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礼单上没有杨士奇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0
转发:0
评论:0
礼单上没有杨士奇,明永乐年间,有一次成祖朱棣突然传召时任左谕德的杨士奇进宫,好像有什么急事。杨士奇

明永乐年间,有一次成祖朱棣突然传召时任左谕德的杨士奇进宫,好像有什么急事。杨士奇没敢耽搁,赶紧前去报到,不等行过大礼,成祖就递给他一张纸,杨士奇仔细一看,原来是张礼单。

  礼单是广东布政使徐奇所写,他入朝觐见述职,顺便带了一些岭南出产的藤席,当做礼品馈赠给了一些朝廷大臣,不成想一时马虎,自己所列送礼的单子不小心遗失了,又不知道被什么人拾到后直接上报给了皇帝。原来成祖对近些年来地方官员给朝官送礼之风甚为不满,却屡禁不止,于是下令凡有检举者,给予重赏。这个徐奇真是不走运,恰好撞到了枪口上,成祖想借此事,杀一儆百,严惩那些行贿和受贿的人。

  可在看过礼单上的人名之后,成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所信任的几位重臣,都赫然在列,不过他也奇怪地发现,上面居然没有杨士奇,这让成祖感到一丝安慰,毕竟他所治下的官场还不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还有像杨士奇这样廉洁如玉的人啊。

  成祖满怀嘉许地问道:“朕阅过徐奇的礼单,上面有许多大臣的名字,为何独独不见你的名字呢?”

  众人皆醉我独醒,放在一般人身上,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表白自己的良机啊,有了别人低角度的衬托,正好突显出自己的高大。

  然而杨士奇却没有一点惊喜之色,他平静地回答说:“启禀陛下,臣受命赴广东时,群臣都曾作诗文相赠徐大人,为了答谢诸位大臣,徐奇才馈赠了这些藤席。因为当时臣有病,未曾作诗文,故此次没有收到馈赠,不然的话,也难以幸免。”

  杨士奇的话让成祖颇感意外:“那你如何看待这些人受贿的事呢?”

  “臣以为,礼单中所列大臣,并非都是贪赃枉法之辈,何况他们实际受馈赠与否,未必可知。依微臣之见,所赠之物,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构不成行贿罪,可批评教育,不必兴师动众,打击面过大,这样不利于政局的稳定。”

  “可我已经下令严查,如果不追究此事,岂不显得有损大明皇帝的威严吗?”成祖不无顾虑地说。

  “陛下想必还记得楚庄王夜绝缨者的故事吧,对王妃不恭的人都能谅解,陛下的胸怀可不止于此啊!”

  成祖听了,哈哈大笑,马上命人当着杨士奇的面,把礼单烧了。

  真正高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摆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他所专注的目标是事业的成败,而不是个人的得失。事实上,越是放低自己、不计名利的人,越不缺少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杨士奇历经五朝,担任内阁首辅达二十一年,这是对他的人品与处世之道的最好证明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惠士奇
生平惠士奇为惠周惕之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江南乡试第一名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联捷己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任广东学政,提倡经学,有弟子苏珥、何梦瑶等。累官至侍读。雍正五年(1727年),惠士奇因“入对不称旨”,被罚修镇江城,散尽家产,最后资金不足而停工,被削籍归里。乾隆元年(1736年),诏召惠士奇进京,复官侍读,免除修城欠款。四年后告归,卒于家。杨超曾为其撰写墓志铭。《清史稿》有传。著作惠士奇通经学,撰有《易说》、《礼说》、《春秋说》、《琴笛理数考》。后代惠士奇有子七名,以惠栋最为知名。参考书目《清史稿》《惠氏宗谱》王应宪:《惠士奇“罚修镇江城”考论》
· 《惠士奇传》
惠士奇(1671―1741),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周惕子。生时,父梦杨文贞公投刺来谒,遂以文贞名名之。弱冠为诸生,不就省试。或问之,则曰:“胸中无书,焉用试为?”于是奋志读书,不久遂博通六艺。凡《九经》《四史》《国语》《国策》《楚辞》之文,皆能默诵,尝对座客诵《史记?封禅书》,终篇不失一字。康熙戊子,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选庶言士,授编修。癸巳乙未会试,两充同考官。己亥,充祭告炎帝陵、舜陵使臣。庚子,主湖广乡试,督学广东。雍正元年癸卯,留任三年。尝谓;“汉时蜀郡僻陋,文翁守蜀,选子弟就学,遣隽士张宽等东受七经,还以教授;其后司马相如、王褒、严遵、扬雄相继而起,文章冠天下。汉之蜀,今之粤也。”于是毅然以经学倡。三年之后,通经者多,文体为之一变。又谓:“今之校官,古博士也。博士明于古今,通达国体。今校官无博土之才,弟子何所效法?”访造,得海阳进士翁廷资...
· 广东-东莞余士奇
余士奇,号嵩岳,清朝时广东东莞人,进士。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由南户部郎中擢任安徽宁国府知府,建府治,二百年仅构也,寻以此得疾卒。余公遗爱祠,祀在安徽祁门县五里牌。
· 高士奇
康熙朝近臣《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一·列传五十八中记载:康熙帝曰:“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一览即知其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之。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高士奇作为帝师本来官运亨通颇得康熙赏识,但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冬天,左都御史郭琇上疏奏其贪赃枉法、背公行私、谄附大臣、揽事招权,诸多罪状不但令皇上猜忌,也让高士奇无可狡辩,无奈之余,康熙帝下令高士奇“休致回籍”(告老还乡)。参考书目《清史稿》《清史列传》
· 陈士奇
生平好学,有文名,不知兵。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四年(1631年)授礼部主事,升广西提学佥事。因父丧丁忧归里。服阕,起用为重庆兵备,不久改贵州,再督学政。又因母丧丁忧。服阕,起为赣州兵备参议,进副使,督四川学政。廷臣交相上疏,荐举士奇知兵。崇祯十五年(1643年)秋,擢右佥都御史,接替廖大奇,巡抚四川。松潘兵变,聚众数万人,士奇谕以祸福,全部就抚。士奇本为文人,好与诸生谈兵,朝廷以为其通晓兵事,结果临战却以文墨为事,导致军政废弛。女将秦良玉请求分守十三关隘,士奇也置之不理。四川防守堪忧。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朝议以其不称职,命龙文光代之。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北京发生甲申之变,流贼李闯王入城,崇祯帝自杀。陈士奇本已卸任,闻讯道:“必报国仇。”于是留驻重庆,抗击张献忠。二十日,城破,陈士奇与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知县王锡均被执。士奇大骂。敌兵将其缚于教场,方要处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