定主意并暗中着手准备,在28岁那年,迈出了远行的第一步。因此可以说,玄奘是偷偷摸摸离开长安的,唐太宗并不知晓此事,也没有传说中与之结拜,还赐与其袈裟和禅杖,并亲自为其饯行的事情发生。

  玄奘从凉州开始了曲折而艰难的万里取经之路。当地官员李大亮得到密报,说有个长安来的僧人想出关去西方,怀疑其真实用意,于是李大亮勒令玄奘立即返回长安。玄奘在当地高僧的帮助下,悄悄潜行到了玉门关外的瓜州,遇到了一个叫石槃陀的胡人,请求玄奘为他授戒,还主动提出随他同行,并安排了一匹识途老马当玄奘的坐骑。

  按照唐朝律法,协助偷渡的人也会被处死。当他们两人快抵达第一座烽火台时,石槃陀担心玄奘一旦被驻军抓住会连累到自己,几次想提刀杀死玄奘。玄奘郑重承诺后,石槃陀打消了恶念,回瓜州去了。从此,西行路上只剩下玄奘与老瘦马。到了第一个烽火台,纵然玄奘轻手轻脚,还是被驻军发现了,守卫校尉王祥听闻面前这个满面灰尘的僧人竟是玄奘,大为惊讶。一番深谈过后,王祥被打动了,决定放玄奘继续西行,还为他指明了去路,告诉玄奘第四烽火台校尉是自己的亲戚,通过时只需报上自己的姓名即可。

  玄奘顺利通过了第四烽,避开了第五烽,进入了浩瀚的大沙漠。可途中又无意打翻了水囊,五天四夜没有喝一滴水,就在他奄奄一息的危急关头,老瘦马找到了珍贵的水源,带他走出了沙漠,来到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伊吾国。

  与伊吾相邻的高昌国王麴文泰欣喜而恭敬地迎接玄奘,并恳请他留下担任国师,玄奘以表明决心。麴文泰与他结拜为兄弟,准备了大量金银、物资,派25人,随带30匹马护送。同时还修书24封信给沿途的24个国家,附上谢礼,以助玄奘顺利西行。跋涉了十万多公里,玄奘终于抵达了天竺。

  几年后,玄奘带着600多部佛经,返回阔别已久的长安。和出行时的悄无声息不同,他的事迹轰动了整个大唐,唐太宗亲自接见了他,赞扬他百折不挠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吗?
唐太宗登基不久,玄奘在长安遇到了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萌发了到佛教起源地天竺去寻求真经的念头。一开始,玄奘希望获得朝廷的支持,便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人一起上书,请求西游取经。朝廷考虑到当时的边境状况,“有诏不许”,其他僧人都纷纷退缩,只有玄奘打定主意并暗中着手准备,在28岁那年,迈出了远行的第一步。因此可以说,玄奘是偷偷摸摸离开长安的,唐太宗并不知晓此事,也没有传说中与之结拜,还赐与其袈裟和禅杖,并亲自为其饯行的事情发生。玄奘从凉州开始了曲折而艰难的万里取经之路。当地官员李大亮得到密报,说有个长安来的僧人想出关去西方,怀疑其真实用意,于是李大亮勒令玄奘立即返回长安。玄奘在当地高僧的帮助下,悄悄潜行到了玉门关外的瓜州,遇到了一个叫石槃陀的胡人,请求玄奘为他授戒,还主动提出随他同行,并安排了一匹识途老马当玄奘的坐骑。按照唐朝律法,协助偷渡的人也会被处死。当他们两人快抵达第一座烽火台时,石槃陀担心...
· 真实版“西游记”:唐僧其实是“偷渡者”
通关文牒为中国古代护照,是古代通过关戍时拿的通行证,曾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每到一国需加盖该国印玺方可,从清末开始至今称为护照。苏武出使匈奴不敢忘节,而“节”就是一种使者凭证,可以证明汉朝国籍。《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随身携带着大唐的通关文牒,这样一本通关文牒几乎贯穿了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也是师徒几人历经艰险磨难的见证,而书中的通关文牒就相当于今天的出国护照,拿着这本文牒,唐僧也好向皇帝交差。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僧尼有了这度牒,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还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免除地税徭役,这样显而易见的好处也让部分人动起了歪脑筋。有人公然冒法,买卖度牒,从中取利,甚至还有伪造度牒的。有些类似的是“卖关子”这一词语,它现在的意思是说话、做...
· 唐僧西天取经真的用了十八年之久吗?
唐僧在小说《西游记》中是大唐得道高僧,佛学造诣相当高。唐僧俗家姓陈名祎,乳名叫做江流儿。唐僧自幼身世坎坷,婴儿时期流落至金山寺,后被金山寺长老收养,留在寺院之中。后来唐僧带着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回到大唐。那么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呢?据《西游记》中记载唐僧取经是用了十四年之久。贞观一十三年,唐僧受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点化,在接受观世音赠予的两件宝物锦斓袈裟与九环锡杖后拜别唐太宗前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遭遇很多困难,各种劫难层出不穷。在观世音的指点下,唐僧收了无父无母却神通广大的石猴孙悟空作为弟子。孙悟空法力高强,却是顽劣,不服管教,打死了一群要抢劫的强盗,唐僧恼恨孙悟空的凶狠与莽撞,要赶走孙悟空。不料却激发猴子的凶性,观世音及时赶到救下唐僧,后来观世音教唐僧一段紧箍咒用来管教泼猴。在紧箍咒作用下,孙悟空变得安分许多。随后唐僧又收了二徒弟猪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师徒四人一起...
· 真实的唐僧取经-玄奘西行
原文标题:历史上真实的唐僧:与他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1)本文摘自:《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作者:刘博杨柳,出版:花城出版社2011.2《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神鬼小说,这本成书于明朝中叶的小说,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普及度超过了其他三部名著。书中所描述的几个典型人物--机智多变、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幽默、爱耍点小花招的猪八戒,忠厚老实、勤勤恳恳的沙和尚,不畏困苦、立志取真经、但不免又有些不明事理的唐僧,几乎是家喻户晓。“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小说《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捉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从西天佛祖如来那里取得真经的故事。由于历史上真有位法名玄奘的唐代高僧去印度“西天”取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些人难免会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混为一谈。事实上,神话小说...
· 唐僧取经路线怎么样的?
《西游记》讲的就是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先不说《西游记》中存在的神话成分,因为历史上确有“唐僧取经”的事情,他就是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线就是玄奘法师当年所走的路线。据悉唐僧取经路线有十万八千里的路途,而且在地图上显示的唐僧取经路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个近乎是半椭圆形的形状。十万八千里,按照古代和现在的比例换算一下,唐僧走了整整五万四千公里。绕赤道一圈约有四万公里。其实从地图上看唐僧的目的地就在亚洲,路途并不是很遥远,走直线的话并不需要有十万八千里的路程。看着唐僧取经路线,广大网友好奇唐僧为什么舍近求远,不直接从或者云南进入印度。其实这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唐朝并不像现在这样有着世界地图,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只是“天圆地方”,所以唐僧不走直线而千里迢迢绕远路进入印度也是情有可原。而且在唐朝时期,和云南很多地方都是未知的区域,人迹罕至,有的地方甚至连路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