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哑巴断案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7
转发:0
评论:0
哑巴断案,王安石在鄞县当县令的时候收留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哑巴。这小哑巴无名无姓,连个外号

 王安石在鄞县当县令的时候收留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哑巴。这小哑巴无名无姓,连个外号都没有,于是县衙里的人干脆就管他叫哑巴。

  哑巴虽口不能言,却异常聪明。他跟在王安石身边好几年,学会了许多查案、断案的本事。

  这天,一对妯娌来县衙打官司,两个少妇相互指责,拉扯了半天才说清案由。原来她们都是张记米店的媳妇。张记米店由大张和小张俩兄弟共同经营,生意挺红火。几个月前大张、小张一起去外地进货,把店里的买卖交给了俩媳妇。一开始妯娌俩合作得蛮好,但日子一长就闹了矛盾。

  大张媳妇告诉王安石:米店的生意跟从前一样,可进账却越来越少。经过一番观察她发现,原来是小张媳妇暗地里和对门的光棍李三有了奸情,小张媳妇把店里的许多钱、米偷偷送给了李三。

  大张媳妇话音未落,小张媳妇已在一旁哭成了泪人。她指天发誓说大张媳妇血口喷人,跟李三通奸并私赠钱米的正是她自己!就这样,两个女人在堂上你说我,我骂你,哭哭啼啼闹成了一团。

  王安石一拍惊堂木,喝住了妯娌俩的哭闹。

  本案中的李三虽已畏罪潜逃,但要弄清事实对于足智多谋的王安石并不难,只需一番明察暗访真相就会水落石出。可问题是,眼下王县令痛风的毛病又发作了。他的双腿红肿疼痛,下地尚且困难,去做调查就更不可能了。

  正当王安石双眉紧锁时,站在一旁的哑巴拿过纸笔,画了一幅画。这哑巴不识字,又不会开口说话,所以平日里常常用画图来表情达意。

  哑巴将画双手呈给王安石。王安石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四样东西:一只打鸣的鸡、一个蟋蟀、一根垂在河里的鱼杆、一包茶叶。

  看完画,王安石点了点头。他对哑巴说:“去吧,仔细查访,如果你能弄清真相,回来后我重重有赏。”

  哑巴点点头,转身下去了。

  坐在王安石身边的师爷大惑不解,忙向县令请教这到底是咋回事。

  王安石指着哑巴的画,笑着对师爷说:“公鸡打鸣喔喔叫,这是个‘我’字。蟋蟀又叫蛐蛐,这是个‘去’字。鱼竿垂在河里,这是个‘调’字。一包茶叶则是个‘查’字。四个字联起来就是‘我去调查’。”

  师爷恍然大悟,连声称妙。

  半个月后哑巴回到了县衙。他把四幅画恭恭敬敬地呈给王安石。

  第一幅画上画着一大一小两棵菜,那棵大的菜上了颜色,旁边那棵小的则是白描。

  第二幅画的是两只盛满米的勺子,头一个勺子底下画着十枚铜钱,第二个勺子下面只画了一枚铜钱,铜钱边上还有三个李子。

  第三幅画上有两弯弦月,月亮底下有两间屋子。头一间屋子里坐着个挑灯绣花的女子。第二间屋里的那个女人则在对镜理妆。

  最后那幅画的还是月亮底下的两间房屋,前面的屋子门窗紧闭,后一间屋子的门窗却半开半掩。

  放下手里的四幅画,王安石捻着胡须笑了。他叫过一个心腹衙役,在他耳旁悄悄嘱咐了几句。

  过了几天,王安石重新升堂,把张记米店的妯娌俩又带了来。

  两个女子刚跪下,王县令就开了腔。他对大张媳妇说:“你恪守妇道,为人勤俭,可以回去了。”

  大张媳妇磕了个头,说声“谢老爷明察秋毫”就退下去了。

  接着王安石一拍惊堂木,冲着小张媳妇怒喝道:“大胆刁妇,你与李三勾搭成奸,把十文钱的米当一文钱卖给他,事发后还要诬陷嫂嫂,还不如实招来!”

  一听这话小张媳妇吓得面如土色,口里一个劲儿地。

  王安石冷笑一声,指出了许多人证、物证。铁证如山,小张媳妇不敢抵赖,羞愧地垂下了头。

  王安石提起笔一挥而就,秉公判决了此案。

  退堂后王安石夸赞哑巴为破案立了大功,重赏了他。一旁的师爷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拱着手向县令请教。

  王安石把哑巴的四幅画又拿出来,一一地向师爷作解释。

  第一幅画上画着两棵菜,那棵大的菜上了颜色,菜叶是青的,菜帮是白的,这暗喻大张媳妇为人清清白白;那棵小的菜没有上颜色,这就暗示小张媳妇不清不白。

  第二幅画所表达的意思很清楚:大张媳妇在卖米的时候照价收款,一升米十文铜钱;而小张媳妇因为与李三私通,所以把十文一升的米按一文钱的价格卖给了他。铜钱旁边画着的三个李子就是暗指李三。

  第三幅画的意思是这样的:平日里,天黑之后大张媳妇都在灯下绣花做针线,是个规规矩矩的妇人;而小张媳妇到了晚上还在镜前涂脂抹粉,其不轨的用心一望可知。

  最后那幅画意味深长:每天晚上,临睡前大张媳妇总是牢牢地关好门窗,可见是个心无杂念的女子;但小张媳妇睡觉前却是门窗虚掩,她这么做显然是为了等待情人李三。

  哑巴的调查结果明明白白地画在四幅画上,看完这些画案情的真相也就清楚了。王安石根据哑巴的汇报,派衙役对小张媳妇的奸情进一步作了取证。那些证据让小张媳妇当堂认了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哑巴断案
王安石在鄞县当县令的时候收留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哑巴。这小哑巴无名无姓,连个外号都没有,于是县衙里的人干脆就管他叫哑巴。哑巴虽口不能言,却异常聪明。他跟在王安石身边好几年,学会了许多查案、断案的本事。这天,一对妯娌来县衙打官司,两个少妇相互指责,拉扯了半天才说清案由。原来她们都是张记米店的媳妇。张记米店由大张和小张俩兄弟共同经营,生意挺红火。几个月前大张、小张一起去外地进货,把店里的买卖交给了俩媳妇。一开始妯娌俩合作得蛮好,但日子一长就闹了矛盾。大张媳妇告诉王安石:米店的生意跟从前一样,可进账却越来越少。经过一番观察她发现,原来是小张媳妇暗地里和对门的光棍李三有了奸情,小张媳妇把店里的许多钱、米偷偷送给了李三。大张媳妇话音未落,小张媳妇已在一旁哭成了泪人。她指天发誓说大张媳妇血口喷人,跟李三通奸并私赠钱米的正是她自己!就这样,两个女人在堂上你说我,我骂你,哭哭啼啼闹成了一团。王安石一拍惊堂木...
· 一字断案
这是清朝乾隆十七年的事。一天清早,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闯入广西苍梧县衙正堂,双膝跪下,举状鸣冤。县令李文正,见堂下有人告状,把惊堂木一拍,道:“你告何人?慢慢道来。”原告抬起头,呈上状子,声泪俱下:“小人余阿吕,家住西门枥木桥,告前街米店店主邱以诚赖账不还,辱骂小人。邱以诚于康熙五十九年借我父亲白银三百两,今我持邱以诚当年亲手所写借契向其讨还银两,他翻脸不认账。现借契在此,望大人给小的做主。”李公问:“三十二年前的债务为何至今才追还?”余阿吕回答:“先父本是商人,当年邱以诚向先父借钱经商,小人尚幼,未知此事,雍正七年,先父不幸暴病身亡。小人继承父亲经纪,一直做下来,只因近来生意亏本,正值走投无路之际,小人的母亲记起借出白银之事,从箱底翻出当年借契,差小人去向邱以诚索取欠债。”李公令差人递上借契,并传邱以诚到案。邱以诚五十多岁,一入堂,扑通跪下。李公大声喝道:“你如何赖账辱人,从实招来,以免皮...
· 知府巧断案
清朝乾隆年间,卢某被派去扬州任知府,轿子刚走到扬州城,就看到一群人围成一团议论纷纷,于是他前去看个究竟。一位穿着考究的富家公子说:“我的钱袋丢了,被这个穷鬼捡到了,里面明明装着20两银子,可他给我的时候却只有10两,他还狡辩说钱袋里就10两银子。”那个穿着朴素的年轻人急忙跪下磕头说:“大人,我捡到钱袋后根本就没打开过,一直站在路边等失主,可这位自称是失主的少爷硬说少了10两银子,我家虽穷,但母亲从小就教导我不贪不义之财,我一直都谨记于心。”知府见状再次问富家公子:“你确定自己丢的钱袋里是20两吗?”“我确定,肯定是那穷小子偷了!”于是,知府就对富家公子说了一句话,说完后众人纷纷拍手叫好,而富家公子则哑口无言。你知道知府说了什么吗?
· 一字断案
这是清朝乾隆十七年的事。一天清早,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闯入广西苍梧县衙正堂,双膝跪下,举状鸣冤。县令李文正,见堂下有人告状,把惊堂木一拍,道:“你告何人?慢慢道来。”原告抬起头,呈上状子,声泪俱下:“小人余阿吕,家住西门枥木桥,告前街米店店主邱以诚赖账不还,辱骂小人。邱以诚于康熙五十九年借我父亲白银三百两,今我持邱以诚当年亲手所写借契向其讨还银两,他翻脸不认账。现借契在此,望大人给小的做主。”李公问:“三十二年前的债务为何至今才追还?”余阿吕回答:“先父本是商人,当年邱以诚向先父借钱经商,小人尚幼,未知此事,雍正七年,先父不幸暴病身亡。小人继承父亲经纪,一直做下来,只因近来生意亏本,正值走投无路之际,小人的母亲记起借出白银之事,从箱底翻出当年借契,差小人去向邱以诚索取欠债。”李公令差人递上借契,并传邱以诚到案。邱以诚五十多岁,一入堂,扑通跪下。李公大声喝道:“你如何赖账辱人,从实招来,以免皮...
· 汲黯断案故事
汲黯,字长孺,西汉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人,气节耿直,秉性刚强,曾多次向汉武帝直谏,汉武帝称之为“社稷臣”。汲黯信奉黄老哲学,不论是政府大事或是民间小事,都以“无为而治”的办法去处理。他不喜欢繁文缛节。对于自己的部下,不论其官价大小,汲黯都量才任用,放手让他们工作,使他们各尽其职。在治理政务时,注重大事,对小事从不苛求。汲黯身体不好,在出任东海太守期间,常常生病卧床在家,但他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东海郡治理得井井有条,远近皆知。汲黯后又被调任为京兆尹,不出数年,百政皆举,政绩显著。不久,汉武帝又任命他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但汲黯仍实行“无为而治”,弘扬黄老哲学。一、巧断无头案汲黯上任的第二年春天,准阳县城南关的水井里发现一无头男尸。验尸后汲黯宣布:“有谁认出死者,赏银三十两。”话音刚落,有一名叫冯天华的说:“死者叫郑春生。我从小与郑春生一起长大,知道他右腿上有一颗红痣,刚才验尸时,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